河北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四單元力學課時訓練11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試題_第1頁
河北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四單元力學課時訓練11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試題_第2頁
河北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四單元力學課時訓練11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試題_第3頁
河北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四單元力學課時訓練11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試題_第4頁
河北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四單元力學課時訓練11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訓練(十一)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浮力的相關實驗(限時:40分鐘)|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關于物體所受的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作用B.沉在水底的鐵球不受浮力作用C.浮力是物體對液體施加的力D.浮力是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2.[2019·廣州]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中,最后處于如圖K11-1所示狀態。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圖K11-1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液體密度無法比較浮力大小3.[2019·自貢]如圖K11-2所示,一個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豎直懸浮在某液體中,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1為5N,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2為13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g取10N/kg)()圖K11-2A.正方體受到的浮力為8NB.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C.正方體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5cmD.液體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強為1.3×103Pa4.[2018·荊門]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撈沉沒的貨物,我們將該情景簡化為如圖K11-3所示的物理過程,假設物體浸沒在水深h=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現利用彈簧測力計將物體從水中勻速提出,當物體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當物體全部離開水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5N,g取10N/kg。則 ()圖K11-3A.物體在水面下上升的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減小B.物體在容器底部時,受到的浮力為2NC.物體在容器底部時,水對其底部的壓強為5×104PaD.物體的密度為1.25×103kg/m35.[2019·蘭州]如圖K11-4甲所示,某科技小組的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圓柱形金屬塊,使其緩慢勻速下降,并將其浸入平靜的游泳池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金屬塊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忽略金屬塊浸入水中時池水液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圖K11-4A.金屬塊所受重力大小為26NB.金屬塊的密度為2.3×103kg/m3C.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26ND.金屬塊恰好完全浸沒時,金屬塊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強為5×103Pa二、填空及簡答題6.[2019·宜昌]如圖K11-5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某次執行任務時它的質量為38t,當它停在水面上時,排開水的體積是m3,受到的浮力為N。(g取10N/kg,ρ水=1.0×103kg/m3)

圖K11-57.[2019·哈爾濱]如圖K11-6所示,先將溢水杯裝滿水,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重為4N、體積為100cm3的石塊,緩慢浸沒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為N,石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N。(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圖K11-68.如圖K11-7所示,物體上表面與水面相平,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為10N,彈簧測力計拉力15N,則物體所受到的浮力是N。物體的體積是cm3,物體的質量是kg,物體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

圖K11-79.彈簧測力計下掛著一重為2N的物體,物體一半體積浸入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K11-8所示,其示數為N,物體體積為m3,此時物體所受浮力為N,該物體的密度是kg/m3。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改變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物體所受浮力大小。(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圖K11-810.[2018·十堰]將一底面積為0.01m2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系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K11-9甲所示,在這個過程中,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則木塊所受到的最大浮力為N,木塊重力為N,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為N。(g取10N/kg)

圖K11-9三、實驗探究題11.[2019·張家口橋西區]小明利用如圖K11-10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彈簧測力計下所掛圓柱體物塊的底面積為60cm2,實驗過程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g取10N/kg)圖K11-10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cm012344.5彈簧測力計示數F1/N4.84.23.63.02.42.4浮力F2/N00.61.21.82.42.4排開水的體積/cm3060120180240240(1)物塊的重力為N。

(2)物塊浸沒在水中之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隨物塊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選填“增大”或“減小”),說明浮力與物塊排開水的體積有關。物塊浸沒在水中后,繼續向下移動,物塊所受的浮力保持2.4N不變,說明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在水中的深度(選填“有關”或“無關”)。

(3)比較圖甲和圖乙發現,物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于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說明在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物塊受到的浮力。

[拓展](4)物塊的密度ρ=kg/m3。

(5)物塊浸沒在某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則液體的密度ρ液=kg/m3。

12.如圖K11-11所示,圖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的五個步驟。(1)兩步驟可計算出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N。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比較F浮與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塊排開水所受重力的關系。

圖K11-11(2)如圖K11-12所示是圓柱體物塊從水面緩慢浸入水中時,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物塊浸入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像。分析圖像可得: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h=4cm時,物塊所受的浮力為N,浸沒后,h繼續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N,該圓柱體物塊的高度是cm。

圖K11-12[拓展](3)實驗小組想測量小木塊的體積和所受浮力的大小,小組設計了如圖K11-13所示的實驗:現將小木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1,再將定滑輪用吸盤固定在燒杯底(滑輪質量不計),彈簧測力計通過定滑輪拉著木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2,其中定滑輪的作用是,此時木塊所受浮力F浮=,木塊的體積V木=。(后兩空均用字母表示)

圖K11-13四、計算應用題13.[2019·唐山豐潤區一模]如圖K11-14所示,在容器底部(面積為200cm2)固定一輕質彈簧,彈簧上端連有一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A,當容器中水的深度為20cm時,木塊A有35的體積露出水面,此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g(1)求木塊A受到的浮力。(2)求木塊A的密度。(3)往容器中緩慢加水,至木塊A剛好(全部)浸沒在水中,然后停止加水,此時彈簧伸長了3cm,求此時彈簧對木塊A的作用力F。(4)從開始加水到停止加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增加了多少?圖K11-14|能力培優|14.(多選)一個底面積為2×10-2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為0.12m,內盛有0.08m深的水,如圖K11-15甲所示,另有質量為0.8kg,體積為1×10-3m3的實心正方體A,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圖K11-15A.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正方體受到的浮力是8NB.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400PaC.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正方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400PaD.將正方體放入水中后,將有一部分水溢出

【參考答案】1.D2.C[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由于甲、乙兩球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所受浮力相等,故A、B、D錯誤,C正確。3.C[解析]由浮力產生的原因可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物體懸浮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則V排=V=L3=(10cm)3=1000cm3=1×10-3m3,由F浮=ρgV排可得,液體的密度ρ=F浮gV排=8N10N/kg×1×10-3m3=0.8×103kg/m3,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正方體下表面的面積S=L2=(10cm)2=100cm2=1×10-2m2,液體對物體下表面的壓強p=F2S=4.D[解析]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物體在水面下上升的過程中,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變,故A錯誤。由題可知,物體的重力G=5N,當物體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示=3N,則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12V物=G-F示=5N-3N=2N,故物體在容器底部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物=2F浮=2×2N=4N,故B錯誤。物體在容器底部時,水對其底部的壓強為p=ρ水gh=1×103kg/m3×10N/kg×0.5m=5×103Pa,故C錯誤。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物體的體積V物=V排=F'浮ρ水g=4N1.0×103kg/m3×10N/kg=4×10-4m35.B6.383.8×105[解析]當該飛機停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浮=G=mg=38×103kg×10N/kg=3.8×105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F浮ρ水g=7.138.101032.52.5×103[解析]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所以浮力為10N,V物=V排=Fρ水g=10N1×103kg/m3×10N/kg=10-3m3=103cm3,根據稱重法測浮力F浮=G-F示可知,G=F浮+F示=25N,m=Gg=25N10N/kg9.1.21.6×10-40.81.25×103不變[解析]由圖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由阿基米德原理和稱重法測浮力可得,V=2V排=2×F浮ρ水g=2×2N-1.2N1.0×103kg/m3×10N/kg=1.6×10-4m3;物體所受浮力F浮=G-F=2N-10.1596[解析]根據圖乙可知,木塊剛漂浮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水的深度為9cm到16cm時,木塊一直處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當水的深度為16cm時,細線剛好拉緊,細線的拉力為零;當木塊上表面與水面相平時,木塊全部浸沒,此時木塊底部受到的壓強最大,由圖乙可知,此時壓強為1500Pa,則木塊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大=p大S=1500Pa×0.01m2=15N。由圖乙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900Pa,此時木塊的重力與水向上的壓力(浮力)平衡,所以木塊重力G=F浮=F向上=p向上S=900Pa×0.01m2=9N。當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時,木塊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此時細線對木塊的拉力最大,F拉大=F浮大-G=15N-9N=6N。11.(1)4.8(2)減小無關(3)越大(4)2×103(5)0.75×10312.(1)B、D1.2A、E(2)變小0.836(3)改變力的方向F1+F2F[解析](3)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木塊靜止于水中受平衡力,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F2)、自身向下的重力(大小等于F1),即F浮=F1+F2;因為木塊浸沒,排開水的體積即等于木塊體積V木=V排=F浮ρ水13.解:(1)木塊的體積V=(0.1m)3=1×10-3m3,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V-V露=V-35V=25V=25×1×10-3m3=4×10-4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4×10-4m3=4N。(2)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時沒有發生形變,此時F浮=G木,即ρ水gV排=ρ木gV,則木塊的密度ρ木=V排Vρ水=4×10-4m31×10-3m3×1(3)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