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江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期末檢測題歷史一、選擇題1.楚公輸班造云梯將攻宋,墨子達楚止戰。兩位奇才在楚國宮廷進行了模擬戰爭:公輸班攻,墨子守,以魯國民間工匠隱語作規則,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班九設攻城機變,墨子九次挫敗;公輸班技窮智竭投械認負。面對墨子高超智慧及宋國數百墨家弟子嚴陣以待,楚王哀嘆:“無攻宋矣。”這體現了墨子A.主張仁愛的核心思想 B.崇尚和平的治世態度C.非攻自衛的戰爭理念 D.反對春秋的兼并戰爭【答案】C【解析】墨子針對公輸班以上各種攻城方法,分別提出破解良方,內容極為詳盡。墨子特別強調“止戰”的積極防御指導思想,說明的是墨子非攻自衛的戰爭理念,C項正確;仁愛是儒家思想的主張,排除A項;材料與崇尚和平的說法無關,排除B項;春秋時期的戰爭特征是爭霸戰爭,排除D項。故選C項。2.漢代,太學隸屬九卿之太常(國盛常存)管轄。東漢規定太常卿選任在職官員為太學博士,每選均需測試,最后皇帝審定。為驗證博士學識和論辯機智,皇帝經常“會諸博士論難于前”,以問難考詳諸經同異,最后皇帝裁決。這些做法A.有助于維護儒家的正統地位 B.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需要C.反映了思想界斗爭形勢嚴峻 D.目的是弘揚墨家的尚賢主張【答案】A【解析】據材料“漢代……以問難考詳諸經同異,最后皇帝裁決”并結合所學可知,東漢選任太學博士,要由皇帝親自測試,主要測試“儒家經典”,“以問難考詳諸經同異”,其目的是維護儒家的統治地位,A項正確;B是西漢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對儒家思想的體悟,未涉及其他思想,排除C項;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點睛】3.程顥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題,天以生為道,天地之大德曰生,世界生生不已,充滿生意;人得天地中正之氣,人與天地一物,故天道為仁。這反映出理學A.創立了天人合一理論 B.嚴密準確的邏輯推理C.主觀唯心的儒學觀念 D.把仁理作為宇宙本源【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程顥把理作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內容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即是世界生生不已,充滿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為道”。他認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稱天道為仁。按程顥的說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過陰陽二氣的因缊化生,產生天地萬物,人只不過是得天地中正之氣,D項正確;董仲舒創立了天人合一理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嚴密準確的邏輯推理,排除B項;程頤的觀點不是主觀唯心,而是客觀唯心,排除C項。故選D項。【點睛】4.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財計三》中說:“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其認為真正末業系耗損浪費社會財富的行業,有助于增加社會財富的一般工商業同農業一樣重要。這一思想A.源于世儒的保守落后 B.確立了工商皆本政策C.表達了經世致用主張 D.是新經濟萌芽反映【答案】D【解析】據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可知,黃宗羲主張工商皆本,認為有助于增加社會財富的一般工商業同農業一樣重要,由所學明清的社會狀況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發展迅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故黃宗羲的思想正是對這一現實的反映,D項正確;據所學可知,黃宗羲的思想源于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精神,排除A項;工商皆本是黃宗羲等人的觀點,并未成為封建國家的經濟政策,明清時期依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經世致用”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點睛】5.公元100年,許慎著《說文解字》,談到“紙”字的來源,他認為紙從“系”,即絲(甲骨文“棘”),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與一般意義上的紙完全不同,這可能是紙發明的前奏。許慎解字A.沒有考古印證純屬主觀臆測 B.可以證實不是蔡倫發明了紙C.以當時造紙原料為可靠依據 D.確認了最早形式的紙是絲帛【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蔡倫是否是中國發明紙的第一人,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透過“紙”的字形結構就能找到蛛絲馬跡。“紙”從“系”,即絲(甲骨文“棘”),提示制成它的材料的性質,意思是用淺而平的竹筐把飄在水面的細碎絲絮抄起來,積累成一-層薄膜,揭下來晾干后就成了紙。所以古人最初說的紙,并不是今天常用的植物纖維紙,而是一種類似縑帛的東西,這種紙在漢武帝時期就已出現。后來到了東漢蔡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蔽布、魚網以為紙。所以,從考古材料看,蔡倫不是紙的最初發明者,而是造紙術的重要改進者,B項正確;材料不是純屬主觀臆測,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以當時造紙原料為可靠依據,排除C項;D項中的確認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點睛】6.清代乾隆時大畫家鄭板橋喜歡畫竹。賞其《竹石圖》,用筆暢達遒勁,構圖疏密相間,用墨濃淡相宜;三兩枝瘦勁竹子,從石縫中挺然而立,疏枝密葉、堅韌不拔,灑脫豁達;很好的詮釋了“屈大夫之清風,衛武公之懿德”。其畫A.表達了盛世的恢弘氣勢 B.追求自然形象的真善美C.抒發了文人的不屈氣節 D.突破了傳統畫寫意特征【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濃墨點苔,以突顯山石精神。淡筆山石與濃墨翠竹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現出石之博大、竹之堅挺,尤其是細竹昂然傲氣的精神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抒發了文人的不屈氣節,C項正確;唐朝繪畫表現了盛世的恢弘氣勢,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追求自然形象的真善美的信息,排除B項;《竹石圖》仍然屬于寫意特征,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7.1914年9月25日,袁世凱頒發《祭孔令》,公開恢復前清祭孔規定。明令孔子誕辰日,中央和地方必須舉行祭孔典禮。9月28日晨,袁抵孔廟,著大禮服,戴平天冠,行三跪九叩禮。12月23日,袁世凱恢復祭天,從新華門到天壇,登壇頂禮膜拜,一切儀禮完全模仿封建帝王。這些行為A.掀起了尊孔復古逆流 B.傳承了中國優秀文化C.旨在表達其統治正統 D.源于中體西用的思想【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袁世凱的《祭孔令》,公開恢復前清祭孔規定,這些行為掀起了尊孔復古逆流,目的是為其稱帝服務,A項正確;袁世凱的行為不是傳承了中國優秀文化,排除B項;袁世凱的目的是復辟稱帝,不是表達其統治正統,排除C項;中體西用是洋務派的指導思想,與袁世凱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點睛】8.1906年10月,孫中山在《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中說:“文明進步是自然所致,不能逃避。文明有善果也有惡果,歐美各國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總由少數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我們革命,不但要做國民的國家,而且要做社會的國家。”據此可知孫中山A.提出了世界平等的民族主義思想B.主張鑒別歐美制度發展社會民生C.繼承了道家自然無為的文明觀念D.認識到帝國主義是中國主要敵人【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孫中山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主張資產階級革命后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無貧困無剝削的平等世界,而不是重走西方資本主義的老路,故要實現民生主義,B項正確;材料強調孫中山的民生思想,而不是民族主義,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了道家自然無為,排除C項;此時孫中山尚沒有認識到帝國主義是中國主要敵人,排除D項。故選B項。9.1930年5月,毛澤東寫下《調查工作》一文,尖銳批評脫離中國革命實際、照抄決議本本、照搬蘇聯經驗的教條主義,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等重要思想。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一著作A.提出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B.高度關注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強調了農村革命偉大意義C.系統論述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問題成為一切工作指針D.初步解決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30年,毛澤東強調中國革命要深入農村,要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方針,體現了高度關注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強調了農村革命偉大意義,B項正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排除A項;《新民主主義論》系統論述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問題成為一切工作指針,排除C項;遵義會議初步解決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B項。【點睛】10.2009年,雙11只是“光棍節”的代名詞,當時天貓叫淘寶商城;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天貓。下表是近幾年雙11交易額(人民幣,單位元)。其反映了中國時間2009年2010年2014年2016年2019年2020年交易額5200萬9.36億571億1207億2684億4982億交易狀態每秒2萬元74秒交易量突破1億最高時達到每秒17.5萬筆14秒突破10億A.消費能力呈現井噴狀態 B.網絡信息技術飛躍發展C.社會進步經濟高速增長 D.信息產業成為經濟支柱【答案】B【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自2009年----2020年我國雙十一交易額成倍增長,直線上升,其得益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B項正確;材料只是對雙十一交易額的統計,故A說法不準確,排除A項;材料未直接涉及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只是對雙十一交易額的統計,故C說法不準確,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信息產業的發展成為支柱,只是對雙十一交易額的統計,排除D項;故選B項。11.普羅塔戈拉說:“之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么東西,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到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這表明智者A.突出人中心地位 B.追求自我思想自由C.運用理性懷疑神靈 D.無力擺脫神權統治【答案】C【解析】據材料“之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么東西,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到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并結合所學可知,普羅泰格拉對神靈持懷疑的態度,在短暫的人生中強調反思自己,注重人生,C項正確;材料主旨是懷疑神靈,未涉及突出人的中心地位,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追求思想自由,主旨是懷疑神靈,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其要擺脫神權統治,排除D項。故選C項。12.如圖是宗教畫,由圣母、小耶穌和小約翰三人組成的和諧的圓形構圖,圣母是一位善良質樸、和藹可親、具有理想的女性美的母親。這反映了畫家拉斐爾《椅中圣母》A.嫻熟高超的繪畫構圖技巧 B.藝術特征來源于宗教改革C.現實人間的宗教圣母藝術 D.超越時代的獨有繪畫理念【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拉斐爾《椅中圣母》體現了圣母是一位善良質樸、和藹可親、具有理想的女性美的母親,具有人文主義色彩,具有現實人間的宗教圣母藝術,C項正確;材料的重點不是嫻熟高超的繪畫構圖技巧,而是強調人文主義,排除A項;藝術特征來源于文藝復興,排除B項;材料的重點不是超越時代的獨有繪畫理念,而是強調人文主義,排除D項。故選C項。13.1628年,霍布斯完成了修昔底德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翻譯,成為第一個將其從希文翻譯為英文的人。他認為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記錄清楚顯示了民主政府是無法打贏戰爭和維持長期穩定,因此他認為民主制度并不可取。據此可知霍布斯A.主張實行君主專制 B.具有啟蒙思想意識C.反對君權神授理論 D.贊成建立議會民主【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主權方面,霍布斯主張主權在君,并認為主權者的權力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且不受他自己制定的法律的限制。因此根據材料“他認為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記錄清楚顯示了民主政府是無法打贏戰爭和維持長期穩定”可知霍布斯反對民主制度,主張實行君主專制,A項正確;材料與啟蒙意識、反對君權神授及贊成建立議會民主的說法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14.1654年,愛爾蘭大主教厄謝爾經過考證,得出了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創造地球的結論;瑞典著名科學家林耐(1707年~1778年)則認為,上帝曾經創造了1萬個以上的物種,這些物種從來沒有演化或改變模樣,也不曾滅絕過-因為上帝絕不會將其所創造的物種再取走。這表明A.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受時代限制 B.兩人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C.兩者認識二元互證具有合理性 D.他們靠證據實驗論證世界起源【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愛爾蘭大主教厄謝爾和瑞典著名科學家林耐的證據都是為神創論服務,客觀上反映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受時代限制,A項正確;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產生于19世紀中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兩者的認知不是科學的,故兩者認識二元互證具有合理性說法錯誤,排除C項;兩者的數據并不是實驗論證,排除D項。故選A項。15.1864年,英國實驗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用數學方法證明了電波產生后能在相當遠的地方產生效應。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論斷,并且無線電電磁波是沿直線運動的。在這一基礎上,190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用莫爾斯電碼將字母與信號送過了大西洋,標志著無線電報已經具有實際應用價值。這表明A.國際科技合作促使世界連成整體B.實驗是近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手段C.無線電通訊將世界推向信息時代D.愛因斯坦時空認識得到科學驗證【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經歷英國、德國、意大利等科學家的努力研究,無線電報已經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國際科技合作促使世界連成整體,A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不是強調實驗,而是強調國際科技合作促使世界連成整體,排除B項;互聯網技術將世界推向信息時代,排除C項;愛因斯坦時空相對論創立于20世紀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6.1982年,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浸淫著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是對百年來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代文明世界進程之外的憤懣抗議;作者用精神狀態的孤獨,批判外來者對拉美大陸精神層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對拉美的歧視排斥,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這反映了A.作品追求理想的浪漫世界 B.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C.東西方文化激烈沖突碰撞 D.作者反思多元文明的生存【答案】B【解析】據材料“其主要內涵是對百年來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代文明世界進程之外的憤懣抗議;作者用精神狀態的孤獨,批判外來者對拉美大陸精神層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對拉美的歧視排斥,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并結合所學可知,拉丁美洲之所以孤獨,是因為其落后、封閉、迷信、愚昧和僵化,其已經滲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成為阻礙拉美進步的負擔,警醒人們進行反思,使拉美走向團結和進步,故B項正確;浪漫主義是對未來理想世界的追求,材料未涉及未來理想世界,只是“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文化的碰撞,但是未涉及文化的沖突,排除C項;材料不是對多元文明的反思,而是對現實“孤獨”的思考,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主干,其重要組成部分-民本思想,既是對周公“保民”思想的繼承發展,又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以民為本”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主張民為國本、立君為民和政在養民;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主張深深地影響著歷代統治者,使民為國本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就其實質而言,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是統治階級的一種統治手段,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層老百姓的處境,為人民爭取了利益,迫使統治階級不敢過分剝削人民。其理論的深刻性和實踐的高效性深深地影響了后來儒家民本思想的發展;即使今天,先秦民本思維、政治主張仍展現出其強烈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在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和黨提出“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當代,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精華為中國民主發展提供了動力。——摘編自《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義比較研究》材料二人本主義是西方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發源于古希臘,興起于文藝復興,在啟蒙運動時發展為政治上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反對神本論,肯定人的價值、尊嚴,提倡人們對現世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它反對特權主義和專制主義,提倡個性解放,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主張;它反對將人格集體化、模式化,注重個性多元化。在歷史上,這些思想推動了社會民主、法治的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極大改善了人們生活。由于歷史局限,人本義在探討人性的時候,并沒有將人視為現實社會中的人,而是將人視為超時代、超社會的抽象人,并根據抽象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等原則去理解和說明現實社會中的人,這致使它對人性的理解只是一種抽象理解,這種形而上的思維方法,必然導致對人性的認識陷入唯心史觀的困境,也必然解釋不了人。——摘編自《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義比較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民本理念的主要內涵,簡析儒家民本思想。(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特點,簡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1)內涵:以民為本;立君為民,政在養民;民惟邦本(民為國本),本固邦寧。
簡評:儒家民本思想其產生,是西周統治者“保民”思想的繼承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劇變下,儒家“仁”“仁政”的具體體現;其內涵是重視老百姓,但實質是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手段;這一思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層老百姓的處境,為人民爭取了利益,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民為國本的觀念深入人心,影響后世發展,民本思想成為儒家精華;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提供思想源泉和動力。
(2)特點:發展歷史淵源流長,是西方主要思想;內涵隨時代逐漸完善并有所變化;內涵是注重個性和人的價值尊嚴,主體是超時代的抽象人。
原因:西方歷史上長期經受神學統治,人的作用受嚴重壓制;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逐漸打破基督教的精神統治,把人從神的控制中解放出來;西方利用形而上的思維方法和唯心史觀,建構人性和人文主義。【解析】【小問1詳解】內涵:依據材料“以民為本”可以得出以民為本;依據“主張民為國本、立君為民和政在養民”可以得出立君為民,政在養民;依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可以得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簡評:依據材料“既是對周公‘保民’思想的繼承發展,又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以民為本’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并結合所學可知,儒家民本思想的產生是西周統治者“保民”思想的繼承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劇變下,儒家“仁”“仁政”的具體體現;依據“主張民為國本、立君為民和政在養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是統治階級的一種統治手段”可知,其內涵是重視老百姓,但實質是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手段;依據“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層老百姓的處境,為人民爭取了利益,迫使統治階級不敢過分剝削人民”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思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層老百姓的處境,為人民爭取了利益,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依據“使民為國本的觀念深入人心”、“其理論的深刻性和實踐的高效性深深地影響了后來儒家民本思想的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民為國本的觀念深入人心,影響后世發展,民本思想成為儒家精華;依據“特別是在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和黨提出‘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當代,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精華為中國民主發展提供了動力”可知,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提供思想源泉和動力。【小問2詳解】特點:依據材料“人本主義是西方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發源于古希臘,興起于文藝復興,在啟蒙運動時發展為政治上的人道主義”并結合所學可以得出發展歷史淵源流長,是西方主要思想;內涵隨時代逐漸完善并有所變化;依據“人本主義反對神本論,肯定人的價值、尊嚴”、“而是將人視為超時代、超社會的抽象人”可知,內涵是注重個性和人的價值尊嚴,主體是超時代的抽象人。原因:依據材料“這種形而上的思維方法,必然導致對人性的認識陷入唯心史觀的困境,也必然解釋不了人”并結合所學可知,西方利用形而上的思維方法和唯心史觀,建構人性和人文主義;結合所學從西方歷史上長期經受神學統治,人的作用受嚴重壓制;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逐漸打破基督教的精神統治,把人從神的控制中解放出來等角度進行補充。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問題與主義”之爭是一場發生在新文化陣營內部的、具有學術辯論形式但在內容上又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爭論。問題與主義胡適李大釗所持態度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喜歡談談布爾什維主義,其流行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變動。解決辦法反對"根本解決"的改良主張,反對階級斗爭。中國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尋求解決,指出:經濟問題的解決,是根本解決。強調:要解決經濟問題,就必須進行階級斗爭,進行革命。問題:根據材料部分或整體信息發表你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論證你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符合邏輯。)【答案】論題:“問題與主義”的論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營壘發生了明顯的分化,出現了馬克思主義者與反馬克思主義流派的論戰。資產階級改良派胡適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胡適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反對用政治革命的辦法對中國社會實行根本的變革,他主張一個一個地研究問題,一點一滴地改良。為此,李大釗發表了《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針對當時中國的現實指出,僅僅依靠“一點一滴的改良”是不行的,社會問題“必須有一個根本解決,才有把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都解決了的希望。”這場論戰是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斗爭的第一個回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內部馬克思主義者與改良主義者的公開分裂。論戰的結果是使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更加堅信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使大批進步青年開始辨清真假社會主義學說,走上科學社會主義道路。
通過論戰,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進一步闡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問題與主義”之爭是一場發生在新文化陣營內部的、具有學術辯論形式但在內容上又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爭論。故圍繞論題“問題與主義”提煉觀點為:“問題與主義”的論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關于闡述,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改良派和馬克思主義者論戰的內容及影響方面進行闡述,最后得出總結,通過論戰,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進一步闡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36年,加爾文開始宗教改革。其改革廢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長老制;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鐵礦石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
- 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國屋頂式空調(熱泵)機組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策略報告
- 2025年自動門專用磁感型電插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綠膿桿菌制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滴形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濃香型白酒市場趨勢與未來發展前景解析
- 課題開題報告: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金融安全統計監測、風險預警與保障機制研究
- 2025年強迫潤滑高速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總結個人特點的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血管外科常見病
- 城市建設施工噪音控制方案
- 2024屆新高考語文高中古詩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單位聯考《職業能力測試》試題
- 2024年購物卡購銷合同模板
- 郵政儲蓄銀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食品工廠蟲害防治培訓課件
- 《最小公倍數》課件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青年基金
- 從0到1開播指導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