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10 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10 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10 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10 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10 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行星地球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0講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1234課標素養高考經典知識詳解模擬試題目錄CONTENTS1課標素養ONE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標2高考經典ONE高考經典1

(2017·全國·高考真題)某日,小明在互聯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當天發來的信息:甲:溫暖的海風夾著即將到來的夏天的味道撲面而來。乙:冬季臨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敗了,這還是我四季分明的家鄉嗎?丁:又是黑夜漫長的季節,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以上四人所在地從北到南的排列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2.當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高考經典1

(2017·全國·高考真題)某日,小明在互聯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當天發來的信息:甲:溫暖的海風夾著即將到來的夏天的味道撲面而來。乙:冬季臨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敗了,這還是我四季分明的家鄉嗎??。河质呛谝孤L的季節,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以上四人所在地從北到南的排列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解析:根據丁的描述判斷,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極光,則可知,丁地位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此時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為北半球冬半年;甲逐漸由春到夏,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將由秋季進入冬即,說明乙地位于北半球,且較丁地緯度低;丙地入秋失敗,說明處于由夏至秋的階段,應位于北半球,且較乙地緯度低,所以綜合判斷從北向南依次為丁乙丙甲,故選B。B高考經典1

(2017·全國·高考真題)某日,小明在互聯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當天發來的信息:甲:溫暖的海風夾著即將到來的夏天的味道撲面而來。乙:冬季臨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敗了,這還是我四季分明的家鄉嗎??。河质呛谝孤L的季節,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當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解析:由上題判斷,丁地出現極夜現象,且位于北半球,說明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結合選項,4月28日,6月28日,9月2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故選D。D高考經典2

(2022·廣東·高考真題)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我國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距離地表約400km的中國空間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員安全返回地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符合航天員駐留期間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大小變化的是(

解析:空間站繞地球在繞轉,則地球與空間站構成一個天體系統,該天體系統繞太陽旋轉,這樣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大小變化也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角速度大小變化,在航天員駐留期間,地球繞日公轉經過了近日點,近日點公轉角速度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在變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在變慢。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A高考經典3

(2022·浙江·高考真題)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K日地球位置位于圖右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5.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

高考經典3

(2022·浙江·高考真題)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K日地球位置位于圖右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閱讀圖文材料,結合知識,K日前后八天太陽位置重合,證明K日處于中間,能拍攝這種現象只能是在太陽直射點南北回歸線前后,但是材料中顯示拍攝的是西北方向,故太陽直射的是北半球,因此K日應為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當日,為夏至日;觀察右圖,①處于近日點1月初,對應的②③之間為遠日點7月初,結合地球公轉方向,②為夏至日,故選B。B高考經典3

(2022·浙江·高考真題)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

D解析:根據題意,北京時間為5點,新的一天零點經線應該在45°E(120°E-丨5-0丨×15=45°),因此新的一天為180-45°=135°,而舊的一天范圍為180°+45°=225°,比例135∶225=3∶5,故選D。高考經典4

(2014·福建·高考真題)我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開站。下圖示意某科考隊員當日拍攝的一天太陽運動軌跡合成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6.該日太陽位于圖示F位置時(

)A.泰山(36°N,117°E)旭日東升 B.東京(36°N,141°E)夕陽西斜C.紐約(41°N,74°W)烈日當空 D.開普敦(34°S,18°E)夜色深沉7.次日泰山站(

)A.日出正南 B.太陽高度變大C.白晝變短 D.極晝即將開始

高考經典4

(2014·福建·高考真題)我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開站。下圖示意某科考隊員當日拍攝的一天太陽運動軌跡合成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6.該日太陽位于圖示F位置時(

)A.泰山(36°N,117°E)旭日東升 B.東京(36°N,141°E)夕陽西斜C.紐約(41°N,74°W)烈日當空 D.開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解析: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014年2月8日,為南半球夏季,當太陽位于F時,太陽高度達到一天中最高,為12時,即東五區為12時,泰山位于東八區,應為15時,不是旭日東升,故A錯;東京位于東九區,為當日16時,因北半球此時為冬季,日落早,則為夕陽西斜,因此B正確;紐約為西五區,此時是凌晨2時,還未日出,C錯;開普敦為東一區,應為上午8時,已經日出,D錯。故選B。B高考經典4

(2014·福建·高考真題)我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開站。下圖示意某科考隊員當日拍攝的一天太陽運動軌跡合成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7.次日泰山站(

)A.日出正南 B.太陽高度變大C.白晝變短 D.極晝即將開始

解析:次日為2月9日,太陽位于南半球,此時為日出東南,A錯;2月9日之后,太陽直射點北移,泰山站太陽高度變小,白晝變短,所以B錯、C對;太陽直射點大致一個月移動8度,經計算,2月9日大致位于12゜S,此時極晝范圍在78゜S及以南,泰山站極晝消失,故D錯。ABD錯誤,C正確,故選C。C高考經典5

(2011·江蘇·高考真題)表為三地連續兩日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據此回答下列各題。8.三地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9.若③地為北京,則此時(

)A.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C.北極圈內極晝的范圍逐漸加擴大D.各地晝夜長短相差最小

高考經典5

(2011·江蘇·高考真題)表為三地連續兩日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據此回答下列各題。8.三地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解析:根據日出日落時間計算出①②③三地在當日的晝長分別為14小時、11小時22分、13小時6分,在次日的晝長分別為14小時4分、11小時20分、13小時10分,根據緯度越高晝夜長短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③②。故選B。B高考經典5

(2011·江蘇·高考真題)表為三地連續兩日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據此回答下列各題。9.若③地為北京,則此時(

)A.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C.北極圈內極晝的范圍逐漸加擴大D.各地晝夜長短相差最小解析:若③地為北京,③地在當日的晝長13小時8分,次日晝長13小10分,北京晝長夜短,且晝變長,說明太陽直射在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北極圈內極晝的范用逐漸擴大,各地晝夜長短相差不是最小。故選C。C3知識詳解ONE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1.公轉特征(1)定義: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地球公轉。(2)方向: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俯視圖:從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

從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3)軌道:地球公轉的軌跡叫作公轉軌道,它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近日點為1月初(圖中B點)遠日點為7月初(圖中A點)注意:近日點為1月初,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遠日點為7月初,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1.公轉特征(3)速度: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簡稱近1快,遠7慢)

公轉位置時間公轉速度A點近日點B點遠日點1月初較快7月初較慢注意:近日點為1月初,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遠日點為7月初,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1.公轉特征(3)速度:遠日點(7月初)近日點(1月初)逐漸變慢逐漸變慢逐漸變快逐漸變快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速度最慢速度最快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1.公轉特征(4)周期: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1年。如果以太陽作為參照物,1年的時間長度為365日5時48分46秒,稱為回歸年。是太陽直射點的回歸周期,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如果以其他恒星作為參照物,1年的時間長度為365日6時9分10秒,稱為恒星年,這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1)概念: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即黃道平面)同赤道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注意:一軸兩面三角度一軸:地軸兩面:黃道面、赤道面三角度:①地軸和赤道面夾角為90°;②地軸和黃道面夾角為66°34′;③黃道面和赤道面夾角為23°26′。規律:黃赤交角=回歸線的度數=900-極圈度數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2)影響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2)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3)在光照圖中判斷二分二至①看日地距離:參照近日點和遠日點判斷時間。如圖中C在近日點附近。②看地軸傾向:地軸北段“右傾右冬、左傾左冬”,即若地軸北段朝上且向右傾斜,則地球公轉至右側位置時為北半球冬季,如圖中C位置;公轉到左側位置時為北半球夏季。向左傾斜時相反。③看直射點位置:將AC兩處地心與太陽連線示意直射光線,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則為北半球夏至日,如圖中A位置;若在南回歸線,則為北半球冬至日,如圖中C位置。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4)黃赤交角變化帶來的影響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4)黃赤交角變化帶來的影響影響的方面黃赤交角變大(小)太陽直射范圍擴大(縮小)極晝和極夜現象范圍擴大(縮小)五帶的范圍熱帶和寒帶的范圍擴大(縮小)溫帶的范圍縮小(擴大)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年變化年變化幅度增大(減小)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年變化幅度增大(減小)(赤道與寒帶除外)季節的變化變化明顯(不明顯)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一、地球公轉2.黃赤交角(5)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判斷①可根據日期大體計算出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由圖可知,三個月的時間,太陽直射點大約移動23.5°;平均每月,太陽直射點大約移動8°;每四天,直射點大約移動1°。②可根據對稱原則確定太陽直射點的緯度:關于兩至日對稱的兩日期,太陽直射點位于同一緯度;關于兩分日對稱的兩日期,太陽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緯度。特別提醒: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過程與太陽有關地理現象時間上具有對稱性①晝夜長短相等日期;②極晝極夜現象開始與結束日期;③某一與太陽有關的地理現象再次出現。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1、晝弧與夜弧晨昏線(圈)將地球上的緯線圈分成兩部分;位于晝半球的部分叫晝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晝弧和夜弧的長度,反映了該緯度地區晝夜的長短立體圖俯視圖側視圖夜弧晝弧夜弧晝弧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2、晝夜長短及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晝長=晝弧所跨經度數/15°夜長=夜弧所跨經度數/15°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晝長=(12–日出時刻)×2=(日落時刻–12)×2夜長=(24–日落時刻)×2=(日出時刻–0)×2日出時刻=12–晝長/2日落時刻=12+晝長/2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2、晝夜長短及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1)根據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計算:晝弧所跨經度數÷15=商……余數商——晝長小時數;余數×4分鐘=晝長分鐘數;夜長計算同理可得;12時18時0時6時晝弧夜弧AB計算:ABC三點的晝長CA晝長:180°÷15=12小時B晝長:270°÷15=18小時C晝長:360°÷15=24小時N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2、晝夜長短及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2)根據日出、日落的時間計算:12時18時0時6時晝弧夜弧ABCA晝長:18-6=12小時B晝長:21-3=18小時B1B2A1A2B夜長:24-18=6小時N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地方時、區時均可)=(12-日出地方時)×2=(日落地方時-12)×2夜長=24-晝長

=(24-日落地方時)×2=日出地方時×2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1)緯度變化規律時間太陽直射點變化特點北半球夏半年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夏至日時,北半球各緯度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冬半年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夜現象冬至日時,南半球各緯度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春、秋分日赤道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1)緯度變化規律對稱規律同一天,北半球某緯度的晝長和夜長分別等于南半球同緯度的夜長和晝長,例如20°N的晝長=20°S的夜長遞增規律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變幅規律緯度越低,一年內晝夜長短變化越小,晝長也就越接近12小時。極晝極夜規律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緯度越高,極晝(極夜)出現的天數越多。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2)時間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北移過程中:北半球各緯度晝變長,夜變短;南半球各緯度晝變短,夜變長。太陽直射點南移過程中:北半球各緯度晝變短,夜變長;南半球各緯度晝變長,夜變短。12.229.236.223.21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運動,則哪個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二、晝夜長短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3)變化幅度規律①同一日期,不同緯度,晝夜長短變化規律緯度越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②不同日期,同緯度地區,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規律日期據春秋分日越近,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日期據春秋分越遠,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三、四季五帶1、四季(1)形成(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冬季: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春、秋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三、四季五帶1、四季(3)氣候四季——根據氣候統計資料劃分——中緯度最明顯月份北溫帶南溫帶345678910111212春夏秋冬秋冬春夏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三、四季五帶1、四季(4)季節變化的緯度差異晝夜長短變化不大,正午太陽高度終年較大,全年獲得太陽輻射能最多全年皆夏全年皆冬晝夜長短變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陽高度很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較少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最大,晝夜長短變化也較大,且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同時達到極值,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變化最大四季更替明顯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三、四季五帶2、五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有極晝極夜終年寒冷無太陽直射、無極晝極夜四季分明有太陽直射終年炎熱北緯66°34′北緯23°26′南緯23°26′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有極晝極夜終年寒冷南緯66°34′北極北極圈南極圈0°無太陽直射、無極晝極夜四季分明南極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四、二十四節氣1、由來:二十四節氣誕生于黃河流域,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總結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2、內容: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3、影響: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農業生產、風俗習慣、傳統節日和祭祀等活動,是古代中國人生產、生活的重要依據。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四、二十四節氣4、與地球運動規律(1)劃分:二十四節氣的確定,是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劃分為24等份,以春分點作為0起點,地球每運行15°,日期大約經過15天,對應一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從立春開始,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節”;合成“節氣”。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四季五帶四、二十四節氣4、與地球運動規律(2)與地球運動規律A.推斷日期→每個節氣15天→結合已知日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近推斷B.推斷太陽直射點位置:推斷日期,推斷此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大致位置C.晝夜長短變化與正午太陽高度的推斷:結合晝夜長短變化與正午太陽高度的時空變化規律——“來增去減”“近大遠小”D.尋找對稱點①關于夏至或冬至對稱的節氣→同一地點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日出日落方位均相同,如小暑與芒種,立夏與立秋,小雪與大寒,寒露與驚蟄等;②關于春分或秋分對稱的節氣→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相反,日出日落方位不同,如驚蟄與清明,立春與立夏等。4模擬試題ONE模擬試題(2024·河南·二模)地球公轉軌道的特殊性,導致地球在繞日公轉運動中,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一直處于變化狀態。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陽日長度隨地球公轉速度變化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變化。下圖為地球繞日公轉軌道示意圖,甲為公轉軌道上一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地球公轉到甲位置時,地球太陽日(

)A.公轉弧長小于59′ B.周期大于24小時C.每一單位時刻變短 D.與恒星日差3分56秒解析:讀圖結合已學可知,地球公轉位于甲位置時,地球位于近日點,與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相比較,地球繞日公轉至近日點時,地球公轉速度最快,因此太陽日轉過的弧長大于平均度數59',一個太陽日的時間周期將變長,即太陽日大于24小時,B正確,A錯誤;太陽日時間周期變長,則單位時刻(時、分、秒)也將變長,C錯誤;甲位置時太陽日時間周期變長,則與恒星日時長差值大于3分56秒,D錯誤。故選B。B模擬試題(2024·安徽安慶·三模)詩經《豳風》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币馑际侵軞v(古歷法之一)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氣將漸漸轉涼,九月婦女開始縫制御寒的衣物…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陜西咸陽旬邑、彬縣一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推測“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最可能相當于現代公歷的(

)A.2月 B.5月 C.9月 D.11月3.與《豳風》中描述的現象產生有關的是(

)A.地球公轉運動 B.地轉偏向力的作用C.地方時的差異 D.太陽黑子的年變化模擬試題(2024·安徽安慶·三模)詩經《豳風》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币馑际侵軞v(古歷法之一)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氣將漸漸轉涼,九月婦女開始縫制御寒的衣物…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陜西咸陽旬邑、彬縣一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推測“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最可能相當于現代公歷的(

)A.2月 B.5月 C.9月 D.11月解析:古歷法周歷七月,天氣開始轉涼,結合詩詞描述的屬地陜西可知,為現今歷法公歷9月,C正確,2月為冬季,A錯誤;5月氣溫回升,B錯誤;11月北方氣溫已經比較寒冷了,D錯誤,故選C。C模擬試題(2024·安徽安慶·三模)詩經《豳風》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意思是周歷(古歷法之一)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氣將漸漸轉涼,九月婦女開始縫制御寒的衣物…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陜西咸陽旬邑、彬縣一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與《豳風》中描述的現象產生有關的是(

)A.地球公轉運動 B.地轉偏向力的作用C.地方時的差異 D.太陽黑子的年變化解析:物候現象和農事生產的變化反應了季節的更替,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聯系,而地球公轉是導致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主要原因,A正確;與太陽黑子年變化、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地方時差無關,BCD錯誤,故選A。A模擬試題(2024·福建莆田·三模)為解決太陽能與供熱負荷季節性不匹配的問題,河北省某鎮建設了某塔式太陽能跨季節儲供熱系統。在非采暖季,該系統的定日鏡場實時跟蹤太陽位置,并將太陽輻射反射聚焦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采光口,通過儲熱系統將熱能儲存在水體中,供采暖季使用。下圖示意該系統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該系統中的吸熱器采光口朝向為(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5.與8月1日相比,10月1日該系統中定日鏡場鏡面(

)A.正午與地面夾角較小 B.水平轉動角度較大C.仰角移動的幅度較大 D.跟蹤調整時長較短模擬試題(2024·福建莆田·三模)為解決太陽能與供熱負荷季節性不匹配的問題,河北省某鎮建設了某塔式太陽能跨季節儲供熱系統。在非采暖季,該系統的定日鏡場實時跟蹤太陽位置,并將太陽輻射反射聚焦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采光口,通過儲熱系統將熱能儲存在水體中,供采暖季使用。下圖示意該系統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該系統中的吸熱器采光口朝向為(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解析:在非采暖季,該系統的定日鏡實時跟蹤太陽位置,并將太陽輻射反射聚焦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采光口。當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一天中大多數時候太陽在當地的偏南方位,定日鏡將陽光反射到吸熱塔的吸熱器采光口,所以采光口應該朝向北方,如圖:故選D。D模擬試題(2024·福建莆田·三模)為解決太陽能與供熱負荷季節性不匹配的問題,河北省某鎮建設了某塔式太陽能跨季節儲供熱系統。在非采暖季,該系統的定日鏡場實時跟蹤太陽位置,并將太陽輻射反射聚焦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采光口,通過儲熱系統將熱能儲存在水體中,供采暖季使用。下圖示意該系統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與8月1日相比,10月1日該系統中定日鏡場鏡面(

)A.正午與地面夾角較小 B.水平轉動角度較大C.仰角移動的幅度較大 D.跟蹤調整時長較短解析:與8月1日相比,10月1日太陽直射點南移,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鏡面與陽光保持垂直,則正午時刻鏡面與地面夾角變大。同時,日出日落前后太陽高度角最小,定日鏡場鏡面與地面夾角最大,由于10月1日正午時刻鏡面與地面夾角相對于8月1日變大,所以10月1日定日鏡場鏡面仰角移動的幅度變小,AC錯。10月1日太陽直射南半球,晝長變短,定日鏡場鏡面水平轉動角度變小,跟蹤調整時長較短,B錯,D正確。故選D。D模擬試題(2024·廣東汕頭·二模)日出日落時太陽正對街道升起落下形成獨特懸日景觀。汕頭西堤公園的安平路兩側都是復古民國建筑,每年1月中旬,太陽緩緩下沉,其倒影映照在立交之上,呈現出令人陶醉的浪漫景致。下圖為汕頭懸日的攝影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該取景路段走向最可能是(

)A.南-北走向 B.東-西走向C.東南-西北走向 D.西南-東北走向7.影響安平路懸日景觀拍攝的因素主要有(

)①天氣狀況②日地距離③車流密度④太陽軌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模擬試題(2024·廣東汕頭·二模)日出日落時太陽正對街道升起落下形成獨特懸日景觀。汕頭西堤公園的安平路兩側都是復古民國建筑,每年1月中旬,太陽緩緩下沉,其倒影映照在立交之上,呈現出令人陶醉的浪漫景致。下圖為汕頭懸日的攝影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該取景路段走向最可能是(

)A.南-北走向 B.東-西走向C.東南-西北走向 D.西南-東北走向解析:由“太陽緩緩下沉”可知,該懸日拍攝時間為日落時分,1月中旬為北半球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汕頭日落西南,從西南方向拍攝才能看到落日,因此該路段為西南-東北走向,D正確,ABC錯誤,故選D。D模擬試題(2024·廣東汕頭·二模)日出日落時太陽正對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