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第一章中華文明的起源(1-12)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P2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分是會不會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間和地點P1.3.4

4、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打算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自然火,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經把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P4—5

6、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都已經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種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消失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P7—P8

10、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黃帝。P13

12、堯舜禹的“禪讓”: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P14

其次章夏商西周春秋戰國(13-40)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P15

2、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后,商朝統治穩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P23

4、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P24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覺的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造型奇怪的四羊方尊P26

7、“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矚目。P27

8、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富強,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絢爛的青銅文明。P27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P30

10、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P30—32

11、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P31

七年級歷史學問點(總結)人教版2022

一、南方農業的進展

1、江南農業進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2、江南農業快速進展的緣由?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閱歷);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相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進展供應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盛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絲織業“號為冠天下”)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進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進展(宋朝的造船業成當時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興旺)

三、南方商業的富強

1、南方商業都市的進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富強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進展

(1)著名世界的大商港:廣州、泉州;

(2)中國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2)市舶司的設立(治理海外貿易的機構)

3、貨幣制度的變化(四川消失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初一下冊歷史學問點歸納人教版

一、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

“閉關鎖國”政策是指清王朝嚴格限制和制止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政策。這種政策的緣由是多方面的:

(1)緣由:A、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政策。B、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使人們無需同外界進展太多的交往。C、清統治者以天朝大國自居,固步自封嚴峻影響了中國的進步。D、清統治者擔憂國家領土主權受外國侵略,可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統治。

(2)詳細表現:

A、嚴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貿易。B、只開放四個后減至廣州一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C、嚴格限制進口的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

(3)影響: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實行了近200年,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肯定的防衛作用。但是,與世隔絕即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學問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漸漸落伍了。

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消極防備的政策,是違反歷史進展潮流的政策,最終導致清朝脫離世界潮流。進一步導致了閉塞、停滯、倒退。

難點:“資本主義萌芽”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指的是一種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是在封建社會晚期,在社會經濟進展到肯定條件時產生的。

①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商品經濟的進展。明中期以后,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漸漸興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區進展為獨立的手工工廠。

②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志:蘇州消失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雇傭機工進展生產,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就是早期的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種雇傭關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③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緩慢進展的表現: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了,分工細密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了,廣東的冶鐵業、云南的采礦業、四川的煮鹽業、陜西的伐木業、北京的采煤業、臺灣的熬糖業等,都消失了資本主義萌芽七年級下冊《明清經濟的進展與“閉關鎖國”》教材梳理七年級下冊《明清經濟的進展與“閉關鎖國”》教材梳理。

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幾乎和西方同時產生,但進展緩慢,長期不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中國全國范圍內,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進展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A、農夫患病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因而無力從市場上購置手工業品。B、封建國家奉行“重農抑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