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講義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講義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講義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講義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講義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程標準課標解讀課標導航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相識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兩漢時期的社會沖突和農夫起義,相識兩漢衰亡的緣由。1.了解漢武帝即位之初的歷史狀況,從“時空觀念”角度相識“推恩令”實施的作用。2.了解漢武帝北擊匈奴、張騫出訪西域等史實,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角度相識漢武帝開疆拓土對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意義。3.結合漢武帝加強中心集權的舉措,從“歷史說明”角度相識“獨尊儒術”的實質目的。4.搜集有關兩漢時期的社會沖突和農夫起義的史料,從“史料實證”角度相識兩漢衰亡的緣由。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1.西漢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2)“漢承秦制”:西漢初年的各種制度基本沿襲秦朝。(3)地方體制說明漢初實行郡縣與分封并行體制①概況:漢高祖先后分封了大批諸侯王,勢力增加,而中心直轄的郡只有15個,這對中心集權構成嚴峻威逼,為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隱患。②結果: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7國叛亂,最終被平定。“七國之亂”2.“文景之治”(1)緣由eq\b\lc\{(\a\vs4\al\co1(①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②尊奉黃老無為思想,實行“與民休息”政策。,黃帝和老子的思想))(2)舉措:減輕賦稅、徭役和刑法,提倡節儉,削減財政支出。(3)意義:經濟得到了明顯復原,社會穩定。西漢的強盛1.加強中心集權(1)政治上eq\b\lc\{(\a\vs4\al\co1(①頒布“推恩令”,勝利減弱了諸侯王的勢力,諸侯王勢力漸漸,衰落,不再對中心形成威逼。,②加強皇權,減弱丞相權力,設立干脆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駕馭決策職能,③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由各郡國舉薦,重德和才,④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察監察。地方監察職能,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2)經濟上eq\b\lc\{(\a\vs4\al\co1(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心。統一鑄造五銖錢,②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生產和銷售。,從經濟上減弱地方諸侯的勢力。,③推行均輸平準,增加收入,平抑物價。,國家統一征購和運輸貨物的政策。,④抑制工商業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儒學獨尊地位確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開拓疆域(1)北擊匈奴,設立河西四郡①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奪取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②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2)出訪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派遣張騫兩次出訪西域,開拓了中干脆目的: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3)設立軍政機構:公元前60年,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4)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加強治理。東漢的興衰1.王莽政權(1)背景: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嚴峻,賦稅徭役沉重,社會動蕩。(2)建立: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指皇帝的母族、妻族。(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實際,激化社會沖突。(4)滅亡:23年,綠林軍擊敗王莽軍隊主力,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2.光武中興(1)背景:東漢建立:25年,西漢宗室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2)措施eq\b\lc\{(\a\vs4\al\co1(①政治:加強皇權,增加尚書臺的作用;嚴控外戚干政;裁并,郡縣,裁減官吏;整頓吏治。,②經濟: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③思想:重視儒學。))(3)結果:社會經濟發展,政局穩定。3.東漢衰敗(1)社會危機eq\b\lc\{(\a\vs4\al\co1(①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朽黑暗。,②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因品評人物,抨擊時政,,遭到嚴厲鎮壓。,③豪強地主勢力發展快速,土地兼并嚴峻,階級沖突尖銳。))(2)黃巾起義eq\b\lc\{(\a\vs4\al\co1(①爆發:184年,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領導黃巾軍起義。,②結果:相繼被官軍各個擊破。,③影響: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兩漢的文化1.史學成就(1)《史記》:西漢中期司馬遷撰寫,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形式,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首創了紀傳體通史體裁,是一部兼具史學和文學特色的不朽名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漢書》:東漢中期班固撰寫,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2.文學成就(1)漢賦:介于韻文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2)樂府詩:是國家專管音樂的機構樂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詩,其中很多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況。《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被稱為“樂府雙璧”。(3)五言詩:民間流行,語言樸實、生動,傳播廣泛。3.科技成就(1)醫學eq\b\lc\{(\a\vs4\al\co1(①成書于戰國至西漢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②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2)數學:《九章算術》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造紙術: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西漢已出現最早的“紙”,蔡倫是“改進”而非“獨創”。閱讀教材·想一想1.閱讀教材P20“史料閱讀”:分析“文景之治”局面出現的緣由。提示:漢初減輕苛捐雜稅,與民休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的局面。2.閱讀教材P21的“思索點”:漢武帝為什么要建立刺史監察制度?提示:郡縣與分封并行體制,地方諸侯勢力強大,不利于中心集權。為此,漢武帝建立刺史監察制度。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察監察,有利于中心集權和國家的統一。3.閱讀教材P21“史料閱讀”:分析董仲舒“尊崇儒術”的緣由及實質目的。提示:緣由:各種學說盛行,擾亂人們的思想,阻礙“大一統”的實現。實質目的:用思想的統一來鞏固政治和國家的統一。4.閱讀教材P23“學思之窗”:談談閱讀上述詩賦的感受體會。提示:(1)漢賦辭藻華麗,將漢代的恢弘氣概發揮到了極致。(2)漢樂府詩具有深厚的生活氣息,詳細而深化地反映了社會下層民眾的日常生活。(3)五言詩語言樸實押韻。發掘教材·讀一讀1.閱讀“西漢駟馬安車”(見教材P20)信息解讀:“駟馬”指駕一車之四馬,“安車”是古時的一種坐乘車。西漢初年經濟凋敝,“駟馬安車”充分體現了地位顯赫。2.閱讀“衛青墓”和“霍去病墓”信息解讀:在漢武帝時代,衛青和霍去病為平定匈奴北犯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后,漢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開拓和穩固。3.閱讀“絲綢之路途路圖”信息解讀:“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西亞、歐洲和非洲很多國家聯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溝通。4.閱讀“東漢畫像磚中描繪的集市”(見教材P22)信息解讀:東漢建立后,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出現了“光武中興”的盛況。畫像磚描繪了各行各業勞碌的場景,是社會穩定和旺盛的表現。5.閱讀“《九章算術》書影”(見教材P23)信息解讀: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探究一漢武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史論要點1.“大一統”的內涵“大一統”不僅包含“一統”的思想,而且包含“一統”的地理范圍,以及為達成“一統”目標而實行的行動。漢武帝“大一統”的國家觀包含四個方面:在主權統一方面,對內強調中心權威,對外反對少數民族入侵;在民族統一方面,主見民族統一;在疆域統一方面,維護疆域統一;在思想方面,主見統一思想。2.漢武帝的“大一統”舉措及意義(1)對內:實行大一統政策,加強中心集權①政治:實行內外朝制度、察舉制、刺史制度、監察制度等制度,頒布“推恩令”。②經濟:改革幣制,鑄幣權收歸中心,實行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平抑物價,征收大商人、高利貸者的財產稅。③思想: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思想大一統。(2)對外:主動開拓疆域,加強中外聯系,基本奠定中華疆域,形成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①北伐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對漢的威逼。②經營西域,設置河西四郡。③經營西南夷,促進民族交融。④開拓絲綢之路,加強中西方文化的溝通。對點訓練1.下圖為漢武帝晚年的郡國形勢圖,灰色區域代表當時的封國。此圖表明()A.西漢末年王國有死灰復燃之勢B.王國對中心已不構成嚴峻威逼C.郡縣制短暫又讓位給了分封制D.封國存在有利于抵擋外族入侵解析從圖中看出,代表封國的灰色區域越來越小,對中心已不構成嚴峻威逼。答案B2.下圖是西漢政府授予邊疆民族首領的銅質官印的印文,該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遺址。這印證了當時這一地區()漢歸義羌長A.與西漢王朝結盟B.為西漢王朝的附屬國C.正式歸屬西漢王朝D.是西漢王朝的聯姻國答案C探究二漢代治國思想的演化史論要點1.全面理解漢初的“黃老思想”(1)含義:“黃”指黃帝的學說,修身,養生。“老”指老子的學說,治國,無為。(2)特點:“無為而治”。(3)相識:黃老思想主要就是漢初的統治思想,即“養精蓄銳”。經過六十多年的養精蓄銳,漢朝社會旺盛,國力日盛。但是,社會也潛藏著危機。2.多元視角相識漢武帝的“獨尊儒術”(1)背景:漢武帝時期,中心與地方藩王勢力沖突激化越來越嚴峻,統治者迫切須要一種新的思想來加強中心集權。(2)提出:董仲舒融儒家、陰陽五行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為一體。主見在政治方面實行“大一統”,強調君主權威,給予君權以神權色調。(3)意義: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儒學起先居于主導地位,漸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對點訓練1.漢初,統治者推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主見“順民之情,與之休息”。其思想來源于()A.道家學說 B.墨家學說C.法家學說 D.儒家學說解析西漢初年,為適應養精蓄銳政策的須要,黃老無為思想始終是立國的基礎。答案A2.漢興之初,劉邦崇尚黃老之學,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而70余年后劉徹強行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這種文化政策改變的路徑事實上反映了()A.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交鋒此消彼長的殘酷性B.從立國安邦到皇權專制的現實改變與須要C.道學理論存在明顯缺陷而新儒學博大精深D.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安排的沖突解析為發展經濟,漢初接受了“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漢武帝即位之初,經濟發展了,但是地方諸侯勢力過大,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用思想的統一來鞏固政治的統一。答案B探究三(核心素養)兩漢衰亡的緣由素養解讀1.從“歷史說明”角度相識西漢衰亡的緣由西漢后期朝政腐敗,政治黑暗,土地兼并猛烈,賦稅徭役沉重,社會沖突尖銳,農夫紛紛起義。2.從“史料實證”角度相識外戚和宦官專權的影響史料漢順帝末年,京都流傳一首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解讀材料意思是:做人太過剛直,最終只能死在路邊。假如做人懂得迂回,最終卻能封侯。這反映了當時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任用親信,解除異己,正直官員受排擠的現狀。對點訓練1.東漢后期,皇權漸漸失去了對全國政局的有效限制。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禮樂制度破壞B.外戚宦官相互勾結C.以“柔道”治天下D.地方豪強勢力膨脹答案D2.閱讀“東漢后期10位皇帝的繼位年齡及壽命”,回答問題。東漢后期10位皇帝的繼位年齡及壽命皇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繼位年齡1011311281512149壽命(歲)27231303936341454史料反映了東漢皇帝繼位的什么特點?對當時的朝政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特點:皇帝都是幼年繼位。影響:小皇帝執政實力不足,簡單導致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從而加劇朝政黑暗,民不聊生。【典例1】下表為西漢朝廷干脆管轄的郡級政區改變表。據此可知()漢初實施郡國并行制皇帝紀年公元紀年郡級政區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15郡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國A.諸侯王國與朝廷沖突漸趨激化漢景帝實施削藩,引發七國叛亂B.中心行政體制進行了調整郡國制屬于地方體制C.朝廷解決邊患的條件更加成熟三次用兵匈奴D.王國限制的區域日益擴大表格的內容顯示王國限制區域縮小明立意以西漢直轄的郡級政區的改變為切入點,從“歷史說明”角度考查漢武帝的“推恩令”的影響。抓關鍵視察表格數據:漢武帝時期,王國問題得以解決,中心集權加強,中心限制區域的擴大,為解決邊患問題創建了條件。排干擾材料主要反映地方行政區劃,未涉及“中心行政體制”,表格數據改變反映了西漢中心與王國力力此消彼長的過程,雙方沖突的激化表現為公元前154年的“七國之亂”。此后雖仍存在王國問題,但沖突程度趨緩。C【典例2】地圖中的歷史(1)左圖為《秦朝疆域圖》,依據右圖并結合所學學問,推斷右圖是哪一朝代的疆域示意圖?與秦朝疆域相比,指出右圖出現的改變。(2)結合所學學問,就政治體制而言,歸納這兩個朝代的異同點。第一步審設問·定方向審讀關鍵審讀通則引導詞第(1)問,“依據右圖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答案來自于圖示和教材的基礎學問;第(2)問,“結合所學學問”,說明答案來源于教材基礎學問提示詞第(1)問,推斷——明確斷定;指出——簡要說明。第(2)問,歸納——全面概括限制詞第(1)問,內容限定——疆域。第(2)問,時空限定——兩個朝代;內容限定——政治體制核心詞第(1)問,朝代和改變;第(2)問,異同點其次步讀材料·提信息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圖中疆域的圖形及圖中“長安”“西域都護府”等關鍵詞來推斷;其次小問,依據圖中疆域的圖形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第(2)問,結合所學學問,從政治體制角度,對秦漢兩朝的制度進行比較歸納。第三步列要點·組答案(1)朝代:西漢。改變:領土向西域等地拓展擴大。(2)異同:漢承秦制,從皇帝制度、中心官制到地方郡縣制度,都沿用秦朝,但政令寬簡疏緩,并接受了分封制。『基礎過關』1.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的建立者是()A.劉邦 B.劉秀C.劉備 D.劉裕解析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公元前206—前202年爆發了劉邦與項羽之間為爭奪帝位的楚漢斗爭,最終劉邦戰勝項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因此,本題空白處政權為西漢,建立者是劉邦。故本題答案為A。答案A2.“早期漢代統治者基本上持續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漢高祖作了對中心集權統治來說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個退步。”這一“退步”是指()A.郡國并行 B.師法黃老C.設置刺史 D.頒推恩令解析漢高祖劉邦認為,秦速亡是因為廢除了分封制,所以,漢初劉邦實行了“郡國并行”的政治制度。答案A3.《史記·平準書》記載:“(漢武帝初年)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行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出現這種局面的緣由是由于()A.推行郡國并行 B.實施漢承秦制C.實行養精蓄銳 D.頒布推恩令解析漢初實行養精蓄銳政策,經濟發展,材料的信息體現了這一點,故選C項。答案C4.《賈誼·治安策一》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這一主見后來發展為()A.察舉制 B.推恩令C.郡縣制 D.封國制解析材料“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反映了“推恩令”的實施。答案B5.建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所示是小文同學的學習筆記,其中空格處的內容應是()eq\x(漢武帝)eq\b\lc\{\rc\}(\a\vs4\al\co1(\f(政治,)\x(推恩令),\f(經濟,)\x(\a\al(鹽鐵專賣,鑄五銖錢)),\f(思想,)\x()))→eq\x(鞏固大一統王朝)A.統一文字 B.焚書坑儒C.獨尊儒術 D.張騫通西域解析漢武帝統治時期,為了加強思想限制,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學說逐步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故C符合題意。答案C6.2012年中國郵政發行一套《絲綢之路》郵票,其中一枚主題是千年帝京(右圖)。該枚郵票最佳首發地應在()A.北京 B.西安C.羅馬 D.伊斯坦布爾解析郵票是“絲綢之路”,其首發地是長安,即現在的西安。答案B7.千古帝鄉,才智襄陽。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這個時期被稱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解析光武中興或稱建武盛世,指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因此,答案為B。答案B8.東漢的建立者勵精圖治,使國家出現“光武中興”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長,東漢中后期卻走向衰落。其主要緣由是()A.皇帝幼齡即位 B.宦官外戚專權C.黃巾軍大起義 D.地方軍閥割據解析東漢中后期走向衰落的緣由是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故選B項。答案B9.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曾評價某一史學著作云:“自此例確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圍,信史家之極則也。”該著作是()A.《論語》 B.《史記》C.《漢書》 D.《九章算術》解析《史記》首創紀傳體通史,符合材料“此例確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圍,信史家之極則也”這一信息,故選B項。答案B10.戰國時期,諸子各派外出游說、講學時,隨身攜帶的各種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車來搬運,很不便利。后來,這一現象發生根本改變。與此有關的獨創是()A.造紙術 B.火藥C.印刷術 D.指南針答案A『實力提升』11.閱讀下圖“西漢初期中心和封國力氣的對比”,推斷其反映的社會問題()A.諸侯國力力強大威逼著中心王朝B.王國數量大大增加C.推恩令加強了中心對地方的限制D.西漢王朝四分五裂解析從“西漢初期中心和封國力氣對比”可以看出,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勢力漸漸膨脹,對皇權構成了嚴峻威逼。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答案A12.漢武帝設置十三州刺史以監察地方,并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重要的監察內容,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被遷到長安旁邊集中居住。這表明()A.政權的政治與經濟支柱是豪強大族B.政治權力與經濟勢力出現嚴峻分別C.抑制豪強是緩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經濟手段是鞏固專制集權的主要方式解析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重要的監察內容體現的是抑制土地兼并,故選C項。答案C13.《史記·儒林列傳》記載:漢武帝時,“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