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_第1頁
【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_第2頁
【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_第3頁
【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糖尿病尿毒癥的危害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在逐年增加。我國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100萬~200萬,其中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糖尿病可以引起全身多臟器損害,如心臟、腎臟、神經系統等,同時也可合并眼部的損害。我們將發生于眼部的合并癥稱為糖尿病性眼病。

目前,許多人對糖尿病及眼部合并癥的認識不足,有的患者是因為發生了眼部合并癥才知道自己已經患有糖尿病,也有患者雖然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是不了解糖尿病對眼睛會造成哪些損害,直到眼睛出了問題才找眼科醫生。因此,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糖尿病眼部合并癥的相關知識。

屈光變化

很早就有人發現,血糖的波動可引起視力的變化。高血糖時可出現暫時性的近視,稱之為糖尿病性屈光不正。患者感覺看遠處時視力模糊,戴近視鏡可以提高視力;老年人則主訴看書報比以前清楚了,甚至不戴老花鏡也能閱讀。這種近視的特點是雙眼突然發生,近視度數往往低于3.0D,并且有明顯的散光。血糖恢復正常后,近視性屈光不正逐漸消失。

糖尿病性近視的產生是由于晶狀體與房水之間滲透壓的變化,使水分過多進入晶狀體內,晶狀體的凸度增加,導致屈光力增強。因此,對于近期視力頻頻變化且突然出現近視,或者原先近視的患者度數突然增大,需頻繁更換眼鏡,則應該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對于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近期發生明顯的視力和屈光度波動,應該意識到是否存在血糖異常。此外,糖尿病患者配眼鏡應等待血糖控制在較穩定水平之后再進行。

眼表損害

糖尿病患者常主訴眼干澀、異物感、燒灼感等,這些癥狀提示了患者可能存在眼表功能的損害,表現為慢性結膜炎和干眼癥。其發生機制是因為患者(尤其是病程長且血糖控制不良者)的組織代謝紊亂和功能失調導致抵抗力下降,加上高糖環境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易招致眼部的炎癥感染而出現結膜炎、瞼緣炎、淚囊炎等。并且由于患者的角膜感覺遲鈍,瞬目減少,加之基礎淚液分泌下降,淚膜蒸發過快,易發生角膜上皮的干燥、點狀脫落、絲狀角膜炎、復發性角膜糜爛、上皮延遲愈合等現象。臨床檢查發現患者的淚膜功能異常,淚液分泌量減少和角膜損害等干眼癥表現。干眼癥是臨床最常見的眼表疾病,其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癥發病率大大高于正常人群。調查顯示,65~84歲美國人群中,干眼癥患病率為14.6%,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為70%。對糖尿病眼表疾病的治療以控制炎癥感染和補充人工淚液替代品為主要手段,但是同時應注意積極控制血糖。

眼外股麻痹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使患者致殘或生活質量下降。有人統計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發生在30歲達50%,而>50歲者高達70%,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周圍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病變,少數人可影響腦神經。當支配眼外肌運動的腦神經(如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和外展神經等)受損害時,則發生眼外肌麻痹?;颊咧饔^感覺到頭暈、頭痛、眼痛、視物雙影,因空間定位功能紊亂而行動不便,并表現眼球偏斜,眼球轉動受限制,有的還出現上瞼下垂和瞳孔放大。因此對突然出現這種眼位偏斜、復視和眼球運動障礙者,需做全身體檢。發現有糖尿病時,應該積極控制血糖,并且采用神經營養支持療法。多數患者經過幾周或幾個月治療可恢復正常。

虹膜改變

由于房水內糖尿病性新陳代謝產物的刺激可引起虹膜色素上皮的水腫和變性,也可形成虹膜囊腫。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眼外傷,或接受白內障、青光眼等內眼手術后,發生眼內炎癥的機會比其他人多,而且反應也較重。病史較久的患者,瞳孔反應比較遲鈍,對常規的散瞳藥不敏感,當檢查或手術需要散瞳時,瞳孔往往不易散大。另外,患者瞳孔緣周圍可出現排列如花冠狀的粉紅色薔薇疹,這是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這種血管很脆弱,易于破裂而發生反復性的前房出血,并且很難吸收。

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中>60%的人會有晶狀體混濁,稱此為糖尿病性白內障。一般分為2類,一類為真正的糖尿病性白內障,其形成與晶狀體滲透壓變化及新陳代謝紊亂所產生的毒性產物刺激有關,多發生于病情較嚴重的年輕人。這種白內障的特點是雙眼性的,先是晶狀體后囊呈鍋巴樣混濁,病情演變快,數周或數日(最快者僅48小時)晶狀體完全混濁,視力迅速下降,往往伴有血糖的極度升高,甚至有早期酸中毒癥狀。另一類白內障為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內障。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發生率高于正常人群4~6倍,并且發生年齡較早,成熟也較快,臨床表現與一般老年性白內障相同。白內障成熟后可以手術摘除,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正?;蚪咏K街筮M行。由于糖尿病患者白內障手術后眼內炎性反應較重,并發癥較多,因此需特別注意手術技巧,減少損傷,并且術后積極抗炎治療。

青光眼

青光眼的患病率在正常人群為2%,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患病率為5%,其中開角型青光眼占大多數。患者一般無眼痛、頭痛等癥狀,常在不知不覺中損害視功能。因此糖尿病患者除定期檢查眼底外,還應經常測量眼壓。此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是繼發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之后的較嚴重、較棘手的合并癥,由于持續性的眼壓升高,伴有劇烈的眼痛、頭痛,一般藥物治療和常規抗青光眼手術難以奏效,往往需行睫狀體或視網膜冷凍手術。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眼部最嚴重的合并癥之一。有報道顯示,在失明人群中,19%是由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引起的。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主要因素與糖尿病患病年齡、病程長短及血糖控制的好壞有關。一般患糖尿病5~9年即可發生眼底改變,病程>15年者發生率為50%,而>20年者,高達90%。因此,對于病程較久,且血糖經常波動的糖尿病患者,除定期到內科檢查、控制飲食及藥物治療外,還應定期到眼科進行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眼底改變,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分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前者表現視網膜微血管瘤、出血、滲出斑及棉絮斑;后者出現新生血管、玻璃體出血及纖維組織增生。一般非增殖期病變可以穩定不變或退行性變,而不至影響視力,但是一旦進展到增殖期,則可能繼續惡化,最終導致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甚至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關鍵是在發生增殖性病變之前,采用激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