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新七省卷01)(16+4模式)歷史·全解全析(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考古發現,我國新石器時代主要文化遺址里,幾乎都有刻畫符號發現。據史學家研究,這些符號對漢字形成做出了貢獻。據此可知(
)符號舉例考古文化陶器刻畫及繪制符號代表例證仰韶文化馬家窯遺址雙墩遺址大溪、屈家嶺文化松澤文化良渚文化A.圖畫藝術是文字的起源 B.漢字起源于黃河流域C.漢字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D.漢字的發展由繁至簡【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項選擇題。據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據材料可知新石器時代的刻畫符號呈現出“滿天星斗”的地域分布特征,對漢字形成意義重大,故可以得出起源多元性特征,C項正確;刻畫符號并不等同于圖畫藝術,偷換概念,排除A項;從刻畫符號的空間分布上,有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排除B項;材料講的是刻畫符號,并非真正成熟的漢字,成熟漢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排除D項。故選C項。2.班固的《漢書》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擴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國第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體的地理著作,《藝文志》是一部有極高學術價值的初具規模的史志目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漢書》(
)A.擴大了史學研究范圍 B.改變了史學關注重點C.沿襲了傳統史書體例 D.推動了漢代學術發展【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漢代中國。據材料,班固的《漢書》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擴展,形成“十志”,增加了疆域政區、文獻目錄等方面的內容,擴大了史學研究范圍,A項正確;《史記》《漢書》的主要內容都是記述帝王將相、重要人物事跡的傳記,無法體現史學關注重點改變,排除B項;根據材料“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擴展”可知,《漢書》在體例上有所創新,“十志”就是體例創新的表現,排除C項;材料主旨并非《漢書》的學術價值,而是其內容上的擴展,排除D項。故選A項。3.魏晉時期的察舉采取考試方法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條進身之路,高門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舉。但在南朝時期,他們態度發生轉變,紛紛參加考試,秀才一科充斥著高門才子。由此可知當時(
)A.中樞機構遭到士族壟斷 B.選官缺乏選賢任能精神C.社會階層流動日益停滯 D.專制集權程度有所強化【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中“在南朝時期,他們態度發生轉變,紛紛參加考試,秀才一科充斥著高門才子”可知,兩晉南朝時期,選官權逐漸集中到中央,這反映了官吏選拔的集權化趨勢,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樞機構,排除A項;據材料“紛紛參加考試”可知,重視考查才能,體現了選賢任能,排除B項;據材料“魏晉時期的察舉采取考試方法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條進身之路”可知,寒門子弟也有機會參與選官,南朝時期門閥士族走向衰落,寒門庶族日益崛起,“社會階層流動日益停滯”也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4.南宋初期,原產于北方的小麥和蘆布價格猛漲。莊綽的《雞肋編》載:“紹興初,麥一斛至萬二千錢,農獲其利、倍于種稻。”陳旉的《農書》亦云:“(芋麻)一歲三收,中小之家,只此一件,自可了納賦稅,充足布帛也。”這表明(
)A.稻麥復種提高小麥價格 B.南宋初期出現經濟危機C.南遷之民不改生活習慣 D.政治變動影響經濟狀態【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宋(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南宋時期原產于北方的小麥和蘆布價格猛漲,原因是隨著北宋滅亡,政權遷到南方,北方產品因北人南遷而需求大增,所以價格猛漲,利潤增長,導致南方種植麥、麻面積增多,表明政治變動影響經濟狀態,D項正確;是市場需求提高了小麥價格,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南宋初期出現經濟問題,排除B項;南遷之民不改生活習慣,敘述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5.清代公文書初沿明制,分題本與奏本二種。地方大小公事用題本,個人私事則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為了廣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員就所見所聞,親自繕折,差人送至宮中,經其批閱后,發還當事人。康熙的做法(
)A.確保了朝廷決策的合理性 B.消除了君臣之間的隔閡C.強化了君主對政務的控制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康熙皇帝為了廣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員就所見所聞,親自繕折,差人送至宮中,經其批閱后,發還當事人”和所學可知,康熙帝通過奏本的形式,建立了特定官員與皇帝的直接聯系,強化了君主對政務的控制,C項正確;專制體制下的朝廷決策不能確保合理,排除A項;消除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與提高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指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部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等處,恐怕亦未能晏然。”據此可知,在左宗棠看來(
)A.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 B.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C.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D.新疆建省是渡過危機的關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左宗棠認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因為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對比信息,無法說明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排除A項;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描述關于新疆建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7.1911年10月16日,湖北軍政府頒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規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務委員、議會、司法等部分構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論、集會、結社、通訊、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舉,任期三年,連任以一次為限;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標志著新的共和政體就此產生B.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C.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基本原則制定D.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精神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華民國鄂州約法》體現了人人平等、天賦人權、分權制衡等思想,結合選項可知,《中華民國鄂州約法》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精神基本一致,D項正確;中華民國正式成立是在1912年1月1日,標志著共和政體正式確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根據材料“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務委員、議會、司法等部分構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這個法律中行政權過大,與現代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中的“三權分立”原則不符,排除B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在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鄂州約法》是1911年10月16日頒布的,排除C項。故選D項。8.紅軍在某一時期的宣傳口號先后有:“苗人下山來與漢族共同打倒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軍閥”“保護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蔣,保護回民”等。下列口號中,也屬于這一時期的是(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C.“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D.“拖死中央軍,打死滇軍,腳踏川軍”【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紅軍長征時期(中國)。根據“苗人下山與漢族共同打到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軍閥”可知,這一時期共產黨與國民黨存在明顯的斗爭,根據“抗日反蔣”可知,此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有侵略我國的舉動,二者結合可知此時為紅軍戰略轉移時期,結合所學可知,紅軍長征經過云南時寫的標語是:拖死中央軍,打死滇軍,腳踏川軍,D項正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與成立于1905年的中國同盟會有關,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排除A項;“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發生在全民族抗戰時期,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9.下表是1949—1956年《人民日報》中“領土”“主權”“完整”“干涉內政”等詞匯的使用頻率統計。由此可見(
)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領土、主權、完整456321217206194132干涉內政71018158122154127A.社會主義陣營不斷發展壯大 B.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國影響力C.新中國的外交環境發生變化 D.“一邊倒”外交政策得到貫徹【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9——1956年(中國)。據本題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953年以后《人民日報》上“領土”“主權”“完整”、“干涉內政”等詞匯出現頻率增多,結合所學可知,1953年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材料說明中國外交強調領土和主權完整,這從一個側面證明,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我國外交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逐步成熟,這是針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做出的戰略選擇,反映了新中國的外交環境發生變化,C項正確;社會主義陣營的成員相對穩定,材料不能體現發展壯大,排除A項;“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國影響力”只是外交環境發生變化之一,排除B項;“一邊倒”指的是倒向社會主義陣營,材料無法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10.電視劇《繁花》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海黃河路美食街商賈云集,通宵達旦,其中最風光的是商人寶總,服裝、機械、金融,越做越大,每樁幾乎都是轟動上海灘的大生意。煌煌大時代,人人爭上游,道盡了一個時代的情義與至真。此“煌煌大時代”的中國正在(
)A.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B.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初步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材料所述的20世紀90年代初屬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B項正確;1956年我國開始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排除A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紀初,排除C項;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后來發展成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排除D項。故選B項。11.據考古學家研究,位于埃及和赫梯貿易線上的城市麥吉多出土了許多象牙制品,象牙是經埃及從非洲引入;其中一塊象牙制品上雕刻了赫梯神靈和符號,而且雕刻技藝和藝術風格具有赫梯特征;這塊象牙制品原來歸駐扎在麥吉多的埃及官吏所有。這一研究可以用來說明(
)A.希臘文化的中心東移 B.波斯帝國的區域擴張C.古代區域文明的交流 D.歐非貿易與文化傳播【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亞非)。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麥吉多出土了埃及的象牙制品,且象牙制品上雕刻了小亞細亞的符合,由此可以看出埃及和赫梯之間存在文化的交流,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希臘文化,排除A項;波斯帝國建立時間公元前550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赫梯帝國位于小亞細亞地區屬于亞洲,埃及屬于非洲,排除D項。故選C項。12.首航歸來的哥倫布向其同胞宣稱:“新發現的地方有許多神奇的東西,從帶回來的黃金制品來看,可以證明那里礦藏豐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歡喜,少有欲望,他們用甜美的言語相互交談,顯得十分友好。”這一描述客觀上()A.促進了拉美文化繁榮 B.拉開了開辟新航路的序幕C.推動了洲際間的交流 D.引發了歐洲政治格局變革【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那里礦藏豐富”“顯得十分友好”,再結合新航路開辟的時代背景可知,這一描述容易引起歐洲人對美洲的向往,客觀上推動了洲際間的交流,C項正確;雖然歐洲人的到來對拉丁美洲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哥倫布的描述本身并不足以直接促進拉美文化的繁榮,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的序幕在這之前就已拉開,排除B項;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歐洲人大量涌入美洲,這都與歐洲政治格局沒有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C項。13.17世紀末,英國博物學家約翰·雷放棄了傳統認為“研究自然是浪費時間”的觀念,他提出:“沒有一個職業,比研究自然的美麗的業績和歌頌上帝的無限的智慧與善行更有價值,更有趣的了。”這一觀點體現出當時(
)A.人文主義思潮廣泛傳播 B.基督教仍主導科學研究C.英國成為歐洲學術中心 D.科學發展推動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7世紀末英國。據材料可知,17世紀末,隨著動植物學的發展,約翰·雷放棄了傳統觀念,認可了對自然研究的價值,這體現出科學革命對思想解放的推動,D項正確;約翰·雷主張研究自然、認同科學精神的觀點體現的是理性主義,人文主義的特點是以人為中心,與材料所述“研究自然”不符,排除A項;17世紀時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對基督教、宗教神學造成巨大沖擊,“基督教仍主導科學研究”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僅憑英國博物學家約翰·雷認可自然研究,不能斷定英國的科學文化發展情況,不能斷定英國成為歐洲學術中心,排除C項。故選D項。14.19世紀70年代后,法國許多經銷商對印象派畫家進行贊助,同時獲得作品銷售權;他們還支持藝術評論家討論印象派藝術,使印象派畫作從“不是歷史、宗教畫,未經官方沙龍認可就沒有價值”到引領市場和審美。這一變化的根本動因是(
)A.大眾審美價值取向的轉變 B.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國確立C.社會經濟科技的時代變革 D.藝術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印象派畫作從不受認可到引領市場和審美,根本原因是適應了時代發展需要,包括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多元文化思潮促進藝術創新,科技發展特別是光學領域的新成就等,C項正確;大眾審美價值取向的轉變只是印象派畫作受歡迎的直接原因,人的思想觀念受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審美取向改變的深層原因是時代發展變革,排除A項;19世紀70年代法國確立共和政體,但政治制度并非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因,排除B項;藝術多元化發展會導致不同繪畫風格和流派的共同存在和發展,而非印象派畫一派引領市場和審美,且藝術發展趨勢屬于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動因,排除D項。故選C項。15.列寧在1918年指出:“我們俄國無產階級比西歐最落后的國家都還要落后。正因為這種特殊情形,遂使現時工人們應當向那些決心為蘇維埃政權服務,相當認真幫助組織大規模國家生產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組織能力的資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贖買’”。這一論述(
)A.指導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 B.蘊含著迂回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思想C.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D.推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8年(俄國)。從材料“遂使現時工人們應當向那些決心為蘇維埃政權服務,相當認真幫助組織大規模國家生產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組織能力的資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贖買’”可知,列寧要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將部分國有企業以租讓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轉讓給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以恢復發展國民經濟,蘊含著借助國家資本主義迂回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思想,B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調高度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紅軍軍備供應,工業方面,無論企業大小一律收歸國有,與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項;列寧只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手段恢復國家經濟,最終還是過渡到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一致,排除C項;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是在斯大林執政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16.下面為1948年5月西班牙作家薩爾瓦多·德·馬達里亞加在歐洲議會上發表的演講內容。材料意在說明西歐國家應該(
)必須誕生這樣的歐洲,當西班牙人說“我們的夏爾特勒(法國地名)”,英國人說“我們的克拉科夫(波蘭地名)”,意大利人說“我們的哥本哈根”,德國人說“我們的布魯日(比利時地名)”……為了生存,它將具有那樣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引導歐洲發明創造性詞匯:FIATTEROPA(讓歐洲來干吧)A.率先致力于經濟的復興 B.攜手應對蘇聯威脅C.以聯合方式促共同發展 D.讓渡傳統國家主權【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8年(歐洲)。根據材料“當西班牙人說‘我們的夏爾特勒……’”“為了生存,它將具有那樣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引導歐洲發明創造性詞匯:FIATTEROPA(讓歐洲來干吧)”可知,該作家主張歐洲各國應該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以此實現更好的發展,C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對經濟復興的觀點,排除A項;該作家認為西歐國家應該聯合起來,未體現蘇聯威脅,排除B項;材料強調西歐國家以聯合方式促共同發展,并不是放棄原有國家主權,排除D項。故選C項。第Ⅱ卷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經歷了一個草創、發展完善和逐步敗壞的過程。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糾劾地方任何官員。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發生了變化,巡按御史除獨專出巡、舉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軍事權。明朝統治者不斷削減地方官的權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們,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實際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統治者對巡按侵權既沒有相應辦法防范于前,更沒有得力措施制約于后。——自王世華《略論明代御史巡按制度》材料二1978年以來,黨內巡視重新被提出來。1990年中共十三屆六中全會明確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級黨的委員會,可以向所轄地區、部門派出巡視工作小組。1996年中央紀委全會正式提出巡視制度,由中共中央選派部級干部開展巡視,并將情況直接報告中央紀委,及時報告黨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級巡視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巡視制度。2009年中共中央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并成立中央巡視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表明派出巡視組的主體不是紀檢機關和組織部門,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市區黨委。——邢浩《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體制機制改革研究》(1)據材料一,概括明代御史巡按的職權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巡按侵權現象。(6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變化,并簡析其意義。(6分)【答案】(1)特點:位卑權重;職權擴大;服務皇權;缺乏監督。(2分)簡評:是皇權強化的產物;巡按御史的腐敗不可避免。(4分)(2)變化:呈現漸進性;制度化;權威性。(2分)意義:有利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現代化建設。(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共12分)【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代的中國。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糾劾地方任何官員”得出巡按官位卑權重;根據“巡按御史除獨專出巡、舉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軍事權”得出職權擴大;根據材料“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可得出服務皇權;根據“對巡按侵權既沒有相應辦法防范于前,更沒有得力措施制約于后”得出缺乏監督。第二小問簡評: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巡按侵權是皇權強化的產物;巡按御史的腐敗不可避免。【小問2詳解】本題是對比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中國。第一小問變化:根據時間線索可得出呈現漸進性;根據材料“2009年中共中央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并成立中央巡視組”可得出制度化;權威性。第二小問意義:根據材料“由中共中央選派部級干部開展巡視,并將情況直接報告中央紀委,及時報告黨中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有利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現代化建設。18.(14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時間主要研究內容19世紀中后期埃及、土耳其等國的亡國史研究20世紀初世界各國革命史研究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列強侵華史研究20世紀50—70年代各國人民友誼史研究1978年以來全球史研究——據于沛《學術史研究是建構世界史自主知識體系的源頭活水》根據材料概括中國的世界史研究特點,并選擇其中兩個階段加以說明。【答案】特點:近代以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重點受國情影響而變化;與時代主題緊密結合;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關注社會,為現實服務,經世致用;重視外國歷史研究(2分)說明:(12分,任選兩個階段即可)(1)階段:19世紀中后期說明:近代中國民族危機深重,中華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形成。中國學者汲取借鑒外國史學的有益內容,為拯救民族危亡這一時代主題服務,向國人敲響亡國警鐘。當時編纂亡國史的主要目的,是用確鑿的史實說明這些國家亡國的主要原因,希望借此警醒國民,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鑒,救國救民。這一時期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對于激發中國人民自強自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情感,挽救民族危亡有積極作用。(2)階段:20世紀初說明2:在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國民大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影響下,中國世界史研究力圖通過外國“革命史”的介紹和研究,總結各國革命的經驗,尋求中國爭取獨立、自由、解放的道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是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是蘇俄的社會主義革命等等,對當時的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都有可資借鑒之處。這一階段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對世界各國革命史的研究,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3)階段:20世紀50—70年代;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突破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封鎖和敵視,世界史研究焦點轉移到各國人民友誼史,希望從中獲得相關經驗啟示,以便指導新中國的外交活動,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4)階段:1978年以來說明1: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世界史研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具備更廣闊的全球視野。中國世界史研究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世界歷史學科建設有積極意義。說明2: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沒有改變。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國際國內現實之下,中國全球史研究是對“西方中心論”的有力批判,從根本上是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體現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共14分)【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近代以來中國。首先,根據材料“近代以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各時期的研究內容可知,中國的世界史研究特點是近代以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重點受國情影響而變化。其次,選擇其中兩個階段加以說明,如“20世紀50—70年代:各國人民友誼史研究”“1978年以來:全球史研究”,可從20世紀50—70年代和1978年以來的國內外形勢和研究內容的影響等方面予以說明等等。如: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突破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封鎖和敵視,世界史研究焦點轉移到各國人民友誼史,希望從中獲得相關經驗啟示,以便指導新中國的外交活動,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人民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改革開放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迫切需要加強對外國的了解,而要真正了解外國任何一個方面的問題,都不能不追溯其歷史根源,從而為我國世界史研究迅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因此全球史成為研究的重點。因此,中國的世界史研究重點受國情影響而變化。19.(14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國人尋找通往東方的捷徑由于沒有找到黃金白銀之類的貴金屬,法國政府一度對北美的探險活動失去了興趣。但是商人們卻看中了北美即加拿大地區的鱈魚,大量的捕魚船前往北美捕魚。1578年僅紐芬蘭海域就有150條法國漁船。附近的印第安人對于到紐芬蘭岸上曬魚的漁民隨身攜帶的鐵器及小鏡子、小珠子等用品非常渴望,于是就拿出自己所擁有的海貍皮同漁民們進行交換。當法國人把這毛皮帶回歐洲時,發現毛皮在歐洲很有市場。這樣,最初的毛皮貿易就開始了。——摘編自付成雙《俄勒岡爭端與落基山以西毛皮貿易的興衰》材料二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初除俄、英、西班牙三方力量外,奧地利、葡萄牙、法國、瑞典和美國的商人也加入北美西北海岸海獺皮貿易的爭奪中。美國商人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該貿易的主角。獨立戰爭剛剛結束,波士頓商人的“中國皇后號”商船就于1784年2月駛離紐約港,前往中國開展貿易。據估計,僅1806-1807年,波士頓商人向中國市場輸出的海獺皮就達到14251張。隨著海獺數量的減少,海獺皮貿易隨之結束,之后美國商人又轉向海豹皮。當海豹皮供應不足之時,美國人又把內陸的海貍皮運往中國市場。——摘編自付成雙《俄勒岡爭端與落基山以西毛皮貿易的興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北美毛皮貿易的興起進行解釋。(6分)(2)指出材料二所處時期的毛皮貿易相對于材料一的變化,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毛皮貿易對美國的影響。(8分)【答案】(1)解釋: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法國為發展海上貿易,繼續進行海上冒險,到達北美洲尋找貴金屬。(2分)法國商人在北美殖民擴張并發現了北美毛皮貿易在歐洲市場的價值,北美毛皮貿易興起。(2分)北美毛皮成為歐洲市場新的商品,推動了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法國的財富。(2分)(2)變化:貿易主體從法國商人到多國商人進行爭奪且形成以美國為主導;獲取毛皮的區域從北美大陸東海岸(紐芬蘭海域)到北美西北海岸;毛皮市場從歐洲到中國;毛皮種類從單一到多樣。(4分)影響:有利于美國西部邊疆開發;有利于美國殖民地的發展,加速了美國的獨立;推動了美國洲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大量毛皮動物被捕殺,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各國加入爭奪毛皮貿易,加劇地區沖突。(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共14分)【解析】(1)本題是歷史解釋題,可從背景和影響兩個角度答題。時空為近代(西方)。對北美毛皮貿易興起的解釋:根據材料“法國人尋找通往東方的捷徑由于沒有找到黃金白銀之類的貴金屬,法國政府一度對北美的探險活動失去了興趣”可得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法國為發展海上貿易,繼續進行海上冒險,到達北美洲尋找貴金屬。根據材料“當法國人把這毛皮帶回歐洲時,發現毛皮在歐洲很有市場”可得法國商人在北美殖民擴張并發現了北美毛皮貿易在歐洲市場的價值,北美毛皮貿易興起。分析毛皮貿易的的影響可得出北美毛皮成為歐洲市場新的商品,推動了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法國的財富。(2)本題是對比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近代(西方)。第一小問變化,根據材料“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初除俄、英、西班牙三方力量外,奧地利、葡萄牙、法國、瑞典和美國的商人也加入北美西北海岸海獺皮貿易的爭奪中。美國商人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該貿易的主角”可得出貿易主體從法國商人到多國商人進行爭奪且形成以美國為主導;綜合材料一和二可知,獲取毛皮的區域從北美大陸東海岸(紐芬蘭海域)到北美西北海岸;根據材料“,波士頓商人的‘中國皇后號’商船就于1784年2月駛離紐約港,前往中國開展貿易”可得出毛皮市場從歐洲到中國;根據材料“隨著海獺數量的減少,海獺皮貿易隨之結束,之后美國商人又轉向海豹皮。當海豹皮供應不足之時,美國人又把內陸的海貍皮運往中國市場。”可得出毛皮種類從單一到多樣。第二小問影響,結合所學可從積極和消極兩個大方面回答。積極方面可從促進美國開發發展、獨立等角度回答;消極方面主要從生態失衡、地區沖突等角度回答。歸納如下:有利于美國西部邊疆開發;有利于美國殖民地的發展,加速了美國的獨立;推動了美國洲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大量毛皮動物被捕殺,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各國加入爭奪毛皮貿易,加劇地區沖突。20.(1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橋梁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支持服務協議
- 文物博物館IP授權與文化旅游項目投資合作合同
- 小紅書店鋪運營策略分析與效果評估合同
- 線上線下票務代理合作協議及補充條款
- 美容美發連鎖品牌全國代理權授權合同
- 環保技術入股分紅比例及綠色產業合作協議
- 微信視頻號電商直播帶貨培訓與執行合同
- 高寒地帶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交流合同
- 小學生演講課件制作指南
- 美味飲料創意美術課件
- 企業財務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開發商購房合同范本標準版可打印
- 醫院員工價值取向培訓
- 視源股份 合伙人協議
- DB11T 2194-2023 防汛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在建工程
- 風機基礎降水施工實施方案
- 門禁系統施工技術方案
- 《嬰幼兒健康管理》課件-任務四 嬰幼兒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
- 【出口退稅管理探究的國內外探究綜述4300字】
- 2024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 水文地質技術員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