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國茶文化自唐代陸羽《茶經》吹響號角起,已歷數千年。相較于咖啡般“濃郁厚重”的西方文化,以“清幽雋永”著稱的茶文化,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文明使者。茶學典籍的外譯構成了中華茶文化海外傳播的主體媒介。以最具代表性的陸羽《茶經》為例,該書向來被各國奉為茶書經典,流傳甚廣,國外《茶經》譯本達36種之多。2009年,“大中華文庫”系列之《茶經·續茶經》發行,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人翻譯并在本土出版的英譯本,標志著中國向世界推介中國茶文化的進階。此外,宋徽宗《大觀茶論》、蔡襄《茶譜》等茶學類典籍的不同譯本也成為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的優秀讀本。據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記載:中國的茶葉貿易始于公元4世紀的四川省,公元5世紀末,中國與土耳其商人在蒙古邊境進行貿易時,以茶葉為首要貿易物品,開啟了茶葉的對外貿易歷史,這是中國茶葉外銷的最早記載。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葡萄牙人來中國進行包括茶葉、絲綢、瓷器等在內的貿易活動,此為我國茶葉海上貿易之最初記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開辟,使得中國可用茶葉、絲綢、瓷器等各類商品換回他國的象牙、香料、寶石等特產,既實現了“以物易物”的貿易功能,又達到了中華茶文化海外傳播的功效。茶文化傳播題材的影像多以紀錄片為主。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名片”,紀錄片的創作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于宏大敘事中體現細致入微,從局部真實中梳理整體認知,在現實中體察本質,在弘揚文化的同時揭示文化內涵。茶文化紀錄片客觀、多方位地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成為茶文化立體化傳播的有力載體。中國茶葉和茶文化向世界的傳播,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種貢獻,體現在茶不僅是一種物質產品,更是一種與中國人的文化傳承、審美趣味、精神追求相結合的具有鮮明特點的中國文化樣品。浙江農林大學和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合作共建了全球首家以傳播茶文化為特色的孔子學院。從古代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到今天的“一帶一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從文化到外交,一杯清茶,正是中國“和而不同”理念的彰顯。(摘編自劉曉萍《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路徑研究》)材料二:隨著“云消費”時代的來臨,流通的時間障礙、距離障礙和渠道環節消失,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時也增加了競爭強度。“零時差、零距離、零渠道”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極大地縮短了茶葉的流通環節,流通與消費新特征使中國茶產業的競爭格局發生根本改變,競爭態勢更加激烈。國外茶葉品牌、跨界的創新茶葉品牌直接加入到傳統茶產業競爭當中,以產品為核心、以產地為根本的單一競爭要素被打破,產品的輕量化、個性化包裝,文化附加價值乃至話題營銷、事件營銷策略的引入,使傳統茶企業在競爭白熱化的同時也面臨著“云消費”時代快速創新、持續變革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飲茶、制茶工藝源遠流長,每個產茶省、產茶縣都有結合當地種植條件與飲茶習慣的名茶,形成了“一地一品”的獨具中國特色的茶文化。茶葉的原產地優勢成為傳統茶市場競爭的主導因素,使得傳統茶葉品牌絕大多數由產地品牌構成。“一地一品”的傳統茶文化賦予產地品牌天然的發展優勢,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傳統品牌的跨區域發展。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相關數據,目前茶產業頭部品牌市場份額均不超過5%,缺乏一統市場的茶葉品牌,這從側面印證了傳統茶市場品牌擴張的難度。產地品牌的競爭應根植于當地傳統文化與飲茶習慣,一些品牌跨地域盲目擴張往往以失敗告終。“云消費”時代線下消費體驗化、線上消費便捷化的二元商業模式,給產地品牌帶來了原產地擴大發展、線上銷售布局的新競爭思路。依托于強大的文化和原產地認證優勢,以及更低的生產成本、更可控的產業鏈安全度、更便捷的產品開發與更新,產地品牌充分挖掘資源優勢,謀求產業鏈的復合化延伸,以產品創新與文化輸出贏得全國市場,取代了過去直接涉足其他省市、門店直營化的擴張思路。創新茶產品市場興起,跨界競爭帶來全新的商業發展模式。近年來對茶的定義越來越寬泛,茶產業消費市場愈加多元化。除了即食茶飲,花草茶、口味茶、保健茶等都是傳統茶的潛在競爭替代者。一些新興的電商茶葉品牌乃至跨界茶葉品牌,不但迅速崛起搶占傳統茶市場份額,更帶來全面興起的商業發展模式,使傳統茶企業遭遇市場沖擊。隨著中國茶消費市場潛力的進一步釋放,以及受年輕消費者快速變化的口味與體驗化、時尚化的消費需求影響,未來中國茶產業將迎來更加白熱化的競爭與市場變局,傳統茶企業也將面臨更大的轉型壓力。對此,應積極轉型突破以應對“云消費”時代的競爭挑戰。(摘編自李馥佳《“云消費”時代中國茶產業競爭與發展趨勢分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茶經》是“清幽雋永”的中國茶文化的發端,也是第一部由中國人向世界譯介中華茶文化的經典。B.茶文化是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茶葉外銷,既是商品的交易,也包含了茶文化的對外傳播。C.當下茶產業的競爭,正從以產品為核心的競爭轉變為產品包裝的競爭,輕量化、個性化包裝受到重視。D.年輕人消費方式的變化,導致傳統茶企業面臨更大轉型壓力,也促使中國茶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的內容側重點不一樣,前者側重介紹中國茶文化的對外傳播,后者側重分析茶產業的競爭與發展。B.材料一中,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中關于中國茶葉外銷的記載,反映了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具有悠久的歷史。C.材料二指出,中國“一地一品”的茶文化特點致使一些品牌在其他省市開設直營門店擴張以失敗告終。D.材料二以“云消費”時代為背景,分析了當下中國茶產業競爭的新現象,提出應積極轉型突破以應對挑戰。3.下列選項,最符合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茶界中國》在主題為“共享一帶一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第六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上播出,并享譽海外。B.詩句“晴窗細乳戲分茶”中的“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烹茶之法,體現了宋代茶文化的繁榮。C.北京人藝演出的話劇《茶館》,在德國、法國、瑞士三國十五座城市,歷時五十天演出二十五場,受到了歐洲觀眾的喜愛。D.美國茶商托馬斯·沙利文為節約成本開發的袋泡茶滿足了人們便捷飲茶的需求,中國養生品牌受此啟發推出了袋泡養生茶。4.與古代和21世紀初相比,當下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請根據材料一簡要分析。5.某茶品店開業后生意火爆,請結合兩則材料與下圖分析其火爆的原因。(★★★★)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還魂草【注】巴金第一封信敏,五年了,我沒給你寫過一個字。然而今天在林那里拿到你托他轉給我的短箋。你的親切的微笑浮現在我眼前,還是那么生動,就像你昨天才離開我似的。傍晚,我離開林,匆匆趕回小鎮。回到家里,我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會兒,直到一個小女孩清脆的聲音從樓梯上送進來。“黎伯伯,你的信來了!”利莎快樂地叫著。她略帶黑色的寬臉上閃耀著一對漆黑發亮的大眼珠,嘴帶笑地張開,雪白的牙齒露在外面。她把信遞給我后,小小的手伸起來指著她的濃黑頭發,得意中略含一點羞慚,說:“你看,好不好?”一只紅緞子扎的大蝴蝶伏在她的烏亮頭發上,映著燈光發出炫目的光彩。“好看得很,”我稱贊道,“哪個給你戴上的?”“媽媽,”她笑了,“黎伯伯,你給我講個像還魂草那樣好聽的故事啊!”她抿著嘴笑。“你還想聽得哭起來嗎?”我笑說。敏,你該記得還魂草的故事,這是我們一個敬愛的年長朋友根據傳說改編的。我第一次聽到它時,還同你住在一起。我們被感動得許久說不出話,默默地互相注視。這個情景我至今還不能忘記。……昨天早晨,我又被利莎喜悅的聲音喚醒了,秦家鳳也來了。利莎望著我,央求說:“黎伯伯,給我們講個故事吧。”她又看看秦家鳳說:“秦姐姐,你不是來聽黎伯伯講故事的嗎?”我在利莎的頭上輕輕敲了一下:“就你一個人花樣多。”“黎伯伯,不是她一個人,我也是來聽你講故事的。”秦家鳳忙解釋道。她笑著看看利莎。這時我忽然想起了還魂草的故事。故事里不是也有兩個這樣年紀的孩子么?他們不也是這樣親密地過著日子么?起初她們聽我講兩個孩子的友情,還以為我在拿她們開玩笑,后來跟著我的敘述她們看見兩個孩子長成了,兩顆熱烈的心連在一起,兩個人用同樣的腳步,四處去找尋那個普照萬物、永不熄滅的明燈。……她們的笑容沒有了,利莎的手被捏在秦家鳳的手里。我繼續講下去:在一個寒冷的夜里,在黑暗的荒山中,兩人中的一個跌在巖石上受了重傷。另一個人用盡方法仍然不能挽救朋友的性命。那時據說有這樣一種還魂草,要用活人的熱血培養,才會長成粗大的葉子,可以用來救人。這個人找到了,他每天早晚用自己的血來澆這棵草,救活了他的朋友。敏,還魂草的故事已經加進了我的感情,我隨講隨編,給故事換了一個樂觀的結局。我看見兩張年輕的臉上都籠罩著明澈無比的微笑,一股熱氣進了我的心中,我全身都感到了溫暖,我感激地微笑了。第五封信敏,這封信對你是一個意外,對我更是。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血像一層霧在我的想象中升上來。我無處逃避。炸彈在小鎮上空唰唰落下時,我和利莎一家人正在川康銀行的防空洞里。飛機盤旋聲,炸彈下落聲,然后便是震撼山岳似的霹靂巨響。舉目四顧,眼前只有黑暗。我聽見利莎擔心地自言自語:“秦姐姐不曉得躲在哪兒?”“她們一定在城里躲防空洞的。”我安慰她。利莎默默地捏住我的手,她的手在微微顫動。聽見解除警報,她臉上還掛著愁云,低聲說:“黎伯伯,我們先到秦家去。”我拉著她的手走出銀行,轉眼便是橫街,前面顯得異常擁擠。街的右邊高坡上,一排平屋變成了大堆瓦礫,人們就站在坡上挖掘。利莎丟了我的手瘋狂地往前跑去。我跟著她跑。那里原先有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現在樹上只剩下幾根光禿的空枝,樹下連接地攤開兩張草席,一條小小的帶泥的腿靜靜地伸在外面。席子旁邊,秦家鳳的父親埋著頭在那里痛哭。一切的疑惑都是多余的了。死吞食了那個垂著雙辮的瓜子臉的小姑娘和那個瘦弱的中年婦人。利莎嗚嗚地哭起來。天色突然暗起來,太陽落到天外去了。我們走上野草叢生的土坡,利莎的哭聲停止了。她彎下身子,拔起一棵葉子粗大顏色碧綠的草,捏在手里,出神凝視。“黎伯伯,這是什么草?”“這是野草,我叫不出名字。”“我要帶它回去,拿針刺出手指頭的血來培養它。”她莊重自語道。“這種野草?有什么用?”我驚奇地問。“那么這不是還魂草了。”她失望地說。“黎伯伯,你給我找一根還魂草來,我會培養它,要我流多少血,我都不怕。”她的臉頰上還留著淚痕,這個平時臉上永遠帶笑的孩子現在卻有這么多的眼淚,我不能再開口了,我不能再寫下去了。(有刪改)【注】《還魂草》寫于1941年,以抗戰時期大后方重慶為背景,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見聞創作的一篇書信體小說。小說共六封信,本文節選自第一封和第五封。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還魂草的故事在文中有兩個版本。“我”曾作為傾聽者,被還魂草的故事感動;“我”又作為講述者,為還魂草的故事感到溫暖。B.盤旋的飛機,唰唰落下的炸彈,殘破的窗戶,彌漫的塵土,“我們就是在灰塵中生活著的”,這是戰時重慶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C.“一條小小的帶泥的腿靜靜地伸在外面”“秦家鳳的父親埋著頭在那里痛哭”,畫面觸目驚心,強烈控訴了日軍濫殺無辜的暴行。D.結尾處,“不能再開口”是因為百姓受到傷害,“我”悲憤難言;“不能再寫下去”是因為對友人敏,“我”感到慚愧,欲言又止。7.關于文中的人物的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敏”是收信人,是“我”的傾訴對象,雖多次出現,形象特征卻不甚明確。寫給“敏”的信,蘊含了“我”對人生、社會的思考。B.文中的兩個小女孩和還魂草中的兩個孩子都有善良、友愛的特點,兩個小女孩的“笑”多次出現,給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C.“我”呵護童心、珍視友情、豁達樂觀,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友愛的美德代代相傳,向往光明的理想世界。D.秦家鳳父親在喪親后痛哭,體現出人們艱難的生存狀況;但利莎媽媽給利莎戴上蝴蝶結,又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8.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希利斯·米勒認為:“一部小說的闡釋,在一定程度上要通過注意諸如此類重復出現的現象來完成。”本文堪稱這一文藝理論的完美注腳,請找出相關情節并分析這樣敘事的效果。9.20世紀80年代,巴金在回顧創作歷程時,特別提到在抗戰作品中創作了“看不見英雄的小人小事”,希望借此表達自己肚里“火似的東西”,探索“民族力量的源泉”。請結合本文,探究作者是如何通過塑造“小人物”來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的。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古者學士之于六藝,射能弧矢之事矣,又當善其揖讓之節。御能車馬之事矣,又當善其驅馳之節。書非能肆筆而已,又當辨其體而皆通其意。數非能布策而已,又當知其用而各盡其法。而五禮之威儀至于三千,六樂之節文可謂微且多矣。噫!何其煩且勞如是!然古之學者必能此,亦可謂難矣。然習其射御于禮,習其干戈于樂,則少于學,長于朝,其于武備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黨有庠,于鄉有序,于國有學,于教有師,于視聽言動有其容,于衣冠飲食有其度,幾杖有銘,盤桿有戒。在輿有和鸞之聲,行步有佩玉之音,燕處有《雅》《頌》之樂。而非其故,琴瑟未嘗去于前也。蓋其出入進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達于其心者,所以養之至如此其詳且密也。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蓋樂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樂》”。昔舜命夔典樂,教胄子,曰:“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則樂者非獨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納之中也。故和鸞、佩玉、《雅》《頌》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豈虛也哉!(節選自曾鞏《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有刪改)材料二: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于友人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者為羽,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凄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必深。其能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寫其憂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節選自歐陽修《琴說》,有刪改)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這三處是()。既A而B學C琴D于E友F人G受H宮I聲J數K引L久M而N樂O之P不Q知R其S疾T之U在V體W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策,即布列算籌。策,是我國最早的計算工具,與“策扶老以流憩”(《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策”意思不同。B.五禮,古代的五種禮制,文中指古代漢族禮儀總稱,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C.度,在本文指“標準、限度”,與“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度”意思不同。D.俯仰,在文中指“一舉一動”,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中的“俯仰”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開頭論述古時學者在學六藝時并非只關注其一,而是注重多方交融,如在學習禮樂中學習射御等。B.材料一中先賢們的幾案、手杖上刻有銘文,器皿上鑄有戒條,乘車、行走、宴請賓客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隨。C.材料一中作者化實為虛,著眼于義理之闡述,語言質樸自然,可謂別開生面之作。D.材料二中,歐陽修開頭描述自己以琴養心療疾的經歷,又運用比喻和聯想,把抽象的琴聲描繪得可親可感。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書非能肆筆而已,又當辨其體而皆通其意。(2)則樂者非獨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納之中也。14.曾鞏和歐陽修都談到了音樂的作用,兩人的觀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憶菊【注】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海棠詩社”舉行了第二次活動,由史湘云和薛寶釵擬定十二道題目,寶玉、黛玉、寶釵、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作詩。這兩首詩分別出自寶釵和黛玉。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憶菊》頸聯營造出壯闊遼遠的意境,表現出思婦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B.《詠菊》首聯“昏曉侵”“自沉音”把為詩情所困、急需表達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C.《憶菊》尾聯言詩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來年重陽節,再次與菊相逢。D.《詠菊》頸聯對仗工整,“自憐”“誰解”抒發了詩人自我憐惜、不被理解的愁緒。16.兩首詩雖然都寫菊花,但表現出的詩人形象卻不相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錢塘自古繁華,不同的地域文化交匯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樂,也有江南的采菱歌。(2)《石鐘山記》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強調要正確認識事物,必須深入實際,認真調查。(3)小剛在為自己的攝影作品寫介紹詞,其中一幅畫面內容是春水蕩漾、飛鳥翱翔,他不禁想到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生物資源大國,涵蓋了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各氣候帶的各種生態類型。生物多樣性是很多國家都①的。在我國長期的農耕文明發展進程中,②的生物資源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2年,全國各地圍繞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宣傳,以擴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認識,提升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