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山湖的陸路交通_第1頁
女山湖的陸路交通_第2頁
女山湖的陸路交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女山湖的陸路交通.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女山湖的陸路交通自古以來,這里陸路通驛道、商道,水路由湖入淮,是交通要道,常有百余艘漁船、貨船停泊,皖東北的淮河兩岸商旅多從這里渡河南下。1、招濠道。自嘉山縣的舊縣(隋時為招義縣)隸濠州向西經二十里鋪,渡女山湖至查家渡鋪愛棠集,梅城市、大溪河、板橋至濠州(臨淮關)區境長115公里,迄今已有1400多年。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招義縣為招信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度升為招信府,后仍為縣,隸濠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招信縣縣治廢,并入盯胎。驛道部分段逐漸冷落,沿途曾是繁榮的鋪、鎮,后來都成鄉村,猶有東西街道遺跡,瓦礫遍地。道旁有烽火墩遺址,今明光境內可查到的有15處,除2處部分挖去,其余完好。2、明舊路,明光向東北經明東、蘇巷、大郢、邵崗至舊(女山湖),全長34.7公里。民國26年(1937年)修明舊路,僅有土路基,不能通車。其中蘇巷至舊縣段17公里是古招信至濠州(臨淮關)原有驛道。自嘉山女山湖至臨淮關設鋪三處,時屬水陸聯運路線。民國29年(1940年)日本侵略軍曾征民工整修通車。民國36年(1947年)由地方政府安排整修,但未通車。解放后一直保持土路面。1970年,明東、蘇巷、舊縣三個公社組織民工整修,維持晴雨通車。1975年省公路局投資補助10萬元,組織民工修建,將路基加寬12米,鋪筑泥結碎石路面,寬5米。當年5月1日工程竣工,正式通車。路線最大縱坡5%,有橋5座,長43.9延米。3、環女山湖線。就是環繞女山湖的循環線,即北部大循環線。明光市北部的女山湖,被安徽省列為安徽第二大湖,面積80平方公里,北部入淮河。這條線從明光經過明東、蘇巷、大郢、邵崗、舊縣(女山湖鎮)、太平、潘村、紫陽、古沛、橋頭、洪廟至明光12個鄉鎮,全長115.3公里,是市內最長的線路。沿女山湖兩岸都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湖北部沿淮河西北至東南走向,沿線都是崗地,沿淮河段是平原圩區。全線有橋梁15座。與這條線銜接的線路,東部有蘇巷至津里,明光至滁州、盱胎,西部有明光至定遠、臨淮關,橋頭至司巷和五河縣的小溪河,紫陽至浮山,潘村至柳巷。1990年明光至女山湖路線試鋪1公里油路面,寬7米。1992年至1993年整修砂石路面,投入民工5萬人次,總投資約419萬元。1994年至1997年8月改線、裁彎、取直,全線修通油路面,總投資910萬元。為了提高公路服務水平、運輸能力和公路等級,2002年至2003年7月利用國債資金改建明光至女山湖35公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