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9 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含答案)_第1頁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9 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含答案)_第2頁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9 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含答案)_第3頁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9 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含答案)_第4頁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9 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29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精準判斷,賞析效果復習目標1.熟悉古詩常用修辭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2.掌握主要表達方式的特征與效果。鏈接高考卷別篇名題干表述設題角度命題特點2023新課標Ⅱ卷《湖上晚歸》林逋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就現有的考查題目看,其考法相對靈活:提問較寬泛,一般不聚焦于某一技巧,涉及的技巧主要是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描寫手法與結構技巧,而且重在賞析其效果。2023全國乙卷《破陣子》陸游這首詞是如何表現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2022新高考Ⅱ卷《送別》李白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2022全國乙卷《白下驛餞唐少》王勃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考向一鑒賞修辭手法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一、常見手法及效果1.比喻,使表現的內容更具體、生動、形象。2.比擬,使表現的內容生動形象,增強感染力。3.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鮮明的藝術效果。4.夸張,突出事物的某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懷,增強感染力。5.對偶,形式上整齊對稱,節奏鮮明,語言簡練;內容上比較集中含蓄。6.排比,節奏鮮明,增強氣勢;突出強調內容。7.反復,內容上突出語意,強調情感;形式上回環往復,一唱三嘆,有韻律美。8.設問,引入問題,引起讀者注意、思考。9.反問,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情感。10.用典,表達感情含蓄、言簡意豐,使語言典雅。11.雙關,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強語言容量,表意含蓄、巧妙。12.對比,突出被表現事物的特點,加強文章藝術效果和感染力。13.反語,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情感。二、解題步驟1.明手法,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2.釋運用,結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手法在詩中是如何運用的。3.析效果(作用),指出此種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作用)。[教考銜接]1.《虞美人》的最后兩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邊練邊悟]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草書歌陸游傾家釀酒三千石,閑愁萬斛酒不敵。今朝醉眼爛巖電,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風云入懷天借力。神龍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此時驅盡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墮幘。吳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注】此詩作于1182年,詩人正謫居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前四句寫酒不敵愁,酒醉后,醉眼如巖下閃電,提筆欲奮筆疾書,四顧卻突然感到茫茫天地如此狹窄,感慨頗深,此為作草書的感情醞釀階段。B.吳地名紙、蜀地素帛,尚不足以讓詩人快速書寫,只好在高堂三丈墻壁之上盡情“揮掃”,這兩句寫得極妙,把詩人的豪邁狂放之情推向高潮。C.本詩風格含蓄而狂放,借醉后狂草來抒寫愁思,“傾家釀酒”,痛飲萬斛,借天之力“揮掃”,“槌床大叫”,“付與高堂”,“狂”字點睛,貫穿全詩。D.本詩表現了集愛國者、豪放詩人、書法家于一身的陸游的時代苦悶,藝術表現獨具特色。★2.“神龍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兩句寫盡草書之氣勢神韻,請從修辭的角度加以賞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鑒賞表達方式古代詩歌中的表達方式主要指敘述、抒情、描寫、說明、議論等。高考中重點考查抒情、描寫兩類,并且描寫和抒情的技巧與后面的表現手法有交叉重合之處。一、描寫方法1.按內容分:人物描寫;景物描寫。2.按角度分:上下結合;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聲色結合;俯仰結合;點面結合;正側結合;虛實結合。3.按參與感官分: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多種感官的結合。二、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與景;托物言志?情與物;用典抒情?情與事。三、解題步驟1.明技巧,品讀詩歌,明確詩意,結合詩中相關信息,明確所運用的表達方式。2.釋運用,結合詩句說明是如何運用這種表達方式的。3.析效果(作用),分析這種表達方式在形象、意境、結構、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教考銜接]2.辨別下面詩句的表達方式,并加以分析。(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劉禹錫《臺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邊練邊悟](2023·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3題。破陣子陸游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3.這首詞是如何表現詞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案29鑒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教考銜接1.解析詞人用春水來比喻無窮無盡的愁緒,同時又呼應了之前的“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的詞語,足見詞人愁緒之深重、難以遏制。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寫出了愁思綿綿不絕,表達了詞人心中無盡的哀思。答案這兩句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春水來比喻作者無窮無盡的愁緒,既巧妙地呼應了“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的詞語,又把抽象的愁緒形象化了,既寫出了愁緒的洶涌浩蕩、奔流不息,又寫出了愁緒的連綿不絕、無盡無休。邊練邊悟1.B[B.“尚不足以讓詩人快速書寫”錯誤,詩中“快人”不是“讓詩人快速書寫”,而是“快人心意”。“吳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是說吳地所產的名紙與蜀地所產的素帛,書寫起來還不足以快人心意,只有在那高堂的三丈墻壁之上盡情“揮掃”,才能使人心情暢快,把詩人憑借草書驅愁之情抒發得淋漓酣暢。]2.解析由題干可知,這兩句是寫草書的氣勢神韻,結合修辭分析效果的時候應凸顯這一點。首先理解這兩句的意思,然后結合修辭分析效果。“神龍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這兩句形容草書筆力遒勁,飛舞馳驟,像神龍戰于野外,一片昏霧中還散發出血腥的氣味,又像奇鬼摧搖著大山,連月亮也黯然無光。這兩句將草書縱橫飛舞的筆力、形態比作“神龍戰野”“奇鬼摧山”,可見氣勢之盛、力道之足。而“昏霧腥”則使用通感,草書縱橫飛舞是視覺所見,而“腥”是嗅覺所聞,用嗅覺來寫視覺。“神龍戰野”“奇鬼摧山”“太陰黑”,詩人用這些現實生活不可能出現的景象來形容草書之氣勢,這是夸張的修辭手法,充分展現了作草書時的精神狀態和所作草書的氣勢與神韻。答案①比喻新穎奇特,以“神龍戰野”“奇鬼摧山”比喻草書縱橫飛舞之筆力、形態,尤為形象入神。②“昏霧腥”運用通感,以嗅覺寫視覺,增強了真實感。③運用夸張,奇鬼摧搖著大山,連月亮也黯然無光,與上句共同形成一種氣氛,將草書的狂放神韻充分顯示了出來,形神兼具。教考銜接2.(1)直抒胸臆。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2)①借景抒情,以樂景寫哀情。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天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②借古諷今。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邊練邊悟3.解析題干先說明詞作“表現詞人閑適心情”,設問涉及“如何表現”,實際考查的是考生對具體抒情方式的掌握。考生要能從整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