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大綱匯編(2015年)_第1頁
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大綱匯編(2015年)_第2頁
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大綱匯編(2015年)_第3頁
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大綱匯編(2015年)_第4頁
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大綱匯編(2015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院

實踐教學大綱匯編

專業代碼:100201K

專業名稱:臨床醫學

專業負責人:(簽名)

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簽名)

年月日

目錄

一、課程實驗/實訓

1.《系統解剖學》實驗教學大綱..................................................4

2.《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教學大綱..............................................6

3.《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大綱...................................................8

4.《病理學》實驗教學大綱......................................................10

5.《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大綱..............................................13

6.《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大綱..................................................15

7.《衛生統計與流行病學》實訓教學大綱.........................................17

8.《衛生學》實訓教學大綱......................................................19

9.《文獻檢索與利用》實驗教學大綱.............................................21

10.《診斷學I》實訓教學大綱...................................................24

11.《診斷學《》實驗(實訓)教學大綱..........................................28

12.《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大綱................................................30

13.《內科學I》實訓教學大綱...................................................32

14.《內科學H》實訓教學大綱...................................................35

15.《外科學I》實驗教學大綱...................................................38

16.《外科學H》實訓教學大綱..................................................42

17.《兒科學》實訓教學大綱.....................................................45

18.《婦產科學》實訓教學大綱...................................................47

19.《神經病學》實訓教學大綱...................................................49

20.《皮膚性病學》實訓教學大綱................................................51

21.《眼科學》實訓教學大綱.....................................................53

22.《耳鼻咽喉科學》實訓教學大綱..............................................56

23.《口腔科學》實訓教學大綱...................................................58

24.《急救醫學》實訓教學大綱...................................................60

25.《病原生物與傳染病學》實驗/實訓教學大綱...................................63

26.《生殖?性?生長與發育》實驗教學大綱......................................67

27.《中醫學》實訓教學大綱.....................................................69

28.《康復與老年醫學》實訓教學大綱............................................71

29.《精神病學》實訓教學大綱...................................................73

30.《醫學心理學》實訓大綱.....................................................75

二、實驗/實訓課程

1.《局部解剖學實驗》教學大綱..................................................77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大綱(2015).............................................................79

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大綱(2016)..............................................................82

4.《機能科學實驗》教學大綱....................................................85

5.《醫學基礎與思維綜合實訓I》教學大綱........................................89

6.《醫學基礎與思維綜合實訓II》教學大綱.......................................92

7.《臨床技能學I》教學大綱....................................................95

8.《臨床技能學H》教學大綱....................................................97

9.《臨床技能學III》教學大綱....................................................99

10.《臨床技能學IV》教學大綱..................................................101

1L《臨床技能學V》教學大綱....................................................103

三、集中實踐教學大綱

1.《社會實踐》教學大綱.......................................................105

2.《專業認識實習(醫院-醫生-患者)》教學大綱...................................107

3.《教學實習》教學大綱.......................................................108

4.《臨床實習I、II》教學大綱.................................................110

5.《臨床理論綜合考試》教學大綱...............................................147

6.《畢業綜合考試(I-II)》教學大綱..........................................148

《系統解剖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26011開課學期:第一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

總學時/實驗學時:96/28總學分/實驗學分:5/1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形態學實驗室

一、課程簡介

系統解剖學按人體系統研究正常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其生長發育規律的科

學,是人體解剖學的主要分科之一,共分六篇:運動系統、內臟學、脈管學、感覺器、神經

系統和內分泌系。本課程是基礎醫學中重要的支柱學科之一,是學習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和臨

床醫學課程的必修主干課。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本課程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主干課程,在醫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

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體器官系統形態結構的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學

課程(如生理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等)和臨床醫學課程(特別是外科學)奠定堅實

的形態學基礎。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通過觀察標本、模型,結合活體觀察和虛擬仿真系統等方式,熟悉人體各器官的位置、

形態結構、毗鄰及其相互間關系,達到理解基本理論,鞏固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為學習其它醫學基礎課和醫學臨床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辨證的科學思維方法和觀察能

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報告與考核

學生實驗成績由實驗報告、出勤考核、標本考試等成績構成。其中標本考試在期末考試

前進行,主要考核學生對人體器官結構的掌握情況。

標本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參加理論期末考試。

五、設備及器材材料配置

人體大體標本、小件標本和模型;動物器官(如心臟、腎等);常用手術器械;醫用手

套;虛擬仿真系統。

六、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實驗指導書:教研室自編教材《人體解剖學實驗指導》

主要參考書:

1、《系統解剖學》(柏樹令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人體解剖學圖譜》,郭光文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

3、《格式解剖學》SusanStandring主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七、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實驗名稱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項目項目類型必做開設地點

號(限20字)人數學時選做

軀干骨、四肢骨和顱骨的綜合性

1骨學16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形態結構、重要骨性標志虛實結合

關節的基本結構、全身主綜合性

2關節22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耍關節的結構特點虛實結合

全身主要肌的形態結構、綜合性

3肌學22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作用、各部位局部記載虛實結合

消化管和消化腺各部形綜合性

4消化系統2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態和結構虛實結合

呼吸系各部的形態和結綜合性

5呼吸系統2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構虛實結合

泌尿系統各部的形態和綜合性

6泌尿系統20.5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結構虛實結合

生殖系統各部的形態和綜合性

7生殖系統2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結構虛實結合

腹膜的分部和腹膜形成綜合性

8腹膜20.5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的結構虛實結合

心血管系心臟的形態構造和全身綜合性

923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統動脈、靜脈的配布虛實結合

淋巴管道、淋巴器官的配綜合性

10淋巴系統2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布和結構虛實結合

視器和前庭蝸器的形態綜合性

11感覺器22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結構虛實結合

中樞神經中樞神經系統各部的形綜合性

1222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系統態構造虛實結合

周圍神經周圍神經系統各部的形綜合性

1322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系統態構造虛實結合

內分泌系綜合性

14內分泌腺的形態構造2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統虛實結合

25分鐘內獨立完成25個綜合性

15標本考核11必做形態學實驗室

實物標本的考核虛實結合

撰寫人:沈忠飛審定人:沈忠飛

參與討論人:沈忠飛郭燕君侯杰葉先才王志堅張小芬

《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26017開課學期:第1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本科

總學時/實驗學時:56/16總學分/實驗學分:3/0.5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形態學實驗室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為學習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以及臨床

醫學等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本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本專業的學生的質量。通過本課程

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形態特征、結構和機能意義;掌握人體各系統主

要器官的微細構造及機能意義;掌握人體胚胎早期發生過程的有關知識;掌握人體各系統的

胚胎發生及其相關的畸形;能熟練地使用光學顯微鏡,準確辨認各種組織及主要器官的微細

構造。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觀察基本組織和人體各主要器官的微細結構,結合理論課,更好的掌握各組織和器官的

微細結構,為以后病理學打下基礎。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利用顯微鏡觀察切片,通過重要結構畫圖,并結合虛擬教學平臺數字切片系統自主學習,

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報告與考核

完成實驗報告和重要結構的繪圖,期末切片考試,實驗成績按比例納入期末課程總成績

五、設備及器材材料配置

組織切片,顯微鏡,投影儀,幻燈機,醫學院虛擬仿真系統。

六、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1,成令忠等,現代組織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5

2、高英茂等,《組織學與胚胎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

3,李繼承等,《組織學與胚胎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8

4、韓秋生等,《組織胚胎學彩色圖譜》,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8

5、劉斌等,《人體胚胎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

6、余鴻等,《醫學發育生物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8

7、周濟遠等,《組織學與胚胎學實習指導及圖譜》,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

8、醫學院自編,《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指導》,2007.10

七、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項11項目必做開設

實驗名稱

號(限20字)人數學時類型選做地點

1顯微鏡使用,被覆上掌握顯微鏡結構和使用方12驗證性必做形態

皮,結締組織,軟骨法;上皮組織基本特點,結學實

組織,骨組織締組織中纖維和細胞,軟骨驗室

細胞形態和排列

骨板和骨細胞排列方式

2血涂片,肌組織,神掌握血細胞形態特點,掌握12驗證性必做形態

經組織三種肌組織結構;神經元、學實

有髓神經纖維結構驗室

3循環系統,皮膚,免掌握血管壁結構;心壁結12驗證性必做形態

疫系統構、蒲肯野氏纖維結構,掌學實

握皮膚的組織結構特征;學驗室

握胸腺、淋巴結、脾臟和扁

桃體的結構

4內分泌系統消,化管掌握甲狀腺、腎上腺和腦垂12驗證性必做形態

體組織結構;掌握食管結學實

構;胃壁結構和小腸的組織驗室

結構

5消化腺,呼吸系統,掌握胰腺、肝臟、氣管和肺12驗證性必做形態

泌尿系統的組織結構;掌握腎臟的結學實

構;膀胱結構驗室

6男性生殖系統掌握睪丸和附睪微細結構;12驗證性必做形態

女性生殖系統卵巢和子宮壁結構學實

驗室

7胚胎學總論,胚胎學掌握不同發育階段中胚胎12驗證性必做形態

各論:心血管系統發的主要結構及演變過程;掌學實

生握心臟發生過程中的演變驗室

過程和相關畸形

8切片復習考試2形態

驗室

撰寫人:劉勝兵審定人:沈忠飛

參與討論人:徐營劉勝兵沈忠飛

《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26012開課學期:第四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

總學時/實驗學時:40學時/12學時總學分/實驗學分:2.5/0.5

一、課程簡介

《醫學免疫學》是醫、藥及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生物學和醫學科學

技術的迅猛發展,免疫學已滲透到現代醫學各學科領域,在一些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上

發揮重要作用。《醫學免疫學》既是一門生物科學,又是一門醫學應用科學,在現代醫學教

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地位:免疫學實驗技能是臨床檢驗及科研的常用手段和方法之一,通過《醫學免疫學》

實驗,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并進一步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

免疫學實驗是多種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的基礎。

作用: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免疫學實驗的原理,熟悉免疫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方法,

了解近年免疫學檢測的新進展。醫學免疫學實驗作為一門技術能對學生進行實驗基本技能訓

練,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術水平和獨立工作的能力,為今后學習其他醫學課程打下基礎。

目的:使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和鞏固已學習的理論知識,并通過實驗課的基本技術的操

作和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嚴峻的科學作

風,并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進一步學習臨床疾病的診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1、每班實驗分2個小班進行,分別由2位教師帶教,學生每4-5人為1組,實驗以學

生操作為主,個別實驗由帶教師示教進行;

2、學生掌握直接凝聚反應、間接凝集反應、協同凝集試驗的原理;熟悉凝集反應的常

用種類與基本方法;了解凝集反應在臨床的實際應用,沉淀反應的原理;熟悉沉定反應的常

用種類與基本方法:了解沉淀反應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補體的激活途徑及溶血作用的原理;

熟悉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及意義;熟悉血清總補體含量測定和意義,免疫標記技術的基本原

理;熟悉免疫標記技術的常用方法和臨床實際應用及意義;掌握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的基本原

理;熟悉常用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的基本方法;了解臨床應用及意義;熟悉豚鼠過敏試驗、遲

發型超敏反應(皮膚試驗)的基本原理及意義。

四、報告與考核

1、學生在每次實驗中,認真操作、記錄每次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2、教師認真批改學生實驗報告,并給學生的每個實驗進行評分(采用10分制),并記

錄之,期末進行總評,實驗報告總評成績為平時成績。

五、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實驗指導用書為自編的《醫學免疫學實驗指導》,主要參考書為以金伯泉主編的《醫學

免疫學》本科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

六、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項目項目必做

實驗名稱開設地點

號(限20字)人數學時類型選做

1凝集反應掌握各類凝集反應原理、方法、4-54驗證必做微免實驗

結果判斷性室

2沉淀反應掌握各類沉淀反應原理、方法、4-54驗證必做微免實驗

結果判斷性室

3補體參與的掌握補體的溶血試驗方法及結果4-52驗證必做微免實驗

免疫反應判斷性室

4免疫標記技掌握酶標技術、免疫熒光等技術4-54驗證必做微免實驗

術性室

撰寫人:漆秋蘭審定人:徐水凌

參與討論人:徐水凌、朱佳、漆秋蘭

《病理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26002開課學期:第4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

總學時/實驗學時:80/28總學分/實驗學分:4/1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病理學實驗室

一、課程簡介:

病理學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其任務是按照現代醫學模式應用各種方

法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患病機體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變化,為疾病診斷、治療

和臨床護理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病理學主要從形態學角度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通過對《病理學》的學習,使學

生掌握病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容,對常見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變化有一些理解或

了解,能夠獨立對病理學中一些最常見的疾病或病變大體和鏡下改變進行初步診斷,能對一

些典型的臨床病理病例進行正確的分析并作出診斷,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實驗方式包括病理解剖學大體標本及病理切片標本觀察實習,臨床病理討論。

通過病理學實驗課的學習,不僅要使學生鞏固和加強課堂所學的病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

知識,同時達到下列基本技能:

1、熟練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實驗報告的書寫。

2、重點闡述病理大體標本的觀察方法和正確的描述術語。詳細觀察病理切片的病變并

正確辨認組織的形態特點。

3、了解病理大體標本的取材、固定、脫水、浸蠟、包埋、切片及常規染色的全過程。

4、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認識形態結構與功能、代謝、局部與整體、內因與外

因的關系,樹立預防疾病的戰略觀念,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5、立志獻身于醫學事業,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培養嚴謹的、實

事求是的科學作風。

6、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即觀察標本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綜

合分析能力,描述表達能力,鏡下繪圖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

7、通過臨床病理討論(CPC)或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圍繞問題將基礎內

容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學生去思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拓展其空間思

維和個性發展,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提高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整合各學科知識和技術的能力、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

四、報告與考核:

實驗報告按《病理學實習指導》要求,能對每一章節病理大體標本及病理切片進行正確

診斷和描述;實驗考核內容包括大體實物標本診斷及病理切片鏡下診斷。

五、設備及器材材料配置:

雙目電光源生物顯微鏡、顯微數碼互動操作系統、多媒體投影儀、病理大體標本及病理

切片。

六、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1.李玉林.《病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6

2.朱大年.《生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1

3.柏樹令.《系統解剖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6

4.金惠銘.《病理生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4

5.金伯泉.《醫學免疫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9.12

6.鄒仲之,李繼承.《組織學與胚胎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6

7.Robbins.《BasicPathology》(第7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1

七、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實驗實驗必/

實驗名稱開設地點

號(限20字)人數學時類型選做

1病理學常熟悉病理學常用技術的20?252綜合性必做病理學實

用技術及原理、應用及方法,熟驗室

病理尸檢悉病理尸體解剖的基本

過程及在臨床、教學、

科研中的作用意義

2細胞與組觀察并掌握細胞組織損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織的損傷傷與修復的病變特點

和修復

3局部血液觀察并掌握局部血液循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循環障礙環障礙各臟器的病變特

4炎癥觀察并掌握各種炎癥的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病變特點

5腫瘤(1)觀察并掌握各種腫瘤組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織的病變特點

6腫瘤(2)觀察并掌握各種腫瘤組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織的病變特點

7總論臨床基于病理學總論的相關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病理討論臨床案例,討論疾病發

(CPC)生機制、臨床表現并分

析診斷

8心血管系觀察并掌握心血管系統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統疾病疾病的病變特點

9呼吸系統觀察并掌握呼吸系統疾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疾病病的病變特點

10消化系統觀察并掌握消化系統疾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疾病病的病變特點

11泌尿系統/觀察并掌握泌尿系統疾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女性生殖/病/女性生殖/內分泌系

內分泌疾統主要疾病的病變特點

12各論臨床基于病理學各論的相關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病理討論臨床案例,討論疾病發

(CPC)生機制、臨床表現并分

析診斷

13傳染病/神觀察并掌握各種傳染病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經系統/神經系統疾病的病變

特點

14寄生蟲病觀察并掌握各種寄生蟲20?252綜合性必做同上

疾病的病變特點

撰寫人:林雪平審定人:林雪平

參與討論人員:林雪平謝永紅潘曉燕徐廣濤嚴蕊琳

《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36003開課學期:第一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

總學時/實驗學時:32/8總學分/實驗學分:2/0.25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醫學形態實驗室

一、課程簡介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高等醫學教育的基本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在現代水平上講授關于

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基本理論,并且對由于結構損傷和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疾病做適當的聯系,

以便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必要的細胞生物學基礎。根據實驗室的現有條件選開了部分實驗,旨

在使學生加深和鞏固對某些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掌握一些細胞生物學的實驗技術,隨

著實驗條件的改革將逐步拓寬實驗項目。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實驗是科學理論的實踐與論證,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醫學細胞生物學知識和理論的由

來.通過感性知識,加深對理性知識的理解。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使學生掌握醫學細胞生物

學的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綜

合等科學思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學習并掌握書寫實驗記錄

和實驗報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教師指導、幻燈片演示和學生自己制作標本片,固定標本片顯微鏡觀察相結合。要求學

生動手前認真準備,實驗中認真觀察,積極思考。通過實驗課使學生學習并掌握書寫實驗記

錄和實驗報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利用顯微鏡觀察,有利于理解和加深印象。主要觀察細胞

的顯微結構,通過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細胞的光鏡結構,了

解這些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進而達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

四、報告與考核

有實驗報告無實驗考核,實驗成績由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實驗態度、實驗報告完成情況、遵

守紀律、尊重老師、己學知識等綜合情況進行打分,占總成績的10%。

五、設備及器材材料配置

電光源顯微鏡,各種細胞器切片,各種試劑和染料等

六、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1、《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指導》自編。

2、《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與習題》,(趙剛,劉建中.第1版)

3、《醫用生物學實驗與技術單長民》(單長民蔡紹京陳繼貞.第1版)

4、《細胞生物學實驗》(楊漢民.第2版)

七、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實驗名稱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人項目項目必開設地

(限20字)數學時類型做點

1普通光學顯微鏡了解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和工1個2驗證選形態學

的結構和使用作原理,掌握它的使用自然性做實驗室

2細胞的形態結構熟悉光鏡下細胞的形態結構,1個2綜合選形態學

掌握臨時制片技術自然性做實驗室

3細胞器的觀察熟悉光鏡下細胞器的形態結1個2驗證必形態學

構自然性做實驗室

4細胞的吞噬活動制作細胞的吞噬切片,理解細1個2綜合選形態學

胞的吞噬活動自然性做實驗室

5核酸細胞化學熟悉Feulgen反應的原理及操1個4綜合選形態學

作步驟;觀察DNA的分布自然性做實驗室

6細胞分裂的觀察掌握細胞有絲分裂各期的形1個2綜合選形態學

態變化自然性做實驗室

撰寫人:潘巍巍審定人:沈忠飛

參與討論人:潘巍巍曹利仙

《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36005開課學期:第五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

總學時/實驗學時:24學時/8學時總學分/實驗學分:1學分/0.25學分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醫學形態實驗室

一、課程簡介

《醫學遺傳學》是遺傳學理論與醫學實踐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它的任務是從醫學

角度,專門研究人類各種生命現象與遺傳的關系。它利用遺傳學原理解釋并指導臨床醫學的

某些重大問題,從而為臨床醫學服務。它是醫學專業.護理專業等各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本

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對邊緣學科探討的興趣,培養學生綜合

運用各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通過教學,要求學生掌握醫學遺傳學的基本知識和研究方法,

了解本學科各主要領域的新成就,新技術,為進行有關的研究工作和臨床應用打下基礎。

二、實驗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實驗是科學理論的實踐與論證,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醫學遺傳學知識和理論的由來.

通過感性知識,加深對理性知識的理解。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使學生掌握醫學遺傳學的基本

實驗方法和技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綜合等科學思

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學習并掌握書寫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

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實驗方式與基本要求

教師指導和學生制作標本片和固定標本片顯微鏡觀察相結合。指導學生學會系譜分析,

要求學生動手前認真準備,實驗中認真觀察,積極思考。通過實驗課使學生學習并掌握書寫

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利用顯微鏡觀察,有利于理解和加深印象.主要觀

察染色體和X染色質的形態結構,通過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染色體核型分析,X染色質的

標本制作和形態結構的觀察,系譜分析等,進而達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

四、報告與考核

有實驗報告無考核,實驗成績由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實驗態度、實驗報告完成情況、遵守

紀律、尊重老師、已學知識等綜合情況進行打分,占總成績的10%。

五、設備及器材材料配置

電光源顯微鏡,染色體和X染色質切片,各種試劑和染料等。

六、實驗指導書及主要參考書

1、自編《醫學遺傳學實驗指導》.

2、《醫學遺傳學實驗指導》(王修海、劉雯、張咸寧、王振華。第1版).

3、《醫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實驗》(曾凡龍。第1版)

七、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序目的要求、內容提要每組項II項II必

實驗名稱開設地點

號(限20字)人數學時類型做

1人類染色體核制作人類染色體核型,學會核1個2選醫學形態

綜合

型分析型分析方法自然做實驗室

2X染色質的制X染色質的標本制作。觀察X1個2選醫學形態

綜合

備和觀察染色質的形態特點。自然做實驗室

3苯硫服嘗味試通過PTC嘗味實驗,了解不完1個1選醫學形態

驗證

驗全顯性遺傳。自然做實驗室

4遺傳病系譜分初步掌握系譜分析的方法。1個1必醫學形態

綜合

析自然做實驗室

5人類性狀的遺觀察人體幾種遺傳性狀。1個1驗證選醫學形態

傳學分析自然性做實驗室

6皮膚紋理觀察初步學會皮紋分析的基本知1個2綜合必醫學形態

識和方法。自然性做實驗室

7人類遺傳病觀看遺傳病錄像,了解人類遺1個2綜合選醫學形態

傳病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類自然性做實驗室

撰寫人:曹利仙審定人:

參與討論人:潘巍巍曹利仙

《衛生統計與流行病學》實訓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526013開課學期:第四學期開課專業:臨床醫學本科

總學時/實驗學時:56/8總學分/實驗學分:3/0.5

綜合實驗室(實驗中心)名稱:醫學實驗中心二級實驗室名稱:機能醫學

一、課程簡介

醫學統計學是一門方法學,廣泛應用于醫學的各個領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手

段,是醫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醫學統計學是研究居民健康狀況以及衛生服務領域中數

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門科學,它的實用性比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聯系實際幫助學

生建立邏輯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流行病學是預防醫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主要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

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流行

病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寬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能夠應用流行

病學方法,在疾病的預防、健康促進、病因研究和預防效果評價等方面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打下基礎。

二、實訓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通過醫學統計學與流行病學是方法學,因此相應內容的實訓教學能把理論課上學到的知

識運用到實踐中,是學好這門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掌握醫學統計中的研究設計、搜集資

料、整理分析資料,以及常用統計學方法在統計軟件包中的具體應用。通過流行病學教學和

實習,使學生能夠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今后從事疾病預防和

控制工作打下基礎。通過實訓教學,使學生在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

從理論到實踐,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臨床

思維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訓方式與基本要求

實訓方式:教師示教、課堂病例討論、實訓題目練習及課間見習。

基本要求: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醫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