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對應學生用書P55[學業達標]一、選擇題1.1919年,中國的一位外交官憤慨地說道:“偌大一省權利見奪于他國,這就是我們加入協約國參戰的酬勞嗎?”他如此憤慨的緣由是()A.鴉片斗爭失敗,中國被迫割香港島給英國B.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中國臺灣C.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斗爭,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D.巴黎和會上列強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信息“1919年”,可解除A、B、C三項。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以戰勝國之一的身份參與會議。但和會在英、美等國操縱下作出了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的確定,因而引起了中國外交官的極度憤慨,故選D項。2.在運動中,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它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場“運動”是()A.禁煙運動B.五四運動C.國民革命運動D.北伐斗爭答案B解析由“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可知是五四運動。故選B項。3.1919年6月23日創刊的《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不僅剛好報道了江蘇及全國各地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的狀況,而且大力宣揚了民主主義,介紹了各種新思潮。通過材料可干脆得出的結論是()A.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B.當時斗爭的主力軍仍舊是學生C.五四運動已經波及全國各地D.該刊重點宣揚的是馬克思主義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五四運動快速發展,但不能得出它是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A項錯誤,解除;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軍,B項錯誤,解除;由材料中“南京”“江蘇及全國各地”等可知C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該刊物宣揚的重點是馬克思主義,D項錯誤,解除。4.1919年7月3日,《申報》報道說:“中美通信社接巴黎無線電云,歐洲和約各國于昨日簽字,惟中國拒絕簽字。”這一報道說明()A.北洋政府具有愛國精神B.北洋軍閥對外妥協賣國C.中國拒絕參與巴黎和會D.五四運動取得初步成功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參與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是五四運動取得初步成功的表現之一,也是五四運動各方努力的結果之一。故選D項。5.毛澤東曾經指出:“沒有五四運動,第一次大革命是沒有可能的。五四運動的的確確給第一次大革命打算了輿論,打算了人心,打算了思想,打算了干部。”毛澤東突出評價了五四運動()A.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影響B.在政黨建設方面的作用C.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促進作用D.為國民大革命供應了理論基礎答案A解析從材料信息可知,五四運動為國民大革命打算了輿論、人心、思想、干部,這突出說明五四運動對中國民主革命的重大影響,故A項正確。6.1961年,董必武在《憶王盡美同志》一詩中寫道:“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詩中“四十年前會上逢”的“會”是指()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國民黨一大D.中共三大答案A解析由“1961年”“四十年前”“南湖泛舟”可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其“會”在上海召開,最終一天的會議是在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進行的。故選A項。7.費正清說:“這是一個大約12個年輕人參與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暑假放假)里召開的,成員們擔憂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接著探討。”材料中所說的會議()A.標記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B.選舉毛澤東為中心局書記C.標記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形成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中的“上海的法租界”“嘉興南湖”可知,這次會議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開,標記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A項正確。中共一大選舉陳獨秀為中心局書記,B項錯誤;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記著國共兩黨合作形成,C項錯誤;中共二大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D項錯誤。8.促使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因素有()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③五四運動的推動④共產國際的支持和幫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①②③④都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選A項。9.中共三大確定與國民黨合作,其緣由不包括()A.國民黨是比較革命的政黨B.孫中山歡迎與共產黨合作C.國民大革命失敗的教訓D.共產國際的指示和幫助答案C解析國民大革命是國共合作形成后起先的,在中共三大之后,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從多個角度解讀國共合作的緣由,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解除。10.中共中心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無產階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應當聯絡民主黨派共同應付封建軍閥,以達到軍閥覆滅,建設民主政治的目標。”能說明這則材料的歷史事務是()A.中共一大B.國民革命C.五四運動D.中共二大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聯絡民主黨派共同應付封建軍閥”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這一運動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為目標,故選B項。11.“打倒列強,除軍閥!”這一革命口號出現于()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B.八國聯軍侵華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D.國民革命時期答案D解析反帝、反軍閥是國民革命的主題。故選D項。12.1925年5月,《民國日報》報道說:“國民黨自改組以來,主見日益顯明;國民……挺身加入者,已達百萬以上。”此報道說明()A.國民黨已經成為人民的政黨B.國民大革命得到了廣泛擁護C.北伐斗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D.國民黨已成為國內第一大黨答案B解析材料僅顯示國民擁護國民黨,紛紛加入國民黨,但體現不出國民黨已成為人民的政黨,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1925年”“國民黨自改組以來”以及廣闊國民紛紛加入國民黨可知,國民大革命得到了廣泛擁護,故B項正確;此時北伐斗爭尚未起先,故C項錯誤;材料顯示了國民黨成員數量的增多,但并不能推導出國民黨已成為國內第一大黨,故D項錯誤。13.1927年7月,宋慶齡在聲明中指出:“我對革命并沒有灰心。使我悲觀的,只是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話針對的是()A.北伐斗爭的失誤B.國民黨右派鎮壓革命C.軍閥紛爭D.國民黨內部分裂對抗答案B解析材料“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意指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鎮壓革命,導致大革命的失敗。故選B項。14.下圖《同去,同去砍人去!》漫畫,反映了發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的哪一重大歷史事務()A.五四運動遭鎮壓B.第一次工人運動失敗C.國民黨一大召開D.國民大革命失敗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獲得信息:汪精衛與蔣介石和財閥、青紅幫同去砍人,指的是砍殺中國共產黨員,這一事務是“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意味著國民大革命的失敗。故選D項。15.費正清指出:“20世紀20年頭的國民革命是一場既要消退國內的軍閥統治,又要廢除外國人的特權的雙重斗爭。”這場“雙重斗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廢除了英美等國在華特權B.收回了外國在華的一切租界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D.形成了全國性的革命高潮答案C解析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16.20世紀20年頭的國民革命猶如狂風暴雨沖擊著舊世界,國民革命軍猶如秋風掃落葉,撼動了北洋軍閥的統治。閱讀下列兩幅圖:請回答:(1)圖一中的標語出現在什么時間段?(2)A城屬于北伐斗爭中的什么戰場?指出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對象。(3)北伐斗爭取得了成功,但大革命卻失敗了。大革命的失敗給中國共產黨最深刻的教訓是什么?答案(1)1925年~1927年7月。(2)湖北戰場。北伐的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三派勢力。(3)必需堅持黨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需駕馭革命武裝,開展武裝斗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