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作業設計 (三)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作業設計 (三)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作業設計 (三)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作業設計 (三)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作業設計 (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化學

九年級上冊

1

化學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

基本信息

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單元

因自然單元口重組單元

組織方式

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

1燃燒的條件與調控7.1燃燒的條件;7.1滅火的原理

7.1滅火器的原理與使用;

課時信息2燃燒的利用與防控

7.1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化學能源的利用與7.2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3

開發7.2化石燃料的利用

新能源的開發與環7.2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4

境保護7.2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單元分析

(-)課標要求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

的應用,初步體會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意義。

2.結合實例,認識合理利用、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初步樹立資源循環利

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3.認識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體會通過化學反應實現

能量轉化的重要性。

4.結合實例認識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理解化學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知道

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樹立環保意識。

5.認識化學在解決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中的作用,體會化學是推動人類可

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樹立人與自然的綠色發展觀。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在討論了

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及宏觀性質、變化的基礎上對化學反應的深入研究。本單元

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對燃燒的研究,帶學生進入對化學反應過程的探討,認識到

化學反應的過程包括發生、變化、停止三個階段。調控化學反應的發生、速率和

停止,可以通過對燃燒的研究,讓學生認識到調控化學反應過程的方法與意義。

通過對化學反應過程的探討,初步樹立關注產品需求、成本核算、資源循環使用、

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本單元共2個課題:燃燒和滅火;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其中1課題是重

點,也是難點,并且配有大量的實驗來解決重點和難點。本單元從常見的燃燒現

象入手,介紹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識。利用燃燒反應的實例很

2

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燒,所以在介紹燃燒等知識之后,又介紹了

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并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

際問題,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聯系實踐的科學理念。

本單元內容呈現以“燃料燃燒”為基礎,體系呈現以“現象一本質一應用”

為線索。本單元的內容結構如下: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理解了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與宏觀性質、變化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

認識化學反應的條件與過程。只有認識化學反應的條件與過程,才能初步學會調

控化學反應。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初步形成了一些探究的方法、技能如:儀器

是使用和操作、控制變量的探究方法,知道某一性質如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需要分別探究,控制變量。但是這種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的啟發引導,在

具體問題中,在實踐經驗中體會理解。教師在教學中要設計情境,用問題趨動的

方式,引領學生思維。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規律,做到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

緊跟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學會思考,學會操作,學會合作,

從而提高綜合探究能力。

化學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廣泛存在于社會發展、工業生產、環境保護等問題中,

學生比較缺乏這些知識背景材料,需要在提供必要知識信息的基礎上,讓學生主

動閱讀、觀看、分析、比較、歸納,獲得結論,從而培養他們處理加工信息的能

力,并樹立化學服務于社會,保護能源,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三、單元學習作業目標

1.學會利用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初步掌握

調控化學反應的方法,體會調控化學反應的意義。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關注最新科技成果,增

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著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實現能量

轉化的重要性。

4.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

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合理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節約使用化

石燃料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3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在“化學反應的調控與利用”這一大概念為統攝,按照大概念、學科大概念、

核心概念和事實順序,整理出單元作業的知識結構,如圖1所示。再依據知識結

構,整理出單元的課時主題和目標,如圖2所示。再依據課時目標設計相關作業。

大概念

t

學科A大概念

I

次級大概念

t

核心概念

A

0

事實

圖1:大概念統領下的單元知識結構

單元主題課時主題課時目標

從生活中的燃燒現象以及實驗入手,并且能

夠自行設計實驗驗證燃燒的條件;從燃燒的條件

得出滅火的原理;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

中,知道如何調控燃燒,使燃燒發生或者使火勢

更大、更小,以至是熄滅。

燃在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后去認識滅火的原理,

的掌握滅火的常用方法;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

調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

利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對燃料的選用和化石

燃料綜合利用的學習,提高比較、分類、歸納、

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體會化石燃料的寶貴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

性,樹立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對家

庭燃料的調查分析,認識合理利用和開發能源、

節約使用燃料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圖2:單兀課時主題和目標

4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從生活中的燃燒現象以及實驗入手,能夠自行設計實驗,驗證燃

燒的條件;能從燃燒的條件得出滅火的原理。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知

道如何調控燃燒。

作業1:鞏固性作業(必做)

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

A.煤爐生火時,用木材引燃是為了提高煤的著火點

B.檔案室著火用水基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滅火

C.把煤做成蜂窩煤是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更充分

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向油鍋內澆水

1.參考答案:C

2.時間要求:1分鐘。

3.評價設計

錯選A,原因在于不了解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固有屬性,一般是不會改變的;

錯選B,原因在于不清楚各種滅火器適用的范圍;錯選D原因在于不了解滅火的

原理和方法。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主要是考察燃燒的條件以及滅火的原理,通過生活中各種滅火實例,讓

學生理解燃燒的條件、滅火措施、如何調控燃燒,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目標。

作業2:提能性作業(必做)

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燃燒與滅火的主題開展了相關活動,請你參與完成。

查閱資料:

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刺激人體呼吸道,在空氣中可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一

種劇毒物質-偏磷酸。

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C。

(1)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o

(2)圖二的反應現象是。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裝置相

比,其優點是。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

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中所裝的氣體可能是

5

1.參考答案:

(1)氧氣和達到著火點

(2)左邊試管內的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白煙,氣球先變大后變小,右邊試

管無變化無污染

(3)氧氣

2.時間要求:3-5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不會寫或者寫不全,原因在于沒有掌握燃燒的條件。

(2)描述不準確或者不全面,原因在于對于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不了解,

以及缺乏實驗設計的思維。

(3)不知道是氧氣,原因在于基礎知識薄弱,沒有分析出燃燒所需要的條

件。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理解燃燒條

遇到燃燒與滅

件以及滅火

火的相關問

知道部分燃知道所有燃原理,還知

無意義或題,根據所學

(1)燒條件與滅燒條件與滅道如何控制

空白答案知識可以自己

火原理火原理燃燒條件來

分析并解決問

調控燃燒的

劇烈程度

根據實驗可

不僅想到了

以看出燃燒遇到類似的題

知道白磷比白磷可以燃

需要達到著會分析,并會

無意義或紅磷的著火燒,還想到

(2)火點,并且自行設計實驗

空白答案點低,白磷了左邊試管

總結左邊氣驗證自己的猜

可以燃燒在燃燒時氣

球先變大后想

球變大了

變小

不僅知道氧

知道是氧

氣可以助知道氧化反應

氣,不知道知道為什么

無意義或燃,還知道不一定需要氧

(3)為什么白磷白磷可以在

空白答案二氧化碳對氣,還可能是

可以在水中水中燃燒

金屬鎂來說別的氣體

燃燒

也可以助燃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設計此題,考察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以及壓強因素

對于實驗的影響,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具體情境中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

燃燒所需條件的能力的學習目標。

6

作業3:拓展性作業(選做)

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一次性紙杯,倒入適量水,加熱,觀察紙杯是否燃燒,分

析其中的原因。

1.參考答案:未燃燒。

2.時間要求:3-5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學生發現紙杯并未燃燒,可是不知道怎么解釋,原因在于不會分析燃燒所需

條件,沒有通過分類排除的方法,得出未燃燒的原因在于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并且不能繼續分析出溫度未達到著火點的原因。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燃燒的三個著火點是物能從這個實驗

發現紙杯并

作業條件要同時質的固有屬中得出生活中

未做答未燃燒但不

3滿足,才能性,一般不一些調控燃燒

知道原因

燃燒能改變的條件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設計本題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家庭小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讓知識從課本一^應用到生活一知識

的升華,達到自主探究、調控化學反應的學習目標。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知道爆炸是如何發生的,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增強

安全意識,通過對不同滅火器的認識,理解其原理、方法及適用范圍。

作業1:鞏固性作業(必做)

下列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發生爆炸的是()

A.氧氣B.速氣C.二氧化碳D.氫氣

1.參考答案:D

2.時間要求:1分鐘。

7

3.評價設計

錯選ABC。原因是不了解氧氣、窟氣、二氧化碳、氫氣的化學性質,不清楚

可燃性氣體爆炸的原因。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設計本題主要是通過辨別可燃性氣體,考察學生對氫氣燃燒、驗純的原因是

否掌握,達到提升安全意識的學習目標。

作業2:提能性作業(必做)

小明同學設計了如下萬一發生家庭火災時的滅火和自救措施:

1油鍋著火時,立即。

⑤火災發生時,立即撥打火警1190

3電器、電線短路引發火災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滅火。

④因燃氣泄漏引發火災時,應先,再滅火。

⑤室內失火時,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⑥從火災煙霧較濃處逃離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當受到

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為什

么要用濕被褥o

請根據小明同學提出的措施,回答下列問題:

(1)請填寫上述措施①、④、⑥中的空白;

(2)在滅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條措施不妥當,該措施是—(填序號),

理由是o

1.參考答案:

(1)①鍋蓋蓋滅④關閉燃氣閥門⑥用水潤濕,使衣物不容易到達著火點

(2)⑤打開門窗,造成室內外空氣對流,使燃燒更旺,導致火災加劇

2.時間要求:3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不知道具體方法,第二個空可能先開窗通風,第三個空學生可能會答

隔絕空氣,原因在于學生不知道滅火的原理或者不會分析具體情況下如何滅火。

(2)不會選,原因在于沒有完全掌握燃燒的條件,以及如何調控反應。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可以與生活

無意義或知道部分知道大部分知道如何在火

(1)中滅火常識

空白答案滅火方法滅火方法災的時候自救

聯系在一起

知道如何控制

知道火災逃知道逃生的火勢大小、服

無意義或知道火災逃

(2)生的部分知方法以及原務生活、防控

空白答案生的知識

識理火災,保障生

命及財產安全

8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呈現生活中的失火場景考察學生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能力,達到將自己

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習目標。

作業3:拓展性作業(選做)

觀看氫氣球爆炸新聞,分析氫氣球爆炸的原因。

1.參考答案:可能是氫氣球升到高空中,由于大氣壓強減小導致爆炸,也有

可能是化學變化,比如說遇到高溫或者明火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未能分析出來原因,因為他們不知道氫氣在燃燒前需要驗純及其原因,不能

將他們所學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不僅知道氫氣

大氣壓強減爆炸不僅有

作業無意義或易發生爆炸,

遇到明火小,遇到明物理變化還

3空白答案還要了解其它

火有化學變化

易燃易爆物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觀看視頻,分析氣球爆炸原因,考察學生識化學,用化學的能力,達到

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滲透的學習目標。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通過對燃料的選用和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學習,培養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

信息加工能力。

作業1:鞏固性作業(必做)

(1)說一說化石燃料的種類、用途。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寫出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1.參考答案:

(1)化石燃料的種類:煤、石油、天然氣用途:能源、化工原料

(2)甲烷CH」CH4+202_CO2+2H20

2.時間要求:2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化石燃料種類不全,對化石燃料的用途不是太了解,原因在于未能準

確掌握化石燃料的定義,缺乏化石燃料用途相關知識涉獵。

(2)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或不會寫,原因在于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對化

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掌握不牢,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

9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能準確掌握氫氣、乙醇化石燃料的不

無意義或什么是

(1)化石燃料的等可燃物不可再生性及合

空白答案化石燃料

定義及用途是化石燃料理開發利用

能書寫可燃

甲烷是天然

無意義或性物質燃燒充分燃燒與資源合理

(2)氣的主要成

空白答案的化學方程不充分燃燒開發利用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讓學生說一說化石燃料的種類和用途來考查學生對化石燃料的種

類、用途等知識學習情況,達到掌握化石燃料的種類、用途的學習目標,并感受

化學對改善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作業2:實踐性作業(選做):

網絡調查化石燃料的儲量和年產量,估算一下大約多少年將沒有可開采的化

石燃料?

1.參考答案:略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化石燃料儲量和年產量數據不全不準,未估算可開采的化石燃料情況,原因

在于缺乏對化石燃料儲量和年產量、化石燃料的全球分布以及開采情況、化石燃

料的枯竭及替代能源等知識的學習興趣。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了解化石燃化石燃料的化石燃料的能源危機,培

作業無意義或

料的儲量和全球分布以枯竭及替代養可持續發展

2空白答案

年產量及開采情況能源意識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計算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來培養學生節能環保意識,從而達到使學

生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學習目標。

作業3:拓展性作業(選做):

小明家原來使用罐裝煤氣,現在改用了天然氣,爐具的進風口如何調節?

1.參考答案:增大進風口,減小進氣口

10

2.時間要求:3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不能正確調節進風口,原因在于不知道化石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不了解煤

氣與天然氣的異同。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從元素組成從反應物質量

了解化石燃及質量關系關系上理解如

作業無意義或煤氣與天

料燃燒的條上理解燃料何調控化學反

3空白答案然氣的異同

件充分燃燒的應從而促進能

條件源的節約利用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情境的創設來考查化石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學生應該達到理解燃

料充分燃燒條件的學習目標。另外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調控化學反應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指導生活、服務生活、

提高生活質量。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體會化石燃料的寶貴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性,樹立節約能源和保

護環境的意識;通過對家庭燃料的調查分析,使學生認識合理利用和開發能源、

節約使用燃料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作業1:鞏固性作業(必做):

(1)乙醇是(可再生非可再生)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是O

(2)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o

收集方法是,原因。

參考答案:

(1)可再生CH4+202_CO2+2H2O

(2)zn+H2SO4=znso4+H21

收集方法:排水法原因:難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或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原因:密度小于空氣

2.時間要求:3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或不會寫,原因在于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對化

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掌握不牢,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

(2)氣體的收集方法錯誤以及不知道原因。原因在于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

掌握氣體的密度、溶解性與收集方法選擇的關系。

11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能書寫其燃

無意義或乙醇是可乙醇的可再生能源開

(1)燒的化學方

空白答案再生能源制取原理發利用

程式

無意義或化學方程式氫氣的密度常見氣體的能掌握其它氣

(2)

空白答案書寫不規范和溶解性收集方法體的收集方法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來考查學生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掌握情況。學生達

到初步認識化學不僅能創造物質也可以開發和利用能源的學習目標。

作業2:提能性作業(必做)

氫氣作為能源,具有熱值高、無污染的優點,但是氫氣卻不能作為燃料被廣

泛應用,試分析其中的原因。

1.參考答案:氫氣的制取成本高和貯存困難

2.時間要求:2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對氫氣不能作為燃料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回答片面,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很好的

了解氫氣的物理、化學性質。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了解氫氣作氫氣的物能源危機,替

作業無意義或可燃氣體的

為能源的優理、化學性代能源的發展

2空白答案爆炸極限

點質方向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分析氫氣是最理想的能源,卻不能大規模使用的原因,考查了氫氣

作為能源的優點,學生達到了解氫氣性質,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學習目標。

作業3:實踐性作業(選做):

通過網絡調查柴草、煤、天然氣、煤氣、氫氣,比較這些燃料各有什么優缺

點?寫出調查報告。

1.參考答案:略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12

錯誤分析:

對燃料的優缺點歸納不足且不會寫調查報告,原因在于學生對燃料的燃燒、

燃料燃燒對環境的污染以及潔凈能源與環境保護等知識缺乏興趣。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作業無意義或了解燃料燃燃料充分燃料燃燒對潔凈能源與

3空白答案燒的特點燃燒條件環境的污染環境保護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各種燃料特點,考查燃料的燃燒以及燃料燃燒

對環境的污染。學生達到了增強歸納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生

化學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作業1:

用如圖裝置(夾持儀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實驗過程:①通入N2,

將W管右側部分放入熱水中,a、b處白磷均不燃燒;②通入02,a處白磷不燃

燒,b處白磷燃燒。

資料:白磷的著火點為40°C,P2O5能與H20反應。

(1)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現象是

(2)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序號)。

A.濕棉花可以吸收白煙

B.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

C.②中a處白磷不燃燒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其著火點

1.參考答案:

(1)通入N2時,b處白磷不燃燒,通入&時,b處白磷燃燒

⑵ABC

2.時間要求:2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3

描述不準確,選擇不全面。原因是學生不能靈活運用燃燒的條件解決問題,

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設計理念不清晰。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氮氣不能燃

無意義或氧氣(空氣)能準確判斷

(1)燒也不支持滅火措施

空白答案是燃燒條件燃燒的條件

燃燒

燃燒的條

無意義或燃燒的五氧化二磷實驗設計與

(2)件:溫度達

空白答案三個條件污染大氣環境保護

到著火點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對可燃物燃燒條件的考查,分析燃燒的三個條件,鞏固控制變量、

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使學生達到掌握調控化學反應的方法,體會調控化學反應

的意義的學習目標。

作業2:

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一屆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的奧運會,所有

場館將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綠電”。試回答:

(1)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選項序號之一)。

A.煤炭B.石油C.風能D.天然氣

(2)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學式C/HQ作為燃

料,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飛揚”火炬采用氫氣作為燃料。火炬燃料由氫

氣替代了丙烷(CA),其優點是:(至少答一條)。

(3)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填最簡整數比),

丙烷中(CA),質量分數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符號)

(4)請寫出丙烷(C,HS)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1.參考答案:

(1)①C②無污染(合理即可)③3:8H

④CH4+202_CO2+2H2O

2.時間要求:3分確。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對氫能源優點回答片面。原因是學生沒有熟練掌握氫能源的優缺點。

(2))不能正確理解化學式的含義。原因是學生基本功不扎實,不能從宏

觀與微觀的角度理解化學式

(3)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或不會寫。原因是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

法掌握不牢,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

14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能準確分

風能、太陽

辨可再生

無意義或風能是可能、地熱等節約能源

(1)能源和不

空白答案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保護環境

可再生能

氫能源是最理

想的能源,制

氫能源無

無意義或氫氣燃燒取成本高,貯

(2)氫氣能燃燒污染、熱值

空白答案生成水存困難,暫時

沒有被廣泛利

能分析斷能從化學式的

知道CH的常見物的知識熟練分析

了解物質組3s

無意義或原子個數原子個數陌生物質的元

(3)成的知識

空白答案比,某元素比質量分素組成、元素

的質量分數數計算方質量比、原子

法個數比

根據題目信息

能正確書寫

無意義或書寫個別分會書寫化能夠正確書寫

(4)物質燃燒的

空白答案子的化學式學方程式陌生的化學方

化學方程式

程式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設計2022年冬奧會情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學生學會

關注最新科技成果,增強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測評學生對新能源的認識、物質中元素質量比、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子中

原子個數比、化學方程式的寫法掌握情況。

作業3:

“碳中和”,中國在行動。“碳中和”是指一定時間內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與吸收量基本相當。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

途徑。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對解決氣候問題

的大國擔當。

(1)2022年北京冬奧會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術,實現二氧化碳循環利用,

碳排放幾乎為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為了減緩效應。

15

(2)目前,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和天然氣。

天然氣(主要成分CH,)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o請列

舉一例可為實現“碳中和”做出貢獻的清潔能源:。

(3)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經吸收劑處理可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

加壓水洗法可捕集二氧化碳,是因為。用足量的石灰乳捕捉二

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1.參考答案:

(1)溫室(2)石油CH4*2(),"CO--2ILO太陽能或風能等(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壓強增大,二篆化碳的溶解度變大

COj+CitOH),C?CO,l+H2O

2.時間要求:3分鐘。

3.評價設計

錯誤分析:

(1)不理解溫室效應的概念。原因是學生不知道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

(2)不知道石油是化石燃料,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或不會寫。學生不知

道煤、石油、天然氣等是化石燃料;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或不會

寫,不清楚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3)加壓水洗法可捕集二氧化碳的原因不知道。原因是學生不能在理解

的基礎上掌握氣體的溶解性與壓強的關系,不知道C0?能溶于水,增大壓強溶解

更多。

評價表

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抽象擴展結構

造成溫室造成溫室效應

無意義或C0能造成溫室效應

(1)2效應的多的原因、溫室

空白答案溫室效應的危害

種物質效應的危害

能書寫物

書寫個分根據題目信息

無意義或質燃燒的會書寫化

(2)子的化學書寫陌生的化

空白答案化學方程學方程式

式學方程式

co2能溶于

氣體的溶

無意義或二氧化碳水,增大壓影響氣體溶解

(3)解度與壓

空白答案能溶于水強溶解更度的因素

強的關系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通過設計2022年北京冬奧會二氧化碳制冷技術,來考查學生對溫室效

應的理解,達到培養學生關注最新科技成果,增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目標。

16

通過讓學生書寫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考查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使學生達到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

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合理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節約使用化

石燃料,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的學習目標。

作業4:

閱讀下列科普知識,回答問題:

家庭燃料的變遷史

家庭燃料經過了柴、蜂窩煤、煤氣等一次次的變革,體現出了習近平主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推動形成了綠色發展的生產方式和生活

方式。

材料1:木材是由碳、氫、氧、氮四種基本元素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和微

量的礦質元素。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木材的著火點低于煤,

各種木材成分不一樣,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樣,所以著火點也不固定,范圍為

200℃~290°C。

材料2:蜂窩煤是一名叫王月山的伙夫發明的,他觀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燒不

旺時、只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