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1孔子與老子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1孔子與老子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1孔子與老子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分層作業(一)(建議用時:20分鐘)[基礎達標練]1.孔子曾曰:“聽訟,吾猶人也,但使無訟。”漢代司馬遷也言:“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圍繞治國之略,二者皆提倡()A.緣法而治 B.禮樂教化C.無為而治 D.兼愛非攻B[“聽訟,吾猶人也,但使無訟”的意思是聽訴訟審理案子,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于使訴訟不再發生。這體現了教化的作用。“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的意思是禮儀禮教約束在行為發生之前,法度法規實施在行為發生之后。這也體現了禮教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論語·先進》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術而》曰:“子不語怪、力、亂、神。”上述思想蘊含的主見是()A.以民為本 B.關注民生C.人性向善 D.關注現實D[材料中的言論說明孔子反對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對不把人世間的事情做好而把時間、精力、金錢都花費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關注社會現實,故D項正確。]3.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學生來自士農工商各階層。這一做法()A.打破了貴族壟斷教化的特權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動搖了周王室的統治基礎D.適應了諸侯爭霸斗爭的須要A[本題考查興辦私學的影響,涉及的是教化,聯系春秋以前“學在官府”的狀況可知A項表述正確;教化的普及沒有觸及宗法制與分封制,因此B、C兩項與題干無關;當時與諸侯爭霸須要最干脆的應當是軍事,D項解除。]4.《論語》載,孔子曾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深邃學問)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語上也。”這表明他在教學方法上主見()A.啟發誘導 B.學思結合C.因材施教 D.溫故知新C[材料的大意是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知他深邃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邃的道理了,這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故選C項。]5.“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老子事實上主見()A.民貴君輕,實行仁政 B.事物是對立和統一的C.杜絕奢侈,勤儉治國 D.無為而治,緩和沖突D[老子認為人民難以治理的緣由是由于統治者的“有為”,因此在政治上主見“無為”,故選D項。]6.視察下面的圖片,下列關于老子“道”的理解正確的是()A.有意志的天是萬物的主宰B.玄妙莫測而有為的自然本體C.老子成為我國道教的創始人D.派生出人世間的萬事萬物D[A項反映的是老子以前的天命觀,解除A項;老子認為“道”是無意志的、無為的自然主體,解除B項;老子的“道”不是道教,我國道教于東漢出現,解除C項;老子認為“道”是凌駕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D項正確。][實力提升練]7.(2024·廣東四校聯考)面對社會疾病,孔子從不向神靈禱告。他主見“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行奪志,死不行奪名,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多志,質而親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見,孔子()A.拒絕禱告是由于他不信任鬼神存在B.主見敬重神靈的同時盡量保持距離C.認為用實際行動更能推動社會進步D.明確否認神靈禱告對社會的推動性C[材料中講解并描述的是孔子對神靈的看法,可以看出孔子主見好用主義,強調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而不是將一切希望訴諸鬼神,因此本題選擇C項。A項錯誤,孔子對鬼神是否存在并未給出答案;B項材料沒有體現出,而是強調的是人應當如何去做;D項說法過于肯定,孔子并未明確說明這種觀點。]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下列言論與上述材料的精神實質最為接近的是()A.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B.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B[“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體現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B項正體現了道家“無為”的思想。]9.閱讀下列有關孔子的材料:材料一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吾將以教化家尊孔子。……而教化家不足以盡孔子。教化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適用于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化,則措四海而皆準,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盡孔子。食政治家之賜者,不過一國……不過百年,而孔子之因時的政治,可以善當時之中國,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國……——摘自梁啟超《世界偉人》材料二孔子之道,遠傳于四域之外,東經朝鮮,波及日本。南則風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歐美。英、法、德、美、意、奧之學者,熱心探討孔子者,歲熾日烈……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摘自日本學者島獻吉朗《諸子百家》請回答:(1)材料一從哪些方面評價了孔子?依據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評價的主要依據。(2)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談談“孔子之道”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解析:第(1)問由材料中信息“吾將以教主尊孔子”“吾將以教化家尊孔子”“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可以分析材料一從儒學創始人、教化家、政治家三方面來評價孔子。第(2)問結合兩則材料分析,材料一談孔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