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6全球航路的開辟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6全球航路的開辟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6全球航路的開辟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6全球航路的開辟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作業6全球航路的開拓一、選擇題1.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認為:“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材料意在表明()A.企業家們是新航路開拓的主要支持者B.企業家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C.工商業的發展是新航路開拓的根本緣由D.企業家是鼓吹“尋金熱”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析:新航路開拓的主要支持者是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解除A項;開拓新航路期間,航海家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解除B項;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商品經濟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對黃金、白銀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這從根本上推動了新航路的開拓,C項正確;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可解除。答案:C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開拓的緣由和條件B.中國四大獨創的歷史影響C.“商業革命”出現的緣由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解析:“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說明白新航路開拓的背景條件,宗教動力是傳播天主教,思想動力是“尋金熱”,經濟活力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技術進步是航海、天文技術的提高,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是大力支持開拓新航路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故選A項。答案:A3.據統計,麥哲倫船隊的船員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國人19人,此外還有佛蘭德(今屬比利時)人、德國人、英國人等。這表明當時()A.葡意法成為航海活動的領導者B.各國間加強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動具有肯定的社會基礎D.地圓學說的科學性已得到證明解析: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支持,故A項錯誤;各國間航海方面的合作材料沒有涉及,故B項錯誤;船隊的船員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表明航海探險活動被多個國家的人所接受,航海活動具備了肯定的社會基礎,故C項正確;地圓學說的科學性是通過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得到證明的,麥哲倫船隊的船員構成與地圓學說沒有關系,故D項錯誤。答案:C4.16世紀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這樣深情地描繪他的祖國:“大陸,在這里是終點;大海,在這里才開頭。”詩句反映了他對祖國引以為豪的是()A.出版了《馬可·波羅行紀》B.壟斷歐亞之間的貿易C.領先開拓新航路D.處于歐洲商業中心地位解析:從“16世紀”“葡萄牙”“大陸,在這里是終點;大海,在這里才開頭”等信息,可以看出詩人引以為豪的是葡萄牙領先開拓新航路,迪亞士、達·伽馬都是葡萄牙的優秀航海家。故選C項。答案:C5.如圖中,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的航海路途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487年,迪亞士率領葡萄牙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達好望角,故選A項。答案:A6.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1492年10月12日發覺新大陸的消息傳遍整個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著名全國的英雄。當他返回西班牙時,國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禮儀迎接他,并在宮中設宴款待。”文中的“英雄”是指()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麥哲倫解析:從材料中“1492年”“發覺新大陸”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哥倫布發覺美洲后的情形,故選C項。答案:C7.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說:“何以哥氏(哥倫布)、維氏(達·伽馬)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從根本上解決梁啟超的困惑()A.中國人缺乏長久探險、創新的精神B.支撐東西方航海活動的經濟形態存在著巨大差異C.鄭和船隊缺乏強有力的、長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擁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更加強大的武裝力氣解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拓和鄭和下西洋的比較,題眼是“從根本上解決梁啟超的困惑”。首先要理解梁啟超的困惑——西方新航路的開拓為何使其遠航事業蒸蒸日上,而且還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中國在鄭和下西洋之后遠洋航行卻漸漸衰落。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緣由在于二者的經濟基礎不同:一個是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一個是封建自然經濟,自給自足,具有封閉性,對外貿易基本上都是貢賜貿易,故選B項。答案:B二、非選擇題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當年麥哲倫遇難的地方,菲律賓馬克坦島北岸,建有一座奇妙的紀念亭,亭中屹立著一塊石座銅碑。碑的正面,載有這樣的文字: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費爾南多·麥哲倫死于此地。他在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身亡。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務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岸,第一次環球航海就這樣完成了。在這塊墓碑的反面,刻著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賓人。——摘自《青年博覽》(1)曾經的敵人處于同一塊墓碑的兩面,這種現象是否自相沖突?為什么?(2)麥哲倫船隊實現環球航行以前,人類航海史上還有哪些遠航活動?(3)簡要分析歐洲人在15、16世紀能夠開拓新航路的客觀條件。解析:第(1)問,考查殖民者的雙重作用:建設性和破壞性。從緬懷艱難的人類文明進程和維護民族主權尊嚴的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就可以看出這種現象并不沖突。第(2)問,主要考查中外航行的史實剛好間依次。第(3)問,要分清哪些是緣由,哪些是條件。答案:(1)不沖突。拉普拉普是擊退歐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賓人,反映了人們對維護民族主權尊嚴的人的敬重;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對推動人類文明進程作出了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