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技術方案_第1頁
臺州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技術方案_第2頁
臺州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技術方案_第3頁
臺州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技術方案_第4頁
臺州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臺州廣播電視總臺

全媒體新聞中心制播網絡系統

技術方案

第1章高府聞共享平臺特點介紹..............................................................

1.1系統總述...............................................................................5

1.2AUTO.NET制作網絡平臺總述..............................................................5

1.3存儲子系統.............................................................................6

1-4交換子系統..............................................................................6

1.5網絡監控系統............................................................................6

1?6信息平臺................................................................................8

1?7收錄子系統.............................................................................10

1.8無卡反稿子系統.......................................................................11

1.9毓子系統............................................................................12

1-10酉己音子系統............................................................................13

1.11打包服務系統.........................................................................14

1.12演播室播出子系統.....................................................................15

1.13計費甑子系統.......................................................................16

1.14網絡監控子系統.......................................................................16

第二部分高清新聞共享平臺總體設計................................................18

第1章系統設計參考標準.........................................................18

第2章網絡系統總體設計.........................................................21

2.1網絡架構削...........................................................................21

2.1.1系統結構圖....................................................................................................................................21

2.1.2網絡拓撲圖....................................................................................................................................22

2.1.3總體工作流程................................................................................................................................22

2.1.4方案說明.......................................................................................................................................23

2.2硬件平臺削..........................................................................30

2.2.1中心存儲選型..................................................................................................................................30

2.2.2存儲系統流量均衡設計...................................................................................................................30

2.2.3數據備份與恢復..............................................................................................................................31

2.2.4數據庫的備份..................................................................................................................................34

2.2.5服務器選型.....................................................................................................................................35

2.2.6核心交換機選型..............................................................................................................................35

2.2.7核心工作站選型..............................................................................................................................38

2.3軟件平臺削..........................................................................39

2.3.1Auto.NET非線性編輯制作網絡系統..............................................................................................39

2.3.2存儲管理軟件選型..........................................................................................................................48

第3章各子系統功能說明............................................51

3.1綜合信息平臺..........................................................................51

3.1.2線索錄入.........................................................................................................................................52

3.1.3待審線索..........................................................................52

3.1.4我的線索..........................................................................53

3.1.5線索庫............................................................................53

3.1.6線索統計..........................................................................54

54

3.1.7線索回收站.......................................................................54

3.2信息收集系統..........................................................................55

3.2.1基本功能..........................................................................5"5

3.2.2信息來源...........................................................................

3.2.3信.................................................................................息處理與使用....................................................................

3.2.5關鍵技術.........................................................................61

3.2.6工作量分析.......................................................................63

3.3新聞文稿系統..........................................................................64

3.3.1文稿系統的協同與調度..............................................................64

3.3.2文稿修改與版本跟蹤.................................................................65

3.3.3文稿系統功能區介紹.................................................................65

3.3.4外出申請調度管理...................................................................67

3.3.5新聞審片報片管理...................................................................69

3.3.6新聞編排管理.......................................................................70

3.3.7新聞考評管理.......................................................................71

3.3.8外網唱詞拍打.......................................................................73

3.3.9文稿計管理.......................................................................73

3.3.10文稿通信管理......................................................................74

3.3.11文稿系統流程配置.................................................................74

3.4高標清收錄系統........................................................................77

3.4.1收錄子系統業務流程.................................................................78

3.4.2收錄子系統■流程.................................................................79

3.4.3收錄子系統功能描述.................................................................79

3.5HIMALAYA非編系統.....................................................................82

3.5.1高清編輯系統.......................................................................82

3.6節目審杳系統.........................................................................102

3.7網絡配音子系統.......................................................................W4

3.7.1配音工作站總體介紹................................................................104

3.7.2HimalayaDUB配音工作站技術特性..................................................105

3.7.3HimalayaDUB配音工作站的特點.....................................................108

3.8集群打包合成和轉碼系統...............................................................109

3.8.1視頻集群計算概述..................................................................109

3.8.2集群渲染服務構架..................................................................111

3.8.3打包解決方案應用分析.............................................................113

384新奧特集群渲染關鍵技術運用........................................................115

3.8.5分段渲染合成原理..................................................................116

3.8.6集群打包的意義...................................................................119

3.9演播室醐系統.......................................................................119

3.9.1演播室系統功能說明................................................................119

3.9.2產品概述..........................................................................120

3.9.3系成.............................................................................120

3.9.4演播室播出服務器選型.................................................................121

3.9.5節目演播編排系統......................................................................121

3.9.6節目上載審看系統......................................................................122

3.9.7節目演播控制系統......................................................................123

3.9.8演播室配置管理系統...................................................................123

3.9.9演播室輔助模塊.......................................................................124

3.9.10可視化監控系統......................................................................124

3.9.11產品特性............................................................................125

3.9.12產尤勢............................................................................126

3.10轉碼系統............................................................................127

3.10.2智能的B/S轉碼調度管理平臺.........................................................130

3.10.3支持多種恢復及查詢管理模式.........................................................130

3.10.4視音頻節目審查保障節目質量.........................................................130

3.10.5全面的監控管理體系..................................................................130

3.11媒體資產管理子系統..................................................................130

3.11.1產品特性............................................................................132

第4章網絡管理與網絡監控..................................................................138

4.1網絡管理與監控特點介紹................................................................138

4.2網絡配置.........................................................................139

4.2.1人員權限管理..........................................................................139

4.2.2認證系統體系結構......................................................................140

4.2.3工作流程管理..........................................................................142

4.2.4設備配置管理..........................................................................144

4.3交換平臺配置管理.....................................................................145

4.4服務器和數據庫配置管理...............................................................145

4.5網絡日常維護管理.....................................................................145

4.5.1素材管理..............................................................................145

4.5.2磁盤的動態管理.......................................................................146

453系統的日志管理........................................................................146

4.5.4各項信息統計..........................................................................146

4.5.5網絡運行計費..........................................................................146

4.5.6節目鏟績效考核......................................................................147

4.6網絡系統監控.........................................................................147

4.6.1存儲平臺疑..........................................................................147

4.6.2網絡平臺監控..........................................................................147

4.6.3核心服務監控..........................................................................149

4.6.4終端設備監控..........................................................................150

4.6.5業務流程監控..........................................................................150

4.6.6節目質量監控..........................................................................151

第5章網絡安全及應急設iti兌明......................................152

5.1網絡平臺安全性考慮途經................................................................152

5.1.1結構安全..............................................................................152

5.1.2數據安全.............................................................................152

5.1.3帳戶安全..............................................................................154

5.1.4網絡期.............................................................................154

5J.5文件權限動態控制......................................................................155

5.2主機安全性...........................................................................155

5.3統一的病毒防護.......................................................................156

5.4系統應急解決方案.....................................................................156

5.4.1磁盤陣列故障..........................................................................156

5.4.2交換機故障...........................................................................157

5.4.3服務器故障...........................................................................158

544工作站故障............................................................................159

第1章高清新聞共享平臺特點介紹

1.1系統總述

■采用成熟穩定先進的FC-SAN雙網結構,由千兆以太網(Ethernet)及光纖(FC)存儲

網絡組成,采用成熟的雙網絡結構作為編輯站點的連接方式;

■此次配置Himalaya1100HD編輯系統為新奧特最新出品的5.0版,為原生態全新的64

位非編,能順暢運行于Windows764位操作系統中,同時采用國外專業視頻硬件廠商

的成熟穩定的專業視頻I/O通道卡,在提高其渲染效率、編輯效果、打開工程效率的同時

確保視頻圖像質量。

■Himalaya1100HD5.0版內嵌了A10字幕圖文創作系統,系統將直接讀取網絡中存放

的字幕工程文件,提高了工程打開速度。同時內嵌的A10字幕系統還具備三維字和自動

唱詞拍打功能,豐富了圖文創作,提高了編輯效率。

■整體網絡系統在系統AUTO.NET軟件架構上采用三層體系結構。作為核心的中間層采用

自主研發的內容管理中間件構件,結構合理、擴展靈活。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可以支持

各種第三方組件。

■所有服務器支持雙機集群(Cluster)功能和HA(高可用性)功能,保證系統的連續正

常運行。

■網絡平臺具有很好的開放性和擴展性,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思路,方便與臺內主干系統及

其他業務系統進行集成、數據交換和資源共享。

■系統配置了HimalayaMediaMixDown集群渲染打包合成服務,能降一個打包任務分

配到多個打包合成服務器中同時進行打包合成任務,提高了打包合成的效率與準確率。

■網絡平臺具有高效的監控管理系統,系統能圖形化的展示包括硬件、網絡架構以及應用

軟件的運行狀態,在出現問題是通過聲、光、短信的方式在第一時間將網絡問題展現和

通知網管人員。

1.2Auto.NET制作網絡平臺總述

Auto.Net網絡平臺是以文稿為主線,貫穿線索、選題、報題、收錄、剪輯、播出以及媒

資存儲等新型電視臺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標題式管理:通過題目串接相關的文稿、工程、素材和配音等文件。

■支持文稿給收錄下單:收錄申請。(本次系統通過調用收錄約傳服務實現收錄約傳)。

■文稿系統嵌入剪輯系統中:將文稿嵌入Himalaya中,實現看稿編片,看片寫稿,并實

現從文稿中直接上字幕。

■文稿控制字幕機播出:通過字幕模板的調用編輯,實現通用MOS協議的字幕機播出。

1.3存儲子系統

存儲子系統采用FC-SAN雙網結構,部分客戶端通過FC對存儲進行訪問,部分客戶端

通過存儲訪問服務器對對存儲進行訪問;

■存儲系統提供8個8Gb的主機端口的全光纖磁盤陣列,提供強大的性能,具有良好的擴

展性;

■提供存儲盤陣的手/自動均衡:網絡連接和存儲空間。支持三種存儲管理應用模式。

■提供存儲管理器的自動切換:多臺存儲訪問服務器可以實現負載均衡,保證存儲連接安

全。

■所有核心服務都采用雙機(多機)熱備高可用性的配置模式,提高核心服務系統的安全

性;

■提供數據服務的自動切換:保證數據交互順暢。

1.4交換子系統

■采用8GB的FC交換技術,保證存儲訪問的快速高效;

■采用1000M到桌面的以太網絡設計模式;

■交換設備采用雙機熱備的模式,提高核心交換設備及接入設備的安全性;

1.5網絡監控系統

全臺主干甲M監控系統

綜合制作網絡統一監控管理平臺

網絡系統監控核心鹿務監控應用業務監控

存儲系統監控網絡平臺監控終端設備監控服務狀態監控服務進度監控業務生產狀態監控業務生產流程監控

■提供了網絡集中初始化配置的工具,方便網絡建設初期集中的網絡配置及維護;

■對于日常網絡維護與管理及常用配置變更可以通過正客戶端來完成,方便網絡日常的維

護與管理;網絡日常維護與管理與網絡初始化配置工具分開,方便網絡管理。

■網絡管理員可以采用分級的模式,系統管理員,部門管理員、欄目管理員分別可以賦予

不同的權限,履行相應的維護與管理職責;

>提供網絡資源的策略維護:

>網絡資源生命周期:時效管理。

■垃圾素材文件維護和處理,保證存儲安全。

■提供完備的網絡監控:可以實現網絡中核心存儲、交換服務設備的集中配置程序及狀態

監控,方便網絡設備的集中監控與管理;

>硬件設備監控:磁盤陣列,FC交換機,以太網交換機,網絡流量,工作站等的監控。

>網絡各終端運行狀況監控:監視墻,應用程序,NAS連接,性能參數,拷屏等。

>磁盤空間:盤陣空間,數據庫空間和其他重要存儲空間,預定閥值報警。

■提供網絡各終端的運行狀況的統一監控:通過運行在各網絡終端上監控代理程序,定時

匯報各終端上的網絡應用程序軟件、NAS連接、系統性能參數以及拷屏畫面等信息,實

現在統一的監視墻上,對所有的網絡終端進行實時的狀態監控,一目了然,使網絡的管

理更加清晰和有效。

■提供網絡資源備份:工程、素材、文稿(最小備份系統)。

■提供了網絡系統維護所需要的常用工具,如在客戶端提供〃一鍵式清除"操作:實現對

網絡終端各應用程序和使用到的驅動服務等進行統一的清除維護,使網絡各終端有一個

干凈的系統環境來正常運行網絡的各應用程序軟件。提供〃打包素材管理工具〃:對已

經播出的工程打包素材進行刪除管理維護。提供垃圾素材文件的策略維護工具:提供垃

圾素材文件的策略管理服務,定時檢索素材盤陣上的垃圾文件,存放到文件列表中或直

接刪除,保證了素材盤陣空間的安全。提供〃純文稿輸出工具〃:從備份的文件列表中

預覽文稿內容,并提供文稿打印輸出到Word。

■能夠實現對生產全程進行網絡監控,包括存儲狀態觸、存儲空間監控、設備溫度監控、

網絡節點監控、核心服務監控、應用業務監控,同時能夠進行網絡流程監控

■能夠對監控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網頁告警、短信告警的方式通知相關技術人員,

以便及時高效的解決故障問題。

圖1.1網絡制播流程監控

1.6信息平臺

線索庫主要提供資訊線索收集、管理功能。新聞線索收集包括對熱線電話、短信、郵件、

外電、網站、社交網絡,報紙、其他媒體信息的自動和手動相結合的收集匯聚,對于線索庫

的內容,由專人(責編或者是制片人)進行線索處理調度、分配任務:處理方式主要為三種:

A.新媒體發布

B.電視制播

C.新媒體+電視制播

線索管理平臺

功能需求:

1.自動繼承或手動輸入內容主要有時間、主題、內容、地點、線索提供人、聯系電話、

線索等級、重要程度等。

2.根據各條線索的保密程度不同,可以將線索分級,不同權限的人員可以進行線索錄入、

查詢線索、修改線索等級等不同的操作。

3.新的重要的線索信息進入系統時,系統會自動提示每個在線用戶。領導指派某條線索

給相關記者后,此記者應能實時收到提示信息。

4.可對線索信息進行分類如資訊,股票,匯市,期貨等等。

5.線索被選擇或分配后在檢索線索時應仍能看到,只是標以不同狀態,打上相應的標識,

其他記者不能再認領該條線索,但領導有權取消認領并重新分配。

5.線索具有實效性,線索信息提供定期刪除功能,刪除周期可以由系統管理員配置。同

時提供管理員手動刪除線索的界面。

7.提供相應統計和打印功能。

3.具備遠程異地傳輸功能;

9.具備對匯聚來的素材與線索進行綁定。

11具備自動根據線索提供的關腱字進行網絡相關聯的視頻、圖片等文件的搜索下載。

11.實現與合作媒體、遠程記者站等的新聞素材的交互。

12.應用客戶端開發

13.具備開發相應iPhone、iPad、Android等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客戶端,具備權限管理、

資源管理等功能。

1.7收錄子系統

新奧特智能采集收錄中心采用智能IT/AV混合架構、三層軟件體系,提供開放互聯接口,

采用面向服務、面向生產的收錄內容管理平臺,對收錄素材進行有效管理和分發,全面服務

于新聞網絡、制作網絡及全臺網。

提供全面的高可靠采集收錄解決方案,支持“1+1"多存儲備份模式,核心服務模塊采

用虛擬化雙機熱備;重要節目自動備份,支持"N+M”動態冗余收錄模式,并可自動控制

VTR作為關鍵備份;提供系統存儲、網絡、服務器安全措施,確保整體系統及采集收錄素材

的高安全。

提供“邊收邊傳(TransferWhileRecording)、邊傳邊編(EditWhileTransferring)"

和即時編輯(InstantEditing)高效功能;提供B/S管理平臺,支持遠程收錄申請、預約、

計劃、排單;采用統一資源管理調度,動態分配采集收錄系統資源,自動控制接收機、矩陣

及視頻服務器等,提供最優化控制算法。

■高效率

>支持"邊收邊傳(TWR)、邊傳邊編(EWT)”和即時編輯(InstantEditing),

開始收錄后數秒種即可編輯。

>支持按采集收錄預約單格式的按需(格式)收錄,無需轉碼,極大提高采集收錄到制

播網絡的效率。

>支持自動排單、自動故障判斷、自動調度、自動控制,極大降低采集收錄系統故障對

節目收錄的影響。

■高安全

>支持"1+1〃冗余存儲備份模式,核心服務模塊采用虛擬化雙機熱備,如交換機、數

據庫及應用服務器等。

>收錄服務器支持本地、網絡雙重存儲高安全模式。

>支持大規模7x24不間斷無人值守安全采集收錄。

■高靈活

>靈活部署,既可以作為全臺網采集收錄中心,也可以成為新聞網絡、制作網絡等的嵌

入式采集收錄模塊。

>支持預約、申請、審核、編單等任務流程節點、用戶工作權限等靈活配置,支持跨任

務節點任務執行。

>支持主題化服務、分類、管理,極大方便了用戶對采集節目的查詢、瀏覽,提高了節

目制播的靈活性。

■全面監控管理

>提供統一采集收錄監控,可對收錄預約狀態,收錄任務執行情況,IRD接收機、DVB

接收機、矩陣及收錄服務器狀態等進行圖形化、可視化、實時監控。

>提供按多種策略自動統計、計費、管理、控制功能。

>提供接入全臺網的統一監控管理接口,支持系統故障、統計、計費、管理數據等的電

子郵件和短信報警。

■功能特點

>支持標清雙通道同時采集

>支持高標清SDI收錄信號環出,在收錄過程中同步監測收錄素材質量

>支持9路UDP接口,12通道節目同時收錄

>支持EPG節目單導入功能,實現ASI/UDP收錄根據節目單切分素材

>支持接收機矩陣和視音頻矩陣兩級聯動控制,實現ASI信號自動切換,方便用戶靈活、

高效的使用收錄資源

>支持在全臺應用模式下,通過外系統編排收錄任務,并實現自動將收錄素材推送到目

標系統中

1.8無卡/文稿子系統

■提供快速視頻編輯軟件Himalaya1000XH,與Himalaya1100HD無縫銜接:嵌入文稿,

完成文稿、預覽、剪輯、配音和同期聲字幕的快速交互和生成。

■精簡了Himalaya精編工作站復雜效果制作的操作,配合常用過渡特技模板、濾鏡特技

模板、字幕模板,視音頻編輯十分快捷。

■編輯器支持內嵌新聞文稿功能,極大的方便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單軌編輯,成品速度明顯加快。

■直接讀取文稿,新聞字幕制作輕松、方便,實現動態交互。

■多格式素材混編。

■流暢的專業光盤、P2卡媒體文件的網絡上下載和直接編輯。

■集成自動白平衡校色、音頻自動增益等專業視音頻特技。

1.9精編子系統

■此次配置Himalaya1100HD編輯系統為新奧特最新出品的5.0版,是原生態全新的64

位非編,能順暢運行于Windows764位操作系統中,正因為Himalaya5.0版為原生

態的64位非編,其渲染效率、編輯效果、打開工程效率都遠遠超過32位非編系統。

■HimalayaA1100HD采用了MatroxAxio系列高標清解決方案配置了MatroxMXO2

高標清接口卡。全面的支持標清節目的上下載?口編輯制作。

■全面支持Windows7操作系統,包括32位和64位兩個版本;

■全面采用最新設計的用戶界面;

■支持的自動唱詞、動態跟蹤、畫面疊加模式、三維場景創作與導入、粒子特效等功能

■全新的字幕插件引擎:A10字幕插件系統,全系列產品支持英文操作界面。

■以編輯內容為中心的界面設計使用戶能高效的創作節目,所有的模塊窗口采用浮動式結

構設計,實現不同功能操作可輕松切換,無須關閉等待。

■對高清、標清的各種NTSC、PAL制式的完備支持,包括PAL1920X108025i,NTSC

1920X108029.97i/30i,PAL720X57625i/25p,NTSC720X48629.97i/29.97pe

■對目前主流的視音頻壓縮格式和封裝格式的導入編輯、打包輸出的支持,支持Panasonic

、、、等介質上載

P2SonyXDCAMxSonySxSIkegamiGFPAKThomsonGVGREVPR

的文件格式,支持DVCPROHD、HDV、HDCAM、高清無壓縮、AVC-Intro50、AVC-Intra

100、MPEGHDLogGOP、MPEGHDIFrame.SMPTEVC-3(DNxHD)、JPEG2000、

AVCHD等高清編碼格式

■支持DVCPRO25、DVCPRO50、MPEG2I.MPEG2IBP.P2和藍光盤原碼文件、標清

12bit無壓縮、無損壓縮、M-JPEG、FLV、RM、M2V、WMV、MPEG4、H.264、.VOB、

MXF、MOV等編碼格式和文件格式,采用標準的國際通用的各種視音頻文件格式,異構

系統之間的交互不需要轉碼。

■支持直接預覽并上載Sony藍光、P2卡、湯姆遜錄像機素材,同時具備批量上載的功能。

非編功能上支持新建高、標清工程,支持直接上軌功能,帶有UVMeter,可以查看素

材音頻信息,軟件示波器功能,可實時監視視頻信息。支持多編碼、多格式、高標清的

實時混編,包括SONYLongGOP50M,松下AVQntra、湯姆遜J2K三種原始編碼編輯,

同時也滿足DNxHD、MPEGH-I幀等編碼的編輯,具備MXF、AAF文件的導入導出功能,

內嵌文稿編輯器。

■支持高標清編碼素材在同一時間線上進行混合編輯,并且支持同時采集多路高標清格式,

同時采集多種碼率素材。支持時間線高標清輸出的自由上下變換。

■強大的實時編輯能力

1.10配音子系統

■強大的硬件ioDSP支持,調音臺可以支持多軌的同時錄音、24bit的強大DSP使得多

種效果都可以做到實時處理,處理過后的音色柔和自然,絲毫沒有那種因為運算能力不

夠而產生的電聲音色。在48kHz采樣情況下可以以極快的速度處理。

■強大的編輯功能,在Himalaya核心軟件的支持下有著非常強大的編輯能力。其主要功

能有:具有預卷、插入、直接對聲音進行打點、預聽、逐幀編輯,可模擬調音臺動態調

音,可實現聲道混合輸出,方便配音人員操作。配音素材直接到時間線上,編輯結果直

接保存成配音片段,方便其它站點調用

■音頻文件交互能力強大,在工作站文件格式轉換方面的豐富經驗使配音工作站具有超強

的交互能力,支持諸如SonicSolutions.Nuendo、Protools.Tascam、SADIE、

、以及系列等多種不同音頻工作站的

FairlightxSoundscapeAMS/NeveAaiDD/DR

項目文件交互。就具體的音頻格式而言,包括了PMF、OMF、Wave.AIFF、SDII、

ACL、MP3、AC3、DSD和IFF等。

■高音質的監聽和高精度的監測,在IO卡上提供有一個高質量的模擬監聽輸出,它的數字

音頻解析力和DA轉換器都是24bit/96kHz的。

■控制及受控于其它設備,在系統中的HimalayaDUB既可以對外部設備進行遙控,也可

以受控于其它外部設備。的為典型的實用例子諸如:

a)通過IEEE1394接口對外部的視頻采集設備進行遙控。

b)通過MIDI接口與外部調音臺或控制器進行通訊,以使這些外設能對音頻工作站內部的

軟件調音臺進行遙控;或用軟件調音臺對外接調音臺進行控制。

■通過標準的SMPTE/EBU時間碼輸入輸出接口和內置的時間碼讀出/發生器,Himalaya

DUB可以作為主機或從機,與其它具有時間碼同步功能的設備同步工作。

■高效的軟件應用設計,表現在人性化的配音操作界面,配音與文稿的緊密結合,流程節

點中的配音工作

■網絡化的配音功能

■HimalyaDUB不僅可以單獨作為配音工作站使用,還可以應用在節目制播網絡平臺環境

中,作為單獨的配音功能可以根據網絡的流程節點,與非編、文稿無轉的結合實現節目

的配音工作,配音后的功能文件,音頻文件通過網絡存儲策略進行統一管理。

1.11打包服務系統

應用了全流程工程快照技術,相比以往素材片段整體渲染生成,浪費大量合成時間,現

在采用特技部分渲染一個獨立的素材,其它部分抽取(重組)原始素材片段,大大提高了效

率。

新奧特MediaMixDown集群打包合成系統流程圖

新奧特集群打包功能能夠充分利用服務器資源,提高打包的效率,系統可根據工程文件

的時間長短和工程文件的復雜性,將工程文件進行拆分,并分配到后臺空間的打包合成服務

器中進行片段打包渲染,當打包完成后,在提交合并,同時在某臺打包服務器出現故障的情

況時,其他空閑服務器可順利接替宕機服務器完成打包失敗部分任務。

1.12演播室播出子系統

Auto.Studio演播室系統采用面向服務理念、多層軟件架構和模塊化設計,全面支持新

聞制播、專題制播、體育轉播、后期制作及高清播出及錄制;采用開放架構和標準協議,全

面兼容新奧特、Avid及其他制播網絡系統;具備高安全、高效率、高靈活、自動化等技術特

征,并提供全面的互聯接口和便捷的配置、管理、監控手段。

■高效率

>全格式高效素材采集、上傳,實現高效備播;支持邊收邊傳(TWR)、邊傳邊播

(BWT)、邊傳邊編(EWT)、即時編輯(InstantEditing)。

>全面支持各種格式混合播出,極大提高制作到播出的效率,實現高效率打包、合

成及高效傳輸、自動播出。

>視音頻與字幕、圖形分離制播,并通過電子串聯單和MOS協議實現高效、自動、

關聯播出。

>網絡同步、文件導入、手動編單等靈活編單形式;基于電子串聯單實現自動更新、

同步播出。

>支持順序播出、編組連播、插播、跳播、打點播出及本地播出、網絡播出等靈活

播出形式。

>演播室之間靈活編組,實現演播室共享、熱備份;支持節目內容、圖形包裝、圖

文字幕等聯動播出。

■高安全

>無單點冗余架構系統(RAS)設計,采用分布式存儲、集群文件系統(ClusterFS)、

數據庫熱備份(DBHA)、應用服務器集群(ClusterAS)、提供演播共享、系

統備份、多級備份、最小備份及多通道、多服務器互備、應急播出等備份手段。

>選擇久經考驗的視音頻播出服務器,采用專利技術確保主備播出幀精確同步,并

支持延時播出。

>對演播系統中的節目單、文稿等提供本地自動保存和最小備份,并可在演播室導

入、全功能播出。

>對上載節目、傳送節目、播出節目、備播節目、彳寺播節目等提供全面的狀態顯示;

提供詳細的節目內容播出操作和視頻服務器工作日志。

>在自動化集群演播系統中,提供了豐富的安全保護功能,可對播出節目單、編組、

條目等設定安全保護措施;對視頻服務器節目內容可設定刪除保護,確保片頭、

廣告、應急素材等的安全。

1.13計費管理子系統

特特

人設

軟系

針針

針按

按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