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標準規定了調味品生產企業綠色工廠評價的術語和定義、基本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及通用要求。本標準適用于調味品生產企業的綠色工廠評價和綠色工廠建設的總體要求。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7119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T12452企業水平衡測試通則GB1327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8580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溶劑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2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墻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3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4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5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壁紙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6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料地板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7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地毯、地毯襯墊及地毯膠粘劑有害物質釋放限量GB18588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的限量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916取水定額(所有部分)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與使用指南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2GB/T24256產品生態設計通則GB24789用水單位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9115工業企業節約原材料評價導則GB/T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GB/T32161生態設計產品評價通則GB/T36132綠色工廠評價通則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評價體系指標建立綠色工廠評價體系指標,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內容: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3.2綠色工廠greenfactory實現了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GB/T36132-2018,定義3.1]3.3綠色產品greenproduct品質高的產品。[GB/T33761-2017,定義3.1]3.4相關方InterestedParty;Stakeholder可影響綠色工廠創建的決策或活動、受綠色工廠創建的決策或活動所影響、或自認為受綠色工廠創建的決策或活動影響的個人或組織。[GB/T36132-2018,定義3.3]3.5調味品condiment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于調和滋味和氣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注:改寫GB/T15091-1994,定義3.15。34基本要求4.1總則調味品行業綠色工廠應在保證產品功能、質量以及生產過程中人的職業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有限選用綠色原料、工藝、技術和設備,滿足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的綜合評價要求,并進行持續改進。綠色工廠評價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圖1綠色工廠評價框架示意圖4.2基礎合規性與相關方要求4.2.1工廠應依法設立,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4.2.2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無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質量等事故;4.2.3對利益相關方的環境要求作出承諾的,應同時滿足有關承諾的要求;4.2.4工廠未列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嚴重違反失信企業名單。4.3管理職責4.3.1最高管理者4.3.1.1應通過但不局限于下述方面證實其在綠色工廠方面的領導作用和承諾:a)對綠色工廠的有效性負責;b)確保建立綠色工廠建設、運行的方針和目標,確保與組織的戰略方向及所處的環境相一致;c)確保綠色工廠要求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d)確保可獲得綠色工廠建設、運行所需的資源;e)就有效開展綠色制造的重要性和符合綠色工廠要求的重要性進行溝通;4f)確保工廠實現其開展綠色制造的預期結果;g)指導并支持員工對綠色工廠的有效性做出貢獻;h)促進持續改進;i)支持其他相關管理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證實其領導作用。4.3.1.2應確保在工廠內部分配并溝通相關角色的職責和權限,分配的職責和權限至少應包括下列事項:a)確保工廠建設、運維符合本標準的要求;b)收集并保持工廠滿足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的證據;c)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綠色工廠的建設情況、工廠綠色化水平和績效。4.3.2工廠4.3.2.1工廠應設有綠色工廠管理機構,負責有關綠色制造的制度建設、實施、考核及獎勵工作,建立目標責任制。4.3.2.2工廠應有綠色工廠建設中長期規劃及年度目標、指標和實施方案。可行時,指標應明確且可量化。4.3.2.3工廠應傳播綠色制造的概念和知識,定期為員工提供綠色制造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并對教育和培訓的結果進行考評。5基礎設施5.1建筑5.1.1工廠的建筑應滿足國家或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要求。5.1.2工廠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筑時,應遵守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三同時”制度、“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產業政策和有關要求。5.1.3廠房內部裝飾裝修材料中醛、苯、氨、氡等有害物質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法律、標準要求。5.1.4危險品倉庫、有毒有害操作間、廢棄物處理間等產生污染物的房間應獨立設置,并配備安全防護措施及警示語。5.1.5建筑材料:選用蘊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減少建材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選用可降解、對環境污染少的建材;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廢棄物生產的建材;使用可節能的功能性建材;使用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新型裝飾裝修材料;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滿足GB18580~18588和GB6566的要求。5.1.6建筑結構:采用鋼結構、砌體結構和木結構等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5.1.7綠化及場地:場地內設置可遮陰避雨的步行連廊;廠區綠化適宜,優先種植鄉土植物,采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的植物,減少日常維護的費用;室外透水地面面積占室外總面積的比例不小于30%。55.1.8再生資源及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10%;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節水率不低于10%。5.1.9適用時,工廠的廠房采用多層建筑。5.2照明5.2.1工廠廠區及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照度應符合GB50034規定現行值。5.2.2不同場所的照明應進行分級設計。5.2.3工廠廠區及各房間或場所采用自然光照明。5.2.4燈具采用低功耗、低熱度的LED光源,采用節能型照明設施,節能燈等節能型照明設備的使用占比不低于50%。5.2.5公共場所的照明采用分區、分組、聲控開關、定時自動調光等照明節能措施。5.3設備設施5.3.1專用設備5.3.1.1調味品生產專用設備符合產業準入要求,如:圓盤制曲設備、連續蒸煮設備、種曲設備、壓濾設備、膜過濾設備、滅菌設備等。適用時采用節能節水的裝置;降低資源消耗的裝置;減少污染物排放的裝置。5.3.1.2調味品生產專用設備采用自動化智能設備。5.3.2通用設備5.3.2.1適用時,工廠使用的通用設備應達到相關標準中能效限定值的強制性要求。已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設備應限期淘汰更新。5.3.2.2工廠使用的通用設備或其系統的實際運行效率或主要運行參數應符合該設備經濟運行的要求。5.3.2.3調味品生產通用用能設備包括但不局限于空壓機、配電設備、空調系統、鍋爐等,應采用節能型產品或效率高、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的產品。5.3.3計量設備5.3.3.1工廠應依據GB17167、GB24789等要求配備、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資源的計量器具和裝置。5.3.3.2工廠需滿足分類計量要求:資源及能源的使用類型不同時,應分類計量。工廠若具有以下設備,需滿足分類計量的要求:照明系統;冷水機組、相關用能設備的能耗計量和控制;空氣處理設備的流量和壓力計量;鍋爐;冷卻塔等。5.3.4污染物處理設備設施設備處理污染物能力應與工廠生產排放相適應,以確保污染物排放達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污染物處理設備應滿足通用設備的節能要求。66管理體系6.1質量管理體系6.1.1工廠建立、實施并保持滿足GB/T19001的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6.1.2工廠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第三方認證。6.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6.2.1工廠建立、實施并保持滿足GB/T28001要求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6.2.2工廠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第三方認證。6.3環境管理體系6.3.1工廠建立、實施并保持滿足GB/T24001要求的環境管理體系。6.3.2工廠通過環境管理體系第三方認證。6.4能源管理體系6.4.1工廠建立、實施并保持滿足GB/T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體系。6.4.2工廠通過能源管理體系第三方認證。6.5社會責任6.5.1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說明履行利益相關方責任的情況,特別是環境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報告公開可獲得。7能源資源投入7.1能源投入7.1.1工廠應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優化用能結構,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7.1.2工廠建有能源管理中心。7.1.3建有廠區光伏電站、智能微電網。7.1.4使用了低碳清潔的新能源。7.1.5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7.1.6充分利用余熱余壓。7.2資源投入7.2.1工廠應按照GB/T7119的要求對其開展節水評價工作,且滿足GB/T18916(所有部分)中對應本行業的取水定額要求,其中調味品的生產工廠應滿足GB/T18916中的取水定額要求,無對應標準的,應符合地方取水定額要求。77.2.2工廠應開展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技術創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尤其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評估有害物質及化學品減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性。7.2.3工廠應按照GB/T29115的要求對其原材料使用量的減少進行評價。7.2.4工廠應按照GB/T12452的要求進行水平衡測試。7.2.5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原生材料、不可回收材料。7.2.6替代或減少全球增溫潛勢較高溫室氣體的使用。7.3采購7.3.1工廠應制定并實施包括環保要求的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供方的準則。7.3.2工廠應確定并實施檢驗或其他必要的活動,確保采購的產品滿足規定的采購要求。7.3.3工廠向供方提供的采購信息包含有害物質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環保要求。7.3.4滿足綠色供應鏈評價要求。8產品8.1生態設計(綠色設計)8.1.1工廠在產品設計中引入生態設計的理念。8.1.2符合GB2762中的污染物限量要求。8.1.3按照GB/T24256對生產的產品進行生態設計。8.1.4按照GB/T32161對生產的調味品產品進行生態設計產品評價,滿足綠色產品(生態設計產品)評價要求。8.2減碳8.3.1采用使用的標準或規范對產品進行碳足跡核算或核查。8.3.2利用核算或核查結果對其產品的碳足跡進行改善。核算或核查結果對外公布。9環境排放9.1大氣污染物排放9.1.1工廠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應符合GB13271等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要求,并滿足區域內排放總量要求。9.1.2工廠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滿足標準中更高等級的要求,其中惡臭應滿足GB14554的一級要求。9.2水體污染物排放9.2.1工廠的水體污染物排放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要求,或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委托具備相應能力和資質的處理廠進行處理,并滿足區域內排放總量控制要求。89.2.2工廠的水體污染物排放符合GB8978中一級標準的要求。9.3固體廢物排放9.3.1工廠需委托具有能力和資質的企業進行固體廢棄物處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要求,管理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并符合GB18599的要求。工廠無法自行處理的,應將固體廢棄物轉交給具備相應能力和資質的機構進行處理。9.3.2工廠設置專用的危險廢物暫存場所,危險廢物貯存管理符合GB18597要求。危險廢物應交由具備相應資質和能力的公司進行處置。9.4噪聲排放工廠的廠界環境噪聲應符合GB12348等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要求。9.5溫室氣體排放9.5.1工廠應采用GB/T32150或適用的標準或規范對其廠界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核算和報告。9.5.2獲得溫室氣體排放第三方核查聲明。9.5.3核查結果對外公布。9.5.4利用核算或核查結果對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改善。10績效10.1用地集約化10.1.1工廠容積率應不低于《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要求的1.0。10.1.2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工廠建筑密度,建筑密度不低于30%。10.1.3單位用地面積產值不低于地方平均單位用地面積產值的要求。10.1.4工廠容積率達到1.2及以上。10.1.5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工廠建筑密度,建筑密度達到40%。10.1.6單位用地面積產值達到地方平均單位用地面積產值的要求的1.2倍及以上。10.2原料無害化10.2.1按照GB/T36132附錄A識別、統計和計算工廠的綠色物料使用情況。10.2.2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工廠主要物料的綠色物料使用率達30%及以上。10.3生產潔凈化10.3.1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910.3.2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3.3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3.4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10.3.5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10.3.6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表一調味品產品生產潔凈化指標產品名稱指標單位行業平均水平行業前20%水平發酵類單位產品廢氣二氧化硫產生量g/t6.005.00單位產品廢氣氮氧化物產生量g/t單位產品廢水化學需氧量產生量kg/t0.280.25單位產品廢水氨氮產生量kg/t0.0300.016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m3/t5.505.20油炸類單位產品廢氣二氧化硫產生量g/t8.006.00單位產品廢氣氮氧化物產生量g/t單位產品廢水化學需氧量產生量kg/t0.250.18單位產品廢水氨氮產生量kg/t0.0250.020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m3/t5.205.00干混類單位產品廢氣二氧化硫產生量g/t5.004.00單位產品廢氣氮氧化物產生量g/t90單位產品廢水化學需氧量產生量kg/t0.250.20單位產品廢水氨氮產生量kg/t0.0250.020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m3/t5.004.50其他類單位產品廢氣二氧化硫產生量g/t6.005.00單位產品廢氣氮氧化物產生量g/t90單位產品廢水化學需氧量產生量kg/t0.300.25單位產品廢水氨氮產生量kg/t0.0350.025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m3/t6.005.5010.4廢物資源化10.4.1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4.2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指標應大于65%。10.4.3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廢水處理回用率,指標應大于65%。10.4.4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10.4.5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指標應大于90%。10.4.6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廢水處理回用率,指標應大于98%。表一調味品產品生產潔凈化指標產品名稱指標單位行業平均水平行業前20%水平發酵類主要原材料消耗量t/t0.600.55油炸類主要原材料消耗量t/t干混類主要原材料消耗量t/t其他類主要原材料消耗量t/t0.850.8010.5能源低碳化10.5.1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5.2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指標應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5.3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10.5.4按照GB/T36132附錄A計算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指標應優于行業前20%水平。11評價程序表一調味品產品能源低碳化指標產品名稱指標單位行業平均水平行業前20%水平發酵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kgce/t60單位產品碳排放量t/t0.15油炸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kgce/t6560單位產品碳排放量t/t0.15干混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kgce/t55單位產品碳排放量t/t0.15其他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kgce/t60單位產品碳排放量t/t0.1511.1基本評價要求11.1.1評價綠色工廠應統籌考慮其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滿足生產使用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11.1.2綠色工廠評價時,應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產品特性,以及評價體系指標所在地域的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以及經濟、文化等特點進行評價。11.1.3綠色工廠的評價指標是廠區內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11.1.4申請評價方原則上應進行全生命周期技術和經濟分析,選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和材料,并提交相應分析報告。11.1.5申請評價方應按本標準的有關要求,對規劃、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階段進行過程控制,并提交相關資料。11.2評價方法11.2.1評價采用指標加權綜合評分的方式,各指標加權綜合評分總分為100分。11.2.2評價要求中必選指標應全部滿足。11.2.3評價要求可選指標應對照附錄B中具體條款,依據符合程度在0分和滿分之間取值。11.2.4當某項評價要求不適用時,應將該項評價要求的分值平均分配給相同一級指標下其他評價要求。11.3評價內容與等級劃分11.3.1綠色工廠評價體系指標由基本要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及績效七類指標組成。每類指標包括必選要求與可選要求。11.3.2本標準中必選要求和可選要求的評價內容、每項分值以及所占權重。a)一級指標要求調味品行業綠色工廠評價中各一級指標權重系數為:——基本要求(4)采取一票否決制,應全部滿足;——基礎設施(5)20%;——管理體系(6)15%;——能源與資源投入(7)20%;——產品(8)5%;——環境排放(9)20%;——績效(10)20%。b)二級指標要求各項二級指標和具體評價要求見附錄B。11.3.3綠色工廠應滿足本標準第4章中的基本要求及其他評價指標中的必選要求,并按滿足必選要求與可選要求得分情況,計算指標評價總分;劃分為:不合格(總得分<85)、合格(總得分≥85)二個等級;評價合格的工廠可認為符合綠色工廠的要求。11.4評價方式綠色工廠評價應由獨立于工廠的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評價機構組織實施,在評價過程中,工廠應提供由不同于評價機構的第三方出具相應的檢測數據及結果報告為依據。實施評價的組織應通過資料查閱、數據核算、現場查看、員工訪談等方式,從基本要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等七個維度對綠色工廠創建情況及績效水平開展全面系統的評價工作,確定其是否符合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并給予綠色工廠評價意見。附錄A(規范性附錄)調味品綠色工廠績效指標的計算方法A.1容積率容積率為工廠總建筑物(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筑面積)、構筑物面積與廠區用地面積的比值,按公式(A.1)計算。式中:R——工廠容積率,%;A總建筑物——工廠總建筑物建筑面積,建筑物層高超過8m的,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筑面積加倍計算,單位為平方米(m2A總構筑物——工廠總構筑物建筑面積,計算面積的構筑物種類按GB/T50353,單位為平方米(m2A用地——工廠用地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A.2建筑密度建筑密度為工廠用地范圍內各種建筑物、構筑物占(用)地面積總和(包括露天生產裝置或設備、露天堆場及操作場地的用地面積)與廠區用地面積的比率,按公式(A.2)計算。式中:r——工廠建筑密度,%;a總建筑物——工廠總建筑物占(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a總構筑物——工廠總構筑物占(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A用地——工廠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A.3單位用地面積產值單位用地面積產值按公式(A.3)計算。式中:n——單位用地面積產值,單位為萬元每公頃;N——工廠工業總產值,單位為萬元;A用地——工廠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A.4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按公式(A.4)計算。式中:si——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某種主要污染物產生量;Si——統計期內,某種主要污染物產生量;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A.5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生產單位合格產品廢氣產生量按公式(A.5)計算。式中:gi——單位產品某種廢氣產生量;Gi——統計期內,某種廢氣產生量;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A.6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生產單位合格產品的廢水產生量按公式(A.6)計算。式中:w——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W——統計期內,廢水產生量;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A.7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按公式(A.7)計算。式中:Mui——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Mi——統計期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某種主要原材料消耗總量;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A.8綠色物料使用率綠色物料使用率按公式(A.8)計算。式中:ε——綠色物料使用率,%;Gi——統計期內,綠色物料使用量,單位為噸(t綠色物料宜選自省級以上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目錄等,或利用再生資源及產業廢棄物等作為原料;使用量根據物料臺賬測算;Mi——統計期內,原材料使用總量,單位為噸(t)。A.9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按公式(A.9)計算。式中:Kr——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Zr——統計期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不含外購單位為噸(tZ——統計期內,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單位為噸(t);Zw——綜合利用往年儲存量,單位為噸(t)。A.10廢水回用率廢水回用率按公式(A.10)計算。式中:Kw——廢水回用率,%;Vw——統計期內,工廠對外排廢水處理后的回用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Vd——統計期內,工廠向外排放的廢水量(不含回用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A.11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按公式(A.11)計算。式中:Eui——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i——統計期內,工廠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實物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A.12單位產品碳排放量生產單位合格產品碳排放量按公式(A.12)計算。式中:c——單位產品碳排放量;C——統計期內,工廠邊界內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eCO2Q——統計期內的合格產品量,單位為噸(t)。(規范性附錄)調味品綠色工廠評價指標評價表0綠色工廠應依法設立,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應遵守有關法律----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無較大及以上安全、環--對利益相關方的環境要求做出承諾的,應同時滿足--應通過下述方面證實其在綠色工廠方面的領導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源功率器件采購合同協議
- 電商主圖拍攝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紅光CCD條碼掃描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消防控制室培訓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接安裝閥組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白皮大蒜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門遙控接收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熱流道DVD盒模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混凝土/鋼板封閉式拋丸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數字王型智能超聲波探傷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預防狂犬病病知識
- 2025年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林海雪原》知識點總結及練習
- 西部計劃考試考題及答案
- 教師專業發展制度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制度
- 學校德育管理體系
- XX文化產業投資公司二零二五年度股東退股及文化創意協議
- 青年博物館文創產品消費研究:一個社會實踐分析視角
- 2025版學校學生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服務合同2篇
- 跟著電影去旅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大學(威海)
-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
- 學校基金會的資金籌集與運用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