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概述冬春季常見傳染病既有呼吸道傳染病,又有消化道傳染病,以呼吸道傳染病為主。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流感、麻疹、風疹、猩紅熱、水痘等;常見消化道傳染病:痢疾、傷寒等。重要內容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流感的臨床體現、防止及治療二、埃博拉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及登革熱的臨床體現、防止及治療三、其他常見傳染病的臨床體現、防止及治療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傳播特點1、傳染源:經呼吸道系統傳播的病原微生物類型復雜、種類繁多,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及衣原體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傳染病病人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最重要傳染源。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2、傳播途徑:所有呼吸道傳染病,都經空氣傳播,包括飛沫、塵埃、氣溶膠等傳播方式。某些呼吸道傳染病也可經間接接觸傳播,如接觸被傳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后,通過手-鼻-口途徑傳播。因此,除做好呼吸道隔離外,病人或易感者的手消毒也非常重要。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嬰幼兒、小朋友、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人體產生的免疫力不持久、病原體持續變異易導致疾病的再次流行。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概述4、季節性:多發生在秋冬或冬春季,這與冬春季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居住密集、氣候寒冷或氣溫驟變使人體抵御力減少有關。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一種古老而沉重的話題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危害大、輕易被輕視導致嚴重后果是其流行特點。人間百年流感史時間名稱病毒類型死亡人數1918-1919西班牙流感H1N14000萬-5000萬1957-1958亞洲流感H2N2200萬1968-1969香港流感H3N2100萬1977-1978俄羅斯流感H1N11997年以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為何如此受到重視?-幾次全球性爆發的慘痛教訓-病毒的變異與整合使人類缺乏免疫力-與SARA類似的呼吸道傳播途徑不輕易控制-至今缺乏流感的特效藥物和疫苗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的不一樣類型季節性流感-由以往已存在的流感病毒引起-流行具有季節性,冬春季多發-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流行常局限于一定范圍新型流感-由流感病毒變異毒株引起-出現時間無規律-人群缺乏特異免疫力,普遍易感-可導致多地區甚至全球大流行病原學對人致病:1、甲、乙、丙型均致病。2、重要致病亞型:人源甲型H1N1、H2N2、H3N23、乙型致病力低,傳播力低于甲型,可在一定范圍內流行,不曾大流行。4、丙型致病力、傳播力低,可以傳染,難以流行對禽致病:1、所有甲型病毒均致病2、重要致病亞型:H5N1、H7N7、H7N3對豬致病:重要是豬源甲型H1N1、H1N2、H3N2對其他動物:馬(H7N7、H3N8)、狗(H3N8)、貓科(H5N1,“貓感染禽流感”)等。病原學生存條件流感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級劑敏感(1%甲醛、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等)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如下仍可存活。病原學流感病毒不停發生抗原漂移與病毒轉換由此發生抗原性、傳播性、致病性的變化新型流感病毒產生的也許性抗原漂移抗原轉換相對變化小,頻率高,累及效應,新的流行株(量變)變化較大,頻率低,新的強毒株(質變)臨床體現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數為2-4天。臨床分型(流感診斷方案)(1)單純性流感(2)中毒性流感(3)胃腸型流感臨床體現(1)單純性流感:最常見。忽然起病,高熱,T39-40℃,伴畏寒、寒戰;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頭痛等;呼吸道卡它癥狀輕微,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少數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臨床體現(2)中毒性流感:很少見。體現為高熱、休克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癥狀,病死率高。(3)胃腸型流感:除發熱外,以嘔吐、腹瀉為明顯特點,小朋友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復。臨床體現重癥病例的臨床體現(1)流感病毒性肺炎:季節性甲流所致的病毒性肺炎重要發生于嬰幼兒、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甲型H1N1流感還在青壯年、肥胖人群、有慢性基礎疾病者和妊娠婦女等人群中引起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部分發生難治性低氧血癥人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常發展成急性肺損傷(ALI)或ARDS,病死率高。臨床體現(2)肺外體現:心臟損害:不常見,重要由心肌炎、心包炎。神經系統損傷:腦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癥等。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罕見。重要癥狀有肌無力、腎功衰竭等。危重癥患者可發展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甚至死亡。流感普通感冒致病原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流感病原學檢測陽性隱形傳染性強弱發病的季節性有明顯季節性(我國北方為11月至次年3月多發)季節性不明顯發熱程度多高熱(39-40℃),可伴寒顫不發熱或輕、中度熱,無寒顫發熱持續時間3-5天1-2天全身癥狀重。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輕或無病程5-10天5-7天并發癥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膜炎或腦炎少見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區別幾種常見流感比較季節性流感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H7N9流感病原H1N1,H3N2,B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甲型H7N9病毒主要傳染源患者病死禽患者尚不明確主要傳播途徑經呼吸道,人傳人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等禽傳人經呼吸道,人傳人經呼吸道人群免疫力有一定免疫力具有種屬屏障人群普遍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死率0.2~0.3%60%6.77%30%防止1、控制治療傳染源早發現,早匯報,早隔離,早治療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重要癥狀消失2、切斷傳播途徑流行期間,防止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注意通風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患者用品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防止3、保護易感人群:疫苗防止
4、藥物防止用于易感人群也許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對甲型流感有一定防止作用,對乙型流感無效。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種沒有包膜的直徑為70~90nm的顆粒,由252個殼粒呈廿面體排列構成。衣殼里是線狀雙鏈DNA分子。最初由人體腺樣組織分離得到,屬于腺病毒科,哺乳動物腺病毒屬,目前已經發現了51個血清型能感染人類。
致病性和免疫性1、腺病毒對呼吸道、胃腸道、尿道、膀胱、眼、肝臟均可感染,最常見的是1~7型。
2、傳播以糞一口為主途徑,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污染物品傳播。
3、疾病一般為自限性,腺病毒感染后可獲得對同型的持久免疫力。臨床體現呼吸道感染:經典癥狀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步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和肌肉痛等,包括如下4種不一樣的綜合征。1.急性發熱性咽喉炎2.咽結膜熱3.急性呼吸道疾病體現為咽炎、發熱、咳嗽和全身不適,常在軍隊的新兵中流行,多因忽然緊張、勞累、匯集等所致。此感染多由腺病毒4、7型引起,也可見于3型。4、肺炎臨床體現眼部感染由腺病毒8、19和37型引起的角結膜炎為重型感染,具高傳染性。胃腸炎以40型和41型腺病毒可引起嬰幼兒與年少(4歲如下)小朋友的胃腸炎,致腹痛、腹瀉。其他疾患腺病毒11、12型能引起小朋友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尿中出現病毒。37型可引起女性宮頸炎和男性尿道炎,常由性傳播感染。臨床發現37%的艾滋病患者病毒性腹瀉是由腺病毒所致。防止勤洗手,勤消毒,防止接觸患者及其呼吸道飛沫;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鍛煉身體;室內多通風,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防止接觸病人,以防感染。
三、“三熱”病埃博拉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三者既有相似之處(發熱、出血),又各有不一樣。近期爆發疫情每年均有散發病例埃博拉出血熱埃博拉出血熱是一種致命的流血熱(hemorrhagicfever)傳染病,目前無法醫治,會感染包括人類、猴子及黑猩猩在內的靈長類動物。人類患者半數以上在兩星期內七孔流血而死。病毒可透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一般只有5至10天。發病初期,埃博拉病毒也許不具有高度的傳染性。期間接觸病人不會受感染。但伴隨疾病的發展,病人因腹瀉、嘔吐和出血所排出的體液將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傳播途徑臨床特點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后續可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肝腎功能受損初期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病后5~7天出現嚴重出血。發病后7~16天,死亡率為50%~80%。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出血性休克。防治:目前無有效疫苗。防控措施:加強對感染者的隔離以及對試驗室和醫護人員的保護。皮膚暴露:立即用0.5%碘伏等消毒劑處理,然后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清洗。粘膜暴露:應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沖洗。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性為突起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骨骼和關節痛,極度疲乏、皮疹,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傾向。傳播途徑:
重要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傳播。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重要傳染源。流行期間隱性感染者數量可達全體人群的1/3,是最重要的傳染源。臨床體現:
起病急,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發熱持續3~7天,熱型多不規則或雙峰熱。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骨骼和關節疼痛。病程3~6天出皮疹,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變為點狀出血疹。治療:
目前無特效治療藥物,重要采用支持及對癥治療。減少體溫、補液、減少顱內壓等,警惕誘發腦水腫、顱內高壓癥、腦疝的形成。防控措施: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人群抗病力,
防蚊、滅蚊是防止本病的主線措施。登革病毒耐低溫,不耐熱,60℃30min或100℃2min即可被滅活,對酸、洗滌劑、乙醚、紫外線、甲醛等亦敏感,較易被滅活。
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屬于病毒性出血熱中的腎綜合征出血熱,由鼠傳播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床體現:發熱、出血、低血壓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傳播途徑:1、呼吸道傳播2、消化道傳播3、接觸傳播4、垂直傳播5、蟲媒傳播臨床體現:潛伏期6-46天,平均2周三大主征:發熱、出血、腎損害五期通過(可重疊或越期):a.發熱期b.低血壓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e.恢復期臨床體現:1、初期以發熱為主發熱、三痛、三紅、一水腫、腎損害發熱:急起高熱,短程,熱退病加重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三紅:面紅、眼紅、頸胸紅一腫:球結膜水腫(水泡眼)腎損害:初期大量蛋白尿臨床體現:2、低血壓休克期發熱末期或熱退同步出現血壓下降。1)微循環灌注局限性體現2)急性腎衰3)出血癥狀加重總體印象是:“熱退病加重”臨床體現:3、少尿期少尿期腎損害及出血癥狀達高峰。是本病最兇險的階段重要體現:★三中毒:尿中毒、水中毒、酸中毒★二紊亂: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一加重:出血加重臨床體現:4、多尿期polyreastage本期水電解質紊亂達高峰,也易并發感染,甚至出現第二次休克。5、恢復期convalescentstage一般1-3月。標志:尿量逐漸答復到<ml/日。但腎功能完全恢復則需更長時間。治療:“三早一就”(一)發熱期治療:本期以防休克為重點1、抗病毒治療:2、改善中毒癥狀:3、減輕外滲:4、防止DIC:治療:(二)低血壓休克期治療:1、補充血容量:“一早二快三適量”
2、糾正酸中毒:3、血管活性藥物:4、激素:治療:(三)少尿期治療:最關鍵時期,救治重點:防“三高”。(四)多尿期治療救治的重點是防治水、電解質紊亂。(五)恢復期治療此期仍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防控措施:防鼠滅鼠個人防護防止疫苗疫情監測四、其他傳染病1、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體現: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疹后脫屑等。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并發癥。流行病學1、傳染源重要是病人和帶菌者。正常人鼻咽部,皮膚可帶菌。猩紅熱病人自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時期的傳染性最強,脫皮時期的皮屑無傳染性。2、傳播途徑重要是空氣飛沫傳播。流行病學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4、發病季節:整年發病,冬春季多見各年齡組均可發病,5~15歲高發年齡組近數十年發病趨于輕型化臨床體現特性性體現:三主癥發熱中毒癥狀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疹后脫屑咽峽炎皮疹皮膚片狀脫屑脫屑治療一般治療:急性期臥床休息,呼吸道隔離(至有效抗菌治療滿24小時為止),注意口腔衛生。病原治療:首選青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選用紅霉素,林可霉素,頭孢類抗生素等。并發癥治療化膿性病灶在青霉素的治療前,可加大青霉素的劑量,若發生在青霉素治療后,則應考慮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發風濕熱者可抗風濕治療,并發腎小球腎炎和關節炎可于對應治療。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咳嗽、結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遺留色素從容伴糠麩樣脫屑為特性。流行病學麻疹病毒在外界生存力弱,對紫外線和消毒劑敏感感染初期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量繁殖,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出疹前后的5天均有傳染性以冬春季發病為多臨床體現潛伏期一般為6~18天(平均10天),此期可有輕度體溫上升和全身不適。前驅期指從發熱至出疹,一般為3~4天重要體現: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合膜炎、麻疹黏膜斑臨床體現出疹期
發熱3~4天后出現皮疹伴全身癥狀加重出疹次序耳后、發際→額、面部→頸→軀干→四肢,達手掌、足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雅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末學習能力診斷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內蒙巴彥淖爾市2025年高三畢業班3月教學質量檢查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二中學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武夷山職業學院《建筑與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2025屆初三4月模擬(二模)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中醫藥大學《藥學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日語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遙感原理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房屋及土地租賃協議
- 智能駕駛之路
-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 期中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鐵路客車車輛電氣系統維護考核試卷
- DB34∕T 4235-2022 濃香窖泥檢測操作規程
-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辨識媒介信息
- 2024年東南亞紙巾商銷(AFH)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及進度保障措施
- 七層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
- 中國子宮內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讀
- 電力設備保修承諾書范本
- 酸棗仁湯的劑型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