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動物生理學》-內環境與穩態_第1頁
第4章-《動物生理學》-內環境與穩態_第2頁
第4章-《動物生理學》-內環境與穩態_第3頁
第4章-《動物生理學》-內環境與穩態_第4頁
第4章-《動物生理學》-內環境與穩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

機體內環境與穩態(一)體液(bodyfluid)體液占機體重60%細胞內液:40%細胞外液血漿(心血管)5%組織液(組織間隙)15%淋巴液、腦脊液等少量(Internalenvironmentandhomeostasis)(二)內環境(internalenvironment)概念:機體內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也就是指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淋巴組成。

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是什么?細胞如何通過內環境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通過消化、呼吸、循環、泌尿四大系統間接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細胞體液、神經系統的調控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排泄系統循環系統內環境營養物質CO2O2代謝產物代謝產物CO2代謝產物CO2營養物質O2

外界細胞外液細胞內環境營養物質O2細胞外液的三種主要液體細胞外液不同點相同點存在部位和組織含有細胞種類與細胞的關系血漿組織液淋巴血管中血液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一般組織組織細胞淋巴管淋巴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細胞外液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的化學成分相同。組織液和淋巴的化學成分最相近(三)穩態1.概念:

正常機體在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2.穩態的實質:(例如人體)滲透壓:血漿37℃滲透壓770kPa左右血漿的pH:7.35-7.45

體溫:37℃人體體溫一天的變化曲線同一個人體不同的時期體溫也不相同,但一般不超過1℃。7

1.正常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一般不超過1℃。而且,同一個人的體溫隨晝夜變化也不同。

2.不同年齡的人的體溫有差異,一般年輕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別的人的體溫也有差異,一般女子高于男子。女子排卵期的體溫比平常低1℃。

5.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處于動態平衡中。8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1)穩態不是恒定不變,而是相對恒定的一種動態變化;

(2)這種動態變化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穩態的定義:穩態的特點:9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

內環境穩態是怎樣實現的呢?

人體內各個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其中,血液是紐帶。H2CO3/NaHCO3緩沖對—維持血液酸堿度穩定果蔬中NaCO3進入血液NaCO3+H2CO3NaHCO3過多的NaHCO3由腎臟排出乳酸鈉機體劇烈運動+NaHCO3乳酸H2CO3+H2CO3H2O+CO2呼吸中樞呼吸運動增強、排出CO2pH值穩態內環境的穩態會不會出現失調的情形呢?結論:

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動物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當內環境穩態保持正常時,

——細胞的代謝活動能正常進行;當內環境的穩態失調時,

——細胞代謝活動就會受影響。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13(1)各個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血液是紐帶。(2)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是內環境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3)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小結15練習1.內環境的穩態是指:A由于血液中緩沖物質的調節作用,使內環境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B內環境的溫度、滲透壓、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C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激素的作用下,通過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D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D162.下列有關穩態生理意義的敘述,錯誤的A穩態有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運行B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C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可導致疾病發生D當血液的成分穩定時,動物一定不會生病D173.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A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相對穩定的B內環境穩態是由體內各種調節機制所維持的C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D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C第四節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概念:機體感受內外環境的變化,并相應地調整各種功能活動,使其相互配合、保持穩態,以適應環境的改變,這種功能活動被稱之為調節。生理功能的調節方式

神經調節(nervousregulation)體液調節(humoralregulation)自身調節(autoregulation)

(一)神經調節(nervousregulation)是機體最重要的調節方式(主導)反射(reflex)——

在CNS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的變化所做出的規律性應答。(二)體液調節(humoralregulation)

概念:是指體內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途徑而影響生理功能的一種調節方式類型:1.全身性體液調節

2.局部性體液調節

特點:緩慢廣泛持久神經—體液調節(neurohumoralregulation)反射中樞刺激感受器效應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內分泌腺激素

——以神經為主導體液參加的復合調節方式。當機體飲入大量水時,血液的滲透壓就會下降,刺激下丘腦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從而使機體排出大量尿,維持內環境的平衡。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特點的比較比較項目神經調節體液調節作用途徑反應速度作用范圍作用時間反射弧體液運輸迅速較緩慢準確、比較局限較廣泛比較長短暫(三)自身調節(autoregulation)

概念:不依賴神經或體液調節而產生的適應性反應。特點:調節幅度小,不十分靈敏,局限性大。

例如:小A的灌注壓↑→血管平滑肌受到牽拉→血管平滑肌收縮→小A的口徑↓→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動脈血壓在80-180mmHg范圍內變動時,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主要靠腎自身的調節,保持相對恒定。

當腎灌注壓升高時,腎小球濾過率相應增加,血管平滑肌受到刺激使其緊張性增加,血管口徑相應縮小,血流的阻力相應增加,保持腎血流量恒定,腎小球濾過率也減小;而當灌注壓減小時,則發生相反變化。二、體內的控制系統

機器的自動控制或機體內各種功能調節,都可以視為其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信息傳遞過程。非自動控制系統---開放自動控制系統(反饋控制系統)---閉環系統(一)非自動控制系統---開放控制系統受控系統單向如:強烈刺激下的應急性反應活動(二)反饋控制系統---閉環系統反饋(feedback):由受控部分發出的信息反過來影響控制部分活動的過程。控制系統受控系統監視裝置(感受器)反饋信息1、正反饋(positivefeedback)

概念:反饋信息與調節信息的作用性質相同,促進加強原效應。意義:加速生理過程,保證機體功能活動達到特定狀態。例子: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反射、分娩、產生動作電位的鈉內流2、負反饋(negativefeedback)

概念:反饋信息與調節信息的作用性質相反。

反饋信號

控制部分的活動意義:保持內環境的穩態。例子:壓力感受性反射;體溫調節減弱或抑制正反饋負反饋控制部分控制方式:雙通路控制特點:

①可更快地對活動進行控制,使活動更加準確例如:說時遲,那時快;看到食物就流口水;進食時胰島素分泌;

②快速、預見性(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有時會發生失誤。如見到食物,胃液分泌增多,并不一定能吃到。受控部分指令快捷通路前饋信息概念——控制部分在反饋信息尚未到達之前已受到糾正信息(前饋信息)的影響,及時糾正控制指令有可能導致的偏差。受控部分快捷通路前饋信息受控部分快捷通路前饋信息(三)前饋控制系統(feed-forwardcontrol)單元小結1.了解生理學的任務、研究內容和方法。2.掌握新陳代謝、興奮性、刺激與反應、閾值等概念。3.掌握內環境、穩態基本概念3.掌握機體功能活動調節方式:神經調節、體液調節、自身調節的概念及特點。4.熟悉反饋、負反饋的概念及生理意義。⒈基本概念:內環境;負反饋;正反饋

2.簡答題

①人體生理功能調節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較其異同。

②體內的反饋控制系統有哪幾類?并比較其異同。3.描述解剖學姿勢。4.何謂水平面、矢狀面和冠狀面?5.何謂內環境和穩態?有何重要生理意義?

復習思考題再見!2018年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