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科地下車庫設計缺陷總結與分析二季度出圖的“東海岸3A、3B,廣州藍山、第五園、萬科城8C”等幾個項目均有設地下或架空車庫,在審圖過程中發現,地下車庫設計無論是建筑還是結構專業,均存在設計失誤或設計不當等問題,主要為“車庫設計不合理(車道寬度、轉彎半徑、入口、車庫排水)、層高設置不當、坡道計算失誤、以及樓面及頂板與梁設計失誤”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在施工圖出圖后才發現,且有的項目基礎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難度均較大,所造成的無效成本數額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對此類問題進行系統總結,明確一些基本要求與設計原則,避免日后類同問題的重復發生。對各類問題,詳細分析如下:
1、車道寬度問題描述:主車道寬度設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個別項目,雙車道寬度寬達8米,單車道寬達5米;而國家規范雙車道僅為5.5米、單車道為3米;由于車道寬度過寬,導致每個停車位面積高達60平米;一般情況下,地下車庫每個停車位面積為27~35平米,設人防地下車庫也僅為為40平米/每車位)。
產生原因:對國家規范有關各類車道寬度的規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夠。解決措施:應熟悉掌國家規范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范要求,選擇合理的車道(含出口)寬度。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詳下表:萬科地下車庫設計缺陷總結與分析二季度出圖的“東海岸3A、3B,廣州藍山、第五園、萬科城8C”等幾個項目均有設地下或架空車庫,在審圖過程中發現,地下車庫設計無論是建筑還是結構專業,均存在設計失誤或設計不當等問題,主要為“車庫設計不合理(車道寬度、轉彎半徑、入口、車庫排水)、層高設置不當、坡道計算失誤、以及樓面及頂板與梁設計失誤”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在施工圖出圖后才發現,且有的項目基礎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難度均較大,所造成的無效成本數額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對此類問題進行系統總結,明確一些基本要求與設計原則,避免日后類同問題的重復發生。對各類問題,詳細分析如下:
1、車道寬度問題描述:主車道寬度設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個別項目,雙車道寬度寬達8米,單車道寬達5米;而國家規范雙車道僅為5.5米、單車道為3米;由于車道寬度過寬,導致每個停車位面積高達60平米;一般情況下,地下車庫每個停車位面積為27~35平米,設人防地下車庫也僅為為40平米/每車位)。
產生原因:對國家規范有關各類車道寬度的規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夠。解決措施:應熟悉掌國家規范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范要求,選擇合理的車道(含出口)寬度。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詳下表:問題描述:能設一個單車道出口設成雙車道出口;或能設兩個“單車道”出口設成兩個“雙車道”出入口,人為增加車庫面積。產生原因:對車庫設計防火規范中關于出入口的設置要求,理解不當。解決措施: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范要求,設計合理的出入口數量及寬度。國家對出入口數量及寬度的基本要求,詳下表:3、
轉彎半徑設計不當問題描述:誤將國家規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注: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汽車回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與車道內徑的關系詳下圖所示。解決措施:根據《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4.4.10條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出:車庫汽車環行道的最小內徑:一般取3.9~4.2米即可。此數據要牢記。
4、車庫排水設計失誤問題描述:地下車庫,以及地下水位較高的開敞式集中停車庫未考慮明溝排水;個別項目,由室外進入室內的坡道起始點和結束端,未設排水明溝。產生原因:l
一是有的項目地下車庫底層層高未考慮250(最薄處)~350厚的濾水層的厚度,導致地下室層高不夠不能設濾水層及排水明溝。l
二是,對明溝設置原則,不是很明確,從而遺漏。解決措施:在進行集中車庫設計時,明溝的設置應應遵循如下原則:
附圖一
附圖二
5、車庫坡道設計失誤坡道設計問題主要有二:l
問題一:當車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的上下端未設緩坡使坡道設計不能滿足國家規范要求,導致設計變更較大。l
解決措施:在計算坡道坡度時,一定預選考慮緩坡要求。緩坡的具體規定詳下圖所示:l
問題二:個別項目,坡道設計寬度過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l
解決措施:應熟悉掌國家規范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選擇合理的坡道寬度。各類坡道寬度具體規定詳下表:類型規范規定最小寬度(米)萬科項目經驗數據備注直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米;
防火疏散用單車道:4米4.0
米
雙行一般雙車道:5.5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7米普通:6米;
疏散用7米
曲線坡道單行一般單車道:3.8米;
防火疏散用雙車道:4米4.0
米
雙行7.07.0
米另外,請悉知一般坡道的結構參數:編號坡道類型結構布置坡道板厚坡道梁高備注1普通小車的坡道雙向板110~1201/12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單項板1501/123消防車坡道雙向板180~2001/104單項板一般不用
6、車庫結構“樓面、頂板與梁”設計失誤在審圖過程中,發現設計院結構專業設計不夠精細,一些參數選取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較大,人為的增加成本。因此,今后為避免類同問題發生,應向設計院明確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
6.1
車庫樓面的基本設計原則A、基本結構參數普通停車庫的樓面活荷載取值為4KN/㎡,板厚取值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情況下,配筋基本采用構造配筋。框架梁高一般采用1/10~1/12足夠,次梁采用1/12~1/14的跨度。B、面層和找坡普通停車庫的面層和找坡應一起考慮,對于雙面停車的車庫樓面,一般采用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結構找坡。面層做法最多為50,面層中需配Φ4@150x150~200x200的鋼絲網片,提高面層的耐磨性和抗開裂。C、普通用途的地下室樓面參照其他結構做法。
6.2
地下室頂板A、頂板厚度頂板厚度和頂板所處的位置、頂板的覆土、跨度等有關。
編號頂板類型頂板最小合理厚度備注1住宅室內部分100(由跨度確定)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覆土≤300的頂板1203覆土>300的頂板1504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1805處于轉換層的頂板1806人防頂板200板跨度一般≤3.5米
B、頂板梁高根據頂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大概估算:編號頂板類型頂板梁高備注1覆土≤500≈1/10~1/12的跨度僅供估算用,以計算為準。2500<覆土≤1000≈1/10的跨度31000<覆土≤1500≈1/8的跨度41500<覆土≤1800≈1/6~1/8的跨度51200<覆土≤1800的人防頂板≈1/6的跨度跨度一般≤7.2米注:為降低層高,也可考慮采用寬扁梁,但會增加一些造價。一般不采用將大部分頂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確實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應在梁上合適位置預留Φ50的過水洞,洞底標高同板面。
C、頂板排水找坡對于雙面停車的車庫頂面,一般采用≥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結構找坡。面層做法詳景觀設計要求地下車庫層高設計1.常用數據:噴淋所需高度一般為200(150+50預留)風管所需高度一般為300~400電氣橋架所需高度一般為100設計高度是一般預留100,應對橋架風管交叉結構梁高一般為跨度的1/10~1/12,上方有消防車道處梁高加大消防水泵房接出的管線:2.車庫凈高的理解:車道處必須滿足凈高2.2m車位處凈高2.2m,但局部可不小于2.0m若管線交叉處凈高卻是做不夠2m,則取消此處車位。3.管線布置的原則風管盡量不設置于車道的正上方,應盡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的復習材料及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計劃制定的要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如何應對項目挑戰考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行業發展新動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資格考試的重要考點試題及答案
- 鄭州地災治理施工方案
- 電車擺攤改造方案范本
- 2023云煤集團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東源隊社會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公司公開競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10千伏帶電作業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山東交通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北京市豐臺區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電信運營商客戶流失管理手冊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老年患者營養護理
-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與風險管理-全面剖析
- 電纜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2025屆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東北三省三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合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物理中考模擬練習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中考一模地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