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1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緒言
及章節題目上篇第一章方劑學發展簡史
教學日的1.明確方劑學在中醫學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和要求2.了解方劑學的發展簡史
一、教學內容提要:
方劑及方劑學的概念。方劑學形成和發展概況以及各歷史階段的主要特點。在方劑學各發展歷史階段具有代表性意
義的部分方書。
教學內容
二、教學歪點:
提要及重點
1.方劑學的定義、性質、地位、重要性
2.學習方劑學的要求與方法
3.方劑學的發展簡史
教學難點疑點:
1.首先把方劑學的定義、性質、地位、重要性認識清楚
教學難點
2.在方劑學發展過程中,清楚現存最早的方書是g五十二病方》,歷史記載最早發明湯液者是尹伊,張仲景的《傷
疑點及
寒雜病論》是方書之祖,唐?孫思遞《千金方》、王森《外臺秘要》是重要的方劑文獻,金元四大家對發展方劑學
解決方法
有重大意義。
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1、《傷寒雜病論》是哪位醫家的作品?
教等)
2、金元四大家指哪四位醫家?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方劑學
緒言
板書設計方劑與方劑學的概念
第一章方劑學發展簡史
、先秦時期二、兩漢時期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四、隋唐時期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2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灸
本科
教學單元
第一章方劑學發展簡史
及章節題目
教學目的
1.了解方劑學的發展簡史
和要求
一、教學內容提要:
教學內容1.方劑學形成和發展概況以及各歷史階段的主要特點。在方劑學各發展歷史階段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部分方書。
提要及重點二、教學重點:
1.方劑學的發展簡史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疑點:
疑點及解決方法:講授
解決方法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琳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多媒體教學配合圖表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教等)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一章方劑學發展簡史
宋金元時期
板H設計
明清時期
近現代時期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3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灸本科
第二章方劑與治法第一節治法概述第二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
教學單元
第三節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混、淌、消、補)
及章節題目
第三章方劑的分類
1.了解治法的內容
2.掌握治法與方劑的關系
教學目的
3,熟悉常用“八法”
和要求
1.了解治法的多層次、多體系特點
5.了解古代治法分類及歷代方劑分類方法
一、教學內容提要:
1,方劑與治法的關系,治法的多層次、多體系性
2.八法的內容
3.古代治法分類及歷代方劑分類方法
二、教學重點:
L治法的多層次性和多體系性
教學內容2.治法與方劑的關系:治法是指導遣藥組方的原則,方劑是體現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為指導、法以證
提要及重點為依據、方從法出、法隨證立。
3.熟悉常用“八法”
4.聯系《內經》的理論,了解“七方”的形成及其意義
5.“十劑”分類法的形成及其沿革
6.在分類法中,以汪昂《醫方集解3的綜合分類法對后世影響最大
7.祖劑、病證、臟腑幾種分類法的特點方劑鍬成的意義
8.功用分類法、綜合分類法
教學難點疑點:
1.理解“以法組方、以法遣方.以法類方、以法擇方”的含義。
教學難點
2.八法中和法的理解與掌握。
疑點及
3.八法中消法的掌握
解決方法
4.在分類法中.以汪昂《醫方集解3的綜合分類法對后世影響最大
解決方法:講授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多媒體教學配合圖表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教等)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二章方劑與治法
第一節治法概述
板書設計第二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
第三節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溫、清、捎、補)
第三章方劑的分類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4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四章方劑的組成與變化第一節方劑的配伍目的
及章節題n第二節方劑的基本結構第三節方劑的變化形式
L了解方劑組成原則的里要性
教學目的
2.掌握甘、臣、佐、使的涵義及其基本理論
和要求
3.掌握方劑組成變化的三種形式及組成變化與功效主治的關系
-、教學內容提要:
1.方劑的配伍日的及方劑組成的基本結構
2.方劑組成變化的三種形式及組成變化與功效主治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1.方劑的配伍目的。
提要及重點2.方劑組成的基本結構一一君、臣、佐、使的涵義及其運用特點,并舉例說明。
3.方劑組成中運用變化的三種形式
①藥味的加減
②藥量的增減各舉實例以說明之
③劑型的變換
教學難點疑點:
教學難點
方劑配伍目的。
疑點及
組成變化形式,尤其是藥味的加減和藥量的增減比較難,可用實例多做睇擇
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講授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多媒體教學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講授
電化教學、實臉及掛圖、示
提問:單味中藥能否滿足治療復雜病情的需要?為什么?
教等)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四章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第一節方劑的配伍目的
板書設計
第二節方劑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方劑的變化形式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滓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5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第四章方劑的組成與變化第三節方劑的變化形式
教學單元第五章劑里第六章方劑的服法
及章節題FI下篇第一章解表劑概述
第一節辛溫解表麻黃湯
1.掌握湯劑的煎法
教學目的2.熟悉服藥時間與服藥方法
和要求3.了解常用劑型的制法與臨床意義
4.掌握麻黃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及臨床運用
一、教學內容提要:
1.湯劑的煎法
教學內容
2.服藥時間與服藥方法
提要及重點
3.常用劑型的制法與臨床意義。
4.解表劑定義、分類及適應證、使用注意。
5.麻黃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二、教學重點:
1,常用傳統劑型丸、散、膏.丹、酒劑的制作方法特點以及浸膏、沖劑、膠囊,注射、導、坐等劑型的簡要內容
2.前藥用具、用水、火候及其先掰后下等基本常識
3.根據病證部位、性質、病情及藥物特點決定服藥時間或服藥方法
4.麻黃湯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代表方和其礎方。掌握麻黃與桂枝、麻黃與杏仁的配伍意義。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疑點:
疑點及1.分析麻黃湯中麻貨與桂枝、麻黃與杏仁的配伍意義
解決方法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1,中西學中哪些為物需要光煦?
教等)2.哪些藥物需要后下?
3.解表藥分幾類?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五章劑型
常用劑型介紹
第六章方劑的服法
第一節服藥時間
第二節服藥方法
第一章解喪劑
概述
1、定義
2、分類與適應證
3、使用注意
板書設計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滓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6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一章解表劑
及章節題目第一節辛孤解表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止嗽散
教學目的
掌握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止嗽敵四方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和要求
一、教學內容提要:
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止噬敵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學內容二、教學重點:
提要及重點1.桂枝湯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基礎方,又是調和營衛、調和陰陽治法的代表方.重點使學生掌握桂枝與白芍
等量相配以調和營衛的配伍原理,進而闡明桂枝、芍藥用量比例的變化對其功用、主治的影響。同時,作為解表劑
運用的通則,對桂枝湯的用法及其臨床意義應進行具體闡發.
2.麻黃湯與桂枝湯在病機及主治證上的鑒別。
3.九味羌活湯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纏熱證的常用方,也是體現“分經論治”思想的代表方.其服法及劑型
的變化均對其功效、主治有膨響。
4.小青龍湯是主治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咳喘的常用方。應闡明方中麻黃、桂枝與芍藥的配伍關系,以及干姜、細
辛、五味子在溫化寒飲作用方面的配伍意義。
5.止噴的為治療表邪未盡,腫失宜降而致咳嗽的常用方。具有溫潤和平、不寒不熱的用藥特點,加減得宜,可用
于各種咳瞰,
教學難點疑點:
1.分析桂枝湯中桂枝與白芍、生姜與大本的配伍意義
教學難點2.麻黃湯與桂枝湯在組成、功用、主治、病機的異同點
疑點及3.桂枝湯證本有汗出,為什么又用桂枝湯解肌發表
解決方法4.對于“六經分證論治法”的理解
5.小青龍湯配伍干姜、細辛、芍我j、五味子的意義
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1.芍苗、五味子分別是哪類我?具有哪些作用?
教等)
2.我芥、防風的藥物歸類,推出銀翹散配伍辛溫解表藥的特點。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板書設計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虺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7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一章解表劑
及章節題目第二節辛涼解表銀翅敞桑菊飲麻杏甘石湯
教學目的
掌握銀翹散'桑菊飲'麻杏甘石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及其臨床應用
和要求
一、教學內容提要:
銀翹敢、桑菊飲、麻杏甘石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一、教學至點:
教學內容1.銀翹故與桑菊饃皆為辛涼解表之第用方,前者偏于疏表,后者偏于宣肺,應重點闡明銀花與連翹、荊芥與?淡豆
提要及重點豉、桑葉與菊花、桔梗與杏仁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義。同時,引導學生從銀翹散煎服法的學習中領會辛涼解表方劑
的用法共性。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為主治外感風邪,邪熱辨肺之咳喘證的常用方.應若重闡明麻黃、石清、杏仁配伍的協同
意義,以及麻黃與石膏用址比例對功效的影響。
教學難點疑點:
教學難點
1.銀翹故中銀花、連翹與淡豆豉、荊芥穗的配伍意義
疑點及
2.銀翹放為什么以銀花、連翹為君藥
解決方法
3.銀翹放與桑菊飲在組成、功用、主治、病機方面的鑒別麻杏甘石湯有汗或無汗如何用藥
解決方法£講授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多媒體教學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講授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提問: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在藥物組成上的區別,提示一味藥物的變化影響方劑的作用,
教等)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板書設計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8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第一章解表劑第二節辛涼解表柴葛解肌湯
教學單元
第三節扶正解表敗毒散
及章節題目
第二章瀉下劑概述第一節寒下大承氣湯
1.掌握柴璐解肌湯、敗毒散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學目的
2.熟悉瀉下劑定義、適應證、分類、及注意事項
和要求
3.掌握大承氣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一、教學內容提要:
1.柴葛解肌湯、敗毒散的組成、功用、主治、方就.
2.溝下劑定義、適應證、分類、及注意事項
3.大承氣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二、教學里點:
教學內容
1.柴葛解肌湯溫清并用,IW重于辛沫消熱;衣里同治,惻出于疏泄透散。
提要及電點
2.敗毒散中配伍人參的意義.
3.大承氣湯是治療陽明照實證的基礎方。應束點闡明三承氣湯在功能、主治、用法、配伍關系方面的異同。其中,
應明確大黃與芒硝、大黃與枳樸、硝黃與甘草的配伍關系.
4.大承氣湯及其與調肖承氣湯、小承氣湯的鑒別
5.大承氣湯證病躅爆實四字的意義.
教學難點疑點:
1.敗毒散用人參的意義
2.通過三承氣湯的講述,明確大黃與芒硝、大黃與厚樸枳實、硝黃與甘草的配伍關系。大承氣湯瀉下與行氣并理,
教學難點
其功峻下"適用于病滿燃實的腑實證:小承氣湯其功輕下,適用于病滿實之證:調肖承氣湯緩下,適用于燥實無病
疑點及
滿之證。
解決方法
3.掌握三方藥量、藥物及煎服法對藥力的影響。
4.“熱結旁流”是陽明腑實證的一種形式.
解決方法"講授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多媒體教學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講授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提問:
教等)1.大黃、芒硝的作用,枳實、厚樸的作用,由此推論該方的組方特點。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二章瀉下劑
概述
1、定義
2、分類與適應證
3、使用注意
方名
[來源]
板書設計[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的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9
教舞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二章瀉下劑第一節寒下大黃牡丹湯第二節溫下溫脾湯
及章節題目第三節潤下麻子仁丸濟川煎
教學目的
1.掌握大黃牡丹湯、溫脾湯、麻子仁丸、濟川煎、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和要求
、教學內容提要;
大黃牡丹湯、溫脾湯、麻子仁丸、濟川煎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學內容二、教學里點:
提要及重點1.大黃牡丹湯具有破索當熱功效,是治療濕熱血減腸癰的常用方.應著重闡明大黃與桃仁、桃仁與冬瓜仁的配伍
意義。
2.溫脾湯是治療脾陽不足,寒積中阻的常用方。具有寓溫補于攻下之中,溫陽以祛寒,攻下不傷正的配伍特點
教學難點疑點:
教學難點1.大黃牡丹湯大黃與桃仁的配伍、冬瓜子和丹皮的作用
疑點及2.麻子仁丸重用麻子仁配伍大黃、枳實、厚樸組成攻潤相合之方,以治脾津不足腸胃燥熱之脾約證。
解決方法3.濟川煎用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使之效。
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1.脾陽虛的癥狀。
教等)2.麻子仁丸潤下的配伍原則
3.濟川煎用升麻的配伍意義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第二跋溝下劑
概述
1、定義
2、分類與適應證
板書設計
3、使用注意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密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10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二章瀉下劑第四節逐水十棗揚第五節攻補兼施黃龍揚
及章節題目第三堂和解劑概述第一節和解少陽小柴胡湯
1.掌握十棗湯、黃龍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學目的
2,熟悉和解劑概述
和要求
3.掌握小柴胡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一、教學內容提要:
1.十棗湯、黃龍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2.和解劑定義、適應證、分類及注意事項。
3.小柴胡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學內容二、教學重點:
提要及地點1.十棗湯為峻下逐水的常用方,應著重闡明甘遂、羌花、大戟的配伍.意義和使用注意,尤其是大棗在方中的特定配
伍意義.
2.黃龍湯既攻下熱結,又補益氣血,使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
3.小柴胡湯是主治傷澤少陽半表半里證的代表方,亦是調和膽胃的常用方。應針對病機,全面閘明其治法原理,明
確柴胡與黃苓為和解少陽的基本配伍結構。把握本方的配伍特點及運用的一股規律。
教學難點疑點:
教學難點1.十棗湯中甘遂、大戟、芫花的用法及大型的配伍意義
疑點及2.黃龍湯配伍枯梗的配伍意義
解決方法3.小柴胡湯中柴胡與黃苓的配伍關系,小柴胡湯在臨床上的運用
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1.中藥學中峻下逐水藥有哪些?
教等)2.寒邪的致病特點?
3.柴胡的功用有哪些?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每部分的安排)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板H設計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題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11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第三章和解劑第一節和解少陽大柴胡湯蘇蒂清膽湯
及章節胭目第二節調和肝脾四逆散
教學目的
1.掌握大柴胡湯、蒿苓清膽湯、四逆散、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和要求
?、教學內容提要:
.大柴胡湯、蒿苓清膽湯、四逆散、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二、教學壟點:
教學內容1.大柴胡湯由小柴胡湯合小承氣湯加減化裁而成,為和解少陽兼濕陽明實熱的常用方。應闡明其主治證候及組方原
提要及重點理。
2.尉苓清膽湯是主治少陽濕熱及痰熱i正的南用方,應重點分析其組方原理,古篙與黃苓的陀伍關系.比較與小柴胡
湯在功用.主治方面的異同.
教學難點疑點:
教學難點
2.大柴胡湯的配伍特點
疑點及
3.蒿號清膽湯的組方原則,其中有常的特點,本方所主膽熱犯月的臨床特點
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講授
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形式及實施步驟
講授
(包括提問、討論、參觀、
提問:
電化教學、實驗及掛圖、示
1.柴胡的功用有哪些?
教等)
2.肝與脾生理上有何關系?
時間安排(包括總體安排和
2學時
母部分的安排)
方名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板書設計
[主治]
1、病證
2、病機
3、癥狀
[方解]
后記(課后發現的問期及修
改意見)
備注
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日歷12
教師姓名:授課學科:方劑學
授課時間:授課對象:醫療、針
灸本科
教學單元
第三章和解劑第二節調和肝脾逍遙散痛瀉要方第三節調和腸目半熨瀉心湯
及章節題目
教學目的1.掌握逍遙敢、半熨瀉心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及其臨床運用
和要求2.熟悉痛瀉要方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及其臨床運用
?、教學內容提要:
教學內容逍遙散、痛溝要方、半夏溝心湯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服務合同書電子
- 合作投資合同協議書
- 公司副總經理聘用合同
- 委托外部研發合同
- 工程建筑施工合同
- 大型商場承包服務合同
- 回購居間合同協議書范本
- 養老合同終止協議
- 返回現金合同協議
- 物流協議合同
-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第二冊 交通工程與附屬設施
- 道路豎曲線任意樁號高程自動計算表
- 風電基礎施工合同
- 升降壓斬波電路
- 福州高新區高層次人才認定申請表
- 第2課 我給家人泡杯茶(課件)-四年級上冊勞動鄂教版
- GB/T 17395-2008無縫鋼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全文《中國式現代化》PPT
- 必修二英語單詞默寫
- 新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專題一《四則運算及運算定律》課件
- 宋詞欣賞《虞美人·聽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