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ITSAXX-2021T/CITSAXX-2021-10-智慧高速公路分級標準范圍本標準從道路、中心及服務等方面規定了智慧高速公路術語定義、基本規定、分級、分級內容和各個等級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擴)建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和管理,以及營運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設。也可為其他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提供參考。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4969公路照明技術條件GB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T18567-2010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模式JTGD70-2-201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DB33/T747-2009高速公路聯網運行收費、監控、通信系統技術要求交公路發[2012]747號公路交通氣象站網建設暫行技術要求交通運輸部2011年第13號公告收費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要求交通運輸部令2011年第9號,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定交通部2012年第3號公告高速公路監控技術要求交通部2012年第3號公告高速公路通信技術要求交通部2012年第3號公告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服務暫行技術要求術語和定義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智慧高速公路smartexpressway是在高速公路沿線布設相應設施設備并建有交通運行控制中心,集成應用傳感、通信、控制和綠色能源等先進技術,實現汽車更加安全、快速和綠色行駛的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公路分級smartexpresswaygrad高速公路的智慧能力及達到要求的等級劃分,通過對不同智慧等級規定、實現目標、建設內容、技術要求,表征交通安全、效率和綠色的程度,以及能夠為用戶提供的服務水平。智慧云控平臺smartcloudcontrolplatform指由端設備、邊子系統、云子系統組成,具有自下而上逐級數據處理與管控指令傳遞邏輯架構的高速公路云控制系統。主動管控activemanagementandcontrol主動管控是指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運行狀態,針對潛在的交通運行風險,主動采取交通管控措施,盡可能減少、甚至避免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的發生。車路協同vehicle-infrastructurecoordination車路協同是采用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車、車路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并在全時空動態交通信息采集與融合的基礎上提供車輛主動安全控制和道路協同管理服務,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從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綠色的道路交通系統。自動駕駛專用車道automatedvehiclededicatedlane自動駕駛專用車道是在道路沿線布設感知、通信、高精定位、邊緣計算等設施,使其具備車輛運行狀態全息感知、氣象環境感知、無線通信全覆蓋、厘米級的高精定位以及本地實時計算等能力,并配以適于機器識別的標志、標線等交安設施,實現貨車編隊運行、自動駕駛車輛管控運行的專用車道。貨車編隊行駛truckplatooning貨車編隊行駛是指利用傳感探測技術、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通過車載和路邊傳感裝置的智能探測及車-車通信和車-路通信,以及貨車自動操縱控制裝置的自動控制,實現貨車小間距編隊以及跟馳、拆分、重組等的自動駕駛運行。準全天候通行almostall-weatherrunning準全天候通行是指實時感知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狀態、車輛運行狀態、交通氣象狀態以及道路特征,通過交通管控、安全輔助及通行引導等措施,并輔以專項作業車,保障車輛在霧、雨、雪等氣象條件下的安全通行。自由流收費free-flowelectronictollcollection自由流收費是在沒有物理隔離設施的收費公路上,應用電子收費技術自動完成對多條車道上自由行駛車輛的收費處理,此種方式稱為自由流電子收費方式,也稱為多車道電子收費方式或全電子收費方式。3.105G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高精度定位highprecisionpositioning高精度定位是相對于普通定位而言,沒有明確的性能指標,一般在米級范圍內,具體精度要求取決于應用場景需求,如自動駕駛一般要求是5厘米,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一般是2-3毫米。高精度地圖highprecisionmap高精度地圖是相對于普通地圖而言,絕對精度小于1m,每100m相對誤差不超過0.1m,具備輔助完成高精度定位功能及道路級和車道級規劃能力、車道級引導能力的電子地圖。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LTE-V:長期演進技術-車輛通信(LongTermEvolution-Vehicle)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基本規定智慧高速公路分級原則5.1.1服務性智慧高速公路分級應圍繞用戶服務,結合高速公路管理者與用戶的服務需求,以高速公路智慧化所能為出行者和管理者提供的服務能力作為分級的依據。5.1.2適用性智慧高速公路分級應綜合考慮道路特點及交通狀況的作用效果,結合區域特征、工程特點、交通流量,按照以人為本、因路制宜、快速迭代、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規定。5.1.3智能化智慧高速公路分級內容應圍繞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從提高高速公路智能化水平方面進行智慧等級規定。5.1.4先進性智慧高速公路等級內容應結合新技術的發展,支持新技術的應用,從推進新技術應用方面規定智慧等級內容。智慧高速公路分級5.2.1智慧高速公路等級劃分參照智慧高速公路分級原則進行分級。5.2.2智慧高速公路等級由低到高分為簡單智慧、基本智慧、網聯協同智慧、自動駕駛智慧和自主可控智慧五個技術等級。具體定義如下。5.2.3智慧高速公路等級由低到高分為1到5級,高等級的智慧內容涵蓋低等級的智慧內容,具體劃分及定義見表1。高速公路智慧化分級表智慧等級等級名稱基本條件實現目標關鍵內容服務及管理實施主體信息服務方式管控方式外場設施設備D0無智慧土木工程滿足車輛上路的基本要求應急電話、服務熱線人工無標志標牌標識標牌D1簡單智慧傳統三大系統滿足高速公路使用者基本要求ETC收費、視頻監控、應急處置、信息查詢服務人為主、智慧為輔靜態信息為主被動VMS、視頻監控、檢測器D2基本智慧數字化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化的基礎條件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共享、自由流收費、智慧服務區人、智慧共管動態、實時信息主動高精定位、設施監測、智能感知監測設備D3協同式智慧V2X、云控平臺具有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能力編隊行駛車隊管控、車道路權分配人為輔,智慧為主車道級高精準信息智能協同車路協同設施D4可持續、自主可控智慧綠色能源供給體系可持續、低排放、資源節約、抵御惡劣氣象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全天候、新能量供給、自我診斷和維修能力的綠色材料無人參與、人可干預重要管理按需提供信息自動新能源、新材料、高智慧化設施各智慧化等級描述如下:1. D0級智慧化:高速公路無智慧化。道路為基本的土木工程,有交通標志、標牌,具備車輛上路行駛的條件,服務和管理完全靠人工方式。2. D1級智慧化:高速公路具有簡單的智慧化。建設有傳統的收費、通信、監控三大系統,滿足高速公路使用者基本需求,提供電子不停車收費、視頻監控、應急處置、信息查詢等基本服務。路側有可變情報板、視頻監控、交通檢測器等。服務和管理以人為主、智慧為輔的方式。3. D2級智慧化:高速公路具有基本的智慧化。基礎設施逐步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為下一步的智慧化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在基礎設施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重大基礎設施等全方位數字化監測和管理、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安全引導、太陽能等新能源服務。路側建設有高精定位、設施監測、智能感知監測等設施設備。服務和管理采用人工和智慧化相結合的共同管理方式。4. D3級智慧化:高速公路具有協同式智慧化。建設有車路協同設施、云控平臺,實現網聯協同的智慧化管控環境,具有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貨車編隊行駛等新技術的能力。提供車路協同安全管控、車道級、伴隨式的高精準信息服務等等。路側建設有車路協同設施設備。服務和管理采用以智慧為主、人工為輔的方式。5. D4級智慧化:高速公路具有自主可控的智慧化。提供自動駕駛混合交通流的管控、“全天候”通行、基礎設施自我診斷能力、新能量供給應用等服務。智慧高速公路具有可持續、低排放、資源節約、抵御惡劣氣象和自然災害的能力。路側建設有新能源、新材料、高智慧化設施。服務和管理采用完全的智慧化方式,人工可以干預重要的服務和管理。服務能力評價指標本標準采用以服務能力作為評價智慧水平的依據,選取智慧高速公路提供的服務作為指標進行評價,智慧高速公路的服務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收費服務;——管控服務;——信息服務;——基礎設施數字化;——云控平臺;——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新能源服務;——應急救援處置;——隧道服務;——智慧服務區;——照明服務。智慧等級的評價方法本標準通過對服務能力評價確定智慧等級,每個等級選取能夠代表這一等級特征的若干項服務指標進行評價,如果滿足這個等級指標的要求,則應屬于這一智慧等級。智慧高速公路智慧等級內容智慧等級D06.1.1實現目標應達到行業和地方標準對高速公路主體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滿足車輛上路的基本條件。6.1.2服務和管理實施主體完全靠人工實施服務和管理。6.1.3等級特征本等級無智慧化,高速公路以土木工程為主,建有應急電話、服務熱線、標識標牌等基本的交通工程及交通安全設施,滿足車輛上路的基本要求,無智慧化設施設備。6.1.4等級要求無。智慧等級D16.2.1實現目標應達到行業和地方標準對高速公路的基本建設要求,滿足高速公路使用者對信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6.2.2服務和管理實施主體主要以人工的方式對道路使用者提供服務和對交通運行實施管理,數據融合、智能處理、輔助決策等智慧化的服務和管理起輔助作用。6.2.3等級特征本等級應具有簡單的智慧化能力,主要智慧化條件為高速公路傳統的三大系統和監控中心,具備為使用者提供電子不停車收費服務、視頻監控、管控服務、信息服務、應急處置、隧道等簡單服務。6.2.4等級要求6.2.4.1收費服務提供電子不停車收費服務。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應滿足交通運輸部2011年第13號公告中收費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要求、DB33/T747-2009《高速公路聯網運行收費、監控、通信系統技術要求》中的規定。6.2.4.2 管控服務管控服務以被動管控為主,在擁堵、事故、施工、惡劣氣象等交通事件發生時,提供交通管控服務,交通管控采用可變信息板、手機APP、多媒體廣播等方式;應能夠及時提供交通誘導、分流、限速等基本的管控服務。管控系統重點為對交通狀態的監控,監控系統建設應符合交通運輸部2012年第3號公告中《高速公路監控技術要求》的規定。6.2.4.3 信息服務以靜態信息服務為主。信息服務系統建設應符合交通部2012年第3號公告中《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服務暫行技術要求》中的規定。6.2.4.4 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建設應符合GB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的要求。6.2.4.5 應急處置應急處置應符合交通運輸部令2011年第9號中《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定》的要求。6.2.4.6 惡劣氣象通行服務在惡劣氣象高發區域或路段布設氣象檢測器,氣象檢測器要求應符合交通部2012年第3號公告中《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服務暫行技術要求》和交公路發[2012]747號《公路交通氣象站網建設暫行技術要求》中的規定。6.2.4.7 智慧隧道隧道系統建設應符合JTGD70-2-201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中規定的技術要求,以及GB/T18567-2010《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模式》中規定的技術要求。6.2.4.8 智慧服務區在服務區進口應布設可變情報板,提供服務區內的服務信息以及服務設施誘導、停車誘導。6.2.4.9 照明系統高速公路應部署照明系統,保障夜間及能見度低情況下的道路光照條件。隧道照明系統建設應符合JTGD70-2-201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中公路隧道照明設計細則》的基本要求。智慧等級D26.3.1實現目標以道路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化水平提升為重點,滿足道路使用者對通行效率、安全和服務的基本需求,為更高層級的智慧化提供基礎條件。6.3.2服務和管理實施主體以人工和智慧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道路使用者提供服務和對交通運行實施管理。6.3.3等級特征本等級應具有基本的智慧化能力,主要智慧化條件為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本等級具備為使用者提供動態信息服務、基礎設施數字化、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智慧隧道、智慧服務區、新能源等基本服務。6.3.4等級要求6.3.4.1 收費服務收費服務采用自由流收費方式。收費系統建設符合交辦公路函〔2019〕320號《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總體技術方案》、交科技函〔2019〕338號《聯網收費系統省域系統并網接入網絡安全基本技術要求》、交辦公路函〔2019〕856號《高速公路ETC門架系統技術要求》的規定。6.3.4.2 管控服務以主動管控為主,在擁堵、事故、施工、惡劣氣象等交通事件發生前,能夠準確預測并提前對交通采取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對交通的影響。6.3.4.3 信息服務為使用者提供實時、動態的信息服務,基本的信息服務應覆蓋高速公路全線,應提供擁堵、事故、施工、氣象等實時、動態的交通信息服務。a) 應提供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交通信息查詢服務;b) 可通過手機APP、可變情報板等多種方式為出行者提供交通信息服務。6.3.4.4 基礎設施數字化基礎設施數字化是本等級最重要的特征,重點是建立基礎設施數字化系統,提升對基礎設施全程可追溯能力、重要結構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維護能力。a) 應對沿途重要基礎設施的構件(橋墩、箱梁等)、桿件、設施進行統一的標識編碼;b) 應構建基礎設施監控平臺,建設高速公路重要結構物及設施的數字檔案,建立數據庫系統,包含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的過程信息。應具備對基礎設施全程可追溯能力;c) 在重要區域應配置數字化標志標線;d) 基礎設施監控平臺通過對接入的各種傳感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及時辨識基礎設施安全風險,并進行安全風險預警;e) 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應具備對沿途長大橋梁、隧道、路基路面、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等進行外觀、結構及運行狀態等全方位數字化監測和管理的能力,為未來對重要結構物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維護提供條件。6.3.4.5 高精度定位a) 高精度定位系統提供的服務應覆蓋高速公路全線,包括路段和隧道。b) 高精度定位系統應能為高速公路用戶提供實時厘米級、事后毫米級位置服務,隧道除外;c) 隧道內面向車道級主動安全服務的定位精度應達到分米級。6.3.4.6 高精度地圖a) 應制作高速公路全線的高精度地圖,包括路段和隧道;b) 高精度地圖數據應包括道路數據、車道數據、標志標線數據以及交通設施數據等。6.3.4.7 應急處置a) 高速公路全線應布設交通事件檢測器,具備對全線緊急交通事件的快速發現、快速處置能力;b) 應急處置從接到指令到抵達現場的平均時間應小于15分鐘。6.3.4.8 惡劣氣象通行服務a) 在高速公路全線應布設全要素氣象檢測器,在惡劣氣象多發路段應布設能見度、路面狀態等檢測器;b) 在惡劣氣象多發路段應布設交通安全設施設備;c) 在跨江橋梁等易出現團霧的路段路側建設誘導燈系統;d) 在惡劣氣象多發路段應布設車路協同設施設備、變限速標志及可變情報板,具備“準全天候”通行的能力。6.3.4.9 智慧隧道a) 隧道內應布設交通流檢測器、車牌識別和視頻監控、交通事件檢測設備;b) 應在隧道內分車道布設車道指示器,提供車道限速、車道開放/封閉等信息;c) 應在隧道內、進出口過渡區域布設可變情報板,具備提供安全預警和管控信息的能力;d) 在隧道內、隧道間宜建設能夠緩解駕駛人員緊張和改善駕駛環境的智慧照明設施。6.3.4.10智慧服務區a) 在服務區進出口應布設交通流檢測器、車牌識別設備;b) 停車區、加油充電區,特別是危險品車輛停放區,應布設能夠覆蓋停放區域的視頻監控設備;c) 服務區內宜考慮布設可變情報板;d) 借助服務區情報板、廣播等多種信息服務渠道為服務區內的車輛提供高速公路實時交通狀態信息。6.3.4.11新能源服務a) 在沿線服務區內和道路邊坡等建設太陽能產能設施;b) 選取靠近居民居住密集區的路段,布設太陽能光伏聲屏障。智慧等級D36.4.1實現目標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形成車路協同的智能道路交通環境,以云控平臺為中心、以網聯、協同手段提高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和管控水平。具有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貨車編隊行駛等新技術的能力。6.4.2服務和管理實施主體主要以智慧化的方式對道路使用者提供服務和對交通運行實施管理,人工參與的服務和管理起輔助作用。6.4.3等級特征本等級應具有網聯協同的智慧化能力,主要智慧化條件有車路協同系統和云控平臺建設。本等級具備提供車道級、主動式管控服務、為用戶提供伴隨式高精準信息服務、車路協同安全預警、應急處置等服務。6.4.4等級要求6.4.4.1 收費服務拆除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費站點,實現全網的自由流收費服務。6.4.4.2 管控服務以車路協同為主要手段,結合多種管控方式對交通狀態、特別是交通風險進行準確識別、處理、實時發布安全預警,以及交通流進行智能協同管控。a) 沿高速公路全線布設全智能安全誘導和管控設施,提供車道級、主動式交通管控能力;b) 在高速公路全線,特別是出入口、樞紐互通、重要路段等位置,應布設車路協同、動態限速、可變情報板等設施設備,具備對相關車輛進行安全預警能力,安全預警系統反應時延應小于100毫秒;c) 通過不規范駕駛行為的識別,能夠對頻繁并線、加減速等駕駛行為進行主動管控;d) 采取分流、誘導等管控措施,實現高速公路流量均衡。6.4.4.3 信息服務具備為道路使用者提供車道級、伴隨式、高精準的信息服務的能力。a) 可通過車路協同車載設備等方式為出行者提供車道級、伴隨式的高精準信息服務,并在服務區內為出行者提供停車誘導、能源供給等服務;b) 面向出行者的不同需求,應具有提供個性化交通信息定制服務的能力,具備出行信息精準推送的能力。6.4.4.4 基礎設施數字化在D2等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數字化的水平,具備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能力。a) 升級基礎設施監控平臺,能夠實現對接入的各種傳感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及時辨識基礎設施安全風險,并具有安全風險預警的能力;b) 建設BIM模型及系統,應具有道路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智能化監管的能力。6.4.4.5 云控平臺云控平臺是本等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智慧高速公路的大腦,對路網交通協同控制和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 云控平臺應具備對海量數據和復雜任務計算處理能力、統一的運行監測和綜合管理能力;b) 云控平臺應具有對高速分合流區域、交通事件多發路段以及全線不同層級交通運行精準管理和控制能力;c) 可根據路段流量、交通事件等信息動態調節路段交通狀態,提高高速公路全線的通行效率;d) 具有根據交通狀態進行態勢分析、預測及決策能力。6.4.4.6應急處置a) 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利用主動管控中的車路協同、可變情報板等設施;b) 應急指揮小組可利用云控平臺協同路公司、路政、交警、消防、醫療等部門并快速發出應急救援指令,同時能夠全程為應急救援人員提供救援信息;c) 應急處置從接到指令到抵達現場的平均時間應小于10分鐘。6.4.4.7照明服務a) 全線部署照明系統,提升夜間及能見度低情況下的道路光照條件。全線照明參照《公路照明技術條件》中一級照明等級中的質量要求,照明強度根據環境光線強度自動調節;b) 在跨江橋梁等易出現團霧的路段,應在路側建設誘導燈系統。6.4.4.8 智慧隧道a) 應布設交通流檢測設備、交通事件檢測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b) 隧道進出口應布設車路協同設施、可變情報板,提供安全預警信息;c) 隧道內應分車道布設車道指示器,可提供車道限速、車道開放/封閉等信息。6.4.4.9 智慧服務區a) 服務區進出口應布設交通流檢測器、車牌識別設備;服務區進出口應布設車路協同路側設備、可變情報板;b) 停車廣場應布設能夠覆蓋停車廣場的視頻監控設備和可變情報板;c) 危險品車輛停放區應布設能夠覆蓋停放區域的視頻監控設備;d) 加油站、充電站應布設視頻監控。智慧等級D46.5.1實現目標建設可持續、低排放、資源節約的基礎設施,實現基礎設施、車輛、路側設備之間的通信和能量交換,新型設施具有自診斷、自修復功能,道路交通具有抵御惡劣氣象和自然災害的能力。6.5.2服務和管理實施主體以完全智慧化的方式對道路使用者提供服務和對交通運行實施管理,人工可以對重要的服務和管理進行干預。6.5.3等級特征本等級具有自主可控的智慧化,主要智慧化條件實現全自動收費、自動駕駛混合交通流的管控、“全天候”通行、基礎設施自我診斷能力、新能量供給應用等服務。本等級具備對路網全自動、全方位的服務和監管能力。6.5.4等級要求6.5.4.1 管控服務實現路網管控全自動,根據路網的交通運行狀態,系統自動通過車路協同、可變情報板、手機APP等多種方式,實時、動態對路網交通進行管控;a) 應具有全線交通氣象和環境實時感知和精準預測的能力;b) 應建設全智能安全誘導設施和管控設置;c) 應能夠滿足自動駕駛貨車編隊行駛的要求,貨車編隊行速度宜大于60公里/小時。6.5.4.2 云控平臺a) 應對交通運行狀態具有精準計算和決策能力;b) 對高速公路網絡不同層級交通運行系統精準管理和控制;c) 應具有對高速公路全路網不同路段、不同層級的交通運行精準管理和控制能力,路網級云控平臺計算時延應為分鐘級;d) 能夠實現人工駕駛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混合交通流的協同管控。6.5.4.3 基礎設施數字化a) 通過對基礎設施結構的健康檢測,及時識別結構的健康狀態,應具有設施的自我診斷能力;b) 基礎設施應能夠承受和抵御惡劣氣象和自然災害等影響,保持最佳的運行狀態,支持交通的正常運行;c) 道路的維修和維護應能夠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進行。6.5.4.4應急處置a) 應具有對交通事件具有快速及時的應急處置能力;b) 應具有對公路基礎設施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處置的能力;c) 應急處置從接到指令到抵達現場的平均時間應小于5分鐘。6.5.4.5 惡劣氣象通行服務采用交通信息監測、車路協同、邊緣計算等技術和管理辦法,通過車路協同預警、誘導服務,保障特定惡劣氣象條件下車輛的“全天候”安全通行。6.5.4.6 新能源服務a) 全線或部分路段形成新能源供給能力,為車輛和路側設施提供能源,如光伏路面,太陽能發電設施,光伏路面具有融雪融冰功能;b) 全線或部分路段建設動態充電系統,提供移動充電服務。6.5.4.7 智慧隧道a) 對車輛駕駛行為、交通流狀態具有準確識別、精準管控的能力;b) 具有完備的隧道交通事件精準識別、預警、管控、快速響應與緊急救援能力。6.5.4.8 照明系統應在高速公路全線建設智能照明系統,照明系統應能夠隨車輛的行駛軌跡在車輛前方提供照明,并智能控制光照亮度,達到精準照明和節省能源的效果。
參考文獻GB/T18367-2001公路收費方式GB/T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檢測器GB/T20839-2007智能運輸系統通用術語GB/T24726-2009交通信息采集視頻車輛檢測器GB/T26771-2011微波交通流檢測器的設置GB/T28789-2012視頻交通事件檢測器GB/T31024.1-2014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專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總體技術要求GB/T34428.4-2017高速公路監控設施通信規程第4部分:氣象檢測器GB/T33697-2017公路交通氣象監測設施技術要求GB/T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T34982-2017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要求JT/T714-2008道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檢測器JT/T714-2008道路交通氣象環境埋入式路面狀況檢測器JT/T1008.1-2015公路交通情況調查設備第1部分:技術條件JTG/T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GB/T29111道路交通信息服務通過蜂窩網絡發布的交通信息BD440013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基準站建設技術規范T/ITS0063智能網聯駕駛高精度數字地圖第1部分:高速公路交公路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伙開店鋪合同協議書
- 2025年燒結釤鈷永磁材料合作協議書
- 護理超聲培訓課程
- 國際會議同傳翻譯設備租賃與翻譯培訓全面服務合同
- 靜脈輸血病人護理
- 網店過戶交易安全保障與后續運營支持合同
- 區塊鏈智能合約代碼智能合約安全審計與合規審查補充協議
- 離婚協議財產債務分割及免除條款合同
- 游戲公會會員招募與培訓服務協議
- 網絡內容審核系統軟件租賃與功能優化升級服務協議
- 《可復制的領導力》讀書分享
- GB/T 25085.2-2024道路車輛汽車電纜第2部分:試驗方法
- 【水利水電】李想 案例專項班教案 03-案例專項班(三)
- 水利工程項目預算管理方案
- 銀行大額存單業務培訓
- DB37-T 4733-2024預制艙式儲能電站設計規范
- wps計算機二級試題及答案
- 鋼板樁安全技術交底
- 師德師風-做“四有”好老師
- 衣食住行見證改革開放時代變遷-(修訂)
- 弱電智能化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