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二)》奧鵬東師網考題庫正確答案_第1頁
《古代漢語(二)》奧鵬東師網考題庫正確答案_第2頁
《古代漢語(二)》奧鵬東師網考題庫正確答案_第3頁
《古代漢語(二)》奧鵬東師網考題庫正確答案_第4頁
《古代漢語(二)》奧鵬東師網考題庫正確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東北師范大學網考試題題庫

古代漢語(2)

正確答案

試讀兩頁內容如下:

(1)布衣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正確答案:D

(2)由兩個獨立的單詞作為詞素結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個單純的意義的復音詞叫做

A連綿詞

B合成詞

C重言

D單純詞

正確答案:B

(3)下列注釋術語中,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

狀態的形容詞的是

A讀為

B之言

C貌

D謂

正確答案:C

(4)"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中“重〃字存在的語法現象是()

A賓語前置

B名詞用作動詞

C使動用法

D意動用法

正確答案:D

(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其中“然〃的意思是()

A燃燒

B這樣

C……的樣子

D認為......對

正確答案:B

(6)興亡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正確答案:D

(7)“今我睹子之難窮也”中“窮的詞義是()

A生活困難

B貧窮

C仕途不暢

D走到盡頭

正確答案:D

(8)“蜒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其中"堤〃的意思是()

A黏土

B模具

C容器

D制造

正確答案:B

(9)根據字形和詞義的聯系,致的本義是

A種植

B權勢

C執著

D逮捕

正確答案:A

(10)五言律詩首句入韻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正確答案:D

1,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中的“園圃”是同義復詞。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2.布衣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答案】D

3.由兩個獨立的單詞作為詞素結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個單純的意義的復音詞叫做

A.連綿詞

B.合成詞

C.重言

D.單純詞

【答案】B

4.下列注釋術語中,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

的形容詞的是

A.讀為

B.之言

C.貌

D.謂

【答案】C

5.三十六字母大約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聲母系統,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6,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中“重”字存在的語法現象是()

A.賓語前置

B.名詞用作動詞

C.使動用法

D.意動用法

【答案】D

7.下面句子里,有名詞用作動詞這一用法的是

A.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B.蜒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C.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D.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于法。

【答案】B,D

8.“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其中“然〃的意思是()

A.燃燒

B.這樣

C.......的樣子

D.認為......對

【答案】B

9.興亡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答案】D

10.“今我睹子之難窮也〃中"窮的詞義是()

A.生活困難

B.貧窮

C.仕途不暢

D.走到盡頭

【答案】D

11.“蜒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其中"蜒〃的意思是()

A.黏土

B.模具

J容器

D.制造

【答案】B

12.復音詞是指只包含一個詞素的詞,有時用一個漢字表示,如走;有時用兩個漢字表示,

必須合起來才有意義,如含糊。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3.根據字形和詞義的聯系,軌的本義是

A.種植

B.權勢

C.執著

D.逮捕

【答案】A

14.用現代語音理論去分析,所謂〃濁〃,就是指發音時聲帶不顫動的不帶音;所謂"清〃,就是

指發音時聲帶顫動的帶音,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5.五言律詩首句入韻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答案】D

1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中"之"字的詞性是()

A.代詞

B.助詞

C.動詞

D.語氣詞

【答案】C

17.根據字形與詞義的聯系,衡的本義是

A.沖動

B.前進

C.活動

D.交叉路口

【答案】D

大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其中"精”的意思是()

A.精氣

B.精華

C.精神

D.精英

【答案】B

19,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其中“怒”的意思是()

A.振奮

B.奮發

C.憤怒

D.怨憤

【答案】A

20.誡日:"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中”壁〃的文中義是()

A.壁照

B.墻壁

C.院落的圍墻

D.軍隊的營壘

【答案】D

21.關于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的描述,錯誤的一組是

A.五言的以首句入韻為正軌

B.七言的以首句入韻為正軌

C.五言的以仄收式為正軌

D.七言的以平收式為正軌

【答案】A

22.近體詩押韻要依照

A.切韻

B.廣韻

C.唐韻

D.平水韻

【答案】D

23.“之二蟲又何知?"其中"之〃是指示代詞。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24.對“天之蒼蒼,其正色邪?〃中的“蒼蒼”,正確的是

A.是個疊音詞

B.是個附音詞

C.深藍色的意思

D.是一個詞組

【答案】A,C

25.關于《史記》,闡述正確的有

A.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

B.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C.有最通行的所謂的“《史記》三家注。

D.作者是司馬光

【答案】A,B,C

26.從本義發展衍生出來的詞義是一個詞的

A.引申義

B.假借義

C.轉義

D.變義

【答案】A

27.“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干羽,羽不用〃,其中“干”的意思是()

A.送

B.打擾

C.干涉

D.求

【答案】D

28.卜列句子中含有偏義復詞的是

A.布出尋常,庸人不釋

B.齊王聞之,君臣恐懼

C.晝夜勤作息,伶傳縈苦辛

D.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答案】C,D

29.反切的原則是

A.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

B.上字取聲韻,下字取調

C.上字取韻和調,下字取聲

D.下字取聲韻,上字取調

【答案】A

30.三十六字母中全清字母的代表漢字有.

A.幫非端知精心

B.邪床禪群匣

C.并奉定澄從

D.照審見影曉

【答案】A,D

31.詞義縮小指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也隨之擴大,擴大的結果使古義

成了新義外延的一部分。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32.據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聲母的個數是

A.32

B.23

C.13

D.30

【答案】A

3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現象的有

A.“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

B.言戰者多,被甲者少矣

C.適莽蒼者,三次而反。

D.木之中繩,而糅以為輪。

【答案】A,B,D

34.“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其中“戶〃的文中義是()

A.戶主

B.門戶

C.房門

D.窗戶

【答案】C

35."去以六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到......去o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36.“批大谷|3,導大裁,因其固然",其中"因〃的意思是])

A.因為

B.順著

C.根據

D.于是

【答案】B

37.“木之中繩,而糅以為輪。〃中僻〃通"煤”。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38.《莊子》一書的篇目,包括

A.內篇

B.外篇

C.中篇

D.雜篇

【答案】A,B,D

39.下列句子中,沒含有偏義復詞的是

A.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B.吾不忍其毅解

C.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

D.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答案】B,C

40.“則舉圖而委,效璽而請兵矣",其中"委〃的意思是()

A.交付

B.委托

C.萎縮

D.組織

【答案】A

41.“南冥者,天池也。"其中"天池"的意思是()

A.地名

B.天上的池塘

C.天邊的池

D.天然形成的池

【答案】D

42.五音是我國傳統語音學術語,它是按什么的不同劃分的

A.發音方法

B.聲帶顫動與否

C.發音原則

D.發音部位

【答案】D

43.用在注釋古書時,使文意如水流注,暢通明曉的注釋方法是

A.傳

B.注

C.疏

D.箋

【答案】B

44,斗〃的詞義由“酌酒器〃引申為“北斗星〃,引申義與本義的聯系是

A.引申義與木義所指稱的對象有相似之處

B.引申義與本義所指稱的對象相互關聯,彼此牽涉。

C.引申義與本義之間有因果關系。

D.引申義與本義之間有條件關系

【答案】A

45.下列詞語屬于連綿詞的是

A.披靡

B.瓠落

C.扶搖

D.布衣

【答案】A,B,C

46.關于《史記》,說法正確的是()()()()

A.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

B.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

C.有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

D.作者是司馬遷

【答案】B,C,D

47.在唐代,“疏”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所以又稱為

A.傳

B.箋

C.正義

D.音義

【答案】C

48.“今井隆之道,車不得方軌。〃其中“方”的意思是()

A.方正

B.并列

C.相接

D.連接

【答案】B

49.“朝菌不知晦朔"中"晦朔〃是一個復音詞。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50.古人給《莊子》作注的有晉代的司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現存的只有誰的注本十卷,

唐代有成玄英為此作疏。()

A.司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答案】B

51,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中“樹〃的詞義是()

A.樹木

B.樹立

C.種植

D.成長

【答案】C

52.下面各句中,有使動用法這一特殊語法現象的是

A.堅甲厲兵以備難。

B.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C.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D.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

【答案】A,B,D

53.《呂氏春秋》原書包括紀()

A.12篇

B.6篇

C.8篇

D.160篇

【答案】A

54.根據字形和詞義的聯系,幸人的本義是

A.拿著

B.拘捕罪人

C.掌管

D.堅持

【答案】B

55.《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和七

十列傳。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56.下列各句中,含有連綿詞的是

A.水擊三千里,拎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B.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闋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C.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D.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窟之器,聚沸靡之財

【答案】A,B

57.由于古代沒有記音符號,所以就用記錄音節的漢字代表音節中的第一個音素一一聲母,

這個代表聲母的漢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記音節的第一個音素。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58,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中"絕"的意思是()

A.絕對

B.直上

C.穿過

D.斷

【答案】B

59.“天之蒼蒼,其正色邪?〃中“其"的詞性為()

A.指示代詞

B.人稱代詞

C.副詞

D.語氣詞

【答案】D

60.“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詞義是()

A.振奮

B.奮發

C.憤怒

D.怨憤

【答案】A

61.下列句子中,“集”用作木義的是

A.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B.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C.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D.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答案】D

62.“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中“質〃的意義是()

A.質量

B.箭靶

C.對象

D.人質

【答案】B

63.“動作者歸之于功,為勇者盡之于軍〃中“功〃的意義是()

A.組織者

B.活動的人

C.勞動人民

D.有功之臣

【答案】C

64.下列各項,是從詞義演變的結果來看占今詞義差異的是

A.詞義變化顯著

B.詞義擴大

C.詞義縮小

D.詞義轉移

【答案】B,C,D

65.“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幾矣〃中的“社稷〃指土神和谷神。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66.“適莽蒼者,三浪而反,腹猶果然〃中“適”的意思是1)

A.適合

B.合適

C.到......去

D.離開

【答案】C

67.“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闋者,而后乃今將圖南。〃中“天闊"屬于()

A.附音詞

B.連綿詞

C.合成詞

D.詞組

【答案】B

68.“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意思是自然形成的池塘。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69.“吟而不言,不如瘩聾之指麾也",其中"瘠聾''是()

A.附音詞

B.連綿詞

C.合成詞

D.詞組

【答案】D

70.《呂氏春秋》全書現存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包括

A.紀

B.論

C.覽

D.傳

【答案】A,B,C

71.溶溶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合成詞

C.附音詞

D.疊音詞

【答案】D

72.單純詞是指只包含一個詞素的詞,有時用一個漢字表示,如走:有時用兩個漢字表示,

必須合起來才有意義,如含糊。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73.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有

A.仄起仄收式

B.平起仄收式

C.仄起平收式

D.平起平收式

【答案】A,B,C,D

74.古無輕唇音,這個觀點的提出者是清代學者

A.段玉裁

B.許慎

C.錢大昕

D.王力

【答案】C

75.《史記》是什么體的歷史著作()

A.國別體

B.編年體

C.紀傳體

D.語錄體

【答案】C

76.“去以六月息也〃其中“思〃的意思是()

A.休息

B.氣息

C.呼吸

D.停止

【答案】A

77.《莊子》一書,包括內篇()

A.7篇

B.15篇

C.11篇

D.33篇

【答案】A

78.古韻學家按韻尾不同把韻分三類,其中以元音收尾或沒有韻尾的稱為

A.陽聲韻

B.陰聲韻

C.上聲韻

D.入聲韻

【答案】B

79.疊韻是古代漢語中常見的語音現象,就是指兩個字的韻

A.相同

B.相近

C.相似

D.相像

【答案】A

80.在漢語語音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常常有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互相轉變的現象,它互

變的前提是彼此的什么相同

A.主要聲母

B.主要韻母

C.主要元音

D.主要輔音

【答案】C

81.下列各同義詞,在等級觀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饑、餓

B.笑、哂

C.殺、弒

D.賜、予

【答案】B,C,D

82.下列詞語屬于復音詞中的合成詞的是

A.披靡

B.瓠落

C.匍匐

D.布衣

【答案】D

83.下列各詞屬于疊音詞的是

A.猶豫

B.有眾

C.布衣

D.坎坎

【答案】D

84.在古代漢語中,詞匯從音節上看是以什么為主的

A.復音詞

B.單音詞

C.雙音詞

D.附音詞

【答案】B

85.通常是告訴讀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的讀音來讀的音韻術語是

A.如字

B.讀日

C.讀如

D.讀為

【答案】A

86.下列各組同義詞,從語法上看有所差異的一組是

A.恥——辱

B.恭---敬

C.具易---予

D.肌一一肉

【答案】A

87.詞的本義在一組詞義中只有一個,而引申義的數量可以很多。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88.根據字形和詞義的聯系,亦的本義是

A.也

B.姓

C.夜晚

D.腋窩

【答案】D

89.用在形容詞或動詞后面,表明被釋的詞具有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的術語是

A.貌

B.猶

C.日

D.謂

【答案】A

90."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意思是生氣。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91.古漢語中,“之一一往”的差異在于

A.詞義內容不同

B.語法功能不同

C.等級觀念和感情色彩

D.習慣用法不同

【答案】B

92.關于“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中的"瓠落〃,說法正確的是()

A.連綿詞

B.附音詞

C.合成詞

D.疊音詞

【答案】A

93.《莊子》一書,包括外篇()

A.7篇

B.15篇

C.11篇

D.33篇

【答案】B

94."之二蟲又何知?"中"之〃的詞義是()

A.去往

B.這

C.的

D.它們

【答案】B

95.《禮記&08226;月令》:"鷹乃學習”句中”習〃川的是它的

A.本義

B.引申義

C.假借義

D.變義

【答案】A

96.在傳統音韻學里,把同一韻的字歸并到一起,構成一個獨立的組合,稱為

A.韻目

B.韻攝

C.韻部

D.韻尾

【答案】C

97,只包含一個詞素的詞叫

A.連綿詞

B.合成詞

C.疊音詞

D.單純詞

【答案】D

98.《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99.關于”則以此人不知黑白之辯矣〃中“辯〃,說法正確的是()

A.同嘲〃

B.通"辮”

C.通"辨"

D.與"瓣〃為古今字

【答案】C

100.“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中“損〃的意思是()

A.減少

B.損失

C.損害

D.少德

【答案】A

101.對“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中"瓠落〃,說法正確的為()

A.連綿詞

B.附音詞

C.合成詞

D.疊音詞

【答案】A

102.“吟而不言,不如瘩聾之指麾也〃,其中“吟"的意思是()

A.高聲吟詠

B.朗誦

C.緊閉著

D.呻吟著

【答案】C

103.關于三十六字母,說法正確的是

A.三十六字母中次濁的有:幫非端知精心照審見影曉

B.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徹清穿溪

C.三十六字母中全濁的有:并奉定澄從邪床禪群匣

D.三十六字母大約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聲母系統

【答案】B,C,D

10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中"其"是代詞,有“它的〃的意思。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05.“去以六月息也"中"息"的意思是氣息。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06.古代漢語中的復音詞中是由兩個意義相反、相對或意義相近、相關的詞素組合成的、其

中一個詞素有意義,而另一個詞素只充當陪襯音節的是

A.連綿詞

B.附音詞

C.疊音詞

D.偏義復詞

【答案】D

107.詞義擴大指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結果使古義成了新義外延的一部分。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108.兩個音節連綴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單純詞是

A.合成詞

B.疊音詞

C.連綿詞

D.附音詞

【答案】C

109.據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韻部有()個

A.32

B.23

C.13

D.30

【答案】D

110.單注本是與原書別行為注本,不包括單疏本。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11.“以為直于君而曲于父,報而罪之"中"報"的詞義是:)

A.判決

B.報答

C.舉報

D.審問

【答案】A

112.下面句子里,有意動用法這一現象的是

A.堅甲厲兵以備難,而美蒿紳之飾

B.小國寡民

J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D.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于法。

【答案】A,C

113.關于“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中的"扶搖”,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個復音詞

B.是一個連綿詞

C.旋風的意思

D.飄搖的意思

【答案】A,B,C

11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中“望洋〃的文中義是()

A.望這海洋

B.迷茫直視的樣子

C.仰視的樣子

D.遠望的樣子

【答案】C

115.憫,善哉!技蓋至此乎?"中"此"與"嘻"的關系是通假。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16.從本義發展衍生出來的詞義是詞的()

A.引申義

B.假借義

C.初始義

D.基礎義

【答案】A

117.關于“殺、弒〃,說法正確的是()00()

A.這兩個詞都有殺的意思,殘害人生命的意思

B.“殺〃是個泛用的動詞,適用面廣

C.以下殺上都可以用“弒。”

D.兩詞在等級觀念上有所不同

【答案】A,B,C,D

118,諫、窗〃這兩個同義詞間的差異是()

A.詞義內容上不同

B.習慣用法上不同

C.等皴觀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

D.語法功能上不同

【答案】A

119.融融屬于復音詞中的1)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答案】B

120.重疊兩個相同的音節所組成的詞叫

A.連綿詞

B.合成詞

C.疊音詞

D.單純詞

【答案】C

121.關于異讀,說法正確是()()()()

A.異讀是一個字有幾個讀音的現象

B.不同的讀音往往表示了詞義或詞性的不同

C.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屬于異讀

D.古書上常常有一字異讀的情況

【答案】A,B,C,D

122.“今井隆之道,車不得方軌〃中"方"的意思是()

A.方正

B.并列

C.相接

D.連接

【答案】B

123.“燕王好微巧,衛人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養之以五乘之奉",關于此句,理

解正確的是()()()()

A.好是喜好的意思

B.說理解為“悅〃

C.乘讀為sheng

D.奉是俸祿的意思

【答案】A,B,C,D

124,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

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格律詩。

A.錯誤

B.正確

【答案】A

125.關于《呂氏春秋》一書,說法正確的有()()()()

A.《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相國呂不韋的食客們共同撰寫的。

B.原書分為十二紀,六論,八覽

C.全書現存共一百六十篇:.

D.因為書中有八覽,后人也叫這部書為《呂覽》。

【答案】A,B,C,D

126.下列句子中,"之〃字是代詞的有

A.當其無,有車之用。

B.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C.之二蟲又何知?

D.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

【答案】C,D

127.平水韻所有韻部的個數是()

A.160

B.120

C.106

D.206

【答案】C

128.卜.邊屬于詞義變化顯著的有()()0()

A.去

B.漸

C.謗

D.行李

【答案】A,B,D

129.古用今廢詞是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了的詞,也就是古代曾經使用而現代不用的舊詞。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130.在漢語音韻學里,把同一韻的字歸并到一起,構成一個獨立的組合,稱為()

A.韻目

B.韻攝

C.韻部

D.韻尾

【答案】C

131.畏和懼都是動詞,當害怕講。但“畏”多用作及物動詞,“懼〃多用作不及物動詞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132.“黃鳥于飛,集于灌木"中"集〃用的是本義

A.錯誤

B.正確

【答案】B

133.下面哪些是從音節的再度劃分詞的()()()()

A.單音詞

B.復音詞

C.雙音詞

D.多音詞

【答案】A,B,C,D

134.根據字形和詞義的聯系,省的本義是

A.細看

B.反省

C.省市

D.節省

【答案】A

135.融融屬于復音詞中的

A.連綿詞

B.疊音詞

C.附音詞

D.合成詞

【答案】B

136.下列詞語中,屬于疊音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