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知識梳理+練習)-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專練(全國解析版)_第1頁
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知識梳理+練習)-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專練(全國解析版)_第2頁
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知識梳理+練習)-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專練(全國解析版)_第3頁
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知識梳理+練習)-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專練(全國解析版)_第4頁
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知識梳理+練習)-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專練(全國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3說明文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解析版)

敢型靜篌

一?1■一?■

B(-)說明順序考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閱讀說明文時,能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的結構。

《考綱》中對說明順序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i.識別說明順序

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判斷出說明文所采用的說明順序,常見的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例如:《中國石拱橋》中,作者先介紹石拱橋的歷史,再分別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采用了從一般到

個別的邏輯順序。

2.分析說明順序的作用

理解不同說明順序對說明內容的組織和表達效果的影響。

時間順序能清晰展示事物發展的過程;空間順序使讀者對事物的布局和結構有清晰的認識;邏輯順序

則便于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

(二)標題與段落作用考點

《課標》強調學生要能理解文章標題的作用,把握段落之間的關系。

《考綱》中對標題與段落作用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標題的作用

分析說明文標題對吸引讀者、揭示內容、點明對象等方面的作用。

例如:《奇妙的克隆》這一標題,既點明了說明對象“克隆”,又突出了其“奇妙”的特點,引發讀

者的閱讀興趣。

2.段落的作用

(1)理解開頭段落的引出話題、激發興趣、總領全文等作用。

比如:《蘇州園林》的開頭“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

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

州園林的影響。”這段話總括了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地位和影響,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2)明確中間段落的承上啟下、詳細說明、補充拓展等作用。

例如:某些說明文中,中間段落可能會通過具體事例或詳細的數據進一步說明上文提出的觀點,同時

為下文的論述做鋪墊。

(3)領會結尾段落的總結全文、強調重點、展望未來等作用。

像《大自然的語言》的結尾,對研究物候學的意義進行總結和強調,使讀者對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

認識。

總之,從《課標》與《考綱》的角度來看,說明順序、標題與段落作用這兩個考點,旨在培養學生對

說明文結構和內容的理解與把握能力,提高閱讀和寫作說明文的水平。

考直直喊

考點1:說明文標題與段落作用

一、提問方式

1、本文以《***》為題,有何好處?

2、某個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選文的某個段落能否刪去?

二、答題切入點

(-)說明文標題作用

說明文標題作用

作用點解讀例子

通過使用新奇、獨特、富有懸《誰偷走了我們的睡眠》,這

念或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元素,個標題以問句的形式出現,讓人不

1.吸引讀者,激起讀者閱讀興趣讓讀者產生好奇心或探究欲,迫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睡眠

及待地想要閱讀文章以獲取答案被"偷走",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

或更多信息。趣。

直接明確地告訴讀者文章將《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魅

2.點明說明對象(事理)是XX要介紹或闡述的具體事物或事理,力》,標題清晰地表明說明對象是

使讀者能夠迅速聚焦核心主題。中國傳統建筑及其所具有的藝術

魅力。

標題中突出說明對象的顯著《雄偉壯觀的泰山》,“雄偉

3.點明說明對象的XX特征特點、性質或狀態,讓讀者對說明壯觀''點明了泰山的顯著特征,讓

對象有一個初步的、關鍵的認識。讀者在閱讀前就對泰山的形象有

了一定的預期。

4.運用修辭及其作用借助比喻、擬人、夸張、設問《地球的“腎臟”——濕地》,

等修辭手法,使標題更加生動形將濕地比喻為地球的“腎臟”,形象

象、富有感染力,增強對讀者的吸地說明了濕地對于地球生態系統

引力和表現力。的重要性和相似功能,吸引讀者去

了解濕地的作用。

通過提出具有深度、爭議性或《科技發展:是福還是禍?》,

啟發性的問題,或者呈現看似矛這樣的標題讓讀者在閱讀前就開

5.引發讀者思考

盾、反常的觀點,促使讀者在閱讀始思考科技發展帶來的利弊,帶著

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相思考去探究文章。

關問題。

(-)說明文段落作用

開頭段作用

作用點解讀例子

在開頭通過描述相關現象、講“你是否曾在夜晚仰望星空,

述故事、提出問題等方式,自然地對那閃爍的繁星充滿好奇?其實,

將說明對象引入,讓讀者初步了解那些星星有著無盡的奧秘等待我

1.引出說明對象(事理)X文章的主題。們去探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

了解恒星的誕生與演化。”這段話

通過引發讀者對星空的好奇,引出

了“恒星的誕生與演化這一說明

對象。

采用生動有趣、富有懸念、新“如果告訴你,有一種植物能

2.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奇獨特或與讀者生活相關的內容夠'吃‘蟲子,你會不會覺得難以置

來吸引讀者,使其產生想要繼續讀信?但在自然界中,確實存在這樣

下去的欲望。神奇的植物——豬籠草。”以植物

能“吃''蟲子這種新奇的現象激發

讀者對豬籠草的興趣。

在開頭部分直接點明說明對“長城,這座蜿蜒于中華大地

象的某些重要特征,讓讀者對其有的偉大建筑,以其雄偉的氣勢和悠

3.交代說明對象的XX特征一個初步的印象和認識。久的歷史聞名于世。它不僅長度驚

人,建筑工藝更是精湛無比。''開

頭就交代了長城“雄偉”“歷史悠

久”“建筑工藝精湛”等特征。

通過使用舉例子、打比方、列“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

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使開頭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

更具說服力、生動性或直觀性。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的盧溝

4.運用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橋。趙州橋橫跨在汶河上,全長

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

窄,寬9米。”這里運用了舉例子

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

引出了石拱橋這一說明對象。

在篇章結構上,開頭可能起到“植物世界是一個充滿奧秘的

總領全文、為下文做鋪墊、與結尾王國。在這個王國里,有著各種各

呼應等作用。樣奇特的植物。接下來,我們將走

5.結構上作用

進熱帶雨林,去探尋那些罕見而神

秘的植物。“開頭總述植物世界的

奧秘,為下文介紹熱帶雨林中的植

物做了鋪墊。

結尾段作用

作用點解讀例子

對前文所述的內容進行概括前文分別介紹了某種新型能

和歸納,再次強調說明對象的主要源的開發過程、優點和應用領域,

1.總結全文特點或重要方面,使讀者對文章內結尾總結“綜上所述,這種新型能

容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源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

應用價值。”

與文章開頭的內容相呼應,使開頭提到“大自然中充滿了神

文章結構更加嚴謹、完整,增強文秘的聲音”,結尾“讓我們再次聆聽

2.呼應開頭

章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大自然神秘的聲音,感受它的魅

力”。

在總結說明內容的基礎上,進介紹了一種瀕危動物的生存

一步揭示說明對象所蘊含的深層現狀后,結尾深化主旨“保護瀕危

3.揭示/深化主旨

意義、價值或影響,讓讀者對說明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對象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未來。”

根據說明的內容,針對相關問說明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后,

題提出解決辦法、措施或發出倡結尾“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減少污

4.提出建議或呼吁

導、呼吁,引導讀者采取行動或關染,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家園。”

注相關問題。

通過結尾的表述,引發讀者對介紹完某種文化現象后,結尾

5.引發思考說明對象相關問題的進一步思考,“這種文化現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

拓展文章的深度和廣度。們每個人深思。”

對文中未提及但又與說明對前文重點介紹了某一產品的

6.補充說明……使說明更全面、更

象相關的一些次要內容進行補充,主要功能,結尾補充“關于該產品

嚴謹使讀者獲取更全面的信息。的售后服務,我們也有完善的體系

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考點2:分析材料位置(放在哪一自然段)

一、提問方式

1、材料放在文中哪個位置或哪一段最恰當?為什么?

2、閱讀下面的材料,說一說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適?

二、解題思路

材料說明……內容,放在XX段,可以在結構上起到(開頭、中間、結尾段)……

段落結構角度

的作用。

說明內容(特征)材料說明……內容,與XX段說明的內容相一致。

角度

材料說明……內容,放在XX段,可以作為事例具體有力地說明事物……特點(或

說明方法角度

與某段說明內容一致)。

銜接角度上下文銜接緊密或材料與文段中某句話內容相關。

考點3:說明順序

一、提問方式

1、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2、本文或某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請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3、本文ABC3段位置能否顛倒,為什么?

二、說明順序

1、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

這是按照時間先后進行說明的一種順序,在介紹事物時,即以事物發展先后為順序,多用于介紹生物

的生長、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的演變、生產制作過程等。

例如《景泰藍的制作》這篇文章按照景泰藍的制作過程,依次介紹了“做胎”“掐絲”“點藍”“燒藍”“打

磨,,“鍍金”等工序,清晰地展示了景泰藍制作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流程。

(2)空間順序

即按照事物結構及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由表及里,或從上到下,或由遠及近,或由整體到局部等

順序加以說明,一般對實體性的事物,如介紹自然景物、名勝古跡、建筑設置的文章,多采用空間順序。

說明畫面內容的文章,也大多采用這種順序。通過空間順序,可以獲得對事物的形狀、構造等特征的

清.楚認識。

常用詞語:上下、左右、前后、里外、東西南北等。

例如《故宮博物院》,作者按照從南到北的空間方位順序,依次介紹了故宮的前三殿(太和殿、中和

殿、保和殿)和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等主要建筑,使讀者對故宮的布局有清晰的了解。

(3)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是指按照事物內在的聯系或者認識事物的過程、規彳聿來進行說明的一種順序。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一般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①從現象到本質:如《大自然的語言》先描述物候現象,再列舉物候形成的原因。

②從原因到結果:或先說結果再解釋原因,或先解釋原因再得出結果。

③從概括到具體:先從總體上進行說明,再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

④從特點到用途:先介紹事物的特點,再說明此事物的具體用途。

⑤從主要到次要:先說明此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再說明次要的。

⑥從整體到部分:先整體介紹,再具體介紹各部分內容。

例如《蘇州園林》,文章先總說蘇州園林的特點,然后從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

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方面分說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采用了從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清晰地闡

述了蘇州園林的獨特之處。

從說明文的分類來看:事物說明文常采用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事理說明文常采用邏輯順序。

三、題型與答題思路

1、理清說明順序

【設問形式】

①本文或某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②本文或某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請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解題思路】

(1)抓關鍵詞,判斷順序

①時間順序:抓表時間的詞語,如年代由古到今,季節由春到冬,時間由早到晚等。

②空間順序:抓表方位、立足點、行蹤變化的詞語,如由內到外、由前到后、由遠到近、由南到北、

由中間到兩邊等。

③邏輯順序:抓起關鍵作用的詞語,如“總”“因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

等。

(2)劃分層次,理清關系

①劃分層次。②概括層意。③理清邏輯關系。

【答題格式】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順序。文章首先介紹了……,然后介紹了……,最后介紹了

2、句段能否調換順序或刪除

【設問形式】【解題思路】

①文章段落能否調換①分別概括各段說明內容;

順序?為什么?

②指出段落之間屬于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中的哪一種;與前文……

內容是照應關系;屬于哪一種結構關系,如總分式、遞進式、承接式等;

③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所以不能調換。

答題格式內容+理由(事物特點、結構作用、說明順序)

注意事項答題的思路是可以調換順序的,如可以先說屬于哪一種說明順序或結構關系,

然后再結合各段內容說明不能調換或刪除的理由。

意敢演秣

一、【2024天津中考真題】

閱讀《大風車原來是這樣發電》一文,完成下面小題。

大風車原來是這樣發電

胡帆陳海倫

①“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近些年來,山川田野間、荒漠戈壁灘、蔚

籃海面上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組拔地而起。它們在裝扮風景的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能源。

②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利用風能、建設“風車”了。公元前2世紀的波蘭,人們就建有碾米的風車

磨坊;元明時期,中國建有風力水車,用來灌溉農田。現代風車的雛形,則來源于1890年丹麥提出的風力

發電計劃,給風磨安裝了發電機。工業革命期間,蒸汽機的出現,讓風力發電機的發展遇冷。直到20世紀

下半葉,化石能源告急,生態環境惡化,風力發電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③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輪旋轉,把風的動能轉變為風輪軸的機械能,發電機在

風輪軸的帶動下旋轉發電。它和紙風車結構相似,由風輪、機艙、塔筒組成。但是,紙風車為了更漂亮可

以折出很多個葉片,而風機的風輪:筋為3個葉片,因為這樣便于平衡,性價比更高。

④對于風力發電來說,風速達到2.5?3m/s(微風拂面)就可發電。風越大,風輪轉得越快,發的電能

也越多。但是當風速達到25?30m/s(狂風大作)時風機就會停止工作,進入“防御姿態”。因為本個號號

的風可以拔起樹木,摧毀房屋,如果風機繼續工作就會損壞發電機組。

⑤隨著風力發電的發展,風機的葉輪直徑也逐漸增大,近15年間,葉輪直徑已經從70m增大到250m。

0例"我國陸上風電機組葉輪直徑處于200m水平,其掃風面積超過32000m2,相當于4.5個標準足球場。

⑥從遠處看,人們可能會覺得風機的葉片轉得很慢。但事實上,由于機艙齒輪的加速作用,風機葉片

的尖部線速度有時和高鐵運行速度不相上下。不同功率、不同類型的風機轉一圈產生的電量也不同,有的

可發1.4度電,相當于一個普通家庭一晚上空調用電量;而有的可產生5.8度電,能供一個普通家庭用一天。

⑦與傳統發電方式相比,風力發電具有很多優勢。相比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沒有粉塵、硫化物、二氧

化碳等的排放;相比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沒有庫區移民問題和蓄水對地質構造的影響,建成周期短。

⑧近年來,風力發電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應緊張的背景下迅速發展。比如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的

用電主要是河北張家口的風力和光伏發電輸入的。相信,“十四五”時期風力發電必將實現高質量躍升發

展。

(選自“學習強國”,有刪改)

8.下面對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思琥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以兒歌引出說明內容,生動活潑,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B.第④段中加點的“這個時候”是指風速達到25?30m/s(狂風大作)時。

C.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加點詞“一般”“目前”,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D.本文采用“分——總”結構,以空間順序重點介紹了大風車的構造和風力發電的優勢。

【答案】

【解析】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D.本文采用的是“總——分——總”的結構。文章開頭先總述了風力發電機組的作用和發展情況,然后

分別從風力發電的歷史、工作原理、優勢等方面進行分述,最后總結風力發電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的發展前

景。同時,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而非空間順序來介紹的,重點闡述了大風車的相關知識和風力發電的特點

及發展,而不是按照空間方位的順序來安排內容;

故選D。

二、【2023浙江湖州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學習任務。

◎材料一

目標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有三大目標

保護生確保生物多確保公平合理

物多樣樣性及其組地分享由利用

成部分的可

持續利用生的惠益

(來源: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

◎材料二

劃定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其中32個陸域優先區域總面積276.3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

土面積的28.8%,對于有效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物種及其棲息地具有重要意義。頒布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

關的法律法規頒布和修訂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種

子法、長江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覆蓋野生動植物和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安全、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

益分享等領域。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40多個國家成為合作伙伴。在“南南合作”框架下

積極為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持,80多個國家受益

(來源:《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

◎材料三

2020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生物多樣性峰會上表示,由于過度捕撈等破壞性做法和氣候變

化,世界上60%以上的珊瑚礁瀕臨滅絕。過度消費、人口增長和集約農業,導致物種滅絕的速度正在加快,

目前有100萬物種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

《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顯示,1970年到2016年期間,監測到的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和

魚類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地球生命力報告2022》顯示,1970年到2018年,這一數據變成69%。

(來源:國際新聞網、騰訊網)

◎材料四

地球上脊椎動物滅絕率正迅急加速,目前已經達到正常水平的114倍。

研究者通過化石分析,對比了地球歷史上脊椎動物滅絕速率。結果發現,自從1900年起,地球上脊椎

動物滅絕數量已經超過400種;而在正常情況下,400種動物滅絕通常需要一萬年以上的時間。目前地球上

脊椎動物的滅絕率已經超過正常地質時間段水平的100倍以上,達到以往大滅絕時期的水平。

(來源:鳳凰網)

◎材料五

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物的種類一般也較為穩定。它們以極慢的速度變化和發展著,一些新的物種

會不斷誕生,一些物種會逐漸滅絕。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力的增強,一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

人為的破壞,從而加速了一些生物種類的滅絕。

研究表明,大多數生物的滅絕都是喪失棲息地造成的。亂砍濫伐森林、隨意開荒、無節制地排放污染

物,都會使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間大大縮小,生存的條件急劇惡化。

(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科學》)

◎材料六

據《湖州市全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力爭到2025年,湖州濕地

保護率保持53%以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8%以上;布設70個以上森林資源生物多

樣性監測固定樣地,總面積不低于17平方公里。

2023年5月16日,湖州攜手江蘇省無錫市、蘇州市和常州市,共組“CP”,成立環太湖“昆蒙框架”

實施聯盟,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再尋新路。

(來源:人民網精選資訊、南太湖號)

28.同學們想根據上面材料寫一篇說明性文章。為了更好地利用材料,某同學提出了下面的材料利用建議。

請你把空缺處補充完整。

(1)說明順序要符合認知規律。“材料二”最好放在“”和“―”這兩則材料之間。

(2)材料內容要了解清楚。比如對“材料六”提到的湖州市“行動方案”的落實情況、“昆蒙框架”的具體內容,

可以通過做調查、—等方式來進一步了解。

【答案】

28.材料五、材料六政府報告或公開文件

【解析】

2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拓展。

先分析各材料內容:材料一是生物多樣性公約三大目標;材料二講的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材

料三講的是地球上多種生物種類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材料四講的是目前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率超過以

往水平;材料五講的是大多數生物的滅絕都是人類造成的;材料六講的是湖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計劃

與措施。

由此分析,材料五提到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物的種類一般也較為穩定,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力的

增強,加速了一些生物種類的滅絕。大多數生物的滅絕都是人類造成的,這就該引出進行保護的問題,材

料二放在此處銜接自然,講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而材料六講的是湖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計劃

與措施,符合由整體到局部的邏輯順序。所以材料二最好放在材料五和材料六之間。

對“材料六”提到的湖州市“行動方案”的落實情況、“昆蒙框架”的具體內容,除了做調查,還可以通過

政府報告、公開文件或政府官網去了解,湖州市政府或相關部門可能會發布有關行動方案實施情況的年度

報告或公開文件,聯盟官網可能會發布有關“昆蒙框架”的詳細資料、工作動態和最新進展等信息,可以通

過政府官網或其他公開渠道獲取這些信息;還可以關注媒體報道,各大新聞媒體可能會對湖州市生物多樣

性保護工作的進展進行報道,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或訂閱相關新聞推送來了解最新動態。

三、【2022貴州六盤水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芯片制造為什么難

①隨著美國對華禁令的升級,華為公司面臨著“無芯可用”的困境。而“芯”指的就是“芯片”。

②芯片制造,“光刻機”是繞不開的終極神器。可以說,沒有光刻機就沒有芯片。若干年來,依賴無

數人才的奮力追趕,中國的芯片設計和制作工藝,發展得并不慢。芯片之難,實則難于芯片制造。

③制造光刻機有多難?因為精度之高,所以要以“光”為刀進行雕刻,目前的7nm(納米)精度,相

當于把一根頭發絲劈成幾萬份。

④有資料顯示,1臺光刻機包含13個分系統,3萬個機械件,200多個傳感器。光源產生極紫外光EUV

的難度相當于在颶風中心,以每秒5萬次的頻率用乒乓球擊中同一只蒼蠅兩次。光刻機的分辨率,則相當

于把48萬個單詞的《指環王》在同一張紙上印刷2625遍。制作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證

光刻機完美運轉,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o

⑤目前,掌握全球領先光刻技術的是荷蘭ASML公司,獨占光刻機全球市場份額的80%。精度在7nm

及以下的光刻機只有ASML能生產。名為“光刻機”,實則“印鈔機”,每生產一臺就可售1.2億美元。

但由于生產力有限,每年只能生產20余臺,物以稀“更貴”。每出廠一臺,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視眈眈,

誰'‘搶”得到最新的光刻機,誰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掌握時代科技。

⑥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ASML仍然穩坐第一,主要是因為其對研發投入的成本非常大。去年ASML

的銷售額是21億歐元,而研發支出就達到了4.8億歐元,占營收比的22.8%。

⑦除了研發投入大之外,ASML后方還有多方支持。表面上看ASML是一家荷蘭公司,實際上歐盟和

美國為其提供了許多技術支持,可以說整個西方社會都在為ASML做支持。所以為什么美國可以干預荷蘭

不要出貨給中國就說得通了。

⑧至于為什么中國要買,理由就簡單得多,因為自己做不出來。光刻機是需要時間、技術和財力等多

方長期積累的科技產物,就算是國家傾力研發也需要一定時間。

⑨不過中國也不是完全做不出,經過資源整合和技術研發,中國目前已經具備量產14nm精度光刻機的

技術,當然從客觀上看14nm和7nm還差了一大截。

⑩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差距正在極速縮小。就在2020年,中科院宣布攻克了技術難題,掌握了2nm芯片

技術。但從突破到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相信國產手機用國產技術做國產芯片的日子離我們不遠了。

(《意林》)

11.文章以“芯片制造為什么難”為標題,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

11.以“芯片制造為什么難”為題,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2)交代本文的說明內容:芯片

制造難的原因;(3)標題采用設問形式,引起讀者注意,引發思考。

【解析】

11.本題考查說明文題目作用。說明文題目作用:運用某種方法,點明說明對象或說明內容;吸引讀

者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

“芯片制造為什么難”是一個疑問句,文章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因此這個題目采用設問的形式,

一方面引發讀者注意和思考;另一方面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結合全文可知,本文介紹了芯片制造的技術難度,介紹了我國和國際上芯片制造技術上的差距,可以

說本文圍繞“芯片制造難的原因”這個內容進行充分說明,故題目交代本文的說明內容:芯片制造難的原

因。

四、【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

閱讀《郵票上的老虎為何‘不開心'》(有刪改),回答下面小題。

①近日,中國郵政發行了《壬寅年》特種郵票,一套2枚,分別為國運昌隆、虎蘊吉祥。不過,被譽

為“獸中之王,,和被視為勇猛與力量象征的老虎,在郵票中似乎并不開心。

②第一張郵票上的老虎眉頭緊鎖,略顯憂愁。第二張郵票上的老虎媽媽,帶著兩只崽崽也不開心,大

虎沒有虎威,小虎沒有靈動。

③作者回應稱,畫中老虎突破了動物屬性,做了擬人化處理。既如此,說明郵票中的老虎的確體現了

與人相同的情感,表現出某種喜怒哀樂。

④即便老虎的悲喜與人不一樣,但不可否認,作為食肉動物中的佼佼者,老虎也有復雜的心理活動,

當然存在喜、怒、憂、懼等情感,并在表情、行為上體現出來。

⑤不過,有畫家比較準確的一個評價是這套郵票中的老虎確實有些膽怯,沒有體現出山林之王的野性。

⑥事實上,這可能是作者對現實中老虎境況的真實反映。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2020年全球僅存野生

老虎約3900只。這個數字是否準確,需要老虎生態學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另一個統計顯示,全球圈養的

老虎數量約12574只,表明野生老虎的數量顯然不如圈養老虎的數量多,這也表明人們現在很難看到野生

老虎。

⑦藝術是現實和生活的反映,當野生老虎難以觀察和研究時,只能由圈養老虎代替,通過對圈養老虎

的觀察,畫出的虎或多或少會失去野生老虎的威風凜凜,因此《壬寅年》虎年特種郵票是對現實狀況下老

虎的真實描畫。

⑧聯合國發布的《2020年全球野生物種犯罪報告》指出,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的非法販賣量正在上

升。

⑨人類與老虎爭奪棲息地同樣造成老虎的生存危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如今30%至40%的老

虎生活在保護區之外。

⑩老虎的棲息地必須具備三項基本條件:有足夠的動物資源,供它們獵食;有足夠的水源,供它們熱

時洗浴和飽食之后飲用;有足夠的林木和豐草,供它們隱藏。

?成年虎過著獨居生活,它們的領地意識強,一山不容二虎。盡管老虎活動范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獵

物的豐富程度,可是一只雌虎一般需要20平方千米的領地,雄性虎的領地則大得多,為60至100平方千

米。每只雄性虎的領地,往往要與數只雌性虎的領地重疊,才能獲得大范圍的潛在配偶。現在不只是老虎

的棲息地縮小,各個老虎棲息地之間的走廊,也經常會受到道路等設施的威脅。

@20世紀50年代,東北大規模的拓荒,導致野生東北虎向俄羅斯地區不斷遷移,到了20世紀90年代,

野生東北虎在我國人手銷聲匿跡。

?當然,經過多年的保護,中國境內的野生東北虎數量已有20至30只。如何讓人與老虎和諧共存,

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g2006年,吉林省出臺的《野生動物損害人身財產的補償辦法》,有利于緩解人虎之間的矛盾,并提

升了當地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2020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的《人虎沖突應對社區指南》,找出了降低人虎沖突的種種

方法,如怎樣避免與老虎相遇,應該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以及危急時刻如何科學處理等。

?《壬寅年》虎年特種郵票,進一步向人們傳遞了保護老虎的信息,可以避免老虎陷入極危狀態。未

來如果野生老虎的境遇改變,或許在下一個虎年(2034年),在郵票或畫作中,人們有可能看到極具王者

風范的虎虎生威的老虎。

12.★文章為什么以“郵票上的老虎為何,不開心”,為題?

【答案】

12.交代了文章的說明對象;設置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下文對老虎的說明。

【解析】

12.考查標題的作用。一般來說,在內容上,有點明說明對象,交代對象的xx特征揭示說明內容的作

用。在表達上,新穎別致,吸引讀者,激發讀者閱讀興趣。若引用古詩文往往增添文學色彩等。文章以“《郵

票上的老虎為何,不開心,》”為標題,首先用“老虎”交代了本文的說明對象;“為何,不開心,”運用擬人化的

手法,運用問句的形式,生動形象,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時

引出下文對老虎的具體說明。據此理解分析作答。

五、【2022四川涼山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刺繡,針尖上的千年國粹

①小小的一根針,傳承著歷史,聯結著古今。刺繡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具有深厚的歷

史文化底蘊。在聞名遐邇的古代絲綢之路上,刺繡和蠶絲不僅是珍貴的貨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是除了瓷器之外中華文明的又一張名片。

②我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舉世聞名。厚《曲書》用藜,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

定“衣畫而震繡”。至周代,有“繡績共職”的記載。西周的染織刺繡已有專門的分工,文獻記載了素衣

朱繡、流暢的刺繡線條等情況。

③戰國是我國刺繡史上第一個極盛時期,刺繡的工藝已達到很高水平,是絲綢之路上對外運輸的重要

商品之一。

④漢代,刺繡開始展露藝術之美。因為經濟繁榮,百業興盛,絲織造業尤為發達,手工刺繡制作也邁

向專業化,技藝突飛猛進。漢代王充所著的《論衡》中記有“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足以說明當時

刺繡技藝和生產的普及。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刺繡殘片,它們雖在地下埋藏了幾千

年,但出土時仍然精美絕倫,配色、針工都運用得恰到好處。

⑤到了唐朝,刺繡藝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各種針法基本均已出現。此時的刺繡一般用作服

飾用品的裝飾,做工精巧,色彩華美,在唐代的文獻和詩文中都有所反映。如李白詩“翡翠黃金縷,繡成

歌舞衣”、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等,都是對刺繡的詠頌。

⑥宋代是手工刺繡發達臻至高峰的時期,特別是在開創純審美的畫繡方面,更堪稱絕后。宋代改良了

工具和材料,使用精制鋼針和發細絲線,針法極細密,色彩運用淡雅、素凈。南宋時,針法已達十五六種

之多。

⑦中國刺繡有鎖繡、彩繡、平繡、雕繡、包梗繡、貼布繡、絢帶繡、魚骨繡、挑花繡、釘線繡等很多

種繡法。光是看到這些繡法,我們就知道一個刺繡圖案的完成有多難了!

⑧中國的刺繡技藝精湛、鬼斧神工,不僅有針法之分,也有地域之別。我國各地均有刺繡的痕跡,不

僅有湘繡、蘇繡、粵繡、蜀繡、京繡、秦繡、魯繡、晉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

少數民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可謂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繡”,

即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來到杭州,琳瑯滿目的中國工藝品使他目眩神迷。中國刺繡也隨商船漂洋過

海,風靡了西方上流社會,成了享譽世界的中式奢侈品!至此,中國刺繡的傳統手藝在全世界得以融合與

發展。然而,中國刺繡這一心手合一的傳世絕技,其高超技藝、時間厚度、文化深度、人情溫度,都使之

成為他國無法超越的經典。

⑩雅艷相宜,典雅奢華。如今,刺繡這項精美絕倫的工藝還被呈現在各大秀場之中,成為時尚界的寵

兒,更是國際舞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中國刺繡已經不再是記憶中那樣簡單,更是一種藝術和時尚。

?中國刺繡憑借它獨有的魅力,穿越沙漠、遠渡重洋,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選自《科學大眾?小諾貝爾訂閱》,有刪改)

15.文章第②一⑥段采用了哪種說明順序?有什么好處?

【答案】

15.時間順序,條理清晰、具體詳實地說明了中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舉世聞名的特點。

【解析】

15.本題考查說明的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是按照時間發展的先

后順序展開,空間順序是按照空間的內外、遠近、高低等順序去展開,邏輯順序是按照邏輯上的內在聯系

去展開。

文章第②一⑥段介紹了刺繡的歷史與發展。依次從周代到戰國然后到漢代、唐朝、宋代,明顯按照時

間順序展開的。聯系第②段,依據“我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舉世聞名”這一說明內容可知,采

用時間順序能讓介紹的內容條理清晰、能從時間角度具體詳實地說明了中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舉世聞名的特點。

六、【2020江蘇淮安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人為什么愛摸自己的臉

吳燕京

①有人統計過,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每小時會觸摸臉部二三十次,平均兩三分鐘就會模一次,而且這

個習慣動作很難避免。那么,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呢?

②早期的人類語言與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語言學家認為,在人類語言起源初期,人用

于交流的方式和動物的交流方式比較類似,兩者都包舍了大量的肢體動作,這是因為早期的人類語言只包

含很簡單的幾個音節,無法滿足復雜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體動作來豐富語言交流的形態和內容。

③在人類語言形成的早期,觸摸面部、額頭、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類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類

學家甚至研究了這些動作的具體意義,比如,用手掌觸摸額頭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領,用手握住脖子則是

向同伴發出"有危險''的警告,觸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看來,摸臉在人類早期是

我們“說話”的一種方式。

④隨著語言的發展,特別是語音變化的豐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說話表達十分復雜的思想和感情,幾

乎滿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體動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導作用,退化成語言的輔助機制。

⑤相對于語言學家的解釋,心理學家則認為人類觸摸面部的現實意義是調節情緒,減少心理壓力。

⑥英國杜倫大學芮斯蘭德教授利用超聲波掃描技術研究了懷孕24-36周的準媽媽,研究發現,觸摸面部

和調節情緒有關,心理壓力較大的孕婦其體內胎兒會更多地呈現觸摸自己面部的姿勢。美國邁阿密大學的

神經學家指出,由于臉部生有大量的神經末梢,觸摸面部皮膚會刺激神經活動,從而導致人體激素水平的

變化,進而降低壓力和焦慮帶來的負面情緒。由此可見,人們之所以會在不經意間摸自己的臉,實際上是

在調節情緒,使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⑦人與動物的一個顯著差異就是人類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

獨立于周邊的環境,也獨立于他人。研究發現,部分高級哺乳動物也擁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大象,猩猩、

獅子等動物在照鏡子時可以區分鏡子中的自己和鏡子中的其他同類個體。有學者認為,人類觸摸自己面部

的表現正是源于這種自我意識的反應。

⑧人類有一套心理機制保護自我意識。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觸摸自己的身體是最簡單、直接的提升自

我意識的方法。有研究發現,人在群體中比獨處的時候會更多地觸摸自己的臉、胳膊和頭部,這固然是因

為人們更在意社交場合下自己的儀容,但群體也是影響和降低自我意識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在群體中

人會下意識地觸碰自己的身體。這種行為可以產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識,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

失自我。

⑨當我們下一次出門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觸摸面部的這個動作時,體會或許會更多吧。

(選自《百科知識》2020.05A,有刪改)

15.文章開頭從人們習慣于摸自己的臉這種生活現象談起,有何用意?

【答案】

15.開頭列舉人們總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習慣性摸臉的現象,引出說明對象: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

與標題照應;為下文具體說明愛摸自己的臉的原因做鋪墊;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說明文開頭段落的作用。開頭段落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說明內容,領起下文;如果開頭還有有

關的故事等,就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注意結合具體說明內容進行分析解答。從內

容上分析,本文是事理說明文,說明的是人愛摸自己的臉的原因,文章一開頭列舉“每小時會觸摸臉部二三

十次,平均兩三分鐘就會模一次”這些具體的數字及現象,主要是引出本文要說明的事理;并且運用設問,

設置懸念,啟發讀者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結構上分析,開頭提出的問題與標題照應,為下文具

體說明人為什么愛摸自己的臉做鋪墊。

考點精猱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北冰洋的“無冰之夏”

葉盛

①美國科學家近期在學術期刊《氣候》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來第一

個“無冰之夏”。

②北極海冰并非一成不變,一年中會動態變化:夏季持續融化,在9月前后達到最小面積;冬季持續

結凍,在3月前后達到最大面積。近幾十年來,由于北極地區氣溫持續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積隨之持續

減少。

③科學家們通過不同技術手段的觀測和研究都支持了上述結論。以海冰年齡為例,1988年25%左右的

北極海冰持續凍結4年以上,2013年這個比例降到了7%。在過去60年里,北極海冰的厚度也在變薄。通

過衛星觀測,1979年至2000年,北極夏季最小海冰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