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胡繩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寫道“說明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之后,河南洛陽嵩縣的綠林好漢們議論開了,有的人說:‘先殺洛陽知府,再殺河南巡撫,趕走北京皇帝,孫文坐了天下,我們都要當官,沒有人敢說我們是土匪啦!’”由此可見,基層同盟會員宣傳三民主義的突出重點和弱點分別是()A.民族主義,民權主義B.民權主義,民族主義C.民族主義,民生主義D.民權主義,民生主義2、【題文】顧炎武說:“心不待傳也,流行天地間,貫徹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驗于物。心者,所以統宗此理而別白其是非,心學二字,《六經》、孔孟所不道。”材料實質上表明顧炎武A.對陸王心學持批判態度B.大力倡導“經世致用”C.肯定心學的修身養性功能D.以拯救時代為己任3、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最后以失敗而告終,中國的洋務運動也以失敗而結束。二者的結果說明是()A.統治階級自身進行的改革必定失敗B.不推翻列強的統治,落后國家的改革不可能成功C.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導致改革失敗的重要原因D.“布新而不除舊”是兩次改革是失敗的根本原因4、宋人徐兢撰寫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記載:“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視星斗前進,若晦冥,則用指南針,以揆南北。”對這段文獻解讀正確的是()A.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的首次記錄B.宋代人利用磁石指南特性發明了指南針C.可印證在北宋時期指南針已用于航海D.可證實中國是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5、人文主義的內容不包括()A.肯定人的價值B.提倡現世生活的享樂C.反對蒙昧主義D.號召消滅專制王權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題文】《神曲》是啟蒙運動的先驅但丁的代表作。7、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的標志是“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______(判斷對錯)8、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也標志著鄧小平理論形成一個完整體系。______。(判斷對錯)9、萬民法的出現體現了羅馬人政治上的靈活性及處理民族關系上的高超智慧。______(判斷對錯)10、牛頓建立的經典力學,把上帝從無生命領域趕走,解放了人們思想,促進了社會進步。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1、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內容規定中國割地、賠款、通商,刺激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12、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其中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的是道家思想。______(判斷對錯)13、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發展為更加系統的“仁政”思想。______(判斷對錯)14、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憲法規定了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這是新中國第—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5、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發展為更加系統的“仁政”思想。______(判斷對錯)16、顧炎武的巨著《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述了山川形勢、物產風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顧炎武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______。(判斷對錯)17、羅馬法維系了羅馬的統治,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______。(判斷對錯)18、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______。(判斷對錯)19、伴隨著版圖的拓展與國際交往的擴大和商品貿易的發展,羅馬公民法的不足日益顯現,最終被萬民法取代。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4題,共20分)20、【題文】(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都西漢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拉斐爾《雅典學院》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藝術作品與思想關系的角度進行中西比較。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滅亡,此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薄敦懹^政要》材料二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薄敦懹^政要》材料三貞觀二十三年,蜀人苦造船之役。州縣督迫嚴急,鬻子女不能供,谷價踴貴,劍外騷然。——《資治通鑒》請完成:(1)根據材料一說明隋朝滅亡與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是否有關系?為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這表明了什么問題?(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4)綜合上述材料,你對貞觀之治有何認識?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以1930年為例,華納公司當年賠本800萬美元、福斯公司300萬、雷電華公司550萬。美國觀眾到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次越來越低,從1929年的每周800萬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萬人次以下。為了保持平衡,美國各大電影公司不得不裁減人員和少拍影片。材料2:50年代中期,美國電影業出現危機。1956年,美國電影觀眾人次到達最低水平。材料3:從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美國的電影業日趨衰退,甚至有人認為進入了危機階段。在60年代到70年代間曾流行一時的汽車電影院,到80年代后期已經有85%關閉了,而僅剩下的南部、西南部和加州地區的這類電影院,也只有在節假日或周末偶爾開放。進入90年代后,美國電影觀眾的人數比80年代下降了48%左右。材料4:1992年,斯皮爾伯格動手創作了一部直接用高科技進行創作的巨片《侏羅紀公園》。他邀請這些工程技術界的朋友們,首先動手設計了一個可以用電腦控制的機器恐龍。這個機器恐龍可以在電腦的控制下進行全方位的運動。他還利用電腦圖像合成技術,“拍攝”出一系列在電影攝影棚內根本無法拍攝的鏡頭:即后來被稱為電腦實驗室的鏡頭。——以上材料出自鮑玉珩《當代好萊塢》請回答:(1)根據材料1,試分析美國電影出現危機的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2,美國電影業又產生危機的原因是什么?結合課本知識,談談電影業方面是如何改進的?(3)材料3中再一次指出美國電影業日趨衰退,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4)材料4中斯皮爾伯格創作的《侏羅紀公園》又說明了什么問題?2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國古代有作為的君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為秦始皇二十六年詔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秦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秦王自立號為□□,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輕的康熙帝指揮了一場平叛戰爭。他后來多次談起戰爭前后自己的變化,說:“前者凡事視之以為易;自逆賊變亂之后,覺事多難處,每遇事必慎重圖維,詳細商榷而后定。”――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材料三政事不論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決。秦始皇規定一天看章奏(竹簡)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瀾《中國通史》材料四朕自臨御以來,一切機務必皆躬親,從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身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鉅細,朕必躬自斷制。――《清圣祖實錄》康熙五十八年(1)據材料一指出圖片中文字的字體,并根據圖片寫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始皇在這一詔書中頒布了什么經濟措施?有何意義?(3分)
(3)依據材料二,說明“平叛戰爭”所指事件及對康熙帝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評價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3分)
(4)依據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處理政務的共同點。(2分)評卷人得分五、單項填空(共1題,共3分)24、現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國,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的直接影響是A.國王喪失了隨意征稅的特權B.國王有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利C.國王的行為受法律的約束D.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先殺洛陽知府,再殺河南巡撫,趕走北京皇帝”體現民族主義得到響應,“孫文坐了天下,我們都要當官”說明民權主義沒有得到廣泛傳播,封建官本位思想嚴重,仍然把革命理解為改朝換代,而不是為人民爭取民主權利,民生主義在材料中無從體現。因此選A。考點:三民主義【解析】【答案】A2、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材料的意思是說心學中的傳心;已經脫離了傳統儒家孔子孟子這些圣人的本真,落入禪學的路子,不值得提倡。分析選項,A項符合題意;C項表述錯誤;B;D材料沒有體現。故應選A。
考點: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顧炎武的思想【解析】【答案】A3、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中外近代的的變法改革的比較。分析選項;A的說法不符合邏輯;B的說法與史實不符,當時的埃及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也只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C說法錯誤,與史實不符,穆罕默德阿里統治埃及的時候,資本主義處于自由資本主義階段;D符合題意,兩次改革實際上都是由封建統治者進行的自救性質的,只是學習西方的技術;軍事,并沒有對落后的制度進行根本性的變革。
【點評】本題較注重考查學生結合現實史實分析歷史的能力,試題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國的洋務運動為史料,旨在考查學生準確理解歷史概念,解答時需要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分析理解兩次改革。4、C【分析】依據題干材料“宋人徐兢”;“用指南針;以揆南北”可以看出北宋時期指南針已用于航海,故C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的首次記錄;故A項錯誤。
指南針在宋朝以前就已經發明;故B項錯誤。
D項無法從材料中得出;應排除。
故選:C。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需要掌握指南針運用于航海。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宋人徐兢”;“用指南針;以揆南北”。
本題考查對指南針運用于航海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緾5、D【分析】人文主義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鼓勵發財致富和冒險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故AB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不是人文主義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考查文藝復興;其思想核心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鼓勵發財致富和冒險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文藝復興是對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人文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不是單純的古典復興,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它表現在科學、文學和藝術的普遍高漲和創新,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解析】D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而非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因此表述錯誤,選B。
考點:啟蒙運動。
點評:通過對新課改地區近三年高考試題來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中是考查的重點。主要涉及比較、分析理解、獲取有效信息、評價應用等各方面能力,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兼有多以選擇題形式為主;主要考查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內涵,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含義,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主要啟蒙思想家的觀點,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發展的表現及作用,并將中西方的思想進行對比,分析出兩者的異同,體現了歷史學習的實用性和類比性。【解析】【答案】B7、略
【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的標志是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故本題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本題考查新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需要掌握“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解題的關鍵是對“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的識記.
本題考查新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考查對“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的把握.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解析】B8、B【分析】標志著鄧小平理論形成完整體系的應該是中共14大。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要求學生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影響來分析。
中共14大鄧小平理論形成完整體系,十五大寫入黨章。【解析】B9、A【分析】根據所學;由于羅馬的不斷擴張,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舊有的公民法已不適應統治需要,因此發展完善后成為萬民法,適用范圍擴大大所有羅馬統治下的自由民,增加了許多經濟和民事糾紛的內容,也更靈活和簡潔,故正確。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考查羅馬法中的萬民法特點。萬民法是羅馬法在帝國時期對法律的發展和完善;對鞏固帝國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本題主要考查對萬民法的了解。關于萬民法要掌握以下知識點:
(1)原因:①公民法到萬民法是帝國對外擴張的結果;②鞏固羅馬帝國統治的需要。
(2)范圍: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或各族人民)。
(3)特征: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簡潔靈活,實用有效。
(4)主要內容:注重調解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窘馕觥緼10、正確【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牛頓經典力學體系證明了自然界運行的客觀規律,把上帝從無生命領域趕走,解放了人們思想,促進了社會進步。
故答案為:正確。
本題主要考查經典力學體系;要求學生結合經典力學體系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經典力學體系的特點和影響,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窘馕觥空_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1、B【分析】【分析】刺激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是《馬關條約》的影響,故題文說法錯誤。12、B【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其中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的是儒家思想,故本題錯誤。
故答案為:B。
本題考查百家爭鳴。需要掌握百家爭鳴的意義。解題的關鍵是對百家爭鳴意義的識記和理解。
本題考查對百家爭鳴意義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窘馕觥緽13、A【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孟子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故本題正確。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先秦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孟子仁政思想的來源。解題的關鍵是對孟子仁政思想來源的識記。
本題考查對孟子仁政思想的來源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解析】A14、A【分析】【分析】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除序言外,包括總綱,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旗、國徽、首都等4章106條,關于國家的性質,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故正確。15、A【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孟子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故本題正確。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先秦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孟子仁政思想的來源。解題的關鍵是對孟子仁政思想來源的識記。
本題考查對孟子仁政思想的來源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解析】A16、A【分析】聯系所學可知;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以講究郡國利病貫穿全書,重點輯錄了兵;賦稅、水利三方面內容。作者十分重視研究各地兵要地理,深感兵防之重要,所以書中對全國各地的形勢、險要、衛所、城堡、關寨、島礁、烽堠、民兵、巡司、馬政、草場、兵力配備、糧草供應、屯田以及有關農民起義和其他社會動亂等方面資料,無不詳細摘錄。顧炎武思想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強調經世致用,做學問要為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反對空談,所以顧炎武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的是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解答的關鍵信息是“顧炎武”
本題考查了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重點考查對基本歷史史實的記憶和再現能力。【解析】A17、B【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羅馬法是古代世界上第一個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故本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本題考查羅馬法。需要掌握羅馬法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羅馬法影響的理解。
本題考查對羅馬法影響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B18、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4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以及根本的政治制度,規定了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規定了新中國想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向和途徑,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是新中國的第一步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故選:A。
本題考查的是54憲法;側重于考查的是對54憲法的評價。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回答問題,難度易?!窘馕觥緼19、A【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隨著羅馬帝國的對外擴張,版圖擴大,國際交往的擴大和商品貿易的發展,使得原來的公民法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制定萬民法,故本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羅馬法。需要掌握萬民法出現的原因。解題的關鍵是對萬民法出現原因的理解。
本題考查對萬民法出現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窘馕觥緼四、連線題(共4題,共20分)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獲取信息及知識的運用能力,兩幅圖片分別是對古代中西兩種教育文化的對比,可以結合教育場景與時代特征兩個方面分析,如圖一傳道式授課;上下有序,師道尊嚴,反映了西漢時期教育為儒家所壟斷,儒學開始處于獨尊的地位;圖二是討論式交流;自由平等,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興起,開始沖破教會的束縛。
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儒家思想的發展;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的興起【解析】【答案】教育場景:圖一:傳道式授課;上下有序;師道尊嚴。(3分)
圖二:討論式交流;自由平等。(3分)
時代特征:圖一:西漢時期教育為儒家所壟斷;儒學開始處于獨尊的地位。(3分)
圖二: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興起,開始沖破教會的束縛。(3分)21、略
【分析】(1)根據題干要求,本問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給予歷史事物正確認知和準確歸因的能力。本問以“貞觀之治”作為切入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者有關系。關于第二小問的“原因”,從“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角度,結合相關史實展開,所組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本問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歸納、概括以及分析認知能力。關于第一小問的“思想”,根據材料二信息“必須先存百姓”即可認知得出。關于第二小問,具有較大難度,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重點注意把握“意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重要性”或者“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角度展開,言之有理即可。(3)正確解答本問,即在于抓住材料三關鍵信息,諸如“蜀人苦造船之役”“鬻子女不能供,谷價踴貴”等,分析認知得出,把握住“一些地區人民負擔不斷加重”維度即可。(4)根據題干要求,本問需要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三則材料信息,給予歷史事物總體認識的能力。本問屬于開放性題型設問,沒有標準答案。重點注意圍繞“統治者的不同政策對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角度,結合相關史實展開,所組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浚?)有關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勵精圖治,從而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局面。
(2)“存百姓”的思想。表明唐太宗意識到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
(3)貞觀后期;隨著隋亡教訓的遠去,唐太宗的統治發生了一些變化,加重了一些地區的負擔。
(4)唐初統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訓,唐太宗在位期間選賢任能,虛懷納諫,勵精圖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和發展,但貞觀后期由于統治者放松警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長沙試卷及答案
- 五年級上冊全套試卷及答案
- 論文咨詢師合同
- 《課件:公司股權結構與股東權益解析》
- 美容院加盟居間合同
- 《飄柔廣告策劃書》課件
- 去角質深層細膩臉部皮膚
- 汽車車身穩定控制技術
- 排毒護膚大作戰 美麗從凈膚開始
- 《項目融資策略》課件
- 多邊形的內角和的說課稿
- 故宮的課件教學課件
- 小學閱讀社團活動總結
- GB/T 22069-2024燃氣發動機驅動空調(熱泵)機組
- GB/T 15822.1-2024無損檢測磁粉檢測第1部分:總則
- DB34∕T 2922-2017 水利水電工程底橫軸驅動翻板鋼閘門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
- GB/T 44275.1-2024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開放技術字典及其在主數據中的應用第1部分:概述與基本原則
- 鐵路電力線路工資格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SLT824-2024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文件收集與歸檔規范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外國語丘班、南京一中數理人才班特長生招生數學試題(原卷版)
- Q-GDW 1887-2013 電網配置儲能系統監控及通信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