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科版選修三歷史下冊月考試卷77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1991年2月,美軍在海灣首戰告捷,震驚世界。這一刻距離深陷越南戰爭泥潭只過去了20年。美軍順利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海灣戰爭的結局反映了A.兩場戰爭的不同性質B.人心向背決定戰爭勝負C.蘇聯軍事實力的衰落D.信息化戰爭模式的威力2、如果你準備寫一本關于海灣戰爭的書;至少你要體現海灣戰爭的哪些特點。
①海灣戰爭是一場高科技戰爭。
②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參戰國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戰爭。
③海灣戰爭沖擊了傳統的戰爭觀念。
④海灣戰爭使中東的局勢穩定了下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1969年任聯邦德國總理的維利·勃蘭特回憶說,建立柏林墻“這一天的經驗對我以后歲月中的政治考慮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我深切感受到核時代堅持對抗的嚴重危險性,被稱之為我的‘東方政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A.使兩極格局下的對抗更激烈B.進一步緩和了法德關系C.加速了資本主義陣營的瓦解D.有利于德國實現統一4、從《十二銅表法》開始;古羅馬制定了嚴格的債務法規,并在以后的司法實踐中不斷完善,這表明羅馬統治者。
①注重保護私有財產②重視維護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隸處境④力圖緩和貴族與平民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導“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韓非子主張“一匡天下”。這些主張反映了A.儒家與法家的主張混同B.國家統一在思想上的體現C.主要學派實現了思想統一D.古代大一統思想初步形成6、下表信息反映出()。舉辦時間政府態度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致賀詞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6日習近平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講話2017年12月3日習近平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
A.中國互聯網技術發展已領先世界B.互聯網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牽引力C.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的發展D.習近平通過互聯網提升中國國力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英國一直視阿富汗為對印度的一種潛在威脅;為此不惜于19世紀發動了兩場代價巨大的戰爭,從而控制了阿富汗的外交權等。1901年哈比布拉即位后進行改革,開啟了阿富汗民族主義與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1919年3月,阿曼努拉即位后,列寧宣布承認阿富汗新君主的地位。阿曼努拉致信英印總督切爾姆斯福德,要求英國同阿富汗重新締結平等條約,遭到英印政府傲慢的拒絕,英阿矛盾激化。5月6日,英印政府正式向阿富汗宣戰,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盡管英國在軍事上占據優勢,但還是渴望停止戰爭。8月8日雙方簽訂了《拉瓦爾品第條約》,標志戰爭正式結束,阿富汗獲得完全獨立。戰爭結束后,阿富汗得以自由平等地與世界各國進行交往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打開了同先進國家接觸的通道。
——摘編自張騰《淺析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阿富汗在第三次英阿戰爭中獲勝的意義。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強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上,而不能通過采取恐怖行動或仗勢欺人來建立,就像我們的敵人在過去的6年里,事實上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國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樣。”.“如果他們(以色列人)認為他們能夠以威脅阿拉伯腹地來恫嚇我們的話”,“他們必須記住我過去說過,現在仍然這樣說的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們不是為侵略別人的土地而戰。我們在戰斗,并將繼續戰斗下去,以實現下面兩個目標:第一,收復1967年后我們被占領的土地。第二,尋求一種辦法以恢復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我們的戰爭是反法西斯和反納粹戰爭的繼續。”——埃及總統薩達特談反對以色列侵略斗爭(1973年10月)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經成為既成事實,我們要和你們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埃及總統薩達特在以色列議會發表的講話(1977年11月)(1)對比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薩達特對以色列政策的變化,分析影響這一政策變化的因素。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薩達特對以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及歷史啟迪。9、【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73年7月,46個非洲和太平洋國家提出集團對集團的談判原則,派出統一代表與歐洲共同體進行談判,經過18個月的談判,歐洲共同體被迫不斷作出讓步。1975年2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與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區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簽訂貿易與經濟協定。主要內容為:非、加、太46個國家的工業產品和絕大部分農產品可以免稅和不限量進入歐洲共同體市場,而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向46國出口時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國待遇。制定“穩定出口收入制度”,當46國34種初級產品因出口價格下跌而遭受損失時,由歐洲共同體給予補償。歐洲共同體5年內向46國提供35億歐洲計算單位(合46.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多哥總統稱,協定的簽字是“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史上空前的事件”,歐洲共同體執委會主席認為該協定是“20世紀下半葉國際經濟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強調歐洲共同體愿意同發展中國家建立以經濟相互依存為基礎的長期關系。1973年7月,46個非洲和太平洋國家提出集團對集團的談判原則,派出統一代表與歐洲共同體進行談判,經過18個月的談判,歐洲共同體被迫不斷作出讓步。1975年2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與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區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簽訂貿易與經濟協定。主要內容為:非、加、太46個國家的工業產品和絕大部分農產品可以免稅和不限量進入歐洲共同體市場,而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向46國出口時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國待遇。制定“穩定出口收入制度”,當46國34種初級產品因出口價格下跌而遭受損失時,由歐洲共同體給予補償。歐洲共同體5年內向46國提供35億歐洲計算單位(合46.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多哥總統稱,協定的簽字是“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史上空前的事件”,歐洲共同體執委會主席認為該協定是“20世紀下半葉國際經濟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強調歐洲共同體愿意同發展中國家建立以經濟相互依存為基礎的長期關系。——摘編自李植梅、高明振《當代世界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洛美協定簽訂的歷史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洛美協定的歷史影響。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爾遜1988年提出十四點原則;并許諾要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寬厚地對待戰敗國。時任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認為,如果德國人不來埋單,就得由英國的納銳人來付款。戰后初期,不少歐洲國家把獲得戰爭賠款視為償還戰爭債務的手段。美國卻固執地堅持將索要債務視為其國家利益,在巴黎和會召開前后,美國政府堅決反對取消戰爭債務。最終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沒有規定德國的賠款總額,而留待新設立的賠款委員會解決。
——摘編自吳于魔齊世榮主編《世界現代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與美國在對德賠款問題上的不同態度。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不同態度對德國的影響。1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合法性比較表。理念價值基礎國際規制基礎協調贊同基礎合法性層級海灣戰爭。
(1991
年)
強強強合法性充足尊重和堅持了國家主權原則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安理會決議,得到了聯合國正式授權經過廣泛協商溝通取得共識,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經過廣泛協商溝通取得共識,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阿富汗戰爭。
(2001
年)
較強較強強合法性去掉不足以“反恐”、“自衛”為目的,揉進了人權“因子”。師出有名。但戰爭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工具性繞開了聯合國“單干”,但得到了聯合國追授權;挑戰依據國際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說服國際社會和聯合國與已同仇敵愾,取得了較大效果說服國際社會和聯合國與已同仇敵愾,取得了較大效果伊拉克戰爭。
(2003
年)
弱較弱較弱合法性缺乏公然蔑視和踐踏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尊重的國家主權原則行動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批準或授權;“先發制人”的“自衛權”難以立足;發生虐囚事件致使戰爭過程嚴重“犯規”協商贊同基礎極為虛弱協商贊同基礎極為虛弱——摘編自朱同銀《“冷戰”后美國發動的主要戰爭的合法性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次戰爭時代背景。
(2)根據材料,分別概括三次戰爭在合法性方面的突出特點。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2、閱讀如下圖示。
史料展示了經濟全球化歷程的兩種發展狀況,結合所學,任選一種發展狀況進行論證。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條約或會議。
。時間。
會議或條約。
簡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結束了歐洲三十年戰爭;確定了國際關系中應遵守國家主權;國家領土與國家獨立等原則;形成了歷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國際關系體系—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1919年。
《凡爾賽和約》
共15部分;包括440個條款和一項議定書,第一部分為國際聯盟盟約。條約圍繞戰后處置德國問題,協調了列強在歐洲;近東和非洲的資本主義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聯合國憲章》
共分19章111條。憲章規定;聯合國及其成員國應遵循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以及聯合國不得干涉各國內政等原則。
1968年7月。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共有187個。
2019年5月。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主題;共商文明發展;合作大計,達成廣泛共識并發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19北京共識》
——據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等材料列舉了人類歷史上一些重要的會議和條約,其中蘊含著全球治理的諸多啟示。從材料中提煉一個啟示,并結合所學的世界近現代史知識予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2題,共4分)14、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遠東國際法庭法官既為由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受降各國所派遣;法官們的席次當然應該以受降簽字國的先后為序,即以美;中、英、蘇、澳、加、法、荷為序。但庭長不喜歡這個安排。由于他想使與他親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兩側,便提議應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強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蘇、中、法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聯合國憲章,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是以中、法、蘇、英、美(按照國名英文字母先后)為序的。這樣,中國和法國法官將坐在他的兩旁。于是庭長又提議:可以用一般按國名英文字母先后為序的辦法。但馬上發展,居中的將是中、加等國的法官,英、美法官離庭長更遠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開庭的前一天;庭長宣布,經過盟軍最高統帥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長右側為美;中、法等國法官,左側為英、蘇等國法官。這樣,英、美兩國法官居中。中國法官表示:“這個安排是荒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簽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聯合國安理會五強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國際會議以國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屬費解。”說畢便憤然離開。
第二天;遠東國際法庭正式開庭。開庭前庭長宣布,最高統帥已經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順序以受降簽字國的順序為準。
——摘編自梅汝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說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說明中國法官抗爭的原因,并加以簡要評價。15、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關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話,那么您就會正確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無論是還沒有喪失理智的資本家,還是不僅能夠珍惜自己個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產黨人,都是如此,我們共產黨人從問世之日起,一般來說是反對國家間的任何戰爭和捍衛和平事業的,我們始終把戰爭視為災難,而不是把它當成兒戲,當成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當做目的本身。我們的目的是明確的,而達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勞動。戰爭是我們的敵人,對各國人民來說是災難。
如果您真的關心和平和本國人民的幸福;那么這也只能算是您作為總統應盡的義務,而我作為部長會議生席也應對自己的人民表示關懷。此外,維護全球和平應是我們其同美心的事業,如果在現代條件下爆發戰爭,那么這就不僅僅是美蘇之間的戰爭,因為美;蘇之間其實并不互相謀求什么,但戰爭將是全球性的,殘酷的、毀滅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魯曉夫致肯尼迪的信(摘錄)(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赫魯曉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蘇聯對現代條件下的戰爭所持的態度及其積極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灣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后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D選項符合題意。海灣戰爭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化戰爭,與戰爭性質和人心向背無關,AB選項排除。海灣戰爭與蘇聯無關,C選項排除。2、A【分析】【詳解】
本題屬于組合型選擇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圖片反映的是一部全面反映海灣戰爭的書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③均與史實相符,正確;海灣戰爭并沒有改善中東的局勢,相反使形勢更加錯綜復雜,④不正確,排除BCD。故選A。3、D【分析】【詳解】
依據題干中“我深切感受到核時代堅持對抗的嚴重危險性,被稱之為我的東方政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可得出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是認識到兩極對抗的危險性的基礎上形成的,可以起到緩解對抗,而“使兩極格局下的對抗更激烈”的表述不合題意,故A項排除;依據已學可知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涉及的是德國,與法國及加速資本主義陣營瓦解均無關,故BC項排除;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旨在消除兩極格局造成德國分裂的危害,從而有利于德國實現統一,故D項正確。4、C【分析】《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故①②④正確.古羅馬屬于奴隸社會,其制定的法律是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不可能去改善奴隸處境.5、D【分析】【詳解】
概括材料可知,孟子、荀子、韓非子都主張實現國家統一,說明古代大一統思想開始初步形成,故D正確;儒家與法家的主張不同,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戰國時期思想的發展,這一時期國家并未實現統一,故B項錯誤;該時期主要學派實現了思想爭鳴,故C項錯誤。6、C【分析】【詳解】
習近平在互聯網大會上的致詞體現出中國政府對待互聯網的態度是積極的,故答案為C項。材料不能說明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好壞,排除A項;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中國改革的重大成果,但是互聯網在這一階段不能說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牽引力,故B項錯誤;中國國力是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D項表述過于片面。綜上所述本題選C。二、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背景:根據材料“英國一直視阿富汗為對印度的一種潛在威脅”可歸納出英國一直試圖完全控制阿富汗;根據材料“1901年哈比布拉即位后進行改革;開啟了阿富汗民族主義與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可歸納出阿富汗改革開啟了民族主義和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根據材料“1919年3月,阿曼努拉即位后,列寧宣布承認阿富汗新君主的地位”可歸納出一戰使英國削弱,蘇俄支持阿富汗。
(2)影響:根據材料“阿富汗獲得完全獨立”“阿富汗得以自由平等地與世界各國進行交往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打開了同先進國家接觸的通道”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獲得獨立地位、加快其現代化進程、打擊殖民主義氣焰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解析】(1)背景:英國一直試圖完全控制阿富汗;阿富汗改革開啟了民族主義和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一戰使英國削弱;蘇俄支持阿富汗。
(2)意義:使阿富汗擺脫英國控制,獲得獨立;加快阿富汗現代化進程,打開同先進國家交往的通道;打擊殖民主義氣焰,鼓舞亞洲民族革命士氣。8、略
【分析】【分析】
(1)
“變化”;依據材料一信息“我們的戰爭是反法西斯和反納粹戰爭的繼續”和材料二信息“我們要和你們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得出:從敵視;軍事對抗以色列到謀求埃以和平。“因素”,依據所學知識從埃以雙方意識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過戰爭得到解決,外部力量(美國)的推動等角度分析。
(2)
“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埃以關系實現和解,雙方簽署“戴維營協議”,并最終建交。“歷史啟迪”,依據所學知識得出:中東和平進程盡管一波三折,但通過談判,用“土地換和平”方式解決阿以問題符合各方利益、符合歷史趨勢潮流;應建立長效和平機制,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解析】(1)從敵視;軍事對抗以色列到謀求埃以和平。
變化原因:埃以雙方意識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過戰爭得到解決;外部力量(美國)的推動。
(2)影響:埃以關系實現和解;雙方簽署“戴維營協議”,并最終建交。
歷史啟迪:中東和平進程盡管一波三折,但通過談判,用“土地換和平”方式解決阿以問題符合各方利益、符合歷史趨勢潮流;應建立長效和平機制,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9、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1973年7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第三世界的興起;經濟危機、冷戰格局、世界多極化趨勢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
(2)根據材料“非、加、太46個國家的工業產品和絕大部分農產品可以免稅和不限量進入歐洲共同體市場,而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向46國出口時不要求互惠”“制定‘穩定出口收入制度’由歐洲共同體給予補償經濟援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來分析出答案。【解析】(1)第三世界的崛起;歐洲爆發戰后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蘇美對亞;非、拉美地區的擴張和對歐洲霸權的爭奪日益加劇;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
(2)單方面的貿易優惠,有利于改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地位;穩定出口收入的補貼措施和經濟援助,有利于改變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單一結構;是兩歐國家順應國際政治經濟變化,逐步向第三世界靠攏,加強彼此關系的舉措,有利于提高其國際政治和經濟地位。但洛美協定沒有從根本上鏟除歐洲經濟共同體同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區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等關系。10、略
【分析】【詳解】
(1)不同態度;根據材料“并許諾要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寬厚地對待戰敗國”可知美國的態度是公正寬厚的對待德國,不要過分削弱德國。根據材料“如果德國人不來埋單,就得由英國的納銳人來付款”可知英國的態度是要求德國償還巨額賠款。
(2)影響,據材料“美國政府堅決反對取消戰爭債務。最終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沒有規定德國的賠款總額,而留待新設立的賠款委員會解決”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拖欠賠款、德國困境、德國復仇情緒、納粹興起、二戰導火線等方面分析即可。【解析】(1)美國:公正寬厚的對待德國;不要過分削弱德國。英國:要求德國償還巨額賠款。
(2)影響:使德國得以利用英美之間的矛盾,拖欠賠款;加劇了德國的困境;激化了德國的困境;激化了德國的民族主義和復仇情緒;德國納粹趁機興起,為二戰埋下了導火線。11、略
【分析】【詳解】
(1)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三次戰爭爆發都是在蘇聯解體以后。所以時代背景聯系所學可從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意圖建立全球霸權的角度進行概括。
(2)根據“得到了聯合國正式授權”可知海灣戰爭海灣戰爭遵守聯合國憲章、安理會決議等國際規制,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其戰爭合法性充足;根據“繞開了聯合國‘單干’,但得到了聯合國追授權”可知,阿富汗戰爭開聯合國,戰爭合法性弱化;根據“行動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批準或授權;‘先發制人’的‘自衛權’難以立足;發生虐囚事件致使戰爭過程嚴重‘犯規’”可知,伊拉克戰爭違背國家主權原則、單方面動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其合法性缺失。【解析】(1)背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以經濟;軍事實力為后盾,試圖領導世界。
(2)特點:海灣戰爭遵守聯合國憲章、安理會決議等國際規制,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其戰爭合法性充足;阿富汗戰爭繞開聯合國,戰爭合法性弱化;伊拉克戰爭違背國家主權原則、單方面動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其合法性缺失。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中“經濟全球化歷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體現出經濟全球化的兩種發展狀況分別是經濟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經濟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觀點是經濟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論證,根據材料中“第一次浪潮發生在16世紀”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是推動第一次經濟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據材料中“第二波浪潮發生在1815—1913年期間”,而這一時間段剛好是兩次工業革命時期,因而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成為全球化發展的強大動力,經濟全球化出現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現在二戰后特別是冷戰初期”,而這一時間段則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結論:世界大戰、經濟危機、“冷戰”對峙等影響經濟全球化,使之出現波動。【解析】觀點:經濟全球化經歷了三次挫折。
論證:17—18世紀;殖民戰爭頻繁,從三次英荷戰爭到英法戰爭,國際貿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頓。1914—1945年,爆發兩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各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經濟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美蘇爭霸,兩極格局對峙,全球化受阻。
結論:近代以來,世界戰爭、經濟危機和冷戰對峙使全球化不斷受挫。13、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論點構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區性、全球性問題的關鍵。論證過程可以結合材料信息從正反兩面進行。論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定了國際關系中應遵守國家主權、國家領土與國家獨立等原則,構建了相對平等、合理的國際政治體系,結束了歐洲三十年戰爭;1919年《凡爾賽和約》實質上帝國主義重新瓜分德國的殖民地,更改了國際關系格局。這一體系直接損害中國主權,而且列強間的利益沖突以及戰勝國與戰敗國的尖銳矛盾尖銳,因此不是一個平等、合理有序的政治體系,最終必將打破暫時的均勢,破壞世界和平;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主題,共商文明發展、合作大計,達成廣泛共識并發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19北京共識》,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產品質量檢測儀器考核試卷
- 牧場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戰略考核試卷
- 畜牧養殖場環境治理與保護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考核試卷
- 私募智能穿戴設備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碳中性設計策略考核試卷
- 電機在電力行業能源政策與法規制定與實施的應用考核試卷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化工過程開發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科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師范大學《仿真優化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孟母三遷成語故事
- 瓦斯發電方案
- Q-CR 807-2020 隧道噴射混凝土用液體無堿速凝劑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分解
- 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體靜脈血樣采集容器
- GB/T 20564.2-2017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第2部分:雙相鋼
- GB/T 13914-2013沖壓件尺寸公差
- GB/T 11349.3-1992機械導納的試驗確定沖擊激勵法
- 《政治學原理》課件
- 【高效管理】團隊建設-如何邁向高績效團隊課件
- 《新托福專項進階-初級寫作》【WORD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