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1月高考生物真題完全解讀(浙江卷)浙江省2024年1月生物學選考試題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命制,試題通過創設真實問題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生物學科的育人試題命制延續往次選考卷風格,試卷題型結構、命題立意、考點分布、能力要求等基本穩定,同時適當調整和創新。選擇題由原20題40分調整為19題38分。試題呈現略有調整。如第20題結合光合作用實驗測得數據,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出結論;第23題運用DNA瓊脂糖凝膠電泳等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遺傳現象;第24題在生態學研究過程中考查實驗設計并完善實驗思路等。試題依據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選取考查內容,覆蓋生物學10大概念的基本原理、技術與方法等必備知識,側重考查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杜絕偏題怪題,如第2題考查水的生理作用、第3題考查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第4題考查觀察有絲分裂實驗、第6題考查生物進化、第7題考查體溫調節、第9題考查表觀遺傳、第11題考查激素調節、第12題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第13題考查動物細胞培養、第16試題突出素養立意,適度增加模塊內和模塊間知識的綜合性考查。注重整合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并形成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整體;注重基礎知識內容之間、模塊內容之間以及學科內容如第17題通過酶的特性實驗考查實驗設計評價能力,滲透科學探究素養的考查;第19題染色體倒位第20題以油菜漬害為情境考查細胞呼吸、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調節的相關知識;第21題通過研究迷第22題通過研究細胞膜上運載Zn2+的載體蛋白相關基因的轉化和表達考查發酵工程、植物細胞工程和第23題以控制小鼠皮毛性狀的遺傳考查遺傳規律、變異和基因工程等,突顯對綜合能力特別是信息獲試題重視問題情境創設,以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等素材豐富真實情境,注重展現科學探究過程,合如第5題生物多樣性保護、第10題DNA半保留復制、第14題自由組合定律、第8題植物細胞工程、第18題神經沖動的產生與傳導、第24題根據模擬實驗的結論應用于生活實踐等。如第1題的生物技術與安全倫理、第5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第7題快遞小哥勇救落水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15題通過生物防治減少環境污染、第22和23題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植物生理及遺傳學問題、第24題應用生物學原理服務生產生活實踐,理解生物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其對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的影2024年1月的生物試題題型與2023年6月的的題型大體一致,小范圍調整,選擇題由20題減少至19題共38分,非選擇題為5題由60分增加至62分,文字量由6374增加至6410,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閱讀量。與2023年的試題相比,2024年的選擇題減少了對圖表信息的考查,由2張表7幅圖縮減至1張表3幅圖,更側重真實的情景考查以及對題干信息的解讀能力;2024年的非選擇題增加了知識點和知識點、模塊與模塊之間的聯系,比如光合大題由主要考查光合知識調整至考查了細胞呼吸、光合作用以及植物激素的調節三塊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加注重實驗能力的考查,五道非選擇題均涉及到了實驗設計或者實驗結果的分析。試題題意簡練,難度適宜,承續了近幾年浙江高考生物試題命制風格,情境豐富,創新設問方知識模塊詳細知識點2水的作用364膜蛋白的功能;蛋白質的合成與加工;激素的化學本質細胞呼吸的過程;酶的活性;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探究性實驗669減數分裂的過程;基因重組;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的結構;基因突變;根據雜交結果推斷基47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實驗分析;興奮傳導的特點;神經系統的特點特異性免疫;動物細胞培養;神經系統的功45群落的空間結構結構的具體應用518PCR和凝膠電泳技術;重組DNA分子的構建;目的基因導入受體;1、回歸教材,落實學科基礎教材是《課程標準》具化和細化后的資源,是獲取生物學學科知識、落實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性載體和主要的學習資源。高考試題雖然都是依照《課程標準》命制,但是很多知識的落腳點還是在教材上。生物選考中結合教材內容的考查非常多,比如第4題的有絲分裂圖像識別和分析,第8題植物激素的配比,第21題的血液組成、化學信號、促性腺激素、免疫活性物質等,第22題的DNA連接酶、振蕩培養、梯度稀釋等,第23題基因突變的來源包括堿基對的插入、缺失和替換,第24題信息傳遞和生態位分化。這些考查內容在教材上都能找到出處,但是這些題目的答題情況并不令人滿意,如第21題,加了抗凝劑的兔血液分層后的上層,有很多學生答成血清,而血清這個詞在內環境這里根本就沒有出現;培養T細胞時,培養基的pH應該維持在中性偏堿,也有一半學生答成偏酸。在復習過程中切忌拋棄教材,而過分依賴教輔用書和機械刷題,教材要切實成為學習和復習的最重要資源。第-輪復習的時候要結合《課程標準》,熟讀教材,關注教材的角角落落,踏踏實實梳理和理解生物學基本概念,厘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優化知識結構。第二輪復習要立足教材去做題,對于做錯的題目要去教材上尋找答題的依據,收集錯題,做好筆記,以免重蹈覆轍。從考試題目回歸教材,雙向互動,夯實學科基礎。2、精練反思,提升解題能力學生在首考前已經做了不少的習題,但是部分學生認為做題越多,見識越廣,考試分數就會越高,因此只顧埋頭刷題,很少抬頭思考,沒有認真分析、總結、歸納,分析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缺乏。也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錯題資源,分析出錯的原因,面對新試題情境時,往往會答不到點上或者答不全。二輪選考復習需要精選題目,首選歷年高考真題,其次是各個地市模擬試題。反復研究題干信息,結合上下文,體會得出答案的邏輯思維過程,不斷修正自己的偏差,提升解題能力。要跳出“想當然”,基于事實和證據有理有據地分析推理,不斷總結和形成自身的規范解題思路,比如人體血漿pH為7.35~7.4,血細胞在體外培養時,也應該模擬體內環境,培養T細胞時,培養基的pH應該維持在中性偏堿。很多學生受到CO?培養箱的影響,認為CO?溶于水是酸性的,所以培養基應3、重視實驗,強化實操流程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學習生物學過程中,實驗的作用和價值是無可替代的,生物實驗題也是生物選考中必考的重點內容。從本次選考來看,生物實驗操作的考查有所增加,如第22題,凝膠電泳中DNA樣品應該點在靠近負極點樣孔的原因分析,電泳條帶距離的判斷,通過劃線培養活化菌種,振蕩培養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繁殖,梯度稀釋法調整菌體濃度等。如果學生認真動手做了這些實驗,并深人思考操作背后的原因,這些問題可能都迎刃而解了。因此,要重視實驗,能夠做的實驗--定要去做,能夠參與動手操作的實驗一定要切實操作,不要只做旁觀者。在做實驗之前,要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并在操作中深入理解,關注操作的細節和要求,實驗后認真分析實驗結果,并通過適當的習題訓練,充分強化實驗操作。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生物學試題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9小題,每小題2分,共3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關于生物技術的安全與倫理問題在我國相關法規明令禁止的是()A.試管動物的培育B.轉基因食品的生產C.治療性克隆的研究D.生物武器的發展和生產【答案】D【解析】【分析】1、我國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則: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實驗。2、2010年,在第65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政府重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宗旨和目標,全面、嚴格履行公約義務,支持不斷加強公約的約束力,并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生物武器等各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詳解】A、試管動物的培育屬于胚胎工程,沒有禁止,A正確;B、我過目前不反對轉基因的食品的生產,B正確;C、中國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療性克隆,C正確;D、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強、攻擊范圍廣,世界范圍內應全面禁止生物武器,D錯誤。故選D。2.下列不屬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是()A.物質運輸的良好介質B.保持植物枝葉挺立C.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D.緩和植物溫度變化【分析】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細胞內以自由水和結合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是化學反應的介質,自由水還是許產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動,對于生物體內的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運輸具有重要作D、水的比熱容較大,能緩和植物溫度的變化,D正確。故選C。3.嬰兒的腸道上皮細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過程不涉及()A.消耗ATPB.受體蛋白識別C.載體蛋白協助D.細胞膜流動性【分析】小分子的物質可以通過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來進出細胞,大分子進出細胞是通過內吞和外排來完成的。被動運輸的動力來自細胞內外物質的濃度差,主動運輸的動力來自ATP。胞吞和胞吐進行的結構基【詳解】AD、免疫球蛋白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是有機大分子物質,吸收方式為胞吞,需要消耗ATP,胞吞故選C。4.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某同學在顯微鏡下找到①~④所處時期及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②①④②①A.細胞①處于間期,細胞核內主要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C.細胞③處于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并向細胞兩極移動D.細胞④處于末期,細胞膜向內凹陷將細胞一分為二【答案】B【分析】人們根據染色體的行為,將有絲分裂分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個時期。根據【詳解】A、①是間期,細胞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并且細胞有適度的生故選B。5.白頭葉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通過多年努力,其數量明顯增加。下列措施對于恢復白頭葉猴數量最有效的是()A.分析種間關系,遷出白頭葉猴競爭者B.通過監控技術,加強白頭葉猴數量監測D.對當地民眾加強宣傳教育,樹立保護意識【分析】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水平上采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主要有: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易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詳解】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保護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進行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白頭葉猴故選C。6.痕跡器官是生物體上已經失去用處,但仍然存在的一些器官。鯨和海牛的后肢已經退化,但體內仍保留著后肢骨痕跡;食草動物的盲腸發達,人類的盲腸已經極度退化,完全失去了消化功能。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后肢退化痕跡的保留說明鯨和海牛起源于陸地動物B.人類的盲腸退化與進化過程中生活習性的改變有關C.具有痕跡器官的生物是從具有這些器官的生物進化而來的D.蚯蚓沒有后肢的痕跡器官,所以和四足動物沒有共同祖先【分析】生物的進化不僅在地層中留下了證據(化石),也在當今生物體上留下了許多印跡(如痕跡器官),B、人類的盲腸退化可能是由于生活習性的改變,不需要盲腸的消化而故選D。7.某快遞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時,體內會發生系列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冷覺感受器興奮,大腦皮層產生冷覺B.物質代謝減慢,產熱量減少C.皮膚血管舒張,散熱量減少D.交感神經興奮,心跳減慢【分析】體溫調節是溫度感受器接受體內、外環境溫度的刺激,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分泌腺、骨骼肌、皮膚血管和汗腺等組織器官活動的改變,從而調整機體的產故選A。8.山藥在生長過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導致品質和產量下降。采用組織培養技術得到脫毒苗,可恢復其原有的優質高產特性,流程如圖。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A.選擇芽尖作為外植體可減少病毒感染B.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雜菌的污染C.將叢生芽切割后進行繼代培養可實現快速繁殖D.提高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進愈傷組織形成叢生芽【解析】pH和無菌環境等);②一定的營養(無機、有機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培養等。大多數植物每隔4~6周進行一次繼代培養,每進行一次繼代培養,培養物一般能增殖3~4倍。正故選D。9.某種蜜蜂的蜂王和工蜂具有相同的基因組。雌性工蜂幼蟲主要食物是花蜜和花粉,若喂食蜂王漿,也能發育成為蜂王。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降低DNA甲基化酶的表達后,即使一直喂食花蜜花粉,雌性工蜂幼蟲也會發育成蜂王。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花蜜花粉可降低幼蟲發育過程中DNA的甲基化B.蜂王DNA的甲基化程度高于工蜂C.蜂王漿可以提高蜜蜂DNA的甲基化程度D.DNA的低甲基化是蜂王發育的重要條件【解析】【分析】DNA甲基化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大【詳解】A、降低DNA甲基化酶的表達后,即使一直喂食花蜜花粉,雌B、甲基化不利于其發育成蜂王,故蜂王DNA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故選D。中,大腸桿菌擬核DNA第2次復制時,局部示意圖如圖。DNA雙鏈區段①、②、③對應的顯色情況可A.深色、淺色、淺色B.淺色、深色、淺色C.淺色、淺色、深色D.深色、淺色、深色【解析】【分析】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鏈是新合1次復制后產生的子代DNA的兩條鏈一條被3H標記,另一條未被標記,大腸桿菌擬核DNA第2次復制故選B。水平與正常的相比。正確的是()A.抗利尿激素水平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低B.抗利尿激素水平低,甲狀腺激素水平高C.胰島素水平高,甲狀腺激素水平低D.胰島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高【答案】D【解析】【分析】大量運動后,葡萄糖被消耗,胰島素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詳解】越野跑、馬拉松等運動后,體內血糖大量消耗,血糖降低,胰島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進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此時,機體代謝旺盛,甲狀腺激素水平高,同時機體大量排汗,導致水分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BC錯誤,D正確。故選D。12.漿細胞合成抗體分子時,先合成的一段肽鏈(信號肽)與細胞質中的信號識別顆粒(SRP)結合,肽鏈合成暫時停止。待SRP與內質網上SRP受體結合后,核糖體附著到內質網膜上,將已合成的多肽鏈經由SRP受體內的通道送入內質網腔,繼續翻譯直至完成整個多肽鏈的合成并分泌到細胞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SRP與信號肽的識別與結合具有特異性B.SRP受體缺陷的細胞無法合成多肽鏈C.核糖體和內質網之間通過囊泡轉移多肽鏈D.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均通過此途徑合成并分泌【答案】A【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分泌蛋白先在游離的核糖體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鏈后,信號識別顆粒(SRP)識別信號,再與內質網上信號識別受體結合,將肽鏈引導至內質網,由SRP受體內的通道送入內質網腔,進一步在內質網腔內完成翻譯,合成蛋白質。【詳解】A、SRP參與抗體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呼吸酶等胞內蛋白無需SRP參與,所以SRP與信號肽的識B、SRP受體缺陷的細胞可以合成部分多肽鏈,如呼吸酶等,B錯誤;C、核糖體和內質網之間通過SRP受體內的通道轉移多肽鏈,同時核糖體是無膜細胞器不能形成囊泡,C錯D、生長激素通過此途徑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屬于固醇,不需要通過該途徑合成并分泌,D錯誤。故選A13.某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胞貼壁生長至接觸抑制時,需分裝培養,實驗操作過程如圖。A.①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與瓶壁分離B.②加培養液的目的是促進細胞增殖C.③分裝時需調整到合適的細胞密度D.整個過程需要在無菌、無毒條件下進行【答案】B【解析】【分析】動物細胞培養條件:(1)無菌、無毒的環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液,以清除代謝廢物。(2)營養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3)溫度和PH:36.5℃±0.5℃;適宜的pH:7.2~7.4。(4)氣體環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液的PH)。【詳解】A、①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與瓶壁分離,A正確;B、②加培養液,多次加培養液先洗去殘留的消化酶,然后終止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并對細胞加以稀釋,BC、③分裝時需調整到合適的細胞密度,因為若密度過大細胞直接仍存在接觸抑制,C正確;D、動物細胞培養需要無菌無毒環境,因此整個過程需要在無菌、無毒條件下進行,D正確。 及存活率相同,將此突變體與紅眼正常翅雜交,子一代群體中有張翅和正常翅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隨機A.9/32B.9/16【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15題詳解】【詳解】白眼正常翅群體中篩選到一只雌性的白眼張翅突變體,假設個體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將此突變體與紅眼正常翅雜交,子一代群體中有張翅和正常翅且比例相等,推知雌性的白AaXbXb,紅眼正常翅基因型為aaXBY,子一代群體基因型及比例為aaXBXb:AaXBXb:aaXbY:AaXbY=1:1:1:1,子一代隨機交配獲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現紅眼正常翅,即aaXBY和aaXBXb的概率:aa與Aa隨故選A。稻田中常會伴生許多昆蟲,如在水稻的葉層會伴生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等食葉性害蟲,在莖稈層常有稻飛稻苞蟲的蟲情,下列措施既能有效控制蟲害,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是()A.引入食蟲鳥類捕殺B.使用殺蟲劑消殺C.使用性引誘劑誘殺D.使用防蟲網隔離正確的是()A.昆蟲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與光照強度密B.昆蟲在地上層或地下層分布格局與其所需資源配置有關C.因水稻較強的繁殖能力導致稻田群落水平結構的簡單化D.稻田群落水平結構的表現特征是物種之間不存在鑲嵌性【解析】【分析】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3)群落和生態系統: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經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A、以鳥治蟲,屬于生物防治,食蟲鳥類既能吃幼蟲也能吃成蟲,既能有效控制蟲害,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A正確;B、使用殺蟲劑消殺屬于化學防治,污染環境,B錯誤;C、使用性引誘劑誘殺屬于生物防治,有效改變種群性別比例從而降低出生率,但是誘殺的是成蟲,效果相D、使用防蟲網隔離屬于物理防治,不能效控制蟲害,D錯誤。故選A。【16題詳解】A、昆蟲(動物)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與棲息場所和食物條件密切相關,A錯誤;B、昆蟲在地上層或地下層分布格局與其所需資源配置(棲息空間和食物等)有關,B正確;C、人為因素導致稻田群落水平結構的復雜化,C錯誤;D、稻田群落水平結構的表現特征是物種之間存在鑲嵌性,D錯誤。故選B。17.紅豆杉細胞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催化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進而促進紫杉醇的合成。低溫條件下提取PAL酶液,測定PAL的活性,測定過程如下表。步驟處理試管1試管2①苯丙氨酸②HCl溶液(6mol/L) ③④試管1加0.2mLH?O。2支試管置30℃水浴1小時⑤HCl溶液(6mol/L) ⑥試管2加0.2mLH?O。測定2支試管中的產物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低溫提取以避免PAL失活B.30℃水浴1小時使苯丙氨酸完全消耗C.④加H?O補齊反應體系體積D.⑤加入HCl溶液是為了終止酶促反應【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極少數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的特性.3、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pH,在最適溫度(pH)前,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強;到達最適溫度(pH)時,酶活性最強;超過最適溫度(pH)后,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溫酶不會變性失活,但高溫、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變性失活.【詳解】A、溫度過高,酶失活,因此本實驗采用低溫提取,以避免PAL失活,A正確;B、因為試管2在②中加入了HCl,酶已經變性失活,故不會消耗底物苯丙氨酸,B錯誤;C、④加H2O,補齊了②試管1沒有加入的液體的體積,即補齊反應體系體積,保存無關變量相同,C正確;D、pH過低或過高酶均會失活,⑤加入HCl溶液是為了終止酶促反應,D正確。故選B18.坐骨神經可以支配包括腓腸肌在內的多塊骨骼肌。取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將電位表的兩個電極置于坐骨神經表面Ⅱ、Ⅲ兩處,如圖甲。在坐骨神經I處,給一個適當強度的電刺激,指針偏轉情況如圖乙,其中hi>h?,t?<t?。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h?和h?反映Ⅱ處和Ⅲ處含有的神經纖維數量B.Ⅱ處的神經纖維數量比Ⅲ處的多可導致h?>h?C.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不同可導致ti<t3D.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越遠t?的時間越長【答案】A【解析】【分析】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該部位與相鄰部位產生電位差而發生電荷移動,形成局部電流,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詳解】A、坐骨神經包含很多條神經纖維,多條神經纖維興奮,電位可以疊加,可以反映出指針的偏向程度,但是不完全和神經纖維的數量有關,指針偏向幅度還和傳導速度有關,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有快有慢,興奮傳導到t3的時候,可能部分神經纖維的興奮還沒傳到,沒有到達疊加的最大值,也會導致指針的轉向D、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越遠,IⅡ處和Ⅲ處興奮間隔越長,即t2的故選A。19.某精原細胞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發生倒位,如圖甲。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倒位,同源染色體聯會時會形成倒位環,此時經常伴隨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如圖乙。完成分裂后,若配子中出現染色體片段缺失,染色體上增加某個相同片段,則不能存活,而出現倒位的配子能存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甲發生了①至③區段的倒位B.圖乙細胞中Ⅱ和Ⅲ發生交叉互換C.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有片段缺失D.該精原細胞共產生了3種類型的可育雄配子【解析】【分析】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包括數目異常和結構異常)。染色體數目異常包括:個別染色體數目的增加或減少;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染色體結構異【詳解】A、由圖甲可知是bcd發生了倒位,因此是①到④區段發生倒位,A錯誤;CD、題干可知,配子中出現染色體片段缺失或重復,則不能存活,出現倒活)、ebCDE(缺失了A,不能存活),因此該精原細胞共產生了2種類型的可育雄配子,C正確,D錯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五小題,共50分)20.長江流域的油菜生產易受漬害。漬害是因洪、澇積水或地下水位過度升高,(1)發生漬害時,油菜地上部分以有氧(需氧)呼吸為主,有氧呼吸釋放能量最多的是第階段。地下部分細胞利用丙酮酸進行乙醇發酵。這一過程發生的場所是,此代謝過程中需要乙醇脫氫酶的催化, (耐漬害/不耐漬害)。(2)以不同漬害能力的油菜品種為材料,經不同時長的漬害處理,測定相關生理指標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率率氣孔導度胞間CO?濃度葉綠素含量1蒸騰速率1氣孔導度1胞間CO?濃度1葉綠素含量1注:表中數值為相關系數(r),代表兩個指標之間相關的密切程度。當Ir接近1時,時相關越不密切。據表分析,與葉綠素含量呈負相關的指標是。已知漬害條件下光合速率顯著下降,則蒸騰速率呈趨勢。綜合分析表內各指標的相關性,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氣孔限制因素/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理由是(3)植物通過形成系列適應機制響應漬害。受漬害時,植物體內(激素)大量積累,誘導氣孔關閉,調整相關反應,防止有毒物質積累,提高植物對漬害的耐受力:漬害發生后,有些植物根系細胞通過 將自身某些薄壁組織轉化腔隙,形成通氣組織,促進氧氣運輸到根部,緩解漬害。【答案】(1)①.三##3②.細胞質基質③.葡萄糖分解(糖酵解)④.耐漬害(2)①.胞間CO2濃度②.下降③.非氣孔限制因素④.胞間CO2濃度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呈負相關【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細胞質進行,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進行,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進行,且第三階段釋放的能量最多。無氧呼吸分為兩個階段,均在細胞質基質進行。由表可知,胞間CO2濃度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小問1詳解】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進行,是有氧呼吸過程中釋放能量最多的階段。乙醇發酵(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該過程需要NAD+參與,所以氫接受體(NAD+)再生,有利于葡萄糖分解的正常進行,由此可知,漬害條件下乙醇脫氫酶活性越高的品種能產生更多的能量維持生命活動的進行,更加耐漬害。【小問2詳解】由表可知,葉綠素含量與胞間CO2濃度的相關系數為負值,說明二者呈負相關。光合速率與蒸騰速率的相關系數為0.95,為正相關,所以光合速率顯著下降,則蒸騰速率呈下降趨勢。由于胞間CO2濃度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小問3詳解】脫落酸具有誘導氣孔關閉的功能,在受漬害時,其誘導氣孔關閉,調整相關反應高植物對漬害的耐受力。漬害發生后,有些植物根系細胞通過通過凋亡(程序性死亡),從而形成腔隙,21.科學研究揭示,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體,共同調節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維持內環境穩態,即神經-體液-免疫網絡調節。以家兔為實驗動物,進行了一經的中樞位于延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阿托品為乙酰膽堿阻斷劑)回答以下問題:(1)加入抗凝劑的家兔血液在試管里靜置一段時間出現分層現象,上層是淡黃色的,T細胞集中于中層。與紅細胞觀察和技術不同,T細胞需要先后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計數。培養T細胞時提供恒定濃度的CO?,使培養pH維持在中性偏0(2)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細胞免疫功能的強弱。刺激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上升;剪斷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下降。基于上述結果,迷走神經具有的作用。靜脈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顯著下(3)剪斷一側迷走神經后,立即分別刺激外周端(遠離延髓一端)和中樞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細胞(4)用結核菌素接種家兔,免疫細胞分泌的作用于迷走神經末梢的受體,將信號轉換成相應(5)雌激素能調節體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體分泌的調節,通過檢測血液B細胞百分率和(答出兩點)等指標來反映外源雌激素對體液免疫的調節作用。【答案】(1)①.血漿②.染色③.堿(2)①.增強和維持免疫力②.乙酰膽堿(4)①.免疫活性物質②.化學③.神經中樞/延髓等(5)①.促性腺激素②.抗體和B細胞的增殖能力【解析】【小問1詳解】與紅細胞觀察和技術不同,T細胞需要先染7.2-7.4,所以培養T細胞時培養pH維持在中性偏堿性。【小問2詳解】由題意可知:刺激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上升;剪斷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下降,而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細胞免疫功能的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顯著下降,說明T細胞膜存在乙酰膽堿受體。【小問3詳解】剪斷一側迷走神經后,刺激外周端(遠離延髓一端)引起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顯著上升,說明迷走神經含有傳出纖維,刺激中樞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顯著上升,【小問4詳解】用結核菌素接種家兔,免疫細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質等作用于迷走神經末梢的受體的電信號,迷走神經傳入沖動顯著增加,而神經中樞(延髓)傳遞免疫反應的信息,調節免疫反應。【小問5詳解】雌激素能調節體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調節,前面提到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細胞免疫功能的強弱,所以通過檢測血液B細胞百分率、抗體和B細胞的22.鋅轉運蛋白在某種植物根部細胞特異性表達并定位于細胞質膜,具有吸收和轉運環境中Zn2+的功能。為研究該植物2種鋅轉運蛋白M和N與吸收Zn2+相關的生物學功能,在克隆M、N基因基礎上,轉化鋅吸收(1)鋅轉運蛋白基因M、N克隆。以該植物為材料提取并純化mRNA,反轉錄合成cDNA。根據序 近電泳槽負極接口;當2個PCR產物分子量接近時,若延長電泳時間,凝膠中這2個條帶之間的距離會 野生型酵母+空載體鋅吸收缺陷型酵母+空載體鋅吸收缺陷型酵母+M基因表達載體鋅吸收缺陷型酵母+N基因表達載體涂布菌液OD?000.60.060.0060.0006【答案】(1)①.根②.解旋酶③.磷酸基團④.變長(3)①.劃線分離②.振蕩培養【解析】【小問1詳解】取并純化mRNA,反轉錄合成cDNA。熱變性處理的目的是使DNA解螺旋,相當于生物體內解旋酶的效果。DNA分子因為含有磷酸基團而帶負電荷,所以其點樣孔端應靠近電泳槽負極接口。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小問2詳解】內切酶處理后的質粒和目的基因,用DNA連接酶進行連接。由于RCR過程中熱變性使大腸桿菌內的DNA外溢,所以可用大腸桿菌懸液當模板,利用PCR快速驗證重組轉化是否成功。【小問3詳解】【小問4詳解】由題意可知,菌液稀釋后OD600為0.06、0.006和0.0006,說明其進行10指數的梯度稀釋。由圖可知,鋅吸收缺陷型酵母+空載體組不會吸收鋅,為陰性對照。由圖中光譜吸收值可知,轉23.小鼠毛囊中表達F蛋白。為研究F蛋白在毛發生長中的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了F基因敲除的突變型純合體小鼠,簡稱f小鼠,突變基因用f表示。f小鼠皮毛比野生型小鼠長50%,表現出毛絨絨的樣子,其它表型正常。(注:野生型基因用++表示;f雜合子基因型用+f表示)(1)F基因敲除方案如圖甲。在F基因的編碼區插入了一個DNA片段P,引起F基因產生,導致mRNA提前出現終止密碼子,使得合成的蛋白質因為缺失了而喪失活性。要達到此目的,還可以對該基因的特定堿基進行和野生型基因f基因P圖甲(2)從野生型、f雜合子和f小鼠組織中分別提取DNA,用限制酶HindII酶切,進行瓊脂糖電泳,用DNA 子小鼠與g小鼠雜交,若雜交結果是,則g和f是非等位基因;若雜交結果是,則g位基因。(注:不考慮交叉互換;野生型基因用++表示;g雜合子基因型用+g表示)(4)確定g和f為等位基因后,為進一步鑒定g基因,分別提取野生型(++)、g雜合子(+g)和g小鼠(gg)的mRNA,反轉錄為cDNA后用(2)小題同樣的DNA探針和方法檢測,結果如圖丙。g小鼠泳道野生型g基因【答案】(1)①.編碼序列錯位②.氨基酸序列③.替換④.缺失(3)①.子代全為野生型②.野生型:突變型=1:1(4)①.基因突變丟失了啟動子,導致無法轉錄出mRNA;反轉錄沒有產物,檢測不出結果②.抑【分析】基因分離定律實質: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當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當中,獨立地隨配子【小問1詳解】依據題意,在F基因的編碼區插入了一個DNA片段P,引起F基因產生編碼序列錯位,從而導致mRNA提前出現終止密碼子,使得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變短,蛋白質結構發生改【小問2詳解】從圖中看出,野生型基因和f基因都含有2個限制酶HindII的識別序列,但f基因中含有P片段,因此限制酶HindII切割野生型基因和f基因后,野生型基因切出來能與探針結合的片段針結合的片段較長,DNA分子越長,分子質量越大,在電泳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道工程社會責任與企業文化建設考核試卷
- 糖批發企業品牌推廣策略考核試卷
- 刨花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品質提升考核試卷
- 機電組件的綠色制造與循環經濟考核試卷
- 航空器維修與故障排除考核試卷
- 跨境電商與國際市場的投資機遇與風險考核試卷
- 營養師職業素養與倫理考核試卷
- 鹽的采集與利用中的產品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貨運火車站操作規程與實踐考核試卷
- 裝飾材料陳列展示技巧考核試卷
- 門診口腔院培訓
-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 項目4 任務4.5行道樹整形修剪學習資料
- 房地產交易律師見證書范文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歌曲《世界贈予我的》
- 消費心理學-理論、案例與實踐-綜合練習題及答案
- 《深度解析張旭課程》課件
- 【重慶】2024年度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正式版
- 測繪設備投入計劃
- 2025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范文分享
- 2025年度新能源充電樁建設運營合同意見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