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法與句式考點集訓:主謂倒裝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法與句式考點集訓:主謂倒裝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法與句式考點集訓:主謂倒裝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法與句式考點集訓:主謂倒裝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法與句式考點集訓:主謂倒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謂倒裝

一、釋義

古代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一般放在主語之后,比如“回也賢哉”(顏回很賢德啊)。

但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會把謂語提到主語之前,變

成“賢哉,回也”,這就是“主謂倒裝”,或者叫作“謂語前置”。

二、分類

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類型。文言文里,把謂語

放到主語前,大體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陳述句的主謂語倒置

①不腆蔽邑。(《嵯之戰》)

②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例①是陳述句的主謂倒置,“蔽邑”是主語,“不腆”是謂語,句意是“我們國家

不富足”。這句話是弦高的言辭,平靜從容,謙恭之至,弦外之音卻是“我們鄭國也不

是弱小可欺的”。例②也是陳述句的主謂倒置,意思是“老百姓說我吝嗇是有些道理的”,

“宜乎”提前,以示齊宣王承認不足、領悟過錯,對孟子的說辭口服心服。

(二)感嘆句的主謂語倒置

感嘆句原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如“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

納諫》),“每調軍食,必蹙額日:'東方民力竭矣!'”(《岳飛》)。但有時由于

表達激烈的感情,往往把謂語提到主語前面,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去私》)

③痛哉斯言!(《原君》)

④異哉言乎!(《神滅論》)

⑤壯哉,此漢!(《席方平》)

⑥危矣樓子之為秦也!(《虞卿阻割六城與秦》)

例①即“汝之不惠甚矣”,表示輕視并含有教訓人的意味。“汝之不惠”是主語,

“甚矣”是謂語。例②是贊美的語氣,主語是“祁黃羊之論”,謂語是“善哉”。例③

是悲痛的語氣,“痛哉”是謂語,“斯言”是主語。例④是不滿的語氣,“異哉”是謂

語,“言乎”是主語。例⑤的“壯哉”是謂語,“此漢”是主語。這是佩服的語氣。例

⑥是警誡的語氣,“樓子之為秦”是主語,“危矣”是謂語。

文言感嘆句中主謂語倒置的例子很多,如:

⑦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魯仲連列傳》)

⑧嗟乎,惜哉其不講于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刺客列傳》)

⑨甚矣,汲黯之贛也!(《汲黯傳》)

⑩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虎丘記》)

?甚矣,人之好怪也!(《原道》)

?“甚矣哉,為欺也!(《賣柑者言》)

?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河渠書》)

?歡哉相乎!(《梓人傳》)

現哉世也!(《工之僑獻琴》)

?嗟乎,冤哉亨也!(《淮陰侯列傳》)

?決哉此風!(《風賦》)

?美哉,國乎!(《韓詩外傳》)

?野哉,由也!(《孔子世家》)

額、人哉程嬰!(《趙世家》)

主謂語倒置的感嘆句,一般都是謂語比較簡單。如果謂語后邊還帶有賓語,像“吾

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日無怵,”(《群英會蔣干中計》)這種句子,就不見

有說成“無憂矣,吾!”的。

謂語提前是為了強調它,增加感嘆的意味。譯成現代漢語時,可以在謂語前加上個

“真”字或“太”字,以確切地表達原語氣。如例①可譯成“你也太不聰明了!”(“甚”

字本是表程度的副詞,在這個句子里作謂語,可視為形容詞,嚴重。)例②可譯成“祁

黃羊的言論真好啊!”

翻譯這種句子,可以把倒置在主語前的謂語移回去,像上面說的譯法一樣。但也可

以不移回去,仍按倒裝的語序來譯。

主謂倒置句,多是為了突出強調謂語。主謂兩部分之間,即便不用逗號相隔,朗讀

停頓的時間也比較長。句末的感嘆號并不隨語序而變化,仍要點在原來的位置,如“多

么幸福啊,中國的兒童!”假若感嘆號用在“多么幸福啊”后就錯了。

(三)疑問句的主謂語倒置

疑問句一般也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如“獨五人之,何也?”(《五人墓碑記》)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使楚》)“侯生曰:'公子畏死耶?’”(《信

酸君竊符救趙)

現代漢語有時表達某種心理活動,有謂語提到主語的疑問句。如“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孫犁《荷花淀》)“他碰到許文挾個

黑皮包,匆匆忙忙往里走。他含笑問道:'哪兒去,許文同志!(周立波《鐵水奔

流》)

文言文里,代詞作謂語時,為了強調疑問的語氣,也有把謂語提到主語前的。如:

①伯魚之母死,期(jl,周年)而猶哭。夫子閑之,日:“謹與,哭者?”(《禮

記檀弓》)

②子張曰:“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

淵》)

③管子曰:“壬邪,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

④迤可使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⑥謹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梅花嶺記》)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例①的“誰與,哭者?”即“哭者,誰與?”的倒置。“與”同“歟”,是語氣詞。

譯成現代漢語,為了把原句主謂語倒置后所強化的疑問語氣表達出來,不妨在謂語前面

加副詞“究竟”,成為“哭的究竟是誰呢?”

例②的“何哉,爾所謂達者?”即“爾所謂達者,何哉?”的倒置,意思是說“你

所說的達,究竟是指什么呢?”

例③的管子的話是“言伐莒者,子邪?”的倒置。譯成現代漢語,為表達加強了的

疑問語氣,可在謂語前加副詞“就”,全句是說“說要討伐莒國的人,就是您嗎?”

例④⑤⑥句,“誰”字后面有個“者”字,構成“誰……者”的形式,“者”字代

替人,充當句子的主語,這個“誰”字就相當于謂語了。如果把“者”字去掉,“誰”

字才是句子的主語。像這三個句子,意思就是“可使者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誰”

“為大王為此計者誰”。

在文言里也有用“誰”字當謂語而不把它提到主語前的句子。如歐陽修《醉翁亭記》: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再如《繚綾》一詩中的“織者

何人衣者誰?”

從語法上分析,④⑤⑥這類句子是主謂語倒置的,不過譯成現代漢語時,卻不必非

順過來譯不可。如果把“者”字去掉,讓“誰”字當主語,對全句的意思并無大妨礙。

這三句就可講成“誰可以當使者呢?”“是什么人給大王出的這種計謀?”“誰幫助我

到時候完成這種大節?”

例⑦是反詰的語氣,順過來講就是“公子能救人急困的高義究竟在哪里呢”。此句

為平原君的憤激之言,一個嘆號加強反問似乎還不足分量,又以主謂變式助之,可見情

況危急到何等田地。

以上所談是主語謂語倒置的句子。還有些句子看起來像是主謂語倒置,實際不是。

比如:

①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鵬鵑。

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起義》)

例①的“正愁余”像是“余正愁”的倒置,實際不是。“愁余”意即“使余愁”,

這是使動用法。“江晚正愁余”即“江邊的暮色正使我感到愁悶”之意。楚辭《湘夫人》

中也有這種句子。如''帝子降兮北諸,目眇眇兮愁予",意思是說“湘夫人降臨在水的

北岸,用盡目力凝望,而所望之人不來,故使自己十分愁苦”。

例②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當立者乃公子扶蘇”說成“公子扶蘇當立”也通,

但不能認為“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就是“公子扶蘇當立”的倒置。實際這是兩種不同的

句子。“公子扶蘇當立”是陳述句,“公子扶蘇”是主語,“當立”是謂語。“當立”

之后加上''者"字,“者”代替了中心詞,“當立者”即“當立之人”,在句中充當主

語,謂語是“乃公子扶蘇”。這是個判斷句。“者”字雖有代替中心詞,變換主謂語位

置的作用,但一經變換,主語就成了謂語,謂語說成了主語,不能說是主謂語倒置了。

三、現代漢語中的“主謂倒裝”

現代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在一些祈使句、疑問句或感嘆句中,

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也會把謂語提到主語之前。例如:

①了不起的人,你父親!

②崛起吧,少年!

③多么好看啊,這件衣服!

④想成功,就你?

⑤終于過去了,中國最后一個黑暗王朝的統治。(何其芳《我們最偉大的節日》)

四、典型例句

1.善哉乎鼓琴(《伯牙鼓琴》)

正常語序:鼓琴善哉乎

2.賢哉,回也(《〈論語〉十二章》)

正常語序:回賢哉

3.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正常語序:汝之不惠甚矣

4.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正常語序:石底卷以出

考點集訓

一、填空題。

“簾卷西風”是一句倒裝,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譯題。

1.甚矣,農之惰也。

2.甚矣,汝之不惠!

三、選擇題。

1.以下選項中和“逾月,而國莫之服”的句式不相同的是()

A.時人莫之許也B.異哉,其人之頸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D.宋何罪之有

2.以下選項中和“群臣議者多附安國”的句式相同的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子何恃而往

C.嘗貽余核舟一D.始知為人情所患

3.下列語句句式和“悲哉世也”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不患人之不已知D.茍全性命于亂世

4.下列句子與“善,陳孺子之為宰!”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戰于長勺

5.下列語句中和“異哉,其人之頸也”的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甚矣,汝之不惠B.賢哉回也

C.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D.不患人之不己知

6.下列語句和其他三項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孝哉閔子騫B.異哉,其人之頸也

C.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D.美哉水也

7.下列語句句式和“幸矣,章遇君也”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卒見使于一鼠D.茍全性命于亂世

8.下列語句句式和“賢哉,回也”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不患人之不已知D.茍全性命于亂世

考點集訓參考答案

一、西風卷簾(秋風吹動簾子)

二1.你這樣做農活太懶惰了!

(甚矣,農之惰:主謂倒裝,正常語序為“農之惰甚矣”,直接翻譯為“你做農活懶惰

得太嚴重了”,調整后翻譯為“你這樣做農活太懶惰了”)

2.你也太不聰明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