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2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總結與評估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2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總結與評估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2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總結與評估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2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總結與評估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2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總結與評估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一、選擇題(12×4=48分)1.2024年10月18日至28日,有著1300年歷史的東方水鄉——浙江嘉興桐鄉市烏鎮,舉辦了第六屆烏鎮戲劇節。來自世界17個國家及地區,29部100多場中外特邀劇目輪番上演;18組青年競演入圍作品激烈角逐;1800余場古鎮嘉年華演出、28場小鎮對話將狂歡氣質與多元文化精神盛放在烏鎮。烏鎮戲劇節的舉辦()①促進了中外戲劇文化的溝通與傳播②表明戲劇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佐證了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起確定作用④說明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實踐活動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來自世界17個國家及地區,29部100多場中外特邀劇目輪番上演”表明戲劇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烏鎮戲劇節的舉辦促進了中外戲劇文化的溝通與傳播,故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文化屬于主觀意識的范疇,不能對經濟社會發展起確定作用;材料中舉辦烏鎮戲劇節、將狂歡氣質與多元文化精神盛放在烏鎮等信息反映了人們在實踐中創建和享受文化,并未體現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實踐活動,④與題意不符。本題選A。答案:A每年二月初一,湖南江華區瑤族都要過趕鳥節。據此回答2—3題。2.瑤族過趕鳥節是為了紀念古代瑤族人民,用歌聲吸引鳥雀,保住剛播下的包谷種子免遭鳥雀啄食,取得豐收的歷史。這說明()A.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B.這種節日危及鳥類的生存,國家應予以制止C.應用更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來愛護播下的種子D.這是瑤族的宗教信仰解析:A項揭示了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正確說明白題干,故應選。B、C、D三項說法錯誤。答案:A3.瑤族過趕鳥節,不論晴天還是下雨,他們的青年都身著民族盛裝,頭扎彩帕,腳穿繡花鞋襪,撐青布洋傘,在山頭上,或兩男兩女,或四男四女,甜蜜地對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迷你歌,從日出唱到月亮升起,才戀戀不舍地告辭。這告知我們()A.瑤族青年男女交往自由B.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C.民族文化的形成離不開民族間文化的溝通D.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記解析:題干以典型個例說明慶祝民族節日的文化意義,B項符合題意,其他均不符合題意。答案:B4.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呈現中華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某地實行了中國象形文字展。此次展覽以生動好玩的方式圖解漢字,講解并描述漢字起源和歷史演化,傳遞漢字中蘊含的文化理念、哲學思想和處世之道,激發了各國參觀者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劇烈愛好。由此可見()①文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記②文化創新能增加中華文化的影響力③文化溝通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④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意義,文化溝通的意義。①表述錯誤,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記;②③符合題意,中國象形文字展,以生動好玩的方式圖解漢字,講解并描述漢字起源和歷史演化,傳遞漢字中蘊含的文化理念、哲學思想和處世之道,激發了各國參觀者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劇烈愛好,說明文化創新能增加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也說明文化溝通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④不合題意,材料未提到文化的多樣性。故選C。答案:C5.“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詩人白居易眼中,如同醉人畫卷,讓人流連忘返。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5次大會上,“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作為唯一的中國項目,申遺勝利。該文化景觀申遺勝利,主要是因為它()A.具有顯明的區域特征B.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C.能夠呈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D.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解析:杭州西湖之所以申遺勝利,主要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B正確。A、C、D不合題意。答案:B6.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閑聊短信。微信廣受歡迎是因為它()①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②最大程度地實現文化傳遞、溝通與共享③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合多源信息④敬重各民族文化差異,確保世界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④不合題意。②③是微信帶來的影響以及廣受歡迎的緣由。故本題選C。答案:C7.德國民歌純樸、嚴謹,反映出德國人堅決、穩重的性格;俄羅斯寬闊的國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賜予俄羅斯民族豪爽、樂觀的性格,這種精神氣質也在民歌中體現出來;印度尼西亞民歌經常與“熱帶寶島”的自然風光相聯系,風格明朗、抒情、飄逸。以上材料除了內容、曲調方面的多樣性外,還表現出()A.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B.世界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C.民族文化的豐富、生動的特性D.民族文化應當博采眾長解析:材料主要表述世界各國文化的豐富特性,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要求,應舍去。答案:C8.深化拓展人文溝通合作是踐行“金磚+”理念的重要內容。金磚五國孕育出各自絢麗文明,彼此交相輝映,人文溝通合作大有可為。拓展金磚國家人文溝通()①有利于呈現民族文化,使金磚國家逐步實現文化趨同②能增進金磚國家的溝通,夯實金磚國家合作的民意基礎③能夠推動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增進五國人民的友情④是基于文化溝通是推動世界文化旺盛與發展的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文化具有多樣性,“實現文化趨同”的表述錯誤,解除①;拓展金磚國家人文溝通有助于增進金磚國家之間的溝通,夯實金磚國家合作的民意基礎,推動文化的發展與傳播,②③符合題意;文化溝通是推動世界文化旺盛與發展的重要動力,不是根本動力,④錯誤。答案:C9.海明威、馬丁路德·金、電影《西雅圖不眠夜》、美劇《紙牌屋》……這些美國人熟知的歷史人物和大眾文化被習近平引用到訪美的演講中,以美國聽眾易于接受的方式傾心溝通,“習式語言”以真誠再次展示其獨特魅力。這說明()①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②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①③解析:該題結合習主席在訪美演講中借用美國人熟識的文化進行表述,呈現了其獨特的魅力。通過對方的文化并以對方易于接受的方式表達,可以拉近兩國的外交關系,體現了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①符合題意;同時,習近平主席能夠結合美國的文化以“習式語言”進行表達,也體現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美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各國文化都有共通的一面,所以③符合題意,答案選擇D。②強調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材料沒有體現;④強調中華文化特征,不符合題意。答案:D10.從《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經典影視劇到《渴望》《情滿珠江》等情感劇作。從《還珠格格》《十三格格》等古裝劇到《省委書記》《鐵面無私》等現實劇。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劇在越南熱播,這表明()A.影視劇是呈現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記B.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得到融合與創新C.各國都堅持文化一律同等原則D.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情懷解析: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劇在國外熱播,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情懷,D項符合題意;傳統建筑是呈現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記,A項說法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文化的融合與創新,B項與題意不符;C項說法過于肯定;正確選項為D。答案:D11.“世界是一幅絢麗的圖畫,七種顏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響樂,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單位。”從文化視角看,上面這句話要表達的思想是()①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②敬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實現世界文化的旺盛③文化傳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溝通與融合④敬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題中觀點只是闡明白各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強調了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樣性才形成了世界文化的百花園,故①②觀點正確;③強調了文化的傳播,④強調了如何敬重文化多樣性,均不符合題意。答案:A12.G20杭州峰會的文藝晚會選擇了世界文化藝術的經典鋼琴曲《月光》,古典音樂《快樂頌》,再加上中國古典的《高山流水》,民間的《梁祝》等,使得中國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中國的情感與世界的情感融為一體,既有中國的厚重,又有世界的寬敞。這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①抒發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情懷②展示了民族文化溝通融合的魅力③順應了文化從特性走向共性的潮流④表達了人們對文化多元的殷切呼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材料中的演出“使得中國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中國的情感與世界的情感融為一體,既有中國的厚重,又有世界的寬敞”,抒發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情懷,展示了民族文化溝通融合的魅力,①②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而不是從特性走向共性。④與材料無關。答案:A二、非選擇題(52分)13.(26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國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長流變的歷程,揭示了茶文化對世人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播出后獲得普遍贊譽。該片秉持“中國視角,國際表達”的創作理念,通過中國的一片小小茶葉,將整個世界連接為一個整體。不論是云南景邁山上四年一次的茶祖節大祭,還是從浙江徑山寺尋得宋茶精髓的日本茶道,還是自成一格的英國下午茶……茶在世界各地均形成了以當地文化為根基的“茶文化”。該片在帶給觀眾有益的茶文化學問和啟發的同時,也促進了各國茶文化的傳播,世界各地的人們也共享了中國茶文化的魅力。該片立足新時期文化發展要求,細心選取了60位“茶人茶事”,展示與茶相關的歷史風云、人生追求。北京人劉馳前往格魯吉亞尋訪曾祖劉峻周種茶做茶的印跡,折射出中國茶光耀異國的歷史;張天福老人在半個多世紀前獨創中國首臺木質手推揉茶機、創辦福建第一所茶葉科研所,在他身上做茶和做人達到了完備的統一;高校生曾億馨癡迷上傳統的茶道表演“龍行十八式”,終日苦練,為的是實現弘揚茶文化的幻想……片中的每一位茶人,都因茶而具有了不同精神世界,彰顯了人性的樸實、名貴和漂亮,賜予觀眾“潤物細無聲”的感動和洗禮。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學問,說明該紀錄片是如何發揮文化傳播功能促進茶文化發展的。解析:一是留意解答方向,即分析文化發展的措施;二是留意設問對措施分析的指向,即站在文化傳播角度分析措施,如走向世界、文化創新等;三是要明確紀錄片指向大眾傳媒這一文化傳播的手段。答案: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該紀錄片生動形象地傳遞了中華茶文化,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華茶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推動了中華茶文化走向世界;(10分)中外茶文化溝通溝通,推出融匯各種特質的新文化,推動了茶文化的創新;(8分)共享世界各國茶文化,共享各國茶文化的魅力,促進了世界茶文化的旺盛與發展。(8分)14.(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鞍四昕箲稹钡恼f法在日常宣揚及諸多影視劇中由來已久?!笆哪昕箲稹边@一說法也在建國初就出現并長期存在。有學者表示,只說八年抗戰,會把中共領導的東北抗聯抗日解除在外,將民眾自發抗戰解除在外,也將抗戰中涌現出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英雄人物解除在外。也有學者表示,“九一八事變”不僅標記著日本侵華斗爭的起先,也標記著中國人民抗拒侵略者的起先,東北軍民對抗日斗爭的巨大付出應當得到重視,十四年抗戰歷史是前后貫穿的整體。為加強愛國主義教化,全面真實地反映日本侵華罪行,教化部要求在大中小學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文化生活學問,說明為什么要在大中小學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20分)(2)請你以“怎樣擎起志向信念的火把”為主題,寫兩句心里話告慰抗日英烈。(15-30字)(6分)解析:(1)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文化生活學問,說明為什么在大中小學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本題首先要求考生對設問要仔細審讀,從設問中可以發覺,本題著重考查的點是:教化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文化影響人、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以及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等相關學問,故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圍繞這些點進行綻開即可。(2)本題要求考生以“怎樣擎起志向信念的火把”為主題,寫兩句心里話告慰抗日英烈在天之靈。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這類試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許考生發表不同的看法,激勵創建性思維。試題在考查考生表達實力的同時,考查考生創新意識和創新實力。答案:(1)①教化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有利于教化學生對抗戰歷史有一個全面的、整體的認知,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