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_第1頁
DB11-T 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_第2頁
DB11-T 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_第3頁
DB11-T 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_第4頁
DB11-T 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40.01

CCSP35

備案號:103450-2023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gutterconnectedglass

greenhouse

2023-09-25發布2024-01-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1/T2147—2023

連棟玻璃溫室建造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農業種植用連棟玻璃溫室(以下簡稱“溫室”)的一般要求、溫室規格、溫室結構、

溫室基礎、溫室透光覆蓋材料、溫室主要配套系統、節能、節水、節肥與環境保護和驗收。

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市連棟玻璃溫室的建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700碳素結構鋼

GB/T1591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GB/T2518連續熱鍍鋅和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

GB/T5237.1鋁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5237.2鋁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陽極氧化型材

GB/T5267.3緊固件熱浸鍍鋅層

GB/T6723通用冷彎開口型鋼

GB/T6725冷彎型鋼通用技術要求

GB/T6728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

GB/T11981建筑用輕鋼龍骨

GB/T13793直縫電焊鋼管

GB/T13912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GB/T19791溫室防蟲網設計安裝規范

GB/T23393設施園藝工程術語

GB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24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術標準

GB/T51183農業溫室結構荷載規范

GB/T51424農業溫室結構設計標準

JB/T10288連棟溫室技術條件

JB/T10296溫室電氣布線設計規范

JB/T10297溫室加熱系統設計規范

JB/T10306溫室控制系統設計規范

NY/T1145溫室地基基礎設計、施工與驗收技術規范

1

DB11/T2147—2023

NY/T1363溫室用鋁箔遮陽保溫幕

NY/T1420溫室工程質量驗收通則

NY/T1832溫室鋼結構安裝與驗收規范

NY/T2132溫室灌溉系統設計規范

NY/T2133溫室濕簾-風機降溫系統設計規范

NY/T2533溫室灌溉系統安裝與驗收規范

NY/T2708溫室透光覆蓋材料安裝與驗收規范玻璃

NY/T2901溫室工程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

NY/T2970連棟溫室建設標準

DB11/T558節水灌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DB11/T722節水灌溉工程自動控制系統設計規范

DB11/T2061種植業節水灌溉管理規范

3術語和定義

GB/T23393、NY/T1145、NY/T2970和JB/T1028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連棟玻璃溫室gutterconnectedglassgreenhouse

以玻璃為主要透光覆蓋材料,兩跨及以上,通過天溝連接的溫室。

3.2

內保溫被inner-heatpreservationquilt

采用多層高保溫材料復合加工,具有質量輕、防水、防老化、保溫隔熱特點的一種連棟溫室內使用

的保溫材料。

注:內保溫被與連棟溫室配套使用,不同于日光溫室和外保溫塑料大棚使用的外用保溫被。

4一般要求

4.1選址

4.1.1溫室不應建設在基本農田中(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占用一般耕地的,應符合耕地用途管制要

求,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農業發展規劃,符合設施農業用地使用管理有關規定,并應考慮當地的中、長

期土地利用規劃。

4.1.2溫室其余選址要求應符合NY/T2970的規定。

4.2布局

4.2.1溫室屋脊走向宜采用南北方向,與栽培畦(床、槽)方向一致。

4.2.2溫室應與南側的建筑物、樹木等遮擋物之間留出足夠的距離,以保證溫室采光,冬至日地面日

照時間不少于6h;溫室東西兩側與遮擋物的距離要求可比南側放寬;溫室北側應便于通風、安裝和維

修。

4.2.3不同溫室棟與棟之間距離宜為8m~16m。

4.2.4監控室、播種車間等輔助生產建筑宜布置在連棟玻璃溫室的北側或根據生產流程合理布局。

2

DB11/T2147—2023

4.3規模

4.3.1溫室建設規模除按地理環境、生產規模、技術條件、管理要求,以及能源、資金投入確定外,

還應考慮溫室的通風換氣、降溫、內部運輸等因素,單個建設項目溫室總建筑面積不宜低于20000m2。

4.3.2單個建設項目,設施用地規模在20000m2~50000(含)m2的,輔助設施面積不應超過設施占

地面積的12%;設施用地規模在50000m2~70000(含)m2的,輔助設施面積不應超過設施占地面積

的10%;設施用地規模在70000m2以上的,輔助設施面積不應超過設施占地面積的8%。管理用房用

地不應超過輔助設施用地面積的20%。

4.3.3納入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連棟玻璃溫室的類別、占地面積、建設面積等應符合設施農業用地管

理要求。

5溫室規格

5.1溫室跨度

溫室跨度宜選擇8.0m、9.0m、9.6m、12.0m和12.8m。

5.2溫室開間

溫室開間宜選擇4.0m、4.5m和5.0m。

5.3天溝高度

種植葉菜、花卉及用于育苗的溫室天溝高度宜不小于5.0m;種植果菜的溫室天溝高度宜不小于6.0

m。

注:天溝高度指溫室山墻位置天溝底部與種植地面的距離。

5.4屋面角度

溫室屋面角度范圍宜選擇22?~23?。

6溫室結構

6.1基本要求

6.1.1溫室主體結構形式應采用GB/T51424規定的類型。

6.1.2溫室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

6.1.3溫室主體結構應按照GB/T51424的規定計算。在承受最不利的可能的設計荷載組合時,構件

中產生的應力不應超過所用材料的許用應力,不發生倒塌、傾翻、掀頂等惡性事故。

6.1.4溫室主體結構應具有整體穩定性和局部穩定性,各類支撐應按照GB/T51424的規定布置。

6.1.5溫室宜采用鋁合金型材天溝,也可采用鋼天溝。天溝下部宜設置集露槽。

6.1.6溫室用于作業機具進出的門洞尺寸可按作業機具高度和寬度(進出門時)各加0.5m確定。

6.1.7溫室主體結構應滿足通風降溫和加熱系統、遮陽保溫系統等配套系統安裝的要求。

6.2設計荷載

6.2.1溫室主體結構設計抗風荷載值應不小于0.41kN/m2。

6.2.2溫室主體結構設計抗雪荷載值應不小于0.31kN/m2。

3

DB11/T2147—2023

6.2.3作物吊掛荷載、設備荷載等宜按照GB/T51183的規定取值,有可靠依據時可按實際荷載取值。

GB/T51183未規定的荷載,應按實際荷載取值。

6.2.4各種荷載應按照GB/T51183的規定組合。

6.3主體結構用材料

6.3.1溫室主體結構用鋼材宜采用Q235B和Q355B,其質量應分別符合GB/T700和GB/T1591的規

定。

6.3.2溫室構件可采用方管、圓管、矩形管、冷彎等邊槽鋼、冷彎內卷邊槽鋼和冷彎外卷邊槽鋼等型

材,質量應分別符合GB/T6723、GB/T6725、GB/T6728、GB/T13793、GB/T2518和GB/T11981的規

定。

6.3.3溫室構件應有可靠的防腐措施。溫室內立柱、復合梁等主要鋼結構件,表面處理應采用熱浸鍍

鋅,鍍鋅質量應符合GB/T13912的規定;采用熱鍍鋅鋼板或鋼帶制作的零部件,鍍鋅層厚度應不低于

275g/m2,其余鍍鋅質量應符合GB/T2518的規定;溫室內安裝的構件鍍鋅后宜采用噴塑處理,宜為白

色。

6.3.4溫室主體結構安裝宜采用專用連接件、專用螺栓或標準螺栓。所有連接件應滿足使用強度要求。

重要連接部位螺栓的強度等級為8.8級,螺母為8級,表面采用熱鍍鋅處理時,熱鍍鋅質量應符合GB/T

5267.3的規定。

6.3.5連接件、板件與主體結構構件的連接應符合JB/T10288的規定。

6.4主體結構安裝質量

溫室主體結構安裝質量應符合NY/T1832的規定。

7溫室基礎

7.1基本要求

基礎形狀、尺寸和埋深應根據地耐力、荷載、地下水位和凍土層深度等因素確定。基礎應置于原狀

土層(未翻耕),或置于夯實的回填土上。

7.2常用基礎類型

7.2.1四周條形基礎

7.2.1.1溫室四周宜采用條形基礎(圈梁)與獨立點基礎相結合形式。條形基礎斷面宜為矩形,采用

混凝土澆注而成,獨立點基礎宜為混凝土圓柱樁,條形基礎下方可加混凝土墊層。條形基礎與獨立點基

礎參考做法見圖1和圖2。

4

DB11/T2147—2023

1

2

3

a)平面圖b)剖面圖

標引序號說明:

1——圈梁;

2——混凝土墊層;

3——獨立點基礎。

圖1溫室山墻條形基礎示意圖

1

2

3

a)平面圖b)剖面圖

標引序號說明:

1——圈梁;

2——混凝土墊層;

3——獨立點基礎。

圖2溫室側墻條形基礎示意圖

5

DB11/T2147—2023

7.2.1.2外墻條形基礎分為山墻條形基礎和側墻條形基礎,四周獨立點基礎沿山墻條形基礎和側墻條

形基礎布置間距見表1。內墻條形基礎可采用山墻(側墻)條形基礎做法。

表1四周獨立點基礎布置間距

單位為米

項目溫室跨度溫室開間

溫室規格8.09.09.612.012.84.04.55.0

獨立點基礎布

2.02.251.62.01.62.02.252.5

置間距

7.2.2內部獨立基礎

內部獨立基礎主要由混凝土圓柱樁和預埋件組成。預埋件可采用鋼管或鋼筋混凝土預制件。典型的

溫室內部獨立基礎參考做法見圖3。

11

22

ⅠⅠ

a)平面圖b)Ⅰ-Ⅰ剖面圖c)Ⅱ-Ⅱ剖面圖

標引序號說明:

1——預埋件;

2——混凝土圓柱樁。

圖3溫室內部獨立基礎示意圖

7.3基礎施工

基礎施工應按NY/T1145或設計圖紙的規定執行。

8溫室透光覆蓋材料

8.1溫室外立面宜選用雙層中空玻璃。溫室屋面宜選用厚度4mm或5mm減反射散射鋼化玻璃,透光

率應不小于90%。

8.2玻璃安裝應采用專用鋁合金型材和耐候密封膠條。鋁合金型材宜采用6063T5,其余質量應符合

GB/T5237.1的規定,表面陽極氧化處理,氧化層厚度不小于0.01mm,其余質量應符合GB/T5237.2

的規定。

8.3玻璃安裝質量應符合NY/T2708的規定。

9溫室主要配套系統

6

DB11/T2147—2023

9.1基本要求

9.1.1溫室內主要種植作物的適宜溫度可參照JB/T10297規定的數值,溫室室內設計溫度可參照NY/T

2970規定的數值。

9.1.2用于育苗的溫室補光強度不宜低于100μmol/(m2?s);用于果菜生產的溫室補光強度不宜低于

250μmol/(m2?s)。

9.1.3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宜為800ml/m3~1000ml/m3。

9.1.4根據作物生長需求,溫室內應合理配套通風降溫和加熱系統、遮陽保溫系統、灌溉施肥及排水

系統、種植系統、配電及環境控制系統等設備,滿足專業化周年生產要求。

9.2通風降溫和加熱系統

9.2.1溫室天窗和側窗啟閉宜采用齒輪齒條驅動形式,自動控制天窗和側窗進行自然通風。所有進、

出風口應配置與種植要求相適應的防蟲網,防蟲網應按GB/T19791的規定選擇。

9.2.2溫室應采取強制空氣循環措施,宜采用水平環流和豎直環流相結合的方式。

9.2.3對于安裝濕簾-風機降溫系統的溫室,風機和濕簾選型及布局應符合NY/T2133的規定,濕簾

和風機之間的距離應不大于60m。

9.2.4溫室加熱系統設計應符合JB/T10297的規定。

9.3遮陽保溫系統

9.3.1遮陽保溫系統固定支架

9.3.1.1外遮陽系統固定支架宜安裝在立柱部位的天溝上方,也可另行設立支柱。固定外遮陽托幕線

的橫梁應不低于天窗開啟時最高點300mm。

9.3.1.2溫室山墻立柱上應設置內遮陽系統和內保溫系統的固定梁,固定梁高度應與復合梁高度相適

應。

9.3.2幕布及內保溫被

9.3.2.1根據作物類型和氣候條件可設置外遮陽幕布。

9.3.2.2根據作物類型和氣候條件宜設置水平運動的內遮陽幕布、內保溫幕布或(和)內保溫被,應

不少于兩層。

9.3.2.3溫室四周宜設置豎直運動的內保溫(遮光)幕布或內保溫被,安裝耐火夾芯板等隔熱保溫材

料的立面除外。

9.3.2.4溫室宜選用鋁箔遮陽保溫幕布,其質量應符合NY/T1363的規定,選用其他類型的幕布時,

其質量應符合設計和相關標準要求。

9.3.3幕布驅動系統

9.3.3.1水平運動的幕布和內保溫被啟閉宜采用齒輪齒條驅動或鋼絲繩驅動形式。

9.3.3.2豎直運動的幕布或內保溫被啟閉宜采用卷軸驅動形式。

9.3.3.3幕布驅動機構應運轉靈活、平穩可靠。

9.4灌溉施肥及排水系統

9.4.1溫室應配置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供水壓力和流量應能滿足微灌灌水器的工作要求,按照GB/T

50485、NY/T2132和DB11/T722的規定執行。滴灌管(帶)的工作壓力宜為100kPa左右,微噴頭的

7

DB11/T2147—2023

工作壓力宜為200kPa~300kPa。供水水池(箱、罐)的容量應能滿足2h的高峰需水量。溫室應配置

凈水系統。

9.4.2溫室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配置施肥系統。采用無土栽培時應配置營養液循環系統。

9.4.3溫室屋面排水應有組織排放。

9.5種植系統

溫室作物宜采用無土栽培,栽培方式按根區條件可分為基質栽培、水培和霧培等。按作物空間位置

可分為地面栽培、栽培床栽培、支架栽培或懸掛栽培等。栽培畦(床、槽)宜南北向,栽培床(槽)高

度根據工作人員舒適度確定。根據種植作物的需要和綜合技術經濟水平,選擇作物栽培方式宜遵循下列

規定:

a)育苗宜采用活動栽培床栽培;

b)果菜生產宜采用基質栽培,栽培槽行距宜不小于1.6m;

c)葉菜生產宜采用水培,栽培床寬度宜為1.7m~2.0m;

d)盆花生產宜采用活動栽培床栽培或懸掛栽培;

e)草莓生產宜采用栽培床栽培或懸掛栽培。

9.6配電及環境控制系統

9.6.1溫室供電電力負荷等級應為三級,配電系統應符合JB/T10296、GB50052和GB50054等標準

的規定。對特殊要求的溫室應配置雙路供電或自備電源。自備電源宜采用柴油發電機組,容量應能滿足

夏季風機通風降溫(自然通風溫室應能滿足開窗和遮陽保溫系統負荷)和冬季正常采暖以及灌溉的電力

負荷需要。

9.6.2溫室應配置環境控制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