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3(全國適用)【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3(全國適用)【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3(全國適用)【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3(全國適用)【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3(全國適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

語文模擬試卷(03)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90分)

試卷I(共60分)

一、語文基礎知識(本大題共6小題,第『5小題每小題3分,第6小題5分,共2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o

A.潮浮(chen)崢嵯(long)綠般(yin)慰精(jie)

B,崎嶇(qu)皆密(chou)做軍(ke)尊晉(aosang)

C.青蔣(xing)榆萌(yin)滿載(cai)軍輝(xing)

D.歧韻(qi)椽子(chudn)落寞(mo)幽遠(you)

答案:D【解析】A崢噪(rong);B崎嶇(qti);C滿載(zai)o

2.下列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具備萬事俱備成功計日程功B.截流開源節流變幻風云變換

C.陳規墨守成規提名金榜題名D.修養休養生息劇增與日俱增

答案:B【解析】B項應改成“風云變幻”。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家長和老師對我寄予了很高的厚望,我一定努力學習,決不辜負他們。

B.專家認為,減少煙害,特別是勸阻青少年戒煙,對預防肺癌有重要意義。

C.水稻基因組在已知的各類植物基因組中是最大的,共4.3億對堿基,約人類基因組的七

分之一。

D.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立場、方法和觀點,去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問題。

答案:C【解析】A項雜糅,“很高”與“厚望”意思重復,刪掉一個即可;B項不合邏輯,“勸

阻青少年戒煙”不合事理,將“戒煙”改為“吸煙”;D項語序顛倒,應該改為“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4.下列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o

(1)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2)小屋點綴了山,什么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

(3)例外的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

(4)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

A.比擬設問排比比喻B.擬人反問排比比喻

C.擬人設問對偶比擬D.擬人設問排比比喻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措辭得體的一項是()。

A.魯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傳來,舉國震悼。

B.張老師,我們全班同學都很賞識你的教學方法。

C.中國政府歷來主張,地區間的矛盾應以和平方式加以解決,不能兩句話說不到一塊兒,

就動刀動槍的。

D.你既然身體欠佳,那你給老師打個電話,請半天假。

答案:A【解析】B項“賞識”用在上對下;C項應用嚴肅莊重的書面語體;D項根據內容,應

是家長和孩子對話,就應用口語語體,而“身體欠佳”是書面語體。

6.默寫下列常見名句:(每小題1分,共5分)

(1)執手相看淚眼,。(柳永《雨霖鈴》)

(2),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3)念橋邊紅藥,?(姜夔《揚州慢》)

(4)《燕歌行》中,寫前方戰士們在戰爭中傷亡慘重,而將帥們還在帳中歌舞享樂的詩句

是,0

(5)《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達了對人生短暫

的感慨,體現了詞人的曠達胸襟。

答案(1)竟無語凝噎(2)春風楊柳萬千條(3)年年知為誰生(4)戰士軍前半死生,美

人帳下猶歌舞(5)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二、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9題,第13小題2分,第7、8、12每小題3分,第9小題4分,

第10、11每小題5分,共25分)

(-)閱讀《飛向太空的航程》選段,回答下列7-9問題。

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

著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夢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

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揮動了他那扭轉乾坤

的大手:“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最后也是最為重栗的一關橫亙在中國科學家面前:載人飛船上必須具備的良好的生命保障

系統和工作環境。盡管有國外可供借鑒的經驗,但對于中國航天人來說,這一切,幾乎是從零

開始。

飛天路上的重重困難,難不住富于智慧與勇于創造的中國人。從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開始,

中國航天人在短短7年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天的一道道難題: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員培訓中心;

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建立了體現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飛

船應用系統;建成了載人飛船發射場、陸海基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和飛船著陸場。

7.下列選項中填入文中橫線處最妥當的一項是()。

A.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

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

B.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中國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

萬戶的國度,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

C.中國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在

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

D.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

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

8.最后一關,既然“有國外可供借鑒的經驗”,為什么還說“幾乎是從零開始”?

9.作者是如何說明“重重困難,難不住富于智慧與創造的中國人”的?

答案:7.D

8.國外可供借鑒的經驗是極端粗略的,是表面的,真正研制的技術我們一無所知。

9.用數字列舉法。如從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開始,中國航天人在短短7年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天

的一道道難題;如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的相繼成功發射等,都有力地說明了重重困難,難不住

富于智慧與創造的中國人。

(二)閱讀《品質》選段,回答下列10-11問題。

一個星期以后,我走過那條小街,我想該進去向他說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腳。

但是當我走近他的店鋪所在地時,我發現他的姓氏不見了。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輕跳舞靴、

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

我走了進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

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嗎?"我問道。

他詫異地同時討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說,“不在。但是我們可以很樂意地為你服務。我們已經把這個店鋪過

戶過來了。毫無疑問,你已經看到隔壁門上的名字了吧。我們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說,“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說,“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給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說,“真是怪事。可憐的老頭兒是餓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饑餓,醫生是這樣說的!你要曉得,他是這樣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鋪撐下去;但是

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讓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

不愿等待呀。結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說句

話一在倫敦,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業競爭呀!他從不登廣告!

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好啦,這就是他的下場。照他的想法,你對他能有什么

指望呢?

“但是餓死——"

“這樣說,也許有點兒夸張——但是我自己知道,他從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

后的時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邊看著他。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

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經常斷炊。他

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o”

“是的,”我說,“他做了頂好的靴子。”

10.根據選文,概括鞋匠格斯拉這一形象的個性特點。

H.小說以這段文字作為整個故事的結尾,有何作用?

答案:10.①為人執拗,性格堅忍;②熱愛自己的手藝且手藝高超;③堅守職業理想,執著打

造精品(親力親為,不惜工本,不計利潤,質量至上);④在回業競爭時落敗,遭顧客冷落上因

饑餓而死的社會底層人形象。

n.①豐滿了格斯拉形象,②交代了格斯拉的命運結局及其主、客觀原因,表達了我對格斯拉

手藝的欽敬,贊美,④寄寓了“我”對格斯拉如此命運結局的同情、嘆惋,⑤有利于引發讀者

思考如何處理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勃興的現代文明之間的矛盾,從而收到余音繞梁,耐人尋味的

藝術效果。

(三)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完成12T3題。

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扎,幾扎束成一捆,

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

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我用這譬喻是在想具體

一些使我們看到社會生活中任何人關系的一種格局,我們不妨稱之作團體格局。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

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

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

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系是根據生

育和婚姻事實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

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我們俗語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三千里者

也不過指其廣袤的意思而已。這個網絡像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

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

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

體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疇性的有關概念。當我們用這體系來認取具體的親親戚戚時,

各人所認的就不同了。我們在親屬體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卻不是你的父母。再進一步

說,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兩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

有各人的妻子兒女。因之,以親屬關系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的網絡來說,是個別的。每一個網

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們鄉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現代的保甲制度是團體格局

性的,但是這和傳統的結構卻格格不相入。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圍

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請酒,生了孩子要送紅蛋,有喪事要出來助殮,

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機構。可是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

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

三家。這和我們的親屬圈子是一樣的。像賈家的大觀園里,可以住著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

后來更多了,什么寶琴,岫煙,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勢力一變,樹倒湖泡、散,

縮成一小團。到極端時,可以像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中國傳統結構中

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

大到像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

的變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給父母膳食費的西洋社會里,大家承認團體的界限。在團體里

的有一定的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這個團體。在他們不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

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

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呢?我的

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節選自《鄉土中國?差序格局》)

12.選段中沒有使用到的論證方法是()。

A.比喻論證B.對比論證C.舉例論證D.因果論證

13.根據選段內容比較西洋社會團體格局與中國鄉土社會差序格局的區別。

【答案】12.D

13.①西洋社會是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格局;中國鄉土社會是由自己為中心形成一個個

的私人關系網絡。②西洋社會中團體的界限分明;中國鄉土社會中群體界限依著中心的勢力厚

薄而定。③西洋社會團體成員地位較為平等;中國傳統社會群體成員之間有親疏遠近的分別。

三、口語交際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本大題共3小題,第14、15、17每小題4分,第16小

題3分,共15分)

根據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4-17小題。

當人們過上了物質豐富的現代生活時,才發現頭上常常是灰蒙蒙的天,常常吸入的是污濁

的空氣,見面打招呼時只能看到帶著口罩的臉。偶爾的藍天白云,就足以使我們心懷感激、歡

呼雀躍。是什么讓我們失去了這些寶貴的“財富”呢?

14.假如你是一名環保志愿者,你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去保護環境呢?(不少于三項)

15.如果你要做一次關于“愛護環境”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你的老師、同學,請設計幾個

合適的問題。(不少于三項)

16.請你改寫一句詩或擬寫一句話來描述“環境污染影響生活”。

17.仿寫句子: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還在無知的繼續歌唱。

答案:14.示例:①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②離開教室時,不忘關燈、關風扇和空調;

③不用一次性筷子。(跟活動主題相關即可)

15.示例:①是否會選擇低碳出行?②購物時是否會使用塑料袋?③看到破壞環境的行為是否

會阻止?④愿不愿意成為環保志愿者?(跟活動主題相關即可)

16.示例: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站在我的面前,我卻不知道你是誰。②

一片綠洲、一方凈土,看不到;無數車鳴、無休喧鬧,擾人心。(意近即可)

17.示例:①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②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人還在

繼續鋪路。(意近即可)

試卷n(共30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第1-3每小題2分,第4小題4分,共10分)

有問之,對日:“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

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苛也若子,其置

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

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

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

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日愛之,其實害之;雖日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

何能為哉!”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0

A.能順木之天天:自然生長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