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新起點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1950年,周恩來指出:“中國人民決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這里的“帝國主義者”是指()A.日本B.越南C.韓國D.美國2、我國率先進行農村生產責任制的嘗試,實行包產到戶,自負盈虧的地方是()A.貴州遵義B.廣東深圳C.陜西西安D.安徽鳳陽3、下圖所示是某市紅巖革命紀念館展出的一本歷史文獻資料的封面。當時(民國三十四年),毛澤東“在渝市之動態”的主題應該是A.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B.組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爭取國內和平民主D.奪取革命在全國的勝利4、【題文】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因為他()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雜交玉米成功B.在導彈方面的突出貢獻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貢獻5、小明在翻閱歷史書籍時;看到下列這樣一組圖片。請你說說第一張圖上的人是誰?發生什么戰役中()

A.林則徐鴉片戰爭B.關天培虎門戰役C.鄧世昌甲午戰爭D.鄧世昌黃海戰役6、如果你是如圖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讀四書五經B.會寫作規范的八股文C.在考試卷中發揮自己對朝政的見解D.成為聽命于皇帝的官吏7、中共“二大”最主要的歷史貢獻是A.提出黨的奮斗目標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B.決定加入并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C.總結了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的教育D.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8、“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詩中否定的是()A.抗美援朝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運動D.“文化大革命”9、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設立()A.宣政院B.行省C.伊犁將軍D.巡檢司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題文】近代列強發動了多次侵華戰爭,其中攻入北京的有A.第一次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1、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A.中俄《馬關條約》B.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C.中俄《北京條約》D.中俄《改訂條約》12、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采取的措施有:A.清帝必須退位B.臨時政府設在南京C.臨時大總統到南京就職D.頒布《中華民國約法》13、下列內容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的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B.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C.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D.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4、左傾錯誤的表現是()A.高指標B.瞎指揮C.浮夸風D.“共產”風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改錯題(每題均有一處錯誤,請找出并改正;每題2分,共8分)1.近代史上強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英國。2.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洋務運動期間。3.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參觀辛亥革命的發源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是南京。4.最早刊登白話文、新體詩,改用新式標點符號的雜志是《民報》16、在希臘一百多了城邦中,最著名的是____。17、19世紀末;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的旗幟,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錯誤:____

理由:____。18、

(1)圖1反映了周恩來總理參加哪次國際會議?他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什么觀點;從而“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2)哪一外交成就;讓圖2中的喬冠華開懷大笑?中國取得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圖3中“歷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對兩國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9、“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北伐戰爭。______(判斷對錯)20、1864年,各國工人代表在倫敦聚會,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______”。2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思想理論界開展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是一場深刻的____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____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2、1952年,______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______。評卷人得分四、識圖題(共1題,共4分)23、圖片見證歷史,圖片訴說歷史。新中國成立至今,雖然歷經六十余載圖11949年開國大典圖2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報喜圖3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圖4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1)閱讀圖l,說一說為什么新中國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圖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項內容?這次改造中的創舉是什么?為什么說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圖3中的會議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這次會議上我黨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什么?

(4)鄧小平南巡講話有什么意義?從我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本題考查抗美援朝。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派兵侵略朝鮮。故選D.

【解析】D2、D【分析】據所學知;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率先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這種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不久,在全國普遍實行以家庭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農村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革.

故選D.

本題考查了農村經濟改革的相關知識.

識記最早進行農村生產責任制嘗試的地方.【解析】D3、C【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根據圖片中時間“民國三十四年”即1945年、地點“渝”即重慶可以判定該事件為重慶談判。抗戰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國共產黨參加重慶談判正是為了揭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平民主。所以應選C項。考點:重慶談判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抗戰后形勢的理解,即重慶談判背景的理解,屬理解層面的要求。【解析】【答案】C4、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因為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故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科技教育與文化?科學技術的成就(一)【解析】【答案】C5、D【分析】【分析】第一張圖上的人是鄧世昌;他是黃海海戰中的民族英雄,故選D。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鄧世昌的英雄事跡:在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率艦決心與敵人同歸于盡,最終被敵人魚雷擊中,他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體現了鄧世昌不畏強暴、勇于抗爭、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6、C【分析】科舉制創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根據所學知識,A,B,D三項屬于科舉制的史實,C項表述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對科舉制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科舉制是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考試至今還在沿用,影響深遠,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同學們以后對歷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解析】C7、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共二大的相關知識點。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綱領。大會分析了中國國強后,重申中國共產黨奮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現階段是民主革命,黨的任務是達到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解析】D8、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認識。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是“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根據所學知識,“青壯煉鐵去”是指大躍進時期的全民大練鋼鐵運動。由于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對國情認識不足,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1958年,黨中央錯誤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的標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主要表現在大幅度提高經濟建設指標,全民大煉鋼鐵,虛報農作物產量,浮夸風盛行等。綜合分析,B符合題意。故選B。

【解析】B9、B【分析】清政府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根據左宗棠建議,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鞏固了祖國的西北塞防,捍衛了祖國的領土和主權.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新疆行省的設立.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不同時期對新疆的管轄.【解析】B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B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天津,進逼北京,清朝皇帝逃往承德,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太后帶光緒帝倉皇出逃,所以本題選BD。

考點:列強侵華戰爭。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和分析能力,列強侵華戰爭是教材的基礎知識,也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學生一般根據課本知識能直接解答,屬于送分題。【解析】【答案】BD11、BCD【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璦琿條約》割占了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共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的是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了中國西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共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的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了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中俄《馬關條約》是在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的.

故選BCD.

本題主要考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解析】【答案】BCD12、BC【分析】略【解析】BC13、ABC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的的成立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故選ABCD。【解析】ABCD14、ABCD【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了嚴重的左傾錯誤,發動了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它們的表現是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

故選ABCD.

本題考查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左傾錯誤的表現.

準確掌握我國左傾錯誤的表現和教訓.【解析】ABCD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侵略者趁火打劫,割占了我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答案是將英國改為俄國。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第二次鴉片戰爭2.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創辦的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而戊戌變法時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新式學堂是京師大學堂,所以答案是將洋務運動改為戊戌變法。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戊戌變法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武昌發動了武昌起義,標志著辛亥革命的開始,所以答案是將南京改為武昌。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4.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這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而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胡適、魯迅倡導白話文,所以答案是將《民報》改為《新青年》。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運動【解析】【答案】1.英國改為俄國(沙俄)2.洋務運動改為戊戌變法(百日維新)3.南京改為武昌4.《民報》改為《新青年》16、雅典【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希臘一百多了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

【點評】學生對全希臘的學校的了解。17、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義和團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19世紀末的義和團“扶清滅洋”,所以沒有反封建【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首先,應該確定義和團運動是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來抗擊外國侵略者,但本質上仍然是要維護清朝的統治,而且因為在運動當中的口號明顯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所以,義和團運動不能說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義和團運動只能說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故答案為:錯誤: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理由:義和團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19世紀末的義和團“扶清滅洋”,所以沒有反封建。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掌握義和團運動的性質,難度中等。18、略

【分析】

(1)本題考查萬隆會議。

(2)本題考查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史實。

(3)本題考查尼克松訪華。

本題主要考查萬隆會議、中國重返聯合國和尼克松訪華。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解析】(1)據圖1“周恩來演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周恩來總理參加的萬隆會議。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的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立即驅逐臺灣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該項提案以壓倒多數票獲得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因而圖2中的喬冠華開懷大笑,新中國取得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3)仔細觀察圖3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性的握手”指的是尼克松訪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為:

(1)萬隆會議;求同存異。

(2)中國重返聯合國;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3)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9、略

【分析】“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史實.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國土上,新中國的安全面臨著嚴重危險.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軍.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抗美援朝戰爭.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抗美援朝相關知識的掌握,學生應重點掌握其背景、時間、司令員、英雄事跡、結果及影響.【解析】×20、第一國際【分析】1864年;各國工人代表聚會倫敦,成立“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是第一個政黨性質的國際工人政治組織。

故答案為:

第一國際。

本題主要考查考第一國際的建立。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國際工人協會是第一個政黨性質的國際工人政治組織。

本題主要考查考第一國際的建立。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析】第一國際21、思想大解放實踐【分析】【分析】粉碎“四人幫”后;人們要求糾正“文革”的錯誤,當時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的指導思想,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思想理論界開展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場大討論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答案為:思想大解放;實踐。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相關知識。22、略

【分析】據所學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國開始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極大地促進了農村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故答案為:

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本題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意義.

土地改革是考查的重點,應識記土地改革的時間、內容、意義.【解析】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四、識圖題(共1題,共4分)23、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成立的意義。據圖1“1949年開國大典”可知,這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