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與創業第8課第2框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課時分層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與創業第8課第2框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課時分層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與創業第8課第2框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課時分層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與創業第8課第2框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課時分層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與創業第8課第2框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課時分層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建議用時:40分鐘)◎學問點一誠信經營愛護消費者1.李某在飲用從甲超市購買的啤酒時發生爆炸,摯友王某、孫某一起被炸傷。王某作為消費者的哪種合法權利被侵害了()A.知情權 B.自主選擇權C.平安權 D.求償權C[經營者必需保證消費者享有平安消費的權利,李某在消費商品時被炸傷,自己的平安權受到了侵害,故應選C項。]2.在某商場推出的“一等獎為價值2000元家電一臺”的促銷活動中,李先生獲得一等獎,獎品是一臺舊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換新品,商場以“此次活動的最終說明權歸本商場”為由拒絕更換。此事表明()①商場的行為侵擾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②規范市場秩序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③商場的行為侵擾了消費者的平安權④商家競爭手段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合理選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李先生購買商品中獎卻是一臺舊冰箱,但是商家以“最終說明權歸本商場”為由拒絕更換新品,明顯侵擾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說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對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性,所以選①②。商場沒有侵擾消費者的平安權,解除③,④說法錯誤。]3.某煤氣公司規定,凡安裝管道煤氣的用戶,必需到其指定的企業購買煤氣灶,否則不予安裝。該公司的行為()①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②維護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③愛護了國家、集體和消費者的利益④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本題考查學生對消費者權益和企業信譽形象等學問的理解。煤氣公司強行要求客戶到指定地點購買煤氣灶,否則不予安裝的做法,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違反了消費者權益愛護法,也損害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由此可知,①④正確,②③錯誤。]4.某木地板銷售商宣稱,其所售產品是由總部在歐洲的一家跨國公司生產的國際知名品牌,但據中心電視臺報道,該產品的國際品牌身世純屬杜撰。從上述材料可知,木地板商()①侵擾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②沒有標明商品真實名稱和價格③沒有向消費者供應其商品的真實信息④侵擾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某木地板銷售商做虛假廣告,侵擾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沒有向消費者供應其商品的真實信息,①③符合題意。]5.某商場打出“清倉大處理”的廣告,西服一套原價1888元,現價188元。小李馬上購買了一套,但在其他商場,他看到同樣品牌、同樣質量的西服才88元,小李感到上當了,就對某商場進行了投訴,告其損害了消費者的權利。對該商場的行為,相識正確的是()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②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③屬于正值競爭的行為④屬于不正值競爭行為A.①B.①②C.③D.①②④D[“清倉大處理”的廣告是虛假的,商家稱西服一套原價1888元,現價188元,商場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屬于不正值競爭行為,①②④符合題意。]◎學問點二依法納稅是義務6.“營改增”試點改革以來,國家就此共發放了1.61萬億元增值稅“大禮包”,有專家對此表示,這放的是“水”,收獲的不僅僅是“魚”。下列傳導過程能夠精確反映專家觀點的是()A.避開對同一經營額重復征稅→推動社會分工→產業升級→經濟提質增效B.減輕對所得稅的征收→維護稅收秩序→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增加調控實力C.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推動民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D.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推動經濟發展→拓展國家稅源→增加國家財政收入A[B項說法錯誤,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增值額;C項說法錯誤,“營改增”有利于減輕中小企業負擔,但與推動民生發展沒有干脆關系;D項說法錯誤,“營改增”屬于結構性減稅政策,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A項傳導正確。]7.演員的天價片酬引起了輿論的關注。據了解,在拍攝某部影片時,某演藝公司與藝人簽訂兩份合同。一份合同約定藝人的真實片酬,另一份是遠遠低于真實片酬的虛假合同,用于納稅申報。這給政府的啟示是()A.加強稅收征管,打擊騙稅行為B.遵遵守法律律法規,加強企業管理C.完善信用制度,懲處偷稅行為D.擔當社會責任,規范市場秩序C[材料中的行為屬于偷稅,“打擊騙稅行為”與題意不符,A項解除;B項不符合題意;擔當社會責任的主體指的不是政府,解除D項;材料啟示政府要完善信用制度,懲處偷稅行為,C項符合題意。]8.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下列關于稅收調整作用的傳導過程,正確的是()①開征環境愛護稅→防止企業偷漏稅行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②調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擴大制造業企業盈利空間→激發實體經濟活力③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工薪階層可支配收入→增加社會總供應④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增加市場競爭壓力→倒逼我國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升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①錯誤,開征環境愛護稅與防止企業偷漏稅行為無關;③錯誤,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有利于增加工薪階層可支配收入,進而增加社會總需求;②符合題意,調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能夠擴大制造業企業盈利空間,有利于激發實體經濟活力;④符合題意,降低進口汽車關稅,能夠增加市場競爭壓力,從而倒逼我國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升級。]9.“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謀,千溪活水盈滄海;征以法,納以法,和諧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副對聯體現了()①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②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③稅收是調整經濟的重要杠桿④我國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C[題干中的上聯體現的是稅收的性質,下聯體現的是稅收的依據,據此可以推斷出①④符合題意。這副對聯未體現稅收的作用,②③與題意不符。]10.目前我國18個稅種只有6部稅法,離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①是納稅人征繳和監督稅款流向的依據②是保障納稅人權利的要求,是依法治國的體現③是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④有利于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收入安排關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稅收法定原則不是納稅人征繳和監督稅款流向的依據,①不符合題意;稅收法定原則不是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③解除;②④符合題意,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是保障納稅人權利的要求,是依法治國的體現,有利于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收入安排關系。]11.目前,市場上部分藥品質量令人擔憂,為此,我國一些知名企業領先提出“藥品工業就是道德工業”的理念,在業內引起劇烈反響。這一理念表明()①誠信是現代市場的基本精神②藥品企業要重道德、輕營利③企業經營者必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④藥品工業更應關注消費者的生命平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②表述不精確,解除。故選C。]12.稅制改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不僅在當今世界,而且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稅制改革從來都是與人們如影隨形、亦步亦趨且常話常新的一個重要因素。稅制改革之所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是因為()①每個公民都是干脆納稅人,稅收與我們休戚相關②稅收是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是實現國家職能的物質基礎③稅制改革是否科學,事關社會公允正義、社會和諧④初次安排領域必需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允的關系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D[①說法錯誤,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是干脆納稅人;④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初次安排領域必需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允的關系;②③符合題意,稅制改革之所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是因為稅收是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是實現國家職能的物質基礎,稅制改革是否科學,事關社會公允正義、社會和諧。]13.為拉動國內需求,政府推出“家電下鄉”活動,某家電連鎖店搞了一次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王某買了一臺電冰箱,不到20天電冰箱因質量問題不能正常工作。于是王某持“三包”憑證和發票要求退貨,但商家以“家電下鄉”活動期間商品不負責“三包”為由,不給王某退貨。(1)商家不負責“三包”的行為是否妥當?(2)商家的做法侵害了王某的哪些權利?[解析]商家的行為違反了誠懇信用的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屬于不誠信經營行為,應擔當法律責任。解答時調動出法律常識中誠信經營的學問分析說明。[答案](1)商家在“家電下鄉”期間推銷偽劣商品,是一種不正值競爭行為,違反了市場公允競爭與誠信經營的原則。本案中的電冰箱是按正品出售的,商家應負“三包”責任。(2)該連鎖店侵害了王某的平安消費權、知情權和公允交易權。14.2024年12月,費先生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購買位于市中心某小區住房的合同一份,合同約定房屋建筑面積135.5平方米,房款已全部交付給房地產公司。2024年4月,費先生與房地產公司一同辦理房產證手續時,經市房地產測繪中心核實,這套住房登記建筑面積僅為116.3平方米,與合同約定的面積相差19.2平方米,面積縮水如此之多,這意味著該房地產公司多收了費先生8萬多塊錢。請從消費者權益角度對該房地產公司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給費先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解析]第①小問,要明確消費者應有的權益,推斷某房地產公司的行為是否合法,若不合法,侵擾了消費者什么合法權益。回答時要做到有理有據,要把相關法律與材料結合起來分析。第②小問,強調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答案]①《消費者權益愛護法》指出,經營者應當保障消費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