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29課新中國的教育與文化課后作業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29課新中國的教育與文化課后作業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29課新中國的教育與文化課后作業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29課新中國的教育與文化課后作業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29課新中國的教育與文化課后作業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新中國的教化與文化eq\o(\s\up7(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s\do5())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eq\x(訓練點1新中國的教化)1.(2024·新課標全國卷Ⅲ)下圖為1954年某畫家創作的《婆媳上冬學》,這一作品(C)A.繼承了傳統文人畫的特點B.受同期西方流行畫派影響C.體現了現實主義繪畫風格D.留意表現作者的藝術想象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53年11月,中心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頒布的《關于掃盲標準、畢業考試等暫行方法的通知》,掃盲工作成為農村工作內容之一,很多農村婦女都去夜校學習,所以畫家是依據該史實進行的藝術創作,并不是作者的藝術想象,它是有現實依據的,故答案為C項,D項錯誤。傳統的文人畫多為山水畫,留意寫意,其特點是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材料中的畫不具備這個特點,所以A項錯誤。2.(2024·邯鄲摸底)1958年的教化革命強調擴大勞動人民的教化機會,大力發展全日制中學和各類職業的民辦中學以及半耕半讀中學;而1961年后強調教化質量,大規模削減農村學校和學生數。引起上述變更的主要緣由是(A)A.中心教化方針的調整和改革B.政治運動造成教化的猛烈動蕩C.人民公社需大量青年勞動力D.國家實行促進教化公允的政策解析:1958年創辦職業教化和半耕半讀中學,而不到三年就起先“大規模削減農村學校和學生數”,明顯是當時中心教化方針調整導致,故A項正確;政治運動導致教化動蕩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故B項錯誤;材料說明是教化政策的變更,不是人民公社需大量青年勞動力,故C項錯誤;材料并不是說明此時國家出臺教化公允的政策,故D項錯誤。3.1952~1966年,北京鋼鐵學院共培育學生約14400人,其中擔當副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學生的考試分數都超過了清華高校的錄用分數,但他們的第一志愿都是鋼鐵學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A)A.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時代背景B.北京鋼鐵學院生源素養較高C.青年學子建設國家的熱忱高漲D.干部選拔留意學校和專業素養解析:1952~1966年是國民經濟初步復原后的一化三改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當時北京鋼鐵學院的生源狀況是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政策影響下的產物,故A項正確。4.1970年6月,中心提出復原“文化大革命”后業已停止的高等學校招生,招生對象是有豐富實踐閱歷的工人、農夫和解放軍戰士,招生方法是“群眾舉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這種做法(B)A.事實上復原了高考制度 B.導致教化質量大幅下降C.貫徹了新中國教化方針 D.體現了撥亂反正的要求解析:A項,事實上復原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解除;B項,導致教化質量大幅下降,符合材料和歷史事實,正確;C項,材料違反了新中國教化方針,解除;D項,并非撥亂反正,解除。5.電影《高考1977》反映了復原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假如讓你來設計這場考試的場景,可能出現的是(A)A.背景音樂:反映粉碎“四人幫”的歌曲B.外景:考場門口懸掛著“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C.內景:考場中張貼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標語”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探討’”解析:1977年中國復原高考。留意A項粉碎“四人幫”是在1976年,符合題意;B項“改革開放”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C項“科教興國”是在20世紀90年頭提出的;D項“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探討”始于1978年。6.下圖為中國留學生回國人數(單位:萬人)統計圖。據此可以推知,出現圖中所反映現象的主要緣由是(C)A.留學回國人數大量持續增長B.留學生文化歸屬感越來越強C.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D.中國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解析:圖中中國留學生回國人數不斷增多的主要緣由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故C項正確;A、B、D各項均不符合題意,解除。7.(2024·石家莊模擬)20世紀80年頭,農村職業教化漸漸復原并快速發展,并提出“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農村、林區職業技術教化體系”的發展目標。農村職業教化的發展(D)A.使鄉鎮企業獲得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B.推動“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C.適應了農業生產由分散到集約的變更D.符合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須要解析:A項表述與題目中“農村職業教化”無關,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科教興國”戰略是在1995年提出,與題目中的時間不相符,故B項錯誤;題目牽涉的是農村職業教化,并未牽涉農業生產,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農村職業教化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故D項正確。eq\x(訓練點2“雙百”方針)8.1953年艾青在《談中國畫》一文中提出了“新國畫”概念。該文發表后,很多人撰文表示反對,然而這些反對文章卻并未公開發表。3年后,《文藝報》刊登了俞劍華、劉桐良等批判《談中國畫》的文章。導致這一變更的干脆因素是(C)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C.“雙百”方針的提出D.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解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標記是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生產資料公有制,解除A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于1954年,解除B項;1956年提出的“雙百”方針的基本精神是藝術上不同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辯,故選C項;《論十大關系》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閱歷,提出了探究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解除D項。9.作家王蒙曾說:“1956年‘雙百’方針一經提出便立見成效,很快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作品和新的藝術探究?!边@表明“雙百”方針(C)A.開拓了文藝創作新思路B.樹立了新藝術創作方式C.鼓舞了人們的創新精神D.體現了新民主主義宗旨解析:依據題干“很快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作品和新的藝術探究”,促進文學藝術的旺盛,說明“雙百”方針鼓舞了人們的創新精神,故C項正確;A、B兩項題干沒有體現,應解除;“雙百”方針是在1956年提出的,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新民主主義宗旨不符合史實,解除D項。10.1956年6月,江蘇省文史探討館館員高二適寫文章反對郭沫若關于《蘭亭序》是贗品的觀點,但無處發表。為此,毛澤東給郭沫若寫信表示“筆墨官司,有比無好”。毛澤東的看法體現了(A)A.“百家爭鳴”的方針B.“百花齊放”的主見C.“文化大革命”的精神D.“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解析:“筆墨官司,有比無好”說明毛澤東激勵學術爭辯,符合“百家爭鳴”的方針,故選A項?!鞍倩R放”是針對藝術問題的,而材料反映的是學術問題,解除B項?!拔幕蟾锩睍r期思想受到束縛,不會激勵爭辯,解除C項?!盀槿嗣穹铡钡淖谥荚诓牧现形大w現,解除D項。11.(2024·海南八校聯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因指責官僚主義而被劃為“右派”。1962年,毛澤東對此說:“反對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沒有這樣的官僚主義,中心還出過王明、出過陳獨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義?”由此可見當時(A)A.中心對“左”傾思想曾予以訂正B.“雙百”方針得到了全面落實C.黨的工作重心是反對官僚主義D.文藝領域徹底清算了“左”傾路途解析:從毛澤東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認為把王蒙劃為“右派”是錯誤的,是一種“左”的做法,這就說明當時中心對“左”傾思想曾予以訂正,因此選擇A項。材料反映了當時中心存在“左”的傾向,說明“雙百”方針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可解除B項;C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D項說法肯定化,解除。12.1957年,在當時全國6億人口的前提下,馬寅初發表《新人口論》,提出了“兩個(孩子)有獎,三個(孩子)有稅,不讓人口增殖拖經濟的后腿”的主見。該主見(B)A.是貫徹“百花齊放”方針的結果B.符合當時經濟建設客觀須要C.認為人口再生產阻礙經濟發展D.在實踐中很快得到貫徹執行解析:“百花齊放”方針是文學藝術領域的工作方針,與題干主旨不符,故A項錯誤;1956年起先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國家經濟總量不高,故B項正確;材料中馬寅初強調的是人口增殖過快對經濟發展的阻滯,并不是一刀切地反對人口再生產,故C項錯誤;在當時由于受“左”的錯誤的影響,馬寅初的人口觀點曾一度受到批判。1960年1月,馬寅初辭去北大校長職務,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0分,第14題20分,共40分)eq\x(訓練點3綜合探究實力)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列三幅圖反映了不同時期我國的教化狀況材料二:鄧小平在《關于科學和教化工作的幾點看法》中指出:“科研是靠教化輸送人才的,肯定要把教化辦好?!庇衷凇督袒瘧鹁€的撥亂反正問題》中說:“我知道科學、教化是難搞的,但是我自告奮勇來抓,不抓科學、教化,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成為一句空話?!辈牧先嚎平膛d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化為本,把科技與教化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實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養,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養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旺盛強盛。——《中共中心、國務院關于加強科技進步的確定》材料四:科技進步、經濟旺盛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提高勞動者的素養,培育大批人才。我們必需把教化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瓭擅裨谥泄彩拇笊系膱蟾?1)材料一中的圖片拍攝于我國的哪一歷史時期?此時期我國教化狀況如何?(2分)(2)復原高考是在哪一時期?黨重新重視教化、重視學問分子對我國科技事業產生了哪些影響?(4分)(3)結合史實和材料二回答,鄧小平是如何看待教化與中國現代化之間的關系的?(4分)(4)材料三中的“科教興國”戰略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4分)(5)依據材料四,歸納報告的主要觀點。(4分)(6)簡要概括上述四則材料的相同觀點。(2分)答案:(1)拍攝于“文化大革命”時期。此時期我國的教化事業遭到了嚴峻的破壞。(2)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3)教化必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需依靠教化。(4)實施“科教興國”有利于增加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實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教化是立國之本,科技是強國之路。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5)科技進步、經濟旺盛和社會發展都離不開教化,要優先發展教化。(6)把發展教化看成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解析:本題通過四則材料來闡述教化與民族素養、科技、經濟、生產力發展、國家現代化之間的關系,這是解答此題的核心所在。在理解每則材料、組織書面語言時要緊扣主題。1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現在春天來了,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只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代,有很多學說自由爭辯。現在我們也須要這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看法?!珴蓶|材料二:材料三: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對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將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吸取世界各民族的特長,在內容和形式上主動創新,不斷增加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請完成:(1)結合材料一,分析毛澤東“不要只讓幾種花開放”,這從根本上反映了“雙百”方針的實質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這造成了什么影響?(6分)(3)材料三與材料一有何內在聯系?通過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相識?(8分)答案:(1)“雙百”方針就是在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前提下,承認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多層和多樣格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