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陽小腸經_第1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陽小腸經_第2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陽小腸經_第3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陽小腸經_第4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陽小腸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絡與腧穴手太陽小腸經引入小腸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接闌門與大腸相連,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故稱為“受盛之官”。小腸與心由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相互屬絡而構成表里關系。引入小腸的生理功能收盛化物泌別清濁,主液01手太陽經脈循行02手太陽經脈病候03手太陽經主治概要04手太陽絡脈經脈循行01PART一、經脈循行《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1]中,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3],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4],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5],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6],抵鼻,至目內眥[7],斜絡于顴。原文指手腕后方的尺骨小頭隆起處尺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肩關節亦稱目外眥,指外眼角眼眶下方顴骨部內眼角一、經脈循行

手太陽小腸經,起于小指尺側端(少澤穴),沿手掌尺側上至手腕部,直上沿前臂外側后緣,至肘部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沿上臂外側后緣,上出肩關節部,繞行肩胛部,交會于大椎穴,前行向下進入鎖骨上窩部,聯絡心臟,沿著食管,通過橫膈,到達胃部,屬于小腸。

鎖骨上窩部支脈:從鎖骨上窩部,沿著頸旁,上達面頰,經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穴)。

面頰部支脈:從面頰部分出,經顴骨部抵達鼻旁,到目內眥(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接。語譯聯系臟腑器官一、經脈循行經脈走向:從手走頭銜接經脈:上接手少陰心經,下傳足太陽膀胱經小腸心胃臟腑食管目耳鼻器官流注時間:未時(13點到15點)經脈病候02PART《靈樞·經脈》:是動則病,嗌痛,頷[1]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2]。是主液[3]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二、經脈病候原文下頜骨下、結喉上兩側部描述性語句,形容肩痛、上臂痛劇烈與手陽明經脈主“津”、足陽明經脈主“血”等互參。此與手陽明經脈主“津”相對本經發生異常變化則表現為下列病癥:咽喉疼痛,頷下腫脹,頸項不能左右轉動,肩部牽拉樣疼痛,上臂部劇痛。本經主治有關“液”方面的病癥:耳聾,目赤,面頰腫脹,頸部、頷下、肩胛、上臂、肘以及前臂的外側后緣疼痛。二、經脈病候語譯主治概要03PART三、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疾病耳鳴耳聾頭痛目翳咽喉腫痛三、主治概要神志病熱病昏迷發熱瘧疾三、主治概要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頸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手太陽絡脈04PART四、手太陽絡脈原文《靈樞·經脈》: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弛肘廢[1];虛,則生肬[2],小者如指痂疥[3]。取之所別也。指肩肘關節松弛、痿廢不用肬通疣,即皮膚表面的贅生物《靈樞識》按“此謂肬之多生,如指間痂疥”四、手太陽絡脈語譯

手太陽絡脈,名支正。在腕關節上五寸處,向內側注入手少陰心經;其支脈上行,經過肘部,到達肩部。實證則出現關節弛緩、肘關節痿廢不用;虛證則皮膚生贅疣,小的疣如手指間的痂疥。可取手太陽絡穴治療。課堂小結01手太陽經脈循行小指尺側

沿手背外側

至腕

出尺骨莖突

沿上肢外側后緣

上肩,繞肩胛

交大椎上目眶下

抵鼻旁

至目內眥

屬小腸

達胃

過橫膈

沿食管

絡心

入缺盆

入耳中

到目外眥

上面頰

沿頸02手太陽經脈病候03手太陽經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病

神志病

經脈循行部位病證04手太陽絡脈思考題01.請敘述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循行。02.這條經主治哪些病癥?經絡與腧穴手太陽小腸經腧穴

——少澤、后溪、腕骨、養老、支正引入嗨!李姐,

別提了,昨晚枕頭墊高了,今天早上一起來,脖子就動不了了,疼死我了。小張,你這才一天不見,怎么脖子還歪了呢?你這是睡落枕了吧。是呀,這動也動不了,太影響工作了。我上次也是這樣睡失了枕,疼了我好幾天,后來給我一個當醫生的朋友說了,她給我說了幾個穴位,我在家自己揉按了兩天,就好了。這么神奇嗎?快給我說說是哪幾個穴位,在哪里呢?01少澤02后溪03腕骨04養老05支正少澤01PART一、少澤Shaoze(SI1)井穴定位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在手指,小指末節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處主治乳癰,乳少等乳疾昏迷,熱病等急癥、熱證頭痛,目翳,咽喉腫痛等頭面五官病證一、少澤Shaoze(SI1)井穴操作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可灸。孕婦慎用一、少澤Shaoze(SI1)井穴臨床應用配膻中、乳根、合谷等穴,治療產后乳少配人中,有醒腦開竅的作用,主治熱病昏迷、休克一、少澤Shaoze(SI1)井穴現代研究針刺少澤、膻中穴,可使產后乳少婦女生乳素含量增加,促進乳汁分泌而治療產后乳少。電針少澤可使催產素分泌增加一、少澤Shaoze(SI1)井穴后溪02PART二、后溪Houxi(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定位在手內側,第5掌指關節尺側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主治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盜汗,瘧疾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癲狂癇耳聾,目赤二、后溪Houxi(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直刺0.5~1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可灸操作二、后溪Houxi(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臨床應用二、后溪Houxi(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配水溝、壓痛點、相應夾脊穴,治療急性腰扭傷配天柱,主治頸項強痛、落枕配翳風、聽宮,治療耳鳴、耳聾配水溝、壓痛點、相應夾脊穴,治療急性腰扭傷配翳風、聽宮,治療耳鳴、耳聾現代研究二、后溪Houxi(SI3)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治療急性腰扭傷:以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活動,效果良好治療落枕:據報道,電針雙側后溪,配合頸部旋轉、屈伸活動,有很好療效。針單側后溪,用瀉法捻轉1~3分鐘,配合左右搖頭動作,有較好療效。腕骨03PART定位在腕區,第5掌骨基底與三角骨之間的赤白肉際凹陷中三、腕骨Wangu(SI4)

原穴主治頭項強痛,耳鳴,目翳黃疸,消渴,熱病,瘧疾指攣,腕痛三、腕骨Wangu(SI4)

原穴直刺0.3~0.5寸;可灸操作三、腕骨Wangu(SI4)

原穴臨床應用配足三里、三陰交治療消渴配太沖、陽陵泉治療黃疸、脅痛、膽囊炎配通里,主治高熱、驚風三、腕骨Wangu(SI4)

原穴現代研究增加腸蠕動:針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動或蠕動減弱的結腸下部及直腸的蠕動增強三、腕骨Wangu(SI4)

原穴養老04PART四、養老Yanglao(SI6)

郄穴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頭橈側骨縫凹陷中,腕背橫紋上1寸處簡便取穴:一手掌心向下,另一手手指按于尺骨頭上,然后旋轉手掌向胸,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取穴主治目視不明,頭痛,面痛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等痛證四、養老Yanglao(SI6)

郄穴以掌心向胸姿勢,直刺或向肘部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操作四、養老Yanglao(SI6)

郄穴臨床應用配肩髃,主治肩、背肘疼痛配風池,主治頭痛,面痛四、養老Yanglao(SI6)

郄穴現代研究在現代臨床研究中,針刺養老穴,可以緩解肩背肘臂酸痛等癥狀,對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養老穴對眼部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如改善視力、緩解眼疲勞等四、養老Yanglao(SI6)

郄穴支正05PART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5寸。五、支正Zhizheng(SI7)絡穴陽谷:在腕后區,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小海:在肘后區,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五、支正Zhizheng(SI7)絡穴主治頭痛,項強,肘臂酸痛熱病癲狂疣癥直刺0.5~0.8寸;可灸操作五、支正Zhizheng(SI7)絡穴臨床應用配神門,治療癲狂、精神病配肩髎,治肩臂及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