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北師大版選修6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霾是指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根據所學完成下列對霾天氣分析正確的是A.霾的形成與低層大氣穩定及污染物排放多有關B.冷鋒天氣過境會出現大風揚塵,加重霾的災情C.受經濟發展的影響,霾的災情鄉村比城市嚴重D.霾的預報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訊暢通2、有關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環境就是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B.若以人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C.這里所說的環境就是生物界的環境D.環境就是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3、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全球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如圖示意中蒙俄經濟走廊范圍及走廊范圍內三國各類土地利用面積比。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為()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4、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全球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如圖示意中蒙俄經濟走廊范圍及走廊范圍內三國各類土地利用面積比。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為()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5、下列關于中國環境法規體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憲法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是制定環境法的基本依據和指導原則B.我國加入的國際環境保護公約,負有相同的國際義務,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C.違反環境保護法須承擔的民事責任是“賠償損失”和“排除危害”D.我國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和經濟法中涉及的有關環境保護條款,也屬我國環保法體系的組成部分6、讀圖文;完成下題。

2018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對霧霾要鐵腕治理,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長沙各條戰線積極響應,每周六晚的橘子洲煙花燃放叫停,對藍天保衛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下列措施對長沙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不具積極意義的是A.積極倡導公交出行B.城區禁放煙花炮竹C.鼓勵使用新能源電動車D.擴大“三一重工”生產規模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2題,共4分)7、我國在環境保護領域,不僅有履行________和進行________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解決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8、我國在環境保護領域,不僅有履行________和進行________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解決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評卷人得分三、綜合題(共5題,共10分)9、(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和馬斯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區地勢低洼,河汊交錯。為抵御風暴潮災害,荷蘭人在河汊處建設多道防潮閘壩。

簡述這些閘壩對閘內水環境的影響。10、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下圖為北京市水系和主要濕地公園分布示意圖。

(1)北京濕地主要位于區域的東南一側;指出主要原因。

(2)列舉濕地對北京城市的主要作用。

南海子濕地公園是明清時的皇家苑囿;近年來被開發成為城市濕地公園,其周邊地區成為寫字樓和中高檔住宅的密集地區。

(3)簡述南海子濕地公園未來發展關注的方向。11、有報道說:“某年3月28日11時左右;N市出現了光化學煙霧”。為此,環保部門開展了調查。

資料1:“光化學煙霧”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其表現之一是對眼睛有明顯刺激。產生“光化學煙霧”的重要條件是:①有較高濃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強烈太陽光和較長時間的日照。

資料2:3月24日-28日有關空氣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5所示。監測項目

SO2

(mg/m3)

NO2

(mg/m3)

總懸浮微粒(TSP)

(mg/m3)

3月24日

0.034

0.022

0.266

3月26日

0.036

0.042

0.361

3月28日

0.089

0.065

0.462

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0.115

0.112

0.130

資料3:“霾”是一種類似于輕霧的天氣現象。據氣象資料統計,N市各個月份中,最低日照時數在3月。有關氣象資料見表6。日期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8日

日照時數

4小時

3小時

4小時

日照時間

11:00-15:00

12:00-15:00

12:00-16:00

風速狀況

靜風

靜風

靜風

天氣狀況

陰轉晴

多云

晴間多云

資料4:對市民身體健康影響情況抽樣調查結果見表7。調查項目

“霧”的目擊情況

因不適而就診人數變化(醫院就診情況調查)

見到

未見

不清楚

眼睛

上呼吸道

頭昏、疲勞

無反應

無反應

結果

55%

23%

22%

不明顯(無因空氣污染而受損病例)

略上升

不明顯

根據上述資料;完成(1)-(3)題。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呈現____趨勢;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____。

(2)此次污染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____(填正確項字母)。A.眼睛B.上呼吸道C.身體疲勞D.沒有影響

(3)綜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確定這次污染就是光化學煙霧污染?請說明理由。12、由于人類干擾活動,輸入到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等已超出生態系統自恢復能力,導致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顯著增加。下圖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長江口海域生態環境脆弱度空間分布狀況。

據圖說出2013—2017年長江口海域生態環境脆弱度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3、(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種太陽”被認為是光伏發電的形象比喻。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利用荒山建設光伏電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并開發建設“林光互補”等項目。2017年,該市荒山光伏發電已并網裝機容量達79.3兆瓦,預計到2018年底,該市荒山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將達到190兆瓦。

試分析該地區荒山光伏發電的生態環境效益。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分析】

【詳解】

霧霾形成成因主要有: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導致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A正確。冷鋒過境,由于氣團的物理性質的差異大,往往形成大風、云雨雪等天氣,大風天氣有利于擴散稀釋揚塵,B錯誤。在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導致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霧霾天氣多發,但農村地區,工業欠發達,所以,城市的霧霾比農村重,C錯誤。霧霾使得能見度差,加強預報有利于交通事故的減少,但是對通訊沒有影響,D錯誤。故選A。

【點睛】

霧霾形成成因主要有三:①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靜風現象增多,不利于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②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逆溫層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③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導致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2、D【分析】【分析】

【詳解】

環境是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所有事物;并非只是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A錯,D正確;人類環境是指以人或人類為中心,與人相關的生物要素和生非生物要素,B錯;環境的中心事物不同,與其相關的周圍事物含義也不相同,以生物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是生物界的環境,但不能說環境就是生物界的環境,也就是說環境的內涵遠大于生物界的環境,C錯。故選D。

【點睛】3、B【分析】【詳解】

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蒙俄經濟走廊范圍內俄羅斯土地利用類型占比較大的為林地,因此甲為林地,蒙古國畜牧業相對發達,草地面積占比較多,因此丙為草地,除草地外,蒙古還有大面積的裸地,因此乙為裸地,我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豐富,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的草地;裸地、耕地、林地差異小,圖中高原山地較多,未利用土地較多,同時我國種植業較為發達,則丁為耕地,B正確,排除ACD。故選B。

【點睛】

土地利用分類的地域單元,反映土地的經濟特點,表現為具有不同特點的土地利用方式。它不同于土地類型,后者是一個地域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綜合體,反映土地的自然狀態特點的差異性。而土地利用類型的劃定不是單純為了認識利用現狀的地域差異,更主要的是為了評定土地的生產力。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4、B【分析】【詳解】

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蒙俄經濟走廊范圍內俄羅斯土地利用類型占比較大的為林地,因此甲為林地,蒙古國畜牧業相對發達,草地面積占比較多,因此丙為草地,除草地外,蒙古還有大面積的裸地,因此乙為裸地,我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豐富,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的草地;裸地、耕地、林地差異小,圖中高原山地較多,未利用土地較多,同時我國種植業較為發達,則丁為耕地,B正確,排除ACD。故選B。

【點睛】

土地利用分類的地域單元,反映土地的經濟特點,表現為具有不同特點的土地利用方式。它不同于土地類型,后者是一個地域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綜合體,反映土地的自然狀態特點的差異性。而土地利用類型的劃定不是單純為了認識利用現狀的地域差異,更主要的是為了評定土地的生產力。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5、B【分析】【分析】

【詳解】

我國加入的國際環境保護公約;具有法律效力,有相同的國際義務,也是我國環境法規體系中的組成部分,B敘述不正確。憲法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是制定環境法的基本依據和指導原則;違反環境保護法須承擔的民事責任是“賠償損失”和“排除危害”、我國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和經濟法中涉及的有關環境保護條款,也屬我國環保法體系的組成部分;ACD敘述正確。根據題意,答案選B。

【點睛】6、D【分析】【詳解】

“三一重工”屬于重工業,對環境的污染較大,擴大“三一重工”的生產規模,會加大環境污染,對長沙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不具有積極意義;積極倡導公交出行,城區禁放煙花炮竹以及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等均有利于減輕環境污染。故選D。二、填空題(共2題,共4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縱觀目前重大的環境問題;大多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局部地區所造成的,而是多個國家共同影響的結果。有些環境問題在性質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變暖等。我國在環境保護領域,不僅有履行國際公約和進行國際合作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解決我國嚴重的環境問方面也有尋求國際合作的必要性。

【點睛】【解析】國際公約國際合作尋求國際合作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縱觀目前重大的環境問題;大多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局部地區所造成的,而是多個國家共同影響的結果。有些環境問題在性質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變暖等。我國在環境保護領域,不僅有履行國際公約和進行國際合作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解決我國嚴重的環境問方面也有尋求國際合作的必要性。

【點睛】【解析】國際公約國際合作尋求國際合作三、綜合題(共5題,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該題以荷蘭萊菌河和馬斯河下游的閘壩為切入點;以文字材料和圖片的方式呈現地理信息,考查閘壩對內水環境的影響。

【詳解】

回答該題時首先要弄清楚內水環境的含義;然后注意獲取材料中呈現的該地地勢低;沿海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做出回答。

閘壩在海洋和內水之間形成阻隔,阻礙海洋和內水間的物質(水、鹽分、泥沙、生物等)交換,可能導致內水鹽度降低、水質惡化、淤積加重、魚群受擾、排水不暢等。【解析】阻擋海水倒灌,可使閘內水體鹽度降低;閘壩導致水流速度減緩,水質惡化;阻擋泥沙,導致河道泥沙淤積加重;對魚群的洄游和生存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易造成河口排水不暢,形成內澇。10、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北京市濕地為背景;考查了濕地的成因;功能和北京濕地的發展方向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詳解】

(1)北京西部為山地;屬于太行山脈,北部也為山地,屬于燕山山脈,東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南平原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水系匯聚,排水不暢。

(2)濕地具有多種功能: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洪抗旱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涵養水源(濕地具有調節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質的作用),以及提供食物及工業原料,提供旅游資源等。北京的濕地功能可從這些方面回答。

(3)南海子歷史上是北京最大濕地;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和明、清兩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風”早在明朝時就與西山晴雪等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因此要突出其歷史特色;濕地河湖多,北京是溫帶季風氣候區,植被生長茂密,如果環境保護好,會呈現風景如畫之美,因此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水污染的治理,創造良好的環境;濕地公園把經濟開發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服務于周邊(南城)的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

【點睛】【解析】(1)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南水系匯聚(排水不暢)。

(2)防汛抗旱(調節徑流;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美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答出3項得3分)

(3)突出特色,發揮歷史文化的優勢;服務于周邊(南城)的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水污染的治理。11、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地理圖表信息的能力。運用地理原理進行探究學習的能力,考查考生對探究問題完整過程的了解。

【詳解】

(1)從表中數據可知,3月24日-28日N市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上升趨勢,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總懸浮微粒(或TSP)。

(2)從對市民身體健康影響情況抽樣調查結果表可以看出,此次污染上呼吸道略上升。故選B。

(3)①NO2(或NOx)濃度不高;②日照時數短,不利于光化學煙霧的發生;③3月28日11時左右沒有日照,光化學煙霧污染發生的可能性更小,故不可以確定這次污染就是光化學煙霧污染。【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地理圖表信息的能力。運用地理原理進行探究學習的能力;考查考生對探究問題完整過程的了解。

(1)上升;總懸浮微粒(或TSP)。

(2)B

(3)不可以。

理由:

①NO2(或NOx)濃度不高;②日照時數短,不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