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革命人士 湯策安_第1頁
13、革命人士 湯策安_第2頁
13、革命人士 湯策安_第3頁
13、革命人士 湯策安_第4頁
13、革命人士 湯策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13、革命人士 湯策安.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的父親湯策安作者:湯顯章湯策安(1904-1998),皖明光市女山湖鎮人。1904年生。幼年就學塾師學館,稍長入讀鳳陽師范,青中年時辦學執教(兼事歧黃),建國以來業醫濟世。歷任基層醫院領導、縣中醫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滁縣地區中醫學會理事。受聘為縣政協文史委研究員。1988年被省衛生技術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授為副主任中醫師。湯氏一生勤奮好學,酷愛詩詞,自1925年3月以來吟詩作賦數百首幅。湯氏晚年創作熱情不減當年,仍參加市老年詩詞活動,為詩協顧問、省炳燭詩書畫聯誼會會員。在印行全國的《古今四君子詩選》、《屈原頌》、《徐州古今楹聯》、《彭城藝苑》等書刊上發表詩聯作品20余首(幅)。

我的父親湯策安,年幼時,勤奮好學,一家省吃儉用,攢了幾個小錢將父親送往私塾王善滋那里讀書。父親自小就具有天賦,聰穎過人,加之刻苦努力,稍長就以優異成績考入鳳陽師范。僅學一年,終因經濟困難,輟學回家。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舊縣鎮遭土匪搶劫后,稍稍安定,地方上一些有文化的人,關心教育,熱愛教育事業,克服種種困難,在嘉佑院辦起了小學。新舊房屋十四間,招收學生三百多人,經費由地方上籌集一點,向學生收繳一些學費,勉強把學校辦了起來。由于幾任校長(王善滋、姚文波、楊靜庭、王叔環等)辛勤操勞,學校辦的很有氣色,曾受國民黨盱眙縣縣長寧仲謀的贊揚。學校培養了大批青年,其中有不少成為有識之士。一九三八年參加新四軍,投奔革命的進步青年有:何玉慶、胡坦、周健(周義甲)、呂劍、胡本秀、呂錦業,衛正華等二十余人,他們丟掉自己的一切,一生為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有的在戰場上犧牲了生命,后被追認為烈士。當然,也有少數學生投奔國民黨走上另一條道路。

一九三九年日本鬼子要到舊縣掃蕩,很多人心存畏懼,四處逃難。我們家和楊靜庭,湯九鼎、何耀林,呂戚光、孫映西、桑子亭等戶都跑到河東的丁咀一帶暫避風險。在鬼子未到舊縣前,給土匪鉆了空中,許多家庭受害,我們家中衣物、糧食等被搶劫一空。不久,鬼子派重兵開進石壩、津里、舊縣、王崗等地,建立了日偽政府,嚴密控制和封鎖了這些地區。一時間,舊縣鎮上空被烏云籠罩。當時,我們家庭經濟十分困難,連吃飯都成問題,同時考慮到在舊縣住下去,不是安身之處。為此,便托親訪友,在親友的幫助下,父親攜帶全家到蘇巷鄉下洼村臨時落戶,開辦私塾為業,一則可以謀生,二則可以避開鬼子的占領區,免遭是非。一日父親的一個學生悄悄的告訴他,某日下午偽區正副區隊長在抽大煙時說:"湯策安可能是共產黨的人,他培養的學生中,很多都參加了新四軍??磥硭麨榻虝?,實為羅織青年進行赤化"。干脆把他抓起來交給日本人。我父親聽了此言,并沒有當回事,笑笑說:自古人生誰無死,我如果能為抗日捐軀是值得的。此消息傳出后,父親幾百名的學生不愿意啦,不斷有人傳話給偽區長說:誰敢動湯先生的一根毫毛,我們就殺了他的全家,挖掉他家的祖墳。一九三九年抗日民主政府汪道涵和丁明志、戴夕可等人來到舊縣鎮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領導勞苦大眾,打土豪,分田地,翻身求解放。當天晚上,我父親手提燈籠,率領學生和進步青年,上街游行,一路高歌,一路口號,小鎮上頓時出現了熱情洋溢的場面。在時局動亂的期間,新四軍在嘉山縣一帶還立足未穩,時來時走(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拉大鋸時期”),大部分的地區為日偽所控制,汪道涵為保護愛國知識分子和進步人士,派人勸說我父親,要找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避一避,繼續辦學,繼續培養愛國青年,可把學校作為中共地下黨的聯絡站。我父親也感到此話有理,并且考慮到家庭的生計,不久即通過朋友到蘇巷鄉下洼村教書。當時有很多學生是從舊縣鎮跟過來的,也有下洼村周邊的學生慕名而來。教書所用的課本是父親從古今精本中挑選出來的。其中有魯迅、鄒韜奮、巴金、郭沫若、葉圣陶、冰心、朱自清、聞一多、矛盾等人的散文和小說并從《古文觀止》中選擇好一些精華文章。父親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敢冒風險,以教館為掩護,為新四軍五大隊、嘉山縣民主抗日政府收集、傳遞情報。幫助地下黨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營救和護送地下工作的同志。一九四三年春,胡坦(時任盱胎、嘉山辦事處付主任),從洪澤湖到東南區開會,途徑舊縣鎮,被偽區政府李忠堂發現,李隨即帶人追捕。胡坦繞道朱山郢,一時甩掉追兵后,立即跑到下洼村。我父親得知后,迅速安排人將胡坦護送到七里湖邊,大李莊李國賓家(李國賓是父親的學生),由李國賓安排渡船護送胡坦趕到新四軍十團一部的駐地,使其安全脫險。時任二師師長羅炳輝的秘書、宣傳科長何玉慶,(父親的心愛的學生),在路過七里湖時,曾先后兩次到下洼看望他的恩師,我的父親,兩人在一起議論國家的大事和黨的方針政策。父親將日偽軍的情況簡要告訴何玉慶。父親在教學期間,常看一些醫書(藥性賦、湯頭歌、本草綱目等)。在窮地方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他常為窮人看病,確實也治好不少人,甚至有些疑難病癥,也由父親治好。蘇巷區委書記趙從華患肝病嚴重,也為其治好后,他即要父親棄教從醫。當趙書記提出此事時,我父親欣然接受了。在下洼村、舊縣鎮醫院、邵崗醫院行醫,曾任明光市中醫院中醫師,正副院長,經嘉山縣報請省衛生廳批準為付主任中醫師(副高職)。父親在教學與行醫期間常常為學生、病人和地方政府辦好事,窮人看病不要錢,困難學生上學不收學費。解放后,明光市要成立中醫院,縣衛生局和有關人員,提名要我父親去合肥找其學生胡坦同志(時任安徽省副省長),解決一些木料和經費問題。父親去后,胡坦同志不僅熱情接待,還幫助所要解決的問題。中醫院成立以后,一致推選父親為縣中醫協會主任,滁州市中醫協會的副主任委員。在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推崇下,被選為嘉山縣(明光市)第六、七、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九七九年,七十五歲時,被組織批準為中共黨員。實現他老人家四十多年來的夙愿。父親平生光明磊落,心懷坦蕩,真誠待人,忠實于黨,堅持真理,追求進步,滁州市委已將父親和汪雨湘、戴夕可三人列為名人。父親在九十壽辰時,胡坦同志為其題詞:"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他老人家一生傾注畢生精力,鑄就風采人生。正如原滁州地委書記吳炎武詩中所言:"醫人醫世懷遠大,為國為民育群英,天道從來仁者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