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35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毛澤東曾稱成吉思汗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主要的歷史功績是()A.吸取隋朝教訓,重視發展生產B.在會寧稱帝C.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D.建立元朝2、關于“瓦肆“(也稱”瓦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給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機B.出現在宋朝時期C.是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D.散布于廣大農村3、學完原始社會的歷史后,老師讓大家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一單元的內容,下面的表述中最為貼切的是()A.人類的起源B.人類的發展C.從猿到人的演變D.中華文明的起源4、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其進步的表現()A.實現國家的統一B.促進民族融合C.推行行省制度D.實行民族分化5、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堯B.舜C.禹D.炎帝和黃帝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根據下列提示列舉相對應的人物。

①《綴術》——____

②《石氏星經》——____

③《齊民要術》——____

④《水經注》——____7、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________;1862年成立的______是第一所新式學堂.8、______統治時期,繼續完善科舉制度,她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創立______,親自選拔人才。9、在《遼;北宋形勢圖》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兩個政權英文代號。

A、遼B、北宋。10、明清時期的八股考試的內容必須遵循朱熹的《______》觀點。11、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相應的方框內。

A、楚______B、齊______C、燕。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2、宋朝時“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說明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全國重要糧倉。

13、澶淵之盟后,宋金之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局面。14、地方軍閥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叛亂直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A.正確B.錯誤15、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因其詩風浪漫飄逸,號稱“詩仙”。

16、歷史上的周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2題,共6分)17、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稱“秦皇漢武”。你所在班級要舉行一場題為“秦始皇和漢武帝誰的功勞大”的課堂辯論活動,正方立場是“漢武帝功勞大”,反方立場是“秦始皇功勞大”。你準備加入哪一方?請你寫出能充分證明自己觀點的理由。18、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實行分封制。評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2題,共12分)19、劉邦項羽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具有革命首創精神。______(判斷對錯)20、閱讀下表內容判斷:。皇帝主要治國措施主要政績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等。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漢武帝尊儒術興太學;頒布“推恩令”;統一鑄造貨幣、壟斷鹽鐵經營等。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漢朝進入鼎盛時期。以下表述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選擇“A”;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請選擇“B”;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選擇“C”

(1)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______

(2)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______

(3)漢武帝最重要的政績是結束了分裂,完成了統一。______

(4)為了鞏固北方邊疆,漢武帝北擊匈奴,設置河西四郡。______

(5)秦始皇、漢武帝都為我國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成吉思汗主要的歷史功績是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的局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被尊為“成吉思汗”.

故選C.

本題以毛澤東曾稱成吉思汗為“一代天驕”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主要的歷史功績.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蒙古統一、元朝的建立與統一的相關知識.【解析】C2、D【分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瓦子又稱“勾欄”;“瓦肆”、“瓦舍”,為表演場所,以極其豐富的曲藝說唱雜技等表演為內容,一種更為大眾性的享樂消費異軍突起。瓦子出現的原因是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在城市市民階層形成而且不斷發展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起來,他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就日益形成規模。并沒有散布于廣大農村,ABC符合瓦肆的特點。本題選D。

【點評】本題考察學生對宋代娛樂生活的認識。3、D【分析】【分析】結合課本所學分析;原始社會內容主要講述的是中華大地上的原始社會,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區同樣存在著類似的原始社會,所以只能表述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故答案為D。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華文明的起源知識點。4、D【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元朝實現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行省制度的設立,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有效統治;民族分化政策的實行,激化了民族矛盾,故不屬于其進步的表現.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對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認識.

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等史實.【解析】【答案】D5、D【分析】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黃帝;炎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黃帝和炎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選:D。

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知道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炎黃戰蚩尤的涿鹿之戰和華夏族的形成。【解析】D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祖沖之石申賈思勰酈道元【分析】【分析】本題綜合考查魏晉南北朝的科學家以及其代表的成就。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7、略

【分析】在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故答案為:

洋務運動;京師同文館.

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和京師同文館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了學生的歷史知識再現能力.【解析】洋務運動;京師同文館8、略

【分析】武則天統治時期;繼續完善科舉制度,她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創立殿試,親自選拔人才。她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故答案為:武則天;殿試。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武則天的相關知識。

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武則天的主要功績。【解析】武則天;殿試9、略

【分析】

本題以歷史地圖為切入點;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

注意識記遼和北宋建立的時間及建立者,了解它們的大致統治區域.【解析】據所學知;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即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

故答案為:

10、略

【分析】明清科舉考試實行八股取士;命題范圍只能在四書五經,學生不能有自己的見解,考生所論述的內容必須遵循宋朝朱熹所著的《四書集注》觀點.

故答案為:

《四書集注》.

本題考查的是八股取士.

本題掌握八股取士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屬基礎題.【解析】四書集注11、下中上【分析】依據題干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東和最南的諸侯國;結合示意圖,東南西北的國家分別是東齊國;南楚國,西秦國,北燕國。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戰國七雄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諸侯國;可以結合示意圖的地理位置回答。

要注意觀察戰國七雄示意圖,找出七國的地理位置,特別是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諸侯國。【解析】下中上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經濟重心南移的認識。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糧倉。此題表述正確,故選T。

【解析】T13、×【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元時期民族政權的并立。北宋建立后與北方的遼和西夏對峙;宋真宗時,遼軍大舉進攻,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東京。北宋軍隊在皇帝親征的鼓舞下打退遼軍,后宋以勝求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14、×【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的滅亡。原來農民起義軍將領的朱溫,后投降唐朝,被封為節度使,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了黃巢起義。他逐漸控制朝政,陸續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據勢力。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本題是錯誤的。故選B。【解析】B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朝詩人李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想象豐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人們稱他為“詩仙”。因而題干正確,故選T。【解析】T16、√【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領周武王起兵擊敗了商朝軍隊,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重建立周朝,歷史上稱為“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周朝的相關知識。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夏商周更替和春秋爭霸的相關歷史史實。【解析】√四、辨析題(共2題,共6分)17、正方:漢武帝功勞大。

理由:漢武帝的功績:政治上;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大一統;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興辦太學,確立了儒學在思想文化領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漢武帝還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采取各項措施使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西漢成為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大帝國,所以漢武帝功勞大。

反方:秦始皇功勞大。

理由:秦始皇的功績: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他創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于全國經濟文化的交流;秦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說明:學生可任選一種觀點作答,觀點與理由一致。理由:答出上述至少三方面,且史論結合。)【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評價能力,學生需要全面掌握兩位皇帝的相關資料,因為是比較兩位皇帝的功勞大小,所以尋找的素材應側重于兩人對歷史的貢獻。解答本題時,學生需自圓其說并加強同學間的合作探究能力。18、秦始皇在地方實行分封制;秦始皇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實行分封制是西周【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秦朝實行的郡縣制。為了適應統一的需要;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大權,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后由皇帝決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故答案為:錯誤:秦始皇在地方實行分封制。理由:秦始皇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實行分封制是西周。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五、改錯題(共2題,共12分)19、×【分析】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具有革命首創精神。劉邦項羽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