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和乙酸(第1課時)(練習)解析版_第1頁
乙醇和乙酸(第1課時)(練習)解析版_第2頁
乙醇和乙酸(第1課時)(練習)解析版_第3頁
乙醇和乙酸(第1課時)(練習)解析版_第4頁
乙醇和乙酸(第1課時)(練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有機化合物7.3.1乙醇一、單選題1.下圖是某有機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填充模型),其中表示氫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是A. B. C. D.【答案】B【解析】根據該有機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可寫出其結構式為,則結構簡式為CH3CH2OH,對照各選項,答案選B。2.乙酸、水和乙醇的分子結構如表所示,三者結構中的相同點是都含有羥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乙酸:水:乙醇:A.羥基的極性:乙酸>水>乙醇B.與金屬鈉反應的強烈程度:水>乙醇C.羥基連接不同的基團可影響羥基的活性D.羥基極性不同的原因是基中的共價鍵類型不同【答案】D【解析】A.電離出氫離子的能力:乙酸>水>乙醇,則羥基的極性:乙酸>水>乙醇,故A正確;B.鈉與水反應比與乙醇反應劇烈,則與金屬鈉反應的強烈程度:水>乙醇,故B正確;C.基團之間相互影響,則羥基連接不同的基團可影響羥基的活性,故C正確;D.羥基中共價鍵相同,羥基極性不同的原因是羥基連接的基團不同,故D錯誤;故選:D。3.化合物M(如圖所示)在熱熔膠、粘合劑、橡膠等多種行業有廣泛應用。下列關于M的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間能形成氫鍵B.該物質能被氧化為酮C.分子式為C10H12OD.環上的一氯代物有7種(不含立體異構)【答案】D【解析】A.該分子中的羥基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故A正確;B.連接醇羥基的碳原子相鄰碳原子上含有1個氫原子,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得到酮,故B正確;C.分子中含有C、H、O原子個數依次是10、12、1,分子式為C10H12O,故C正確;D.環上有10種氫原子,環上一氯代物有10種,故D錯誤;故選:D。4.相同質量的下列各種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生成CO2最多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醇【答案】C【解析】甲烷中碳的質量分數為=75%,乙烯中碳的質量分數為=85.7%,苯中碳的質量分數為=92.3%,乙醇中碳的質量分數為=60.9%,質量相等時,含碳量越大,完全燃燒生成的CO2越多,選項C正確,故答案為C。5.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得到CO、CO2和水的總質量為11.8g,若其中水的質量為5.4g,則CO的質量是A.4.2g B.4.0g C.3.8g D.3.6g【答案】A【解析】n(H2O)=,根據H原子守恒,可知乙醇的物質的量==0.1mol,根據C原子守恒,可知CO和CO2的總的物質的量=0.1mol×2=0.2mol,由于水的質量為5.4g,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1.8g-5.4g=6.4g;令CO、CO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則:x+y=0.2mol,,聯合解得x=0.15,y=0.05,所以原混合氣中CO的質量為0.15mol×28g/mol=4.2g,故答案為:A。6.可以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另外的氫原子不同的方法是A.1molC2H5OH燃燒生成3molH2OB.乙醇可以制飲料C.1molC2H5OH跟足量的Na反應得0.5molH2D.1molC2H5OH燃燒生成2molCO2【答案】C【解析】A.1mol乙醇燃燒生成3mol水即乙醇燃燒所有的氫元素均生成水,不能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另外氫原子不同,故A不選;B.乙醇制飲料的過程不發生化學反應,不能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另外氫原子不同,故B不選;C.1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molH2,很明顯乙醇中的6個氫只有一個能變為氫氣,這個氫與其他氫不同,故C選;D.1mol乙醇燃燒生成2molCO2即乙醇燃燒所有的氧元素均生成二氧化碳,但不能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另外氫原子不同,故D不選;故選:C。7.乙醇的結構可能有兩種,關于確定是Ⅱ而不是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醇可以用來制飲料B.1mol乙醇完全燃燒時生成3mol水C.1mol乙醇與足量的鈉作用生成D.物質的量相同的乙醇和乙烯氣體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答案】C【解析】A.乙醇可以用來制飲料,不能說明乙醇的結構,故

A

錯誤;B.由

H

原子守恒可知

,1mol(I)

1mol(II)

完全燃燒均生成

3mol

水,不能說明乙醇的結構,故

B

錯誤;C.1mol

乙醇與足量的鈉作用生成

1gH2

,生成氫氣為

0.5mol

,說明乙醇中含有羥基,羥基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而烴基和醚鍵均不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能夠說明乙醇的結構為Ⅱ,故

C

正確;D.乙醇的分子式可改寫為C2H4(H2O),因此乙醇完全燃燒時分子式中的C2H4會消耗氧氣,因此物質的量相同的乙醇和乙烯氣體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但(I)

(II)

互為同分異構體

,1mol(I)

(II)

耗氧量相同,不能說明乙醇結構,故

D

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的是C項,故答案為C。8.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11.2L苯完全燃燒生成的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3NAB.42g乙烯中含碳原子數為3NAC.0.1molC3H6Cl2中化學鍵總數為NAD.0.1mol乙醇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氣為0.3NA【答案】A【解析】A.標準狀況下,苯不是氣體,不能使用標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苯的物質的量,故A錯誤;B.42g乙烯的物質的量為1.5mol,含有3mol碳原子,含碳原子數為3NA,故B正確;C.0.1molC3H6Cl2中含有0.2mol碳碳鍵、0.6mol碳氫鍵和0.2mol碳氯鍵,總共含有1mol共價鍵,含有化學鍵總數為NA,故C正確;D.0.1mol乙醇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氣的物質的量為0.3mol,消耗的氧分子數一定為0.3NA,故D正確;答案選A。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B.在相同條件下,燃燒等物質的量的C2H4和乙醇,消耗O2體積相同C.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兩種物質一定是同分異構體D.烯烴各同系物中碳的質量分數都相等【答案】C【解析】A.C2H6和C4H10均是烷烴,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2個CH2,二者互為同系物,A正確;B.1mol乙烯燃燒需要消耗3mol氧氣,1mol乙醇燃燒需要消耗3mol氧氣,B正確;C.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互為同分異構體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相等,但相對分子質量相等的兩種物質,不一定是同分異構體,C錯誤;D.烯烴的通式為CnH2n,因此各同系物含碳的質量分數相等,均是,D正確;答案選C。二、多選題10.我國科學家在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例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同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X和Z分別與足量的Na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相等B.X的化學式為C12H18O7C.1molY最多能消耗2molBr2D.用酸性KMnO4溶液可鑒別X、Y、Z【答案】A【解析】A.1molX含有1mol酚羥基、4mol醇羥基,1molZ含5mol羥基,1mol羥基與足量鈉反應生成0.5mol氫氣,則等物質的量的X和Z分別與足量的Na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相等,故A正確;B.X的化學式為C12H16O7,故B錯誤;C.Y含酚羥基,與溴水發生鄰、對位取代,則1molY最多能消耗4molBr2,故C錯誤;D.X、Y都含酚羥基,Z含醛基,都能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而褪色,不能鑒別,故D錯誤;故選:A。三、有機推斷題11.I.牛奶放置時間長了會變酸,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的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變成了乳酸。乳酸最初就是從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乳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乳酸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2)乳酸發生下列變化:,所用的試劑a是____(寫化學式)。(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乳酸與乙醇反應:____。II.根據如圖所示的變化關系:(4)寫出A的分子式____,B溶液為____。(5)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在(

)中標明反應類型____。【答案】(1)(2)NaHCO3(或NaOH或Na2CO3)(3)(4)

C6C12O6

氫氧化鈉溶液(5)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應【解析】(1)乳酸分子中含有醇羥基和羧基,二者都能與鈉反應,則CH3CH(OH)COOH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答案為:;(2)乳酸發生下列變化:,所用的試劑a能與顯酸性的羧基反應,但不能與顯中性的醇羥基反應,則a應為NaHCO3(或NaOH或Na2CO3)。答案為:NaHCO3(或NaOH或Na2CO3);(3)乳酸分子中的-COOH能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答案為:;(4)由分析可知,A為葡萄糖,分子式C6C12O6,B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答案為:C6C12O6;氫氧化鈉溶液;(5)反應④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2CH3CHO+2H2O,此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答案為: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應。12.已知有機物A既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種水果催熟劑。由A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產品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2)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A→B_______,B→F_______。(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A→E:_______;②C→D:_______。(4)由B生成C也可通過兩步反應完成:B→C2H4OC,寫出其中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5)寫出G的結構簡式_______。【答案】(1)碳碳雙鍵(2)

加成反應

取代反應(3)

nCH2=CH2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4)2CH3CH2OH+O22CH3CHO+2H2O(5)CH2=CHCl【解析】(1)根據上述分析可知A是CH2=CH2,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碳碳雙鍵;(2)A是CH2=CH2,A與H2O在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加熱發生加成反應產生B:CH3CH2OH,則A→B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B:CH3CH2OH,CH3CH2OH與Cl2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產生F:CH2ClCH2OH和HCl,則B→F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3)①A是CH2=CH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斷裂碳碳雙鍵中較活潑的碳碳鍵,然后這些不飽和的C原子彼此結合形成長鏈,就得到聚乙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CH2=CH2;②是CH3COOH,分子中含有-COOH,CH3COOH與C2H5OH在濃硫酸催化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產生CH3COOC2H5和H2O,脫水時酸脫羥基醇脫氫,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方程式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4)B是CH3CH2OH,CH3CH2OH與O2在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加熱發生氧化反應產生CH3CHO、H2O,CH3CHO被O2催化氧化產生C為CH3COOH,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2CH3CHO+2H2O;(5)根據上述分析可知G是氯乙烯,結構簡式是CH2=CHCl。13.乙酸乙酯有三種常見的合成方法。已知A是一種單糖,廣泛存在于帶甜味的水果中,B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含氧有機物且相對分子質量為46,E是一種石油裂解產物,能作水果的催熟劑。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1)B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D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2)反應③的反應類型是___,反應⑤的反應類型是___。(3)請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請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A.有機物A和D的最簡式相同B.反應⑥是同分異構體之間的相互轉換C.可用新制Cu(OH)2鑒別B、C和乙酸乙酯三種無色液體D.等質量的有機物C、D和乙酸乙酯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相等【答案】

羥基

羧基

氧化反應

加成反應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AC【解析】(1)B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羥基;D為CH3COOH,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2)反應③是CH3CHO和氧氣在銅催化下被氧化為CH3COOH,反應類型是氧化反應;反應⑤是乙烯和CH3COOH發生加成反應得到的CH3COOCH2CH3,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應④為乙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化學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4)A.有機物A為葡萄糖,D為CH3COOH,最簡式都是CH2O,故A正確;B.C為乙醛,與乙酸乙酯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C.B為乙醇易溶于水,溶液不分層,C為乙醛有還原性,能與新制Cu(OH)2反應出現磚紅色沉淀,乙酸乙酯難溶于水,溶液出現分層,可用新制Cu(OH)2進行鑒別,故C正確;D.有機物C、D和乙酸乙酯分子式分別為C2H4O、C2H4O2、C4H8O2,最簡式不同,則等質量的有機物C、D和乙酸乙酯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不相等,故D錯誤;故答案為:AC。四、填空題14.填寫下列知識點(1)分子組成與結構乙醇的分子式為_______,結構式為_______,結構簡式為_______。(2)物理性質乙醇俗稱_______,通常為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_______,沸點78.5℃,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_______(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常用于醫療消毒。【答案】(1)

C2H6O

CH3CH2OH或C2H5OH(2)

酒精

75%【解析】(1)乙醇是乙烷分子中的1個H原子被-OH取代產生的物質,故其分子式為C2H6O,結構式是,結構簡式是CH3CH2OH或寫為C2H5OH;(2)乙醇俗稱酒精,通常為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78.5℃,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由于既有很好的滲透性,又能夠使細菌、病毒的蛋白質因失去水分而失去生理活性,故常用于醫療消毒。15.回答下列問題:(1)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俗稱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色透明、具有___________味的液體;密度比水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能與水___________,是優良的有機溶劑。(2)乙醇的結構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官能團名稱和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思考】對比乙烷、乙醇、水的分子結構模型,思考三者在結構上的異同。乙烷分子球棍模型乙醇分子球棍模型水分子球棍模型(3)總結:乙醇可以看作乙烷分子中的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取代后的產物,也可以看做水分子中的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取代的產物。乙醇的化學性質【活動探究】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所給實驗用品和實驗方案完成教材P104頁實驗探究活動,記錄實驗現象,小組合作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總結歸納乙醇的化學性質。完成表格探究活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乙醇易和空氣中氧氣發生燃燒反應2銅絲在空氣中加熱由紅變黑,插入乙醇溶液中,溶液沸騰,銅絲表面有黑變紅,試管中的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銅做催化劑,乙醇可以被氧化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3紫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乙醇能被酸性高錳酸鉀強氧化劑氧化4鈉粒位于乙醇的底部,有無色易燃氣體產生乙醇能和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4)【交流研討】實驗2反應過程中,銅絲顏色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嘗試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原因:參與了化學反應紅→黑___________;黑→紅___________。【聯想質疑】對比鈉和水反應的現象,鈉和乙醇反應的現象,分析二者有何異同,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完成表格與水反應與乙醇反應反應方程式2Na+2H2O=2NaOH+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反應實質水中氫原子被置換羥基氫原子被置換現象聲現象有“嘶嘶”聲響無聲響鈉變化浮、熔、游、響沉于底部、不熔化結論羥基氫的活潑性H2O>CH3CH2OH密度大小ρ(Na)<ρ(H2O)ρ(Na)>ρ(CH3CH2OH)(5)【總結】a.乙醇的氧化反應①燃燒:___________;②催化氧化___________;③使___________褪色b.乙醇和鈉反應:___________。(6)乙醇的用途乙醇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料、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等,醫療上則用___________的乙醇溶液殺菌、消毒。【答案】(1)

酒精

無色

特殊香

揮發

任意比互溶(2)

C2H6O

CH3CH2OH或C2H5OH

羥基、-OH(3)

一個H原子

羥基

一個H原子

乙基(4)

Cu+O22CuO

CuO+CH3CH2OHCu+CH3CHO+H2O(5)

C2H5OH+O22CO2+3H2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6)

燃料

造酒

濃度為75%【解析】16.鏈狀有機物X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和5.4g水。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產生氣體3.36L。(氣體體積均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請回答:(1)有機物X中C與H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2)有機物X的分子式為_______(寫出簡要推理過程,已知2個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穩定,連在碳碳雙鍵上也不穩定)。【答案】(1)1:2(2)因,故X不飽和度為1,由于與鈉產生氫氣的官能團為羧基或羥基且,故X含1個羧基和2個羥基,分子式為【解析】(1)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n(H2O)=,則0.1mol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H原子的物質的量為:n(H)=0.6mol;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n(CO2)=,則0.1mol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C原子的物質的量為:n(C)=0.3mol,則C與H的原子個數比為0.3:0.6=1:2;(2)0.1molX與足量鈉反應,產生氫氣的體積為3.36L(標準狀況),,因,故X不飽和度為1,由于與鈉產生氫氣的官能團為羧基或羥基且,故X含1個羧基和2個羥基,分子式為。五、實驗題17.已知分子結構中含有—OH的有機物可以和鈉反應放出氫氣,某實驗小組為了測定乙醇的結構式是還是,利用乙醇和鈉的反應,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1)實驗前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2)有人認為裝置中有空氣,所測的氣體體積應扣除裝置中空氣的體積,才是氫氣的體積,你認為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3)如果實驗開始前b導管內未充滿水,則實驗結果將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若測得有1.15gC2H6O參加反應,把量筒c中水的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下H2的體積為280mL,試結合計算和討論,判斷下面Ⅰ和Ⅱ兩式中,哪個正確?___________(填“Ⅰ”或“Ⅱ”)。Ⅰ.Ⅱ.【答案】(1)連接好裝置,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側導管插入水槽,微熱燒瓶,右側導管若有氣泡冒出,冷卻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時間內水柱不變化,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不正確(3)偏小(4)Ⅱ【解析】(1)實驗前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的實驗操作是連接好裝置,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側導管插入水槽,微熱燒瓶,右側導管若有氣泡冒出,冷卻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時間內水柱不變化,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答案為:連接好裝置,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側導管插入水槽,微熱燒瓶,右側導管若有氣泡冒出,冷卻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時間內水柱不變化,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有人認為裝置中有空氣,所測的氣體體積應扣除裝置中空氣的體積,才是氫氣的體積,這是不正確的,原因是水進入量筒是因為產生氫氣后有壓強差,故進入量筒的水的體積是多少,氫氣的體積就是多少,當然,由于b端又端是接觸空氣的,因此b管內需充滿水,故答案為:不正確;(3)如果實驗開始前b導管內未充滿水,排到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偏小,則實驗結果將偏小,故答案為:偏小;(4)1.15gC2H6O的物質的量n===0.025mol,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n===0.0125mol,即2molC2H6O~1molH2~2molH,可知在C2H6O中能被鈉置換的H原子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