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學生版)_第1頁
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學生版)_第2頁
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學生版)_第3頁
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學生版)_第4頁
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6講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核心考點01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2022·廣東深圳高二下期末·14)20世紀初,比利時將剛果變為殖民地后,在當地開展有組織的可可種植,剛果成為歐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產地。同一時期,歐洲人掌握了生產固體巧克力的技術,巧克力逐漸走進千家萬戶。這說明()A.比利時主導非洲殖民霸權B.工業資本影響國際分工C.全球貿易網絡的初步形成D.英國的貿易鏈被打破2.(2022·山東鄒城高二下期中·13)與美國獨立后權力制衡原則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不同,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卻成了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后的政治文化特征之一。究其原因,有學者認為與殖民者的統治密切相關,這應該是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建立種植園經濟B.推行宗主國的政治模式C.進行大規模移民D.大量屠殺當地印第安人3.(2022·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高二下期中·11)美國1823年發表“門羅主義”,聲稱今后不接受歐洲在西半球的一切殖民活動。其后果之一是,其他美洲國家在美國面前捍衛自身獨立時,無法指望來自歐洲的支持。I860年前,這一狀況最大的受害國是墨西哥。這說明門羅主義()A.反對歐洲殖民,維護美洲獨立B.主張各國平等,放棄暴力侵略C.維護美國利益,擴大美國影響D.堅持民族自決,解放拉丁美洲4.(2022·廣東省珠海市高二上期末·1)非洲國家邊界的44%是按經線或緯線劃分的,30%的邊界是用直線或曲線的幾何方法劃分的,僅有26%是由河流、山脈等構成的自然邊界線。這一現象主要源于()A.新航路的開辟B.西方殖民擴張C.兩次工業革命D.兩次世界大戰5.(2020.7·山東學業水平·21)如表為1914年英、法、德、意等四國占有的殖民地統計情況,其中①是()

國家占有的殖民地數量(個)殖民地人口(人)①553.9億

296235萬

101307萬

4139萬A.英國B.法國C.德國D.意大利1.(2022·海南省高三學業水平診斷·12)表2時間按世界工業生產的先后順序排列1860年英、法、美、德1880年美、英、德、法1900年美、德、英、法表2可用來說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A.美國開始走上對外擴張道路B.工業化從一國向多國迅速擴展C.世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D.歐美國家爭奪世界的矛盾尖悅2.(2022·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上期中檢測·10)世界各地區之間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固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也是與帝國主義列強對于世界上其余地區、國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這說明世界各國聯系的加強()A.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之間交流交融B.激化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C.阻礙了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D.助推了資本主義優勢地位的確立3.(2022·湖北省荊州六縣市高三12月質檢考試·14)法國殖民主義者認為殖民地是母國的一部分。1912年,法國殖民者頒布《人籍法》,規定凡出生于法屬西非、擔任公職10年、受法語教育或服兵役獲得獎勵者可獲得法國公民權。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對殖民地進行文化殖民B.促進與殖民地文化交流C.將殖民地納入世界市場D.鼓勵殖民地向法國移民4.(2022·重慶八中高三高考適應性月考·15)下表為1870—1913年世界貿易指數和貿易總額,據此可推知,這一時期()年份貿易指數(以1913年為100)貿易總額(單位:10億法郎)18702445.518803668.818904994.2190068118.2191086162.41913100192.4A.經濟全球化得到較快發展B.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C.帝國主義政治經濟不平衡D.法國主導世界貨幣金融體系5.(2022·湖北省新高考高三11月考試·13)國外世界史著作《歐洲史》中在同一主題下呈現了四幅插圖(如下圖),這四幅插圖共同的主題是()A.世界經濟的形成B.罪惡的三角貿易C.貿易中心的轉移D.物種的洲際交換6.(2022·青島市四區市高三上期中檢測·13)1884年,《柏林會議關于非洲的總議定書》規定:“今后占據目前在其領地外的非洲大陸沿岸地區某領土的國家……應該向本議定書的簽字國呈送與此有關的相應文件及聲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時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這一規定旨在()A.鎮壓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B.鞏固列強瓜分非洲的成果C.維護非洲各國的獨立和完整D.協調列強殖民擴張中的矛盾7.(2021·福建高考·14)1884年,美國某公司推出一則主題為“給非洲帶去文明”的香皂廣告。此后近30年間,該公司的廣告經常宣稱,使用其香皂可以讓非洲人皮膚變白,變得文明。同時期,法國和希臘的老牌香皂公司也聲稱其產品能“讓黑人變白”。這主要體現了西方()A.推廣歐美生活方式B.存在著固有的種族偏見C.重視爭奪非洲市場D.旨在推動非洲文明進步8.(2022·寧夏銀川一中高三月考文綜歷史·33)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中指出“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馬克思的觀點表明()A.英國企圖將亞洲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B.英國推動印度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C.英國通過在印度的殖民統治為工業革命創造條件D.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將重構印度的社會經濟結構9.(2022·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高三考試·15)非洲傳統的社會經濟以糧食生產為主。進入近代后,許多非洲國家的經濟結構變成單一經濟作物制,大量種植專出口的經濟作物,如棉花、橡膠、花生、咖啡、可可、棕櫚仁等。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者推行掠奪性經濟政策B.非洲地區物產資源十分豐富C.奴隸貿易導致非洲人口銳減D.殖民地缺乏相關的工業技術10.(2022·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高三考試·14)1823年,門羅總統在致國會咨文中宣稱:“歐洲列強不得再在南、北美洲開拓殖民地;歐洲任何列強控制或壓迫南、北美洲國家的任何企圖都將被視為對美國的敵對行為。”這反映出()A.美國支持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B.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統治逐漸瓦解C.美洲地區的民族主義思想廣泛傳播D.拉美人民面臨著新擴張主義的威脅11.(2021·清華大學2021年10月高三診斷性測試·35)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是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觀”應用到“人類社會”,將“生存競爭”和“優勝劣汰”視為社會現象和歷史進程的最高解釋原則。十九世紀“社會達爾文主義”在歐洲盛行,其主要目的是用來解釋()A.歐洲對外擴張的合法性B.自由平等思想的普世性C.世界聯系加強的必然性D.生物進化發展的規律性核心考點02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1.(2022·廣東珠海高二下期末·15)下圖所示是20世紀初發現的古印度石刻印章,它的發現印證了古印度文明,同時也使印度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認為印度文明不亞于甚至超過宗主國文明。這一發現在當時(珍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印度石刻印章)()A.推動了世界文明的多樣化發展B.印證了印度獨立的合法性C.提高了東方諸文明的世界地位D.有利于推動民族解放運動2.(2022·廣東清遠高二下期末·16)阿根廷考迪羅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曾被該國學術界稱為“阿根廷最反動的封建寡頭”,以不擇手段地打擊政敵而聞名。在他當政期間(1829~1852年),阿根廷迎來了國內無政府混亂狀態的終結,克服了分裂危機,并確立了中央集權統治。羅薩斯的統治反映出,當時的阿根廷()A.深受西班牙政治文化影響B.尚未實現國家的完全獨立C.國內的民族矛盾復雜尖銳D.深受美國門羅主義的影響3.(2022·長壽區七校高二下期末·21)蘭姆·摩罕·羅易(1772—1833)被尊稱為“近代印度之父”,源于他在印度近代史上創造了許多個“第一”:第一個建立改革印度教的社團——梵社;第一個譴責和批判“寡婦殉夫”制;第一個倡導西方式教育;第一個宣傳現代立法;第一個用印度地方語——孟加拉語創辦報紙。可見,蘭姆·摩罕·羅易的主要貢獻在于()A.使印度完成了近代化變革歷程B.掀起社會平等和婦女解放運動C.推動印度思想啟蒙和民族覺醒D.積極領導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4.(2022·浙江寧波九校高二下期末·24)巴西與阿根廷分別是拉丁美洲國土面積最大與第二大的國家,也是接壤的鄰國,他們的文化既有歐洲殖民侵略背景下的相似性,又存在其他歷史因素作用下的差異性,譬如說巴西與阿根廷在人種構成上都帶有混血的特點,但就比例而言,巴西人的混血比例明顯高于阿根廷人。下列關于兩國文化說法正確的是()A.巴西以葡萄牙語為主要語言,阿根廷以西班牙語為主要語言B.巴西獨立后平等對待有色人種,導致巴西人的混血比例高于阿根廷C.巴西與阿根廷兩國在土生白人領導下獲得了獨立,并建立了共和國D.巴西與阿根廷兩國受宗主國影響,在宗教信仰上主要表現為對新教的信奉5.(2022·廣東東莞高二下期末·14)拉丁美洲擺脫殖民統治后,各政權都落到土生白人地主手中,大莊園制得到繼續發展,天主教會也擁有大量土地,小農地產只占整個拉丁美洲耕地的10%。由此推知,拉美()A.殖民時期的封建結構被延續B.君主專制統治基礎日益穩固C.天主教會的影響力日益上升D.農業從業人口所占比重較小6.(2022.1·云南學業水平·25)某同學撰寫的歷史小論文關鍵詞有“海地獨立”“墨西哥資產階級憲法”“伊朗立憲革命”“中國辛亥革命”“埃塞俄比亞獨立”。據此推斷,他研究的主題是()A.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B.拉美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C.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D.列強加快瓜分非洲的進程7.(2022·廣東省珠海市高二上期末·2)1905年伊朗(時稱“波斯”)發生立憲革命,一位目擊者于1906年寫道:我以為東方正從酣睡中覺醒。在中國,它表現為一種顯著的反抗外族的態度,偏向“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的理想:在波斯……覺醒似乎表現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這里的“東方正從酣睡中覺醒”是主要由于()A.啟蒙運動的興起B.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C.民族意識的覺醒D.巴黎公社革命斗爭影響8.(2022·北京學業水平·34)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爭出現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發生了立憲革命,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這些事件可以用來說明()A.各國民族革命取得勝利B.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C.古老的亞洲開始覺醒D.第三世界國家走向聯合9.(2022·廣東省(金太陽)高二上期末·14)1816年以后,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由北向南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同時,圣馬丁率領起義軍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首府,這體現出拉美獨立運動的特征是()A.持續時間較長B.負有雙重任務C.群眾基礎薄弱D.南北聯合作戰1.(2021·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32)1804年海地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822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統治獲得獨立,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這些歷史事件反映了()A.亞洲的覺醒B.各國工人運動走向聯合C.非洲的抗爭D.拉丁美洲民族獨立斗爭2.(2022·山東省濱州市高三上期末·23)表4為20世紀60年代前后非洲國家坦桑尼亞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主題統計(部分)表,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表41964年前的主題1964年后的主題①英聯邦與熱帶非洲②現代歐洲與英國和熱帶非洲③英帝國與英聯邦①非洲歷史——從公元前1800年前到現在②東非之外的非洲歷史——從公元前1800年到現在A.歷史研究理論的豐富發展B.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C.二戰后英國對殖民的反思D.構建國家認同的需要3.(2022·遼寧大連二模·14)20世紀初興起的亞洲革命風暴,是繼19世紀初拉丁美洲革命風暴之后的全世界歷史新階段的重大標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歷史性開端。列寧把這次革命風暴稱為“亞洲覺醒”。之所以被稱為“亞洲覺醒”,主要是因為()A.民族資產階級成為革命領導階級B.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社會主義國家地理范圍不斷擴大D.革命后各國實現了民族獨立4.(2022·遼寧大連二模·13)19世紀西方國家竭盡全力支持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者反對各自的敵人,這些敵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主義者或立憲主義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國家倒成了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西化派的敵人,這實在是件怪事。從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體系完全形成B.被殖民地區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強間的殖民沖突加劇D.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險惡用心5.(2022·山東省菏澤市二模·12)1913年墨西哥民選總統馬蒂羅被害。1914年,美國以崇高的道義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頭痛擊,各地革命軍領袖也紛紛痛斥美國的侵略行徑,美國大感意外。對此的合理解釋是()A.墨西哥民族自決意識的增強B.美國利他主義行為不被理解C.墨西哥獨立后面臨新的困境D.美墨兩國之間缺乏有效溝通6.(2022·山東省臨沂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13)20世紀初,亞洲開始改變沉睡狀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被宰割、被奴役的因素轉變為積極的革命因素”。這根源于()A.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B.亞洲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