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59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題文】下列事件不屬中國與日本交往的史實是()A.日本商人來中國經商,日本物品居唐朝進口首位B.貞觀年間來中國的遣唐使有10多批C.他們參照漢字創制了文字D.由鑒真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就是歷史見證2、小說《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唐僧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
A.鑒真B.戒日王C.玄奘D.鄭和3、王讜在《唐語林》中寫道“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文中“留心理道”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4、據記載,宋代一個海商一次販運的貨物常達十萬斤以上,價值高達數十萬貫。中國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為中外貿易的主導力量,為此專門設置市舶司。材料反映了宋代:A.農業繁榮B.手工業興旺C.海外貿易發達D.文化昌盛5、學習宋元歷史后,某班四位同學作了如下主題演講,你認為能準確概括這段歷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國家產生和社會變革B.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6、2015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進建設美麗中國”。以下中國古代人物的思想或實踐在此方面對后人有借鑒作用的是A.孟子B.孔子C.韓非D.孫武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想要了解7世紀時印度的歷史可以查閱《唐律疏議》。8、根據提示信息列出相關內容:(8分)(1)東漢明帝時主持修黃河的水利專家是(2)漢代的新型播種工具是(3)長安城里的專門的商業區叫(4)漢武帝時大破匈奴的將領有、9、人物追蹤:請結合圖片及文字信息回答問題。
(1)按時間寫出以上人物的序號是______。
(2)被“唐宗”喻為自己“知得失”的鏡子的人物是______。
(3)“宋祖”于______年建立北宋。10、元朝的民族政策是______。11、______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______。12、在位時開創了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把____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13、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東方建筑藝術的結晶。______(判斷對錯)14、(1)_____,1406—1420年修建完成,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2)清朝雍正皇帝設置_____,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3)清朝_____皇帝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了西北邊疆。(4)_____是中國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萬里長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許多朝代不斷整修,明長城東起嘉峪關,西至鴨綠江,蜿蜒6000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16、漢武帝時,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17、宋朝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為了富饒的糧倉,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18、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19、1115年,阿保機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A.正確B.錯誤20、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推翻秦朝殘暈統治的是陳勝、吳廣起義。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4題,共12分)21、現在人類就是從非洲南方古猿發展而來的。
判斷:______
改正:______。22、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______。(判斷對錯)23、金文是中國已發現的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我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24、在歷史課上;老師介紹:“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同學們展開了一場關于商鞅變法的辯論:
小歷: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變法是成功的。
小史:商鞅因變法觸及舊貴族利益;慘遭車裂而死,變法失敗了。
你贊同誰的觀點?請說明理由。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3題,共21分)25、圖一粟種遺存圖二水稻遺存圖三圖四請回答:(1)圖一、圖二文物分別與哪個原始農耕文化遺址有關?通過圖一圖二文物,說明了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請說出圖三、圖四兩座房屋建筑樣式的名稱。并判斷這是哪兩個原始居民的房屋樣式。(3)兩種房屋結構的不同,是由什么決定的?26、識讀下列圖片
圖1圖2工匠制作青銅器想象圖。
請回答:(1)圖1的名稱是什么?
(2)這一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這一文物的出土地點嗎?
(3)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兩幅圖片,想一想青銅器在這一時期有何特點。27、請你仔細觀察《隋朝大運河》圖,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寫相應地名。并回答問題(1)運河兩端城市的現今名稱:A.涿郡現今名____B.余杭現今名____(2)運河四段的名稱:C.____D.____E.____F.____(3)假如一位考生從余杭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他可能經過哪幾段運河?(可填英文字母代碼)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與日本交往。唐朝對外貿易發達,在新羅的物產中居唐朝進口首位故A選項符合題意。BCD均是中國與日本交往的史實。【解析】【答案】A2、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可知,《西游記》是吳承恩根據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創作的,唐朝時前往天竺求取佛經的是高僧玄奘。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解析】C3、D【分析】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的是唐玄宗的統治。唐玄宗治國初期,以開元作為年號,在政治上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如力排眾議重用武則天時代的富有改革精神,熟悉吏治重臣姚崇為相,改革了一些弊政。尤其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并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使朝政很快出現了新局面。注意發展經濟,提倡文教,自己注意勤儉,燒毀珠玉錦繡,以示決心,終于使得天下大治,后世史學家稱其統治前期為開元之治,又稱開元盛世。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開元盛世”【解析】【答案】D4、C【分析】略【解析】C5、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元歷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元時期,我國南方經濟發展迅速,并超過了北方,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宋代,漢族和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密切。元朝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原先遷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漢族沒什么差別,還形成了回族。能準確概括這段歷史基本特征的是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故選D。【解析】D6、A【分析】此題考查了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的知識可知,戰國時,孟子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持續利用。結合材料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可以得到這里講述的是孟子的思想,故BCD排除,故選A。【解析】A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記錄了印度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等。【解析】【答案】錯誤:《唐律疏議》理由:想要了解7世紀時印度的歷史可以查閱《大唐西域記》;8、略
【分析】試題分析:(1)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黃河,經過幾十萬人一年的辛勤勞動,疏通黃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黃河大堤,以后八百多年里,黃河沒有改道。(2)西漢時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播種工具耬車,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播種速度,促進了漢朝經濟的發展。(3)唐朝時手工業作坊所在地和商業場所稱為市,長安城中有東西兩市。(4)漢武帝時多次派大將衛青、霍去病領兵向匈奴大規模地出擊,匈奴被迫遠遠地遷徙,很長時期內不能對西漢邊境構成威脅。考點:(1)王景治理黃河;(2)耬車;(3);市;(4)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點評:(1)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史實的識記能力,屬基礎題。(2)本題考查了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屬基礎題。(3)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史實的掌握,屬識記層面的要求。(4)本題考查了對基本史實的識記能力,屬基礎題。【解析】【答案】(1)王景;(2)耬車;(3)市;(4)衛青、霍去病9、略
【分析】(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繼承皇位;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了北宋.故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在位時;注意虛心納諫,重用著名的諫臣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認為失去一面重要的鏡子.
(3)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了北宋,取代后周.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陳橋兵變”.
故答案為:
(1)②①④③.
(2)魏征.
(3)960.
本題以歷史人物圖片為切入點;考查李世民;嬴政、朱元璋、趙匡胤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李世民、嬴政、朱元璋、趙匡胤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解析】②①④③;魏征;96010、略
【分析】元朝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各族人分為四等,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故答案為:民族分化政策。
本題考查元朝的民族政策。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解析】民族分化政策11、禹夏【分析】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到此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了。
故答案為:禹;夏。
本題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禹建立夏朝的時間。【解析】禹夏12、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科舉制的完善。武則天在位時開創了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把詩賦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解析】【答案】武則天詩賦13、略
【分析】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東方建筑藝術的結晶,這個表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故宮。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解析】√14、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京城的相關知識點。明成祖的時候,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嚴整,城墻高大雄偉,街道寬廣筆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故填:北京城。(2)本題考查的是軍機處的相關知識點。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憑借皇帝裁決。這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故填:軍機處。(3)本題考查的是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相關知識點。乾隆帝時,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了反清叛亂,建立了割據政權。乾隆帝下令調兵討伐,經過兩年戰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故填:乾隆。(4)本題考查的是京劇的相關知識點。以徽劇和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中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了京劇。后來被譽為我國的國粹。故填:京劇。【解析】(1)北京城。(2)軍機處。(3)乾隆。(4)京劇。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解析】【答案】錯16、×【分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漢武帝時,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張騫出使西域,最終開通了絲綢之路,漢朝與西域的往來從此日趨頻繁。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張騫通西域的認識。17、×【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朝農業發展的相關知識點。宋朝時,我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占城稻從越南傳入,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提高了糧食的產量。太湖流域的蘇州和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當時流傳著一句諺語“蘇湖熟、天下足”故題目錯誤。故選F。【解析】F18、√【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的史實。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解析】【答案】對19、×【分析】本題考查金建立的相關知識。1115年,女真族的首領完顏阿骨打稱帝,定都會寧,國號為金。阿保機建立了遼。題干敘述錯誤,故選B。【解析】B20、×【分析】據所學知;陳勝;吳廣起義最后失敗了,并沒有推翻秦朝的統治,推動秦朝統治的是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注意識記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知識。【解析】×四、改錯題(共4題,共12分)21、略
【分析】人類的起源.目前大多數人類學家認為;現代人類可能是從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展而來的.南方古猿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會制造工具,人類在距今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現在人類的起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人類起源的相關知識.【解析】√;√22、略
【分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而得名,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的是東周.
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東周的兩段劃分.【解析】√23、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故題干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比較成熟的文字。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字的演變的相關史實。【解析】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故題干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24、商鞅變法因為觸犯了守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商鞅被車裂示眾,商鞅的死說明了守舊勢力的猖狂和統治者的昏庸;雖然商鞅死了,但是商鞅變法成功了,因為:一場變革成敗的標準,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雖死,變法還是獲得了成功.因為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故答案為:我贊同小歷的觀點;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分析】
本題以商鞅變法的辯論為切入點;以歷史課上老師的介紹材料為依托,考查商鞅變法的認識,問題設計比較簡單,屬于基礎識記層次的考查.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以及認識.【解析】商鞅變法因為觸犯了守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商鞅被車裂示眾,商鞅的死說明了守舊勢力的猖狂和統治者的昏庸;雖然商鞅死了,但是商鞅變法成功了,因為:一場變革成敗的標準,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雖死,變法還是獲得了成功.因為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故答案為:我贊同小歷的觀點;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五、識圖題(共3題,共21分)25、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種植的農作物相關知識。結合圖一“粟種遺存”可知是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陜西西安半坡村,是黃河流域原始農耕聚落的代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已懂得種植農作物,種植粟、白菜、芥菜等。半坡遺址出現的“粟種遺存”就充分說明說明半坡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粟。結合圖二“水稻遺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遺址。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遺址中的“水稻遺存”就充分說明河姆渡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2)本題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結構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三是半地穴式房屋。由于北方寒冷干燥,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這樣的房屋結構可以有效御寒。圖四是干欄式房屋。由于河姆渡聚落地處河湖密布、潮濕炎熱的江南地區,這里的房屋是干欄式的。(3)本題主要考查房屋結構的形成原因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北方寒冷干燥,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有效御寒。。由于河姆渡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壽中學2025屆初三教學情況調研(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體育游戲創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證券從業資格證市場參與者責任試題及答案
- 遼寧工業大學《建筑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礦床學研究方法與前沿問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離散課件 置換群和子群及其陪集2學習資料
-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血液與循環系統醫學教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9月摸底考試試題含解析
- 授信合同書擔保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可燃氣體報警儀檢驗記錄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課件人教新課標
- 產業經濟學第三版(蘇東水)課后習題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中建六局建設發展公司責任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Vsyst運用
- 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動計算
- 博碩BSL2236OAC全自動說明書(觸摸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