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節-人口遷移_第1頁
第七章-第二節-人口遷移_第2頁
第七章-第二節-人口遷移_第3頁
第七章-第二節-人口遷移_第4頁
第七章-第二節-人口遷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二節人口遷移地理內容索引必備知識自主診斷關鍵能力整合突破必備知識自主診斷一、人口遷移及其影響因素1.人口遷移(1)含義:人口移動的一種形式,是指人們變更

的空間流動行為。

定居地

永久性或長期性行政區域(3)分類①國際遷移:一個國家的居民進入另一個國家

的現象,它包括

、在本國就業的外國人、國際定居難民等。

②國內遷移:一個國家

的居民從一個行政區進入另一個行政區定居的現象。

(4)形式由

的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

定居永久性移民內部農村城市2.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1)早期的人口遷移:主要受

的影響。

(2)現代的人口遷移:主要受

的影響,其他因素包括

的推進、大型建設項目的布局、優惠政策的出臺等。

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二、國際人口遷移1.影響因素全球

的變化。

2.特點(1)20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的目的地主要是

的地區和

的“處女地”。

①15世紀:

殖民者及其從

販運的奴隸移民到“新大陸”。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9世紀到20世紀初:

各國形成涌向

的移民潮。

政治經濟形勢人口較少尚未開發歐洲非洲歐洲美國加拿大(2)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①國際人口的

遷移急劇增加。

②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向發生了很大變化:

由人口遷出地變為人口遷入地。

仍是主要的人口遷入地,但遷入人口的來源地發生了很大變化。

為美國遷入人口的主要來源地。20世紀70年代后,

遷入美國的人數超過了歐洲。

政治性歐洲美國拉丁美洲亞洲三、我國人口遷移1.我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1)影響①對我國人口

產生了深刻影響。

②促進了我國

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2)原因:主要有政治、經濟、

、災害等方面。

分布狀況多民族的融合戰爭2.我國當代的人口遷移

段特

點方

向20世紀80年代以前組織性遷移為主,自發性遷移一直比較少從東部向中部,從東部、中部向西北、

、西南方向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來組織性遷移的比重逐漸下降,

的比重迅速上升

從中部向東部遷移,

、西北向

遷移的趨勢擴大;一定數量的人口向北美、

各國和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地區遷移

東北自發性遷移西南東部歐洲關鍵能力整合突破規律?深化整合考向一人口遷移及其影響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人口遷移是人們對特定環境中一系列自然、經濟和社會因素的綜合反映。目前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具體分析如下。(1)自然環境因素

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舉

例氣候通過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而影響人口遷移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許多老年人由東北部的“冷凍地帶”向南部和西部的“陽光地帶”遷移土壤及土地影響農業生產進而影響人口遷移農業社會人口為尋找肥沃的土地而遷移,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遷移因

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舉

例水資源水資源的分布及其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生產、生活的布局畜牧區人們“逐水草而居”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能吸引大量人口的遷入大慶油田的開發等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引起饑荒或生態環境變化而迫使人口遷移中國汶川新城鎮的建設(2)經濟因素

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舉

例經濟發展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追求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觀經濟布局的改變也造成大量人口遷移取得美國國籍的留學人員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發展縮小了地區間的相對距離,促進了人口遷移幾百年來,人口遷移的規模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3)社會因素

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舉

例文化教育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期望及對待外部世界的態度,促進了人口遷移大學生畢業后留在大學所在城市婚姻家庭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遷移起重要作用軍嫂隨軍因

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舉

例政策國家有關人口遷移政策的實施,直接影響人口遷移的流量與流向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有組織地移民支援邊疆;我國20世紀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我國20世紀80年代知識青年大量返城社會變革政治變革、政治中心的改變常引起人口遷移歷史上我國都城變換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遷移戰爭戰爭破壞人類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秩序,并引發人口遷移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當代局部戰爭和沖突引起的人口遷移思路?典題透析【典例1】

(2020天津卷,8~9)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2000年和201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跨省流入人口數量統計表/萬人項目2000年排名2010年排名廣東1

50512

1501浙江36921

1822上海31338983江蘇25447384北京24657055項目2000年排名2010年排名福建21564326天津73122997山東103102118新疆14171809遼寧104917910內蒙古551514411河北931114012云南116812313(1)據表信息,對跨省人口流動狀況的正確判斷是(

)A.三大經濟地帶流入人口的數量均衡B.東部經濟地帶的流入人口規模增大C.西部經濟地帶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轄市中增速最快(2)廣東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發達,出行方便B.生態環境優,居住條件好C.政府鼓勵,政策引導D.經濟活力強,就業機會多【素養解讀】試題以2000年和2010年我國部分省區跨省流入人口數量統計表作為主要信息載體,對各個省區所處的經濟地帶考查,體現了對學生區域認知素養的考查;對跨省人口流動狀況進行分析,體現對學生的綜合思維的考查。【思路導引】

題號分

析第(1)題A據表中數據分析,

地帶跨省流入人口數量較多,

較少,三大經濟地帶流入人口數量

,A錯誤

B表中東部經濟地帶省級行政區2010年流入人數較2000年均在

,說明東部經濟地帶的流入人口規模

,因此B正確

東部經濟西部經濟地帶不均衡增加增大題號分

析第(1)題C表中數據顯示,西部經濟地帶中

流入人口大于云南,因此C錯誤

D據表中數據計算,上海流入人口增速約為186.9%,北京約為186.6%,天津約為309.6%,

流入人口增速快于上海,D錯誤

新疆天津題號分

析第(2)題廣東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吸引人口遷入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區

,廣東經濟活力

,就業機會

,吸引大量人口遷入。交通發達、生態環境優、政府鼓勵等均不是最主要原因

經濟差距強多答案

(1)B

(2)D題組?訓練突破角度1

利用人口在鄉村、城市之間移動示意圖判斷人口遷移情況及影響因素(2020海南新高考模擬)下圖示意某拉美國家1995—2010年人口遷移變化。據此完成第1~2題。1.1995—2000年人口遷移的主要年齡群體可能是(

)A.20歲以下 B.20—50歲C.50—60歲 D.60歲以上2.2000—2010年,影響人口從都市區遷往大城市和中等城的主導因素可能是(

)①文化②教育③環境④宗教⑤就業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④⑤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題,由圖示可知,1995—2000年人口遷移流向主要是由鄉村和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是由經濟發展差異導致的勞動人口遷移,故其主要年齡群體可能是20—50歲。第2題,2000—2010年部分人口由都市區遷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原因可能是產業結構升級導致都市區就業機會減少和城市環境惡化等。角度2

利用人口在城市之間的移動情況判斷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2020山東濰坊一模)自古即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近年來省際高鐵發展迅速,在武漢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建設中,武漢至黃岡、孝感的城際高鐵率先建成通車。據統計,2019年武漢常住流動人口數量約287萬人,其中省內流入人口約占47%,省外流入人口則主要來自廣東、河南和湖南。據此完成第3~4題。武漢交通樞紐及城市群位置圖

3.近年來,武漢吸引全國大量人口遷入的主要條件是(

)A.交通樞紐地位高

B.省際遷移距離近C.經濟發展速度快

D.宜居社區數量多4.隨著武漢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的進一步建設,黃岡、孝感與武漢之間的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推測部分人口每天在武漢和黃岡、孝感之間頻繁流動的主要原因是(

)A.在武漢旅游

B.在黃岡、孝感上班C.在武漢居住

D.在黃岡、孝感居住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題,本題容易受材料前兩句影響而誤選A。交通樞紐交通便利,經濟發展往往較好,就業崗位也較多,因此經濟因素才是真正的影響武漢人口遷入的因素。答案選C。第4題,武漢為區域中心城市,經濟發達,就業崗位多,但住房緊張、房價高,“1小時交通圈”建設導致武漢和黃岡、孝感之間的時間距離“縮短”,周邊城市的人口去武漢工作當天往返成為現實,因此促進了人口頻繁流動。答案選D。規律?深化整合考向二人口遷移產生的影響人口遷移的影響(1)人口遷移對遷入地、遷出地的影響(2)人口遷移對城鎮化的影響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隨著人口規模的擴大,城市的用地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區也隨之發生布局調整,郊區不斷出現住宅小區,促進了郊區化的發展。(3)人口遷移對就業結構的影響伴隨人口遷移會不斷出現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學齡兒童遷移人口增多,則遷入地會增加相應的師資力量。思路?典題透析【典例2】

(2019全國Ⅰ卷,4~5)下圖示意2015年歐盟境內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人口結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與歐盟籍相比,2015年非歐盟籍(

)A.男性人口數量較多B.25—50歲女性比例較小C.勞動人口比例較大 D.50歲以上人口比例較大(2)近些年來,非歐盟籍人口占歐盟總人口比例持續加大,使歐盟(

)A.人均消費劇增

B.老齡化進程趨緩C.人均收入劇降

D.勞動力供給過剩【素養解讀】試題以2015年歐盟境內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人口結構圖為切入口,考查人口遷移對人口結構造成的影響。首先仔細讀圖,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對歐盟籍、非歐盟籍的對比分析,體現對學生的綜合思維的考查。【思路導引】第(1)題

歐盟籍非歐盟籍2較大勞動人口第(2)題歐盟地區是世界發達地區,人均收入

,消費水平

,非歐盟籍人口消費水平比歐盟籍

,歐盟地區內非歐盟籍人口占比持續增加,會

人均消費水平?A錯誤

從圖中看非歐盟籍人口年齡集中在25—50歲,屬于

,年齡較輕,由于歐盟地區經濟發達、人口

嚴重,大量非歐盟籍勞動力遷入,可以

歐盟地區平均年齡,

歐盟地區老齡化進程?B正確

歐盟地區每年GDP總量增長緩慢,非歐盟籍人口大量遷入,可以緩解

問題,促進經濟增長,使得人均收入提高?C錯誤

歐盟地區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

,而且歐盟籍人口

嚴重,需要大量勞動力,不會出現勞動力

現象?D錯誤

高高低降低勞動力老齡化降低減緩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