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在社會中成長
基礎知識小練
1、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關系
(1)人的成長是不斷的過程。
(2)通過父母的、同伴的、老師的和社會的等,我們的不斷豐富,不
斷提高,不斷增強,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的社會成員。
(3)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等都與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生存和發展也
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和。
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
謙讓、分享、、關心社會發展等。
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意義、作用)
(1)青少年正處于社會的時期。我們應樹立積極的,關注社會,了解社會,,
投身于社會實踐,養成。
(2)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塑造健康的,形成正確的,獲得的
接納與認可。
(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
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
(1)親社會行為在和中養成。
(2)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
(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和,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
之所急。
(4)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社會。
答案自查
1.(1)社會化(2)撫育幫助教誨關愛知識能力規則意識價值觀念合格
2.幫助他人
3.(1)關鍵生活態度服務社會親社會行為(2)行為習慣人格價值觀念
第1頁共6頁
(3)人生價值
4.(1)人際交往社會實踐(2)社會實踐(3)規則習俗(4)傾力奉獻
課后培優練
培優第一階——基礎過關練
1.每個人都需要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因此,我們應()
A.關愛他人,不必考慮他人感受
B.關注、了解社會,參加社會實踐
C.首先對自己負責,少付出多索取
D.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答案】B本題考查個人與社會的相關知識。B:個人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
精神滋養。我們關注、了解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故B正確;A:關愛他人要考慮他人的感受,故排除A;
C:我們要多付出少索取,故排除C;D:選項是對社會的漠不關心,故排除D;故本題選B。
2.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腦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某校學生在科普老師的指導下,
親密接觸鬃獅蜥、捕鳥蛛等神秘動物。這一活動旨在()
①增強學生探險意識和獵奇心理
②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③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關愛生命
④引導學生領略神奇的生物魅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本題考查親社會的相關知識。②③④:我們要學會親近自然。親密接觸鬃獅蜥、捕鳥蛛等神秘
動物。這一活動旨在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關愛生命;引導學生領略神奇的
生物魅力,故②③④正確;①:題干未表達樹立探險意識和獵奇心理,故排除①;故本題選D。
3.青少年在社會中成長,應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A.將撿到的100元錢捐獻給受災群眾
B.就垃圾分類問題向環保部門提建議
C.在風景區的石壁上刻勵志語
D.在觀看球賽時給對手喝倒彩
【答案】B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B: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
第2頁共6頁
的行為。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宣傳環保知識,參與文明社區建設;對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夠給予同情和
關心;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夠伸出援手;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等。分析選項可知,就垃圾分類問題
向環保部門提建議屬于親社會行為。故B正確;A:撿到的錢應該尋找失主,故排除A;C:在風景區刻勵
志語,這是破壞環境、損害公共財產的表現,故排除C;D:喝倒彩是不禮貌的行為,故排除D;故本題選
B。
4.“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北砻髁耍ǎ?/p>
A.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B.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
C.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D.離開社會個人仍能過得幸福
【答案】C本題考查個人與社會的關系。C:由教材內容可知,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
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C說法正確;A:體現的是個人對社會的
發展的作用,A說法與題不符;B: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旨在強調社會對個人的發展的作用,B說法
與題不符;D:由教材內容可知,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5.小偉在校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路上是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在家是孝親敬長的孩子,這告訴我們()
①不同的身份讓我們生活絢麗多彩
②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只扮演一個角色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④每個人都是合格的社會成員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豐富的社會生活的相關知識。①②③:小偉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與行為說明說明日
常生活中我們不只扮演一個角色,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不同的身份讓我們生活絢麗多彩,故
①②③選項說法正確;④:我們需要不斷地社會化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每個人都是合格的社
會成員說法過于絕對,故④選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培優第二階——拓展培優練
6.一支由“居委會+中學生”構成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小組走進社區,向居民宣傳反詐騙知識,推廣安裝
國家反詐中心軟件,提高居民的防詐騙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中學生參與社區反詐騙宣傳活動
第3頁共6頁
()
①利于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
②能夠影響他人,共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③能夠杜絕社區居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④有助于服務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本題考查培養親社會行為。①④:材料中,中學生參與社區反詐騙宣傳活動,這有利于增強自我
防范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有助于服務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故①④說法正確;②:材料沒有體
現出文明有禮的內容,故與題意不符;③:杜絕的說法過于絕對,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7.12月26日,我市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雪,一時間,銀裝素裹,分外美麗,但也給人們出行帶來了諸
多不便,學校組織學生加志愿者活動,義務掃雪,清理道路。參與志愿服務()
①可以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②能避免成長中的一切錯誤
③是踐行親社會行為
④目的是獲得他人的贊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本題考查對親社會行為的認識和理解。①③:參與志愿服務是踐行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可以促進
自身全面發展,提高自身能力,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這并不能避免成長中的一切錯誤,故②說法錯誤;
④:承擔責任不能以獲取回報為目的,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8.八年級的小江同學是個關心國家大事的陽光男孩,他堅持在班里分析他收集的時事新聞:
新聞一2021年6月9日,為促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生態環境部和中央文明辦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兑庖姟肥菄鴥仁?/p>
份專門針對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工作的全國性行動綱領文件,將為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1)小敏同學看到這個新聞,撇撇嘴說,我們中學生只要搞好學習就可以了,這些事和我們無關,她的觀點
對嗎,為什么?
新聞二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在實踐中快樂成長,
2021年5月22日至23日,江西省永豐縣藤田中心小學四至六年級765名師生開啟了“傳承井岡精神,爭做
時代新人”研學實踐之旅。
(2)該校組織研學研學實踐之旅有什么意義?作為中學生,除了參加研學履行和關注新聞外,還可以參加哪
第4頁共6頁
些親社會活動?
【答案】(1)①此觀點是錯誤的②對個人:學習是中學生的重要任務,我們不僅要通過書本學習理論知識,
還要積極融入社會,通過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③對社會:我們要為社會作貢獻,就要關心社會
發展、關注國家大事。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感受蓬勃發展的社會生活,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同時,還要積極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①研學之旅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新鮮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親社會的行為。②參加義務宣傳活動;參加研學旅行;參加勞動體驗;向希望工程或
災區捐款捐物;成為環保小衛士;參加“做文明有禮學生”簽名活動;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去福利院服務
等。(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培優第三階——中考沙場點兵
1.(2022·湖南·中考真題)今年五一假期,常德市某校政治、體育、美術學科的師生自發組織了學科融合研
學活動。
活動地點林伯渠故居
研學小組在老師的陪同和引領下,自覺佩戴口罩,從景區入口徒步至林伯渠故居和塑像處,
活動過程了解林伯渠為中國革命和建設而奉獻一生的事跡。同時,還共同采訪游客,分享學習體會。
最后,小組代表將活動照片上傳至班級群。
作為活動的參與者,你覺得此次學科融合研學活動對自己成長的作用有()
①增強身體素質,豐富假期生活
②培養集體意識,生成綜合素養
③提升實踐能力,厚植愛國情懷
④學會逃生技巧,保障生命健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①②③:我們要學會親近社會。題干中,學科融合研學活動,這能增強
身體素質,豐富假期生活;培養集體意識,生成綜合素養;提升實踐能力,厚植愛國情懷,故①②③正確;
④:材料未涉及學會逃生技巧,保障生命健康,故排除④;故本題選A。
2.某學校利用校園空地,規劃出“青青菜園”作為勞動實踐基地,菜綠果香,蟲鳴鳥叫,成為學生活動的樂
第5頁共6頁
園,學校還陸續推出自然觀察、氣象大觀、農產品加工、面食制作等校本課程,豐富課程內容。上述活動
的開展有利于學生()
①增強勞動觀念,鍛煉實踐能力
②開闊知識,視野提高綜合素養
③體驗社會生活,創造經濟效益
④樹立創新意識,培育科學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