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5語文下冊月考試卷82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詩句與傳統文化生活場景;對應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①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②花氣蒸濃古鼎煙;水沉春透露華鮮。

③有弦彈入碧虛寒;彩鳳應來獸應舞。

④戰罷兩在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A.①煎茶②焚香③彈琴④下棋B.①煎茶②彈琴③焚香④下棋C.①焚香②彈琴③下棋④煎茶D.①焚香②下棋③彈琴④煎茶2、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蜀是參宿的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由秦人蜀,故稱“捫參歷井”。B.古代許多文章中,“河”專指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過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C.相傳大禹治水,將全國劃分為九州,后來“九州”這—名稱代指中國,沿用至今。D.古代“關中”所指范圍不一,不過習慣上將山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如《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其中的“關中”都指這一地區。3、下列對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項是()A.五等爵位制度,一般認為是在周朝創立的。夏商時期沒有詳細的記載,西周開始才有明確記載。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如晉侯、鄭伯等。B.我國古代對人的稱謂有一些特殊的標志,如“先”表示堂房親屬關系,“從”表示已去世。C.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有三種,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如“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與干支合用紀年法。D.我國古代把農歷每月初一叫“晦”,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指農歷每月十六日。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日前在某網站開設微博,言語詼諧、機智幽默,顛覆了不少網友以往的印象。B.千古奇書、文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不僅文采飛揚,而且多才多藝,他對于風箏的制作工藝還頗有造詣和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風箏高手。C.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完成了他“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與海》,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文學性。D.魯迅先生通過祥林嫂的悲劇,無非是在告訴人們,不用刀的殺人和不見血的殺人,其實比嚴刑峻法還嚴酷,被殺害的范圍和人數也要更多更廣泛。5、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A.襟三江而帶五湖B.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C.雄州霧列,俊采星馳D.千里逢迎,高朋滿座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到、往。B.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制。C.未有知其修者修:長。D.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非:責難。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雖然;猶有未樹也。

②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③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④彼且惡乎待哉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對下列加點詞意義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幸:寵幸B.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屬:隨從C.田父紿曰“左”紿:欺騙D.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終9、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研究伊始,該團隊選取了華北、西北地區生產的幾十種馬鈴薯進行分析____,從營養成分、____、硬度等方面多次試驗,____確定了適合加工馬鈴薯面條的兩個品種。隨后,又從諸多面粉種類中試驗選取了____的小麥粉加以調試。A.鑒別色澤終于適量B.鑒別色彩終于適當C.甄別色澤最終適當D.甄別色彩最終適量評卷人得分二、文言文閱讀(共1題,共2分)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許將字沖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____。

契丹以兵二十萬壓代州境,遣使請代地,歲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將。將入對曰:“臣備位侍從,朝廷大議不容不知。萬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則傷國體。”遂命將詣樞密院閱文書。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棟聚觀,曰:“看南朝狀元。”及肄射,將先破的。契丹使蕭禧館客,禧果以代州為問,將隨問隨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顧和好體重,吾且往大國分畫矣。”____。歸報,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鄆州。上元張燈;吏籍為盜者系獄,將曰:“是絕其自新之路也。”悉縱遣之,自是民無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嘆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見獄空耳。”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謗官政,將雖弗禁,其俗自息。

召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雖不同,從而橫之,方而圓之,使萬眾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問兵馬之數;將立具上之;明日,訪樞臣,不能對也。

紹圣初,入為吏部尚書,____哲宗以問將,對曰:“發人之墓,非盛德事。”知穎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數告老;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文定。

(節選自《宋史·許將傳》)

【小題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B.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C.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D.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小題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國傳統節日,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春節后第一個重要節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影響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故辭職的一種借口。【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許將初至北境,盡滅契丹威風。他入仕不久,取代歲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讓代州,蓄意挑釁。他堅決予以反擊,使對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許將善于治理,境內牢獄皆空。他在鄆州任上,因治理得法,當地沒有犯法之人。當地士人愛好議論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寬松應對,此俗自然止息。C.許將任職兵部,熟悉兵部事務。他擔任兵部侍郎時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靈活用兵,才能做到萬眾猶如一人。神宗問及兵馬之數,他也能做出回答。D.許將秉持公正,反對無德之舉。其時司馬光已去世,卻受到朝廷權臣的不公平對待,當皇上征詢許將對此事的意見時,他回答說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將曰:“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

(2)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司馬光墓。評卷人得分三、句子默寫(共2題,共4分)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賈誼《過秦論》)

(2)既窈窕以尋壑,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______________;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4)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______________。(蘇軾《定風波》)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離騷》中表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難生活,并因此流淚嘆息的名句是“____,____”。

(2)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兩句寫山勢高險;即便是善飛的黃鶴;輕捷的猿猴都很難越過。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鳥以抒發自己悲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其他(共1題,共2分)13、作者認為科學家可以預言宇宙遙遠未來的依據是什么?評卷人得分五、寫作題(共1題,共10分)14、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請將下面五個漢字連貫起來,組成一段主題為“反腐倡廉”的文字。要求:(1)必須結合漢字形體特征來闡述漢字意義;(2)至少一處采用因果探究的方法;(3)結構相對完整,語言表達準確、連貫、得體;(4)不少于200字。道貪敗欲正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性句子和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一定要充分理解所給句子,并結合日常積累進行辨析。①中由“煎水”可知是煎茶。②由“古鼎煙”可知為焚香。③由“有弦彈”可知為彈琴。④由“戰罷”“白黑”可知為圍棋。故選A。2、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

D項;“山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錯誤。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故選D。3、A【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古文化常識。

B項;“先”表示已去世,“從”表示堂房親屬關系。

C項;“永和”是帝王年號,不是王公即位年次。

D項;每月初一叫“朔”,而月末一天叫“晦”。

故選A。4、A【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B項;語序不當,“造詣”和“研究”互換位置。

C項;偷換主語,第一句主語是海明威,第二句“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文學性”主語是“《老人與海》”,在“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前加主語“這部作品”,或將“完成了”改為“完成的”。

D項;語序不當,“范圍和人數”應為“人數和范圍”,這樣才能與后文的“更多更廣泛”對應。

故選A。5、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詞類活用現象。解答此類題目;首先審清題干要求,然后根據語境,判斷詞語的活用類型,通過分析比對,得出答案。

A項;.“襟”“帶”是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B項;“下”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放下;

C項;“霧”“星”是名詞作狀語,像霧一樣,像繁星一樣。

故選D。6、B【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看是選擇正確的選項還是錯誤的,別出現因為審題不清導致正誤錯位,留下遺憾。最好的方法是憑借知識遷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本題中;B項,“控”應解釋為“投,落下”,而不能解釋為“控制”。其余三項解釋正確。

故選B。

【點睛】

多義實詞:義項串記;語境求解。

一詞多義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1;巧記本義、引申。對于常見常用的多義詞;要了解它們意義衍變分化的規律和特點。多義詞往往以其本義為基礎引申出其他義項,眾多義項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識記多義詞,一定要找出其本義(工具書中一般列為第一條)或基本義項,尋求眾多義項之間的關聯。

2、緊扣語境推敲。每個詞語雖然都有它自己的含義,但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往往含義不同,或為本義或為引申義。只有緊扣語境,才能準確地解釋詞語。7、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落實18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和句法結構做分析。

①中“雖然;猶有未樹也”的意思是“即便如此,他也還有沒樹立的”,“雖”的意思是“即便,雖然”;②中“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的意思是“列子這樣乘風而行雖然免于步行,但他還是有所依靠的”,“雖”的意思是“雖然”;③中“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的意思是“世人都稱贊他,他卻并不因此而更加奮勉”。“且”的意思是“況且”;④中“彼且惡乎待哉”的意思是“那他還憑借什么呢”,“且”的意思是“還”;綜上所述,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故選C。8、A【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對下列加點詞意義判斷有誤的一項”,然后應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辨析。

A項;“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意思是“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寵跟在項王身邊”,“幸”,動詞本身包含被動,應是“受寵幸”。

故選A。9、C【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鑒別”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鑒定。“甄別”是指區別,強調認真;慎重地鑒別。“色澤”指顏色和光澤。“色彩”是指豐富多樣的顏色。“終于”副詞,到底,最終。“最終”指最后,末了。“適量”指數量適宜,適當的數量。“適當”形容詞,合適,妥當。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二、文言文閱讀(共1題,共2分)10、略

【分析】【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是文言斷句的題目;解答時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還要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注意“初”表時間,單獨斷開,“選者”作后句的主語,在前面斷開。原句的大意“當初,選拔調動人才,先要經過南曹,接著是考功,綜合考査沒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動,選人不能向上級官吏訴說。許將上奏罷免南曹。設公堂接待前來上訴的人,士人沒有無理阻止,故意刁難”。根據句意可正確斷句。

【小題2】試題分析: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C項“他們不僅職位很高”錯誤,“近侍”職位并不高。故選C。

【小題3】試題分析:A項“使對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錯誤;原文沒有這一信息。應該是“契丹想要宋朝割讓代州,蓄意挑釁,許將取代歲聘使前往代州”。

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選項A“使對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錯誤,原文沒有這一信息,事件錯誤。

【小題4】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申飭”,應譯為“指示”;“豈”,應譯為“難道”;“對”,可譯為“回答”;“為”,應譯為“擔任”;“同肆”,應譯為“一起肆意”;“羅織”,應譯為“編造;構陷”;“發”應譯為“開挖”。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如(1)中的“何以為”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

參考譯文:

許將字沖元,是福州閩縣人。考中進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對,任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當初,選拔調動人才,先要經過南曹,接著是考功,綜合考查沒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動,選人不能向上級官吏訴說。許將上奏罷免南曹。設公堂接待前來上訴的人,士人沒有無理阻止,故意刁難。契丹以二十萬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許將去。許將入朝對答說:“我在侍從的職位,朝廷的重要決定不能不知道。萬一契丹談到代州的事情,不對他們駁斥,就會傷害國家大體。”于是命令許將到樞密院查閱文書。等到了契丹境內,當地住的人騎在房梁上聚眾觀看,說道:“看看南朝的狀元。”等到練習射箭,許將先射中。契丹派蕭禧作陪客,蕭禧果然拿代州來提問,許將隨問隨答。蕭禧又說:“界線沒有定下來,以和好為重,我將到貴國去進行劃分。”許將說:“這件事情,命令守邊的大臣去做還不行嗎?為何還要出使呢?”蕭禧羞愧不能回答。回來報告,神宗稱贊他,第二年,擔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鄆州知州。元宵節點燈,官吏登記那些偷盜的人把他們關入獄中,許將說:“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了。”都把他們釋放,從此百姓沒有一個人犯法,很多監獄都空了。父老感嘆道:“從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監獄空了。”鄆州的俗人士子喜歡聚集誹謗官方,許將雖然沒有禁止,但他們的風俗自動改變。征召擔任兵部侍郎。上疏說:“治理軍隊有規章,名稱雖然不同,或縱或橫,或方或圓,讓萬眾像一人一樣。”對夏用兵時,神宗派侍從向他詢問兵馬的數量,許將立即詳細奏報;第二天,詢問樞密大臣,卻回答不上來。紹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書。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羅織罪名,貶謫元祐時的大臣,上奏挖司馬光的墓。哲宗拿這件事問許將,許將回答說:“挖別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擔任潁昌府知府,又調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還鄉,被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歲。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文定。【解析】【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A

【小題4】(1)許將說:“這件事情;命令守邊的大臣去做難道還不行嗎?為什么還要出使呢?”蕭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任宰相,與蔡卞一起大肆搜羅編造罪名,貶謫元祐諸臣,上奏皇帝開掘司馬光的墳墓。三、句子默寫(共2題,共4分)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名句默寫。要注意“崎嶇”“坼”“蓑”這幾個字的寫法。

【考點】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

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使得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記憶名句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能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解析】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②.亦崎嶇而經丘③.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④.吳楚東南坼⑤.一蓑煙雨任平生12、略

【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太”“艱”“猱”“度”“濺”。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解析】(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四、其他(共1題,共2分)13、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級。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然后回歸原文,劃定區間范圍,找關鍵語句,最后進行總結概括。

本題:

重點聚集在最后一個自然段;人類社會的未來是混沌的;不確定的;而宇宙大尺寸的行為似乎是簡單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們“可以預言宇宙遙遠的未來。”預言的依據:一是我們觀察到從外空間各個方向來的微波輻射背景的溫度及其接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