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3海—氣相互作用單選題(2022·浙江麗水·高二開學考試)讀海-氣相互作用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表示海-氣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換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海洋是陸地降水的主要水汽來源,但從長遠看,海洋水體總量變化不大,主要得益于過程(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C2.B【解析】1.①是太陽輻射,②為徑流,都不是海氣相互作用;海---氣間水分的交換是通過蒸發、降水環節實現的;通過海水蒸發,不斷向大氣輸送水汽,大氣降雨將空氣中水分輸送到海洋,C正確,ABD錯誤。故該題選C。2.水循環是實現海陸間水平衡的重要途徑,其中的徑流輸送②不斷的補充因蒸發而減少的海洋水體,從而使海洋水體總量變化不大,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2·黑龍江·雙鴨山一中高二開學考試)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當這兩種現象發生時,太平洋東、西岸的氣溫和降水都發生明顯變化。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3.在厄爾尼諾年,下列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A.秘魯沿岸更加干旱 B.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地區易發生火災C.秘魯漁場漁獲量增加 D.澳大利亞東部暴雨成災4.關于圖中海—氣相互作用的結果,敘述正確的是(
)A.厄爾尼諾年份洋流運動方向與拉尼娜年份相反 B.厄爾尼諾年份東太平洋海域海水異常降溫C.表層海水運動方向決定著東南信風的強弱 D.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強【答案】3.B4.A【解析】3.結合圖文信息可知,在厄爾尼諾年,東風減弱,太平洋西部暖海水回流,秘魯沿岸降水增多,A錯誤;厄爾尼諾年,西部暖海水減少,空氣對流減弱,印度尼西亞降水減少,熱帶雨林更易發生火災,B正確;厄爾尼諾年,秘魯上升流減弱,魚類餌料減少,秘魯漁場漁獲量減少,C錯誤;厄爾尼諾年,澳大利亞東部暖海水減少,降水減少,D錯誤;故選:B。4.結合圖文信息可知,厄爾尼諾年份洋流運動方向與拉尼娜年份相反,A正確;厄爾尼諾年份東太平洋海域海水異常增溫,B錯誤;表層海水運動主要由東南信風的強弱影響造成,C錯誤;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弱,D錯誤。故選:A。(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表示海—氣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換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圖中沒有表示出的海—氣相互作用中熱量的交換過程是(
)A.太陽輻射 B.海洋的長波輻射C.水汽凝結時的潛熱輻射 D.大氣逆輻射【答案】5.C6.D【解析】5.海氣間水分的交換,是通過蒸發、降水環節實現的。通過海水蒸發,不斷向大氣輸送水汽,對應圖示中的③環節;且海洋表層水溫越高,蒸發量越大,向大氣提供的水汽越多,進而在海洋表面上空成云致雨,形成降水,對應環節④,C正確,①代表太陽輻射,②海洋的長波輻射不能表示海—氣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換,①②錯誤,ABD錯誤。故選C。6.圖中海一氣相互作用中熱量的交換過程中,①代表太陽輻射,②海洋的長波輻射,④代表大氣降水,水汽凝聚時發出潛熱輻射,ABC不符合題意,大氣逆輻射是大氣將熱量返還給海面,在圖示中沒有體現,D符合題意,故選擇D(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阿拉伯海位于圖中斷面甲與斷面乙之間,該海區多年得到與失去的淡水總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輸入是指從低鹽度海區流入高鹽度海區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下圖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邊區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阿拉伯海與近海面大氣之間全年水熱交換的總體特征為(
)A.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 B.降水量大于蒸發量,大氣向海洋輸送熱量C.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 D.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大氣向海洋輸送熱量8.下列不屬于阿拉伯海淡水來源的是(
)A.印度半島西部的徑流 B.阿拉伯海的大氣降水C.斷面甲的海洋淡水輸入 D.斷面乙的海洋淡水輸入【答案】7.A8.C【解析】7.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阿拉伯海主要受到季風環流的影響,冬季吹的東北季風來自內陸地區,給阿拉伯海域帶來的降水很少;夏季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水汽較多,給阿拉伯海域帶來的降水較多,但因阿拉伯海緯度低,氣溫較高,故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故BC錯誤;結合下墊面是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阿拉伯海下墊面是海洋,故熱量是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故D錯誤,A正確。答案選擇A。8.結合所學知識,印度半島西部位于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通過地表徑流為阿拉伯海提供淡水,故A屬于,不符合題意;阿拉伯海的大氣降水,也能為其提供淡水,故B屬于,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海洋淡水輸入是指從低鹽度海區流入高鹽度海區的海水”,斷面甲西北是鹽度更高的波斯灣,不會給阿拉伯海輸入淡水,故C不屬于,符合題意;斷面乙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鹽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為阿拉伯海輸入海洋淡水,故D屬于,不符合題意。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阿拉伯海淡水來源的選項,故選C。(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下圖為某區域水循環模式圖,甲、乙分別代表海洋和陸地,圖中數字代表水循環單位量,假設該區域水循環總量為100個單位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依據水的動態平衡原理,推測X的數值為(
)A.99 B.63 C.56 D.2510.甲處參與的所有水循環類型是(
)A.海上內循環 B.陸地內循環C.海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 D.陸地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11.下列關于水循環a、b環節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a環節主要動力源自太陽輻射②a環節不斷地向海洋輸送泥沙③b環節參與地表形態的塑造④b環節可以輸送水汽和熱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9.B10.C11.A【解析】9.依據水的動態平衡原理,陸地降水量等于蒸發量與地表徑流量之和,可知地表徑流b=37-19=18,根據整個海洋的降水量加上入海徑流量與海面水蒸發量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可知X=81-18=63,B對。故選B。10.由圖文材料可知甲為海洋,參與了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C對。故選C。11.a環節為水汽輸送,主要靠大氣輸送,大氣運動的主要動力源自太陽輻射,①對;a環節代表的是水汽輸送,而不是地表徑流,②錯;b環節為地表徑流,地表徑流塑造地表形態,③對,④錯;A.①③對。故選A。(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人們發現有些年份的12月25日前后,秘魯附近海域異常增溫,溫暖的海水“殺死”了大量魚群,并引起相關環境變化,人們稱此現象為厄爾尼諾現象。完成下面小題。12.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的影響主要有(
)①使其所在區域的氣溫低于多年平均值 ②向秘魯附近海域的大氣輸送大量熱量③擾亂了常規洋流模式,使氣候異常 ④使全球降水總量變化,降水異常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厄爾尼諾現象反映了海洋對大氣的影響。反之,大氣對海洋也有影響。下列關于大氣對海洋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氣運動引起風浪、潮汐、洋流等海水運動 B.大氣降水與蒸發的強弱影響海水的鹽度C.大氣溫度的高低與海冰的分布范圍無關 D.海洋上空的云層反射太陽輻射使海面增溫【答案】12.B13.B【解析】12.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秘魯附近海域異常增溫,向其附近海域大氣輸送了大量熱量,使氣溫升高,①錯誤;②正確;并擾亂了常規洋流模式,使氣候異常,③正確;大洋東岸降水增多,西岸減少,全球降水總量變化不大,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B。13.大氣降水豐富的地區,海水被稀釋,海水鹽度變低,而蒸發旺盛的地區,海水的鹽度則會升高,B正確;潮汐是因天體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洋流不一定都是大氣運動的結果,A錯誤;大氣溫度的高低與海冰的分布范圍有關,C錯誤;海洋上空的云層反射太陽輻射使海面降溫,D錯誤。故選B。綜合題14.(2022·安徽宣城·高二期末)下圖為熱帶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熱力環流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補繪圖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正常年份的大氣熱力環流箭頭。(2)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則圖示太平洋東西部氣流運動和降水量將如何變化?【答案】(1)箭頭指向呈順時針方向。(2)大洋西部上升氣流減弱或消失;降水減少。大洋東部下沉氣流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上升氣流;降水增加。【解析】(1)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赤道太平洋地區東側溫度低,西側溫度高;圖示地區太平洋赤道附近東側洋流主要為秘魯寒流,受寒流降溫減濕的影響,水溫低;太平洋西側為暖流流經地區,受暖流增溫增濕作用的影響,水溫高。東側垂直氣流下沉,西側垂直氣流上升,近水面氣流由東向西流動,高空相反。因此,箭頭指向呈順時針方向。(2)結合題目要求可知,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即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產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洋面溫度高,下沉氣流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上升氣流,形成低壓,降水增加;而同緯度的太平洋西側溫度低,上升氣流減弱或消失,出現下沉氣流形成高壓,降水減少。單選題(2022·黑龍江雞西·高二期末)讀海—氣相互作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海水對氣溫的調節作用可以(
)A.使溫差減小 B.使溫差增大 C.使氣溫升高 D.使氣溫降低2.海—氣熱量交換的主要途徑是(
)A.大氣降水 B.海水蒸發 C.季風環流 D.洋流【答案】1.A2.B【解析】1.海水的比熱容大,升溫、降溫速度慢。夏季,海洋溫度低于陸地,因此受海洋影響的區域,氣溫會降低,而冬季,海洋溫度高于陸地,因此受海洋影響的區域氣溫會上升,因此減小了溫差,A正確,BCD錯誤。故選A。2.大氣降水主要進行的是水分交換,熱量交換相對要少,A錯誤。海水蒸發,能將吸收的熱量通過水汽帶入大氣之中,是海—氣熱量交換的主要途徑,B正確。季風環流是大氣運動形式,其與海洋之間的熱量交換少,C錯誤。洋流調節高低緯度之間的水熱平衡,D錯誤。故選B。(2022·全國·高三開學考試)據研究,下圖中⑤處海水流通量會受海冰量影響,這會使部分地區氣候發生明顯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⑤處海冰開始增多的月份最可能是(
)A.4月 B.7月 C.10月 D.2月4.若圖中⑤處被海冰阻塞,會使(
)A.①附近海霧持續時間變短 B.①附近沿岸降水減少C.⑤西側附近海平面下降 D.①②兩地溫差變小【答案】3.C4.B【解析】3.圖中⑤處的海冰主要來自南極冰蓋的融化解體,該處海冰迅速增加的月份應為氣溫升高時期,10月份太陽直射點南移,開始直射南半球,南極地區氣溫開始升高,南極冰蓋邊緣冰川開始解凍形成大量海冰(浮冰),海冰隨風和海水運動匯集到⑤處所在的西風漂流,因此⑤處海冰開始增多,C符合題意;4月南半球降溫,南極冰蓋擴大,浮冰產生量較少,7月氣溫低、南極冰蓋大,當浮冰產生量少,2月⑤處氣溫和水溫最高,浮冰大量融化,浮冰數量不會開始增多,排除ABD。故選C。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若圖中⑤處被海冰阻塞會導致德雷克海峽水流通量減少,海峽西側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則秘魯寒流勢力增強,導致赤道附近海域東西溫差增大,CD錯誤。秘魯寒流勢力增強,①附近海霧持續時間變長,A錯誤;南美洲大陸西岸地區降水量減少,①附近沿岸降水減少,B正確。故選B。(2022·重慶·高一期末)赤道太平洋大范圍的海溫異常會導致全球大氣環流異常,給全球天氣氣候造成影響。下圖為2021年10月14-20日的太平洋局部海域海表溫度距平(溫度距平指此時溫度與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關于圖示區域大陸西南岸的洋流及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暖流,自南向北 B.暖流,自北向南C.洋流流經地區,易形成海霧 D.寒暖流交匯,形成漁場6.此時段該海域洋流異常會導致大洋西海岸海域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降水增多 B.漁業減產 C.干燥少雨 D.森林大火【答案】5.C6.A【解析】5.結合圖中經緯度位置可知,圖示大陸為南美大陸,大陸西南岸盛行東南方向的離岸風,吹動表層海水遠離海岸,深層海水上泛,形成秘魯寒流,自南向北流,ABD錯;寒流流經的溫暖海區,易形成海霧,C正確。故選C。6.從圖中看,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距平為負值,說明比同期多年平均值低,大洋東海岸氣溫低,氣流下沉,降水少,出現干旱;與此相反的是大洋西海岸海域水溫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偏多,A正確;降水增多,不易出現森林大火,大洋西海岸沒有著名漁場,漁業受影響較小,BCD錯。故選A。(2022·浙江·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高二期末)下圖為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垂直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正常年份P點附近洋流對沿岸陸地的氣候影響是(
)A.增溫增濕 B.降溫減濕 C.增溫減濕 D.降溫增濕8.厄爾尼諾現象對圖中不同地區的影響是(
)A.澳大利亞東岸氣候更加濕潤 B.南美洲西岸漁業增產C.P點附近下層海水上泛增強 D.太平洋的碳排放減少【答案】7.B8.D【解析】7.讀圖可知,正常年份P點附近由于信風影響,表層海水被信風吹離岸邊,底層海水上來補償,形成涌升流,由于底部海水水溫較低,并且該洋流從較高緯流向較低緯,形成秘魯寒流,對沿岸陸地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B正確,ACD錯誤。故選B。8.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由于赤道東太平洋海域水溫異常偏高,東南信風勢力減弱,涌升流勢力減弱,沿岸受水溫較高影響,降水增多,而澳大利亞東岸地區則形成下沉氣流,降水減少,因此A錯誤;南美洲西岸由于涌升流減弱,魚類餌料減少,水溫環境發生變化,漁業減產,B錯誤;P點附近下層海水上泛減弱,C錯誤;太平洋東赤道海域的涌升流將富含二氧化碳的海水帶至水面,大氣與海洋之間的二氧化碳交換就自然而然發生了。但是,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時候,涌升流開始減弱,由此減少了海洋與大氣之間二氧化碳30%至80%的交換率,因此太平洋的碳排放減少,D正確。故選D。(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讀南半球低緯環流立體圖,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近地面氣壓帶成因為動力因素 B.b近地面氣壓帶成因為熱力因素C.c由北風偏轉成西北風最后偏轉成西風 D.d由南風偏轉成東南風最后偏轉成東風10.d增強時可能出現(
)A.赤道東太平洋水溫偏高 B.秘魯沿岸的上升流在減弱C.南美太平洋沿岸沙漠出現鮮花奇觀 D.印度尼西亞洪澇災害增多【答案】9.D10.D【解析】9.在南半球低緯環流立體圖中,a處為下沉氣流,應是動力原因形成的30°S附近的副熱帶高氣壓帶,A說法正確;b處為上升氣流,應是熱力原因形成的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氣壓帶,B說法正確;c位于高空,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最初風向為北風,風形成后,在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共同作用下偏轉成西北風最后偏轉成西風,C說法正確;d位于近地面,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最初風向為南風,風形成后,在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共同作用下,最后形成東南風,D說法錯誤。本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一項,故選D。10.d為東南信風,東南信風增強時,離岸海水增多,底層上泛海水增強,因此上升流增強,赤道東太平洋水溫偏低,水溫低,對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因而南美太平洋沿岸沙漠降水更少,不利于植物生長,ABC錯誤;東南信風增強,到達印度尼西亞的水汽增多,上升氣流增強,降水增加,容易形成洪澇災害,D正確。故選D。(2021·湖北·武漢市鋼城第四中學高二階段練習)秘魯鯤是一種棲息于秘魯漁場的小型中上層魚類,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區域為其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秘魯鯤主要被用來制作魚粉(一種蛋白飼料)。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該區域的水溫會持續異常升溫。讀“南美洲附近漁場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太平洋西南海域暴雨頻發B.秘魯沿岸魚粉產量增多C.澳大利亞東部滑坡、泥石流多發D.印度尼西亞東部易引發森林火災12.有經驗的漁民會追隨魚群捕撈。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最能反映漁民捕撈秘魯鯤線路變化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西 D.原地不動【答案】11.D12.B【解析】11.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圖示海域水溫異常升高,使秘魯秘魯沿岸魚類的生存環境變化,導致其大量死亡,與之相關的魚粉加工業產量減少,B錯;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太平洋西岸水溫下降,氣流下沉,降水減少,太平洋西南海域暴雨減少、澳大利亞東部滑坡、泥石流減少,因氣候變干,印度尼西亞東部易引發森林火災,AC錯、D正確。故選D。12.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該海域水溫升高,秘魯魚群會到緯度較高地區尋找冷水生存環境,該地位于南半球,所以魚群會向南方移動,故漁民捕撈秘魯鯤的海域可能會向南偏移,B正確、ACD錯。故選B。綜合題13.(2022·湖北恩施·高一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正常情況下,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和西岸海水溫度存在差異,在上空形成大氣熱力環流,被稱為沃克環流。下圖示意正常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摩托車的騎躍技巧與體驗活動考核試卷
- 廚房電器生產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考核試卷
- 木材加工過程中的物料管理優化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修補行業國際標準與認證考核試卷
- 模擬音響電路設計考核試卷
- 紗線疵點分析與防治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茬口農業產業國際合作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的應用考核試卷
- 洗浴行業服務個性化發展模式探索與應用考核試卷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024版)解讀 4
- 水污染防治項目商業計劃書
- 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二十條重大隱患判定標準釋義(中化協)
- 監控運維服務方案
- 2023《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PPT
- 《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規范》(NB-T 10347-2019)
- 問題解決過程PSP-完整版
- 立式注塑機操作指導書
- 系統撥測方案
- 輸配電線路防火應急預案
- 基樁高應變動力檢測作業指導書
- 預防性侵害和性騷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