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測評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讀我國甲、乙兩地略圖,完成1~2題。1.從自然條件看,兩地的差異是()A.甲比乙土壤肥沃B.甲比乙礦產資源豐富C.甲海洋面積比乙廣闊D.甲比乙熱量條件差2.利用各自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兩地都發展了()A.鋼鐵和造船業 B.甘蔗種植業C.淡水養殖業 D.造紙和化工工業下圖是世界兩區域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A.土壤、水源 B.光熱、水源C.風向、地勢 D.地形、河流4.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A.水土流失 B.沙塵暴C.土壤鹽堿化 D.洪澇災害海南省東部潭門鎮居民,與周邊大部分漁民不同,被稱為“不打魚的漁民”。他們曾是帆船時代的英雄,如今傳統的生產方式受到了極大沖擊。讀潭門鎮人部分活動路線圖,完成5~6題。5.根據材料推測,古代潭門鎮人從事的主要生產活動是()A.種植水稻 B.遠洋捕魚C.出海經商 D.潛水采貝6.如今潭門鎮人的傳統生產方式迅速沒落,原因主要是()A.政府對海洋珍稀物種的保護和限制開發B.所產的產品市場需求量縮小C.周邊地區競相模仿,競爭力變弱D.捕撈技術落后(2021山東濟南一模)藜麥原產于南美,具有豐富、全面的營養價值,國際營養學家稱之為黃金谷物和全營養食品。甘肅省天祝縣松山鎮,平均海拔3190多米,年均降水量270毫米,是國內最適宜種植藜麥的區域之一。松山鎮老百姓改變此前一直種植玉米、土豆等傳統作物的種植習慣,在初春土壤解凍之時覆蓋地膜(頂凌覆膜),再結合當地降水、氣溫等自然條件,一段時間以后,合理確定藜麥播種時間,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據此完成7~8題。7.推測藜麥的生長習性()A.喜光、耐高溫B.喜溫涼、濕潤C.耐旱、耐貧瘠D.耐寒、怕鹽堿8.種植藜麥前,先要在初春進行頂凌覆膜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面溫度 B.抑制水分蒸發C.減少雜草生長 D.增加土壤肥力(2021河南南陽高二期末)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人心,“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成為共識。荒漠化防治的“中國答卷”舉世矚目,中國率先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2019年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有效治理沙區超過6400平方千米,綠化超過3200平方千米,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區域沙塵天氣比20年前減少了約95%。下圖為庫布齊沙漠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庫布齊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引黃河水過度灌溉導致鹽堿化B.亂砍濫伐,植被稀少C.河流眾多,水土流失嚴重D.深居內陸,氣候干燥10.對該地植物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葉片寬大,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B.植株較矮,能充分吸收地表水分C.根系淺,側向根系發達D.具有耐旱的特點11.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庫布齊沙漠()A.森林已廣泛覆蓋B.土壤條件得到改善C.大力發展種植業,增加糧食產量D.沙塵天氣已不復存在(2021湖南常德高二期末)讀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分布示意圖,完成12~14題。12.關于圖中生態環境問題的描述、可信的是()①A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壤侵蝕,主要原因是風力作用②B、C兩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相同,B區域的危害更為嚴重③A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可能引發石漠化④B、C兩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不同,C區域的危害更為嚴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D、E兩地區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不同,其中()①D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凈化空氣、美化環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吸煙除塵、減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生態環境脆弱區北多南少②生物多樣性銳減南方地區相對嚴重③圖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④圖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人類活動較活躍的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021安徽馬鞍山高二期末)寧夏石嘴山市位于賀蘭山東麓,號稱“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為太陽能光伏板原料)、草場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為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縮影。據此完成15~16題。15.石嘴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A.水資源枯竭 B.煤炭資源枯竭C.耕地資源枯竭 D.草場資源枯竭16.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A.以風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工業B.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C.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D.生態農業和光伏設備制造業二、綜合題(共52分)17.(2021福建泉州三模)(13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嘉絨藏族人生活在橫斷山區的高山峽谷中,為適應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帶發展立體布局的農牧業生產,至今仍保持著半農半牧的農業生產模式。早期果蔬種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以自給自足為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始在半山臺地上種植果蔬,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品遠銷成都等地。圖1示意嘉絨藏族人大致分布區,圖2示意高山峽谷地帶農牧業立體布局。圖1圖2(1)說明半山臺地有利于果蔬種植的條件。(5分)(2)簡述該地區果蔬種植范圍擴大到半山臺地的原因。(4分)(3)說明該地區農業生產方式仍保持半農半牧的原因。(4分)18.(2021河南鄭州三模)(13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韭園溝流域位于陜西省(下圖),是無定河中游左岸的一條支溝,流域面積70.7平方千米,主溝長18千米,溝壑密度為5.34千米/平方千米,流域海拔為820—1180米。韭園溝流域因20世紀60年代榮獲“全國水土保持十大樣板”而聞名,韭園溝流域的淤地壩壩系建設,因起步早、標準高、成效顯著而源遠流長,并且在黃土高原地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韭園溝流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潰壩現象。后經多年的示范建設,截至2017年年底,壩系進入基本保收階段,流域水土流失得到顯著控制。(1)分析淤地壩建設在治理水土流失過程中的主要作用。(4分)(2)推斷韭園溝流域淤地壩的主要特點,并說明理由。(3分)(3)從統籌協調角度簡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應采取的措施。(6分)19.(2021江蘇新高考適應性考試)(13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十大孔兌(蒙古語,意為洪水溝)是指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黃河的十條季節性河流。該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自東向西從350毫米減少到250毫米,而大風日數和沙塵暴日數自東向西顯著增多。庫布齊沙漠西部多流動沙丘,東部多為半固定沙丘。材料二圖1為十大孔兌地區地形和流域示意圖,圖2為十大孔兌地區月平均降水量和風速圖。(1)簡述十大孔兌地區年內風、水兩種外營力作用的時空分布特征。(4分)(2)分析該區域生態環境治理采取自西向東、從南而北策略的原因。(3分)(3)植樹造林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但十大孔兌地區采取多種草少植樹的措施,請說明其原因。(6分)20.(13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德國魯爾區曾是以煤炭、鋼鐵產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經過綜合整治,經濟由衰落走向繁榮,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該區有500多萬人口、50多座城市,老齡人口比重高居德國之首。該區醫療保健業發達,擁有100多家醫院、近萬名醫生及數以千計的保健站、藥店等。波鴻市人口近40萬,是重要的生物制藥基地,多所大學的醫學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09年,魯爾區醫療保健中心落戶波鴻市,并新建保健園。圖1示意魯爾區的城市建成區和波鴻市的位置,圖2示意魯爾大學、生物制藥科學園和保健園在波鴻市的位置。圖1圖2(1)分析魯爾區醫療保健業發達的原因。(3分)(2)說明在波鴻市建設魯爾區醫療保健中心的優勢條件。(6分)(3)指出波鴻市保健園選址的合理性。(4分)
第二章測評1~2.1.D2.C第1題,從自然條件看,兩地緯度不同,因此熱量條件不同。乙圖所示為珠江三角洲,緯度較低,因此熱量條件較好。第2題,兩地地勢低平,降水多,因此都發展了淡水養殖業。3~4.3.B4.C第3題,根據圖示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判斷,甲地位于歐洲西部,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終年溫和多雨,由于光熱條件不足,不利于發展種植業;乙地位于中亞,地處內陸,距海洋較遠,故水源不足制約其種植業發展。第4題,乙地位于中亞,地處內陸,距海遠,降水少,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土壤鹽堿化。5~6.5.D6.A第5題,據材料可知,古代潭門鎮人與周邊大部分漁民不同,被稱為“不打魚的漁民”,所以古代潭門鎮人從事的主要生產活動是潛水采貝;種植水稻、出海經商不屬于漁民的主要活動。第6題,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強了對海洋珍稀物種的保護,并限制開發規模,使其傳統生產方式迅速沒落;所產的產品市場需求量大;周邊地區競相模仿,會使傳統生產方式得到發展;捕撈技術會不斷提高,不會造成傳統生產方式迅速沒落。7~8.7.C8.B第7題,材料中提到藜麥適宜種植地區是平均海拔3190多米,年均降水量270毫米的高海拔山區,可以推斷出藜麥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的生長習性,C符合。第8題,由材料得知,頂凌覆膜是指在初春土壤解凍時,農作物播種之前,在土地上進行覆膜的措施,這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有效水分,可以減少春旱對農作物的影響,B正確。9~11.9.D10.D11.B第9題,注意關鍵詞“自然原因”,排除A、B;該區域深居內陸,氣候干旱,干旱的氣候是庫布齊沙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同時,氣候干旱,水土流失并不嚴重,C錯,D正確。第10題,該區域氣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分缺乏,植被具有耐旱的特點,為適應干旱的自然環境,植被根系較深;葉片寬大有利于植被蒸騰,從而加劇植被水分流失,不利于當地植被的成活。第11題,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區域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區域沙塵天氣比20年前減少了約95%,土壤條件得到改善,但是并不意味著沙塵天氣不復存在,B正確,D錯;該區域干旱的自然環境并沒有改變,區域降水少,森林不可能廣泛覆蓋,A錯;同時,區域氣候干旱,不適合種植業的發展,C錯。12~14.12.B13.D14.C第12題,圖中B、C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都是土壤侵蝕,其中B為山地丘陵地帶,要更嚴重一些;A區域所在的云貴高原由于土層薄,水土流失易造成石漠化現象。②③正確,B正確。第13題,D地位于西北干旱區與東部耕作區之間,D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而E地位于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區,E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D正確。第14題,結合圖例可判斷南方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較大,生物多樣性銳減南方地區相對嚴重。生態環境問題多發區也是人類活動強烈區,說明人為原因是生態破壞的重要因素,圖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人類活動較活躍的地區。C正確。15~16.15.B16.D第15題,材料信息表明,寧夏石嘴山市位于賀蘭山東麓,號稱“塞上煤城”。因此,石嘴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資源枯竭。第16題,材料信息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主要作為太陽能光伏板原料)和草場資源豐富,因此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生態農業和光伏設備制造業,D符合題意。17.解析第(1)題,半山臺地有利于果蔬種植的條件可以從氣候、地形、土壤、災害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材料分析,半山臺地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蔬有機質的積累;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海拔高,氣溫低,果蔬的生長周期長,產品品質好;臺地地形平坦,可種植果蔬的土地面積廣,且便于耕作和管理;地形平坦,土壤不易被侵蝕,土層較厚,土壤肥力較高;地勢較高,不易受洪水威脅。第(2)題,果蔬種植范圍擴大到半山臺地的原因可以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進行分析,答案需體現出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自然條件方面,半山臺地有利于果蔬的種植,生產的果蔬品質好。社會經濟條件方面,社會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需求增加,果蔬種植經濟效益較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擴大了種植范圍;交通條件改善,冷藏、保鮮技術發展,互聯網等銷售模式的興起,擴大了消費市場。第(3)題,該地區農業生產方式是由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這一生產方式類似混合農業,可結合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進行分析。自然條件:山地垂直地域分異顯著,半山臺地、河谷等地形平坦的地區適合發展耕作業,海拔較高的山地適合發展放牧業。社會經濟條件:受傳統生產經驗和生活習慣影響,保持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安排農牧業生產,市場適應性強;耕作業對勞動力需求量大,當地人口數量少,勞動力數量有限,半農半牧生產方式對勞動力需求少;半農半牧的方式因地制宜,對山地生態環境破壞小。答案(1)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可種植面積廣;土壤不易被侵蝕,土壤肥力較高;海拔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氣溫低,病蟲害較少;生長周期長,品質較好;受洪水威脅小。(2)自然條件:適宜(有利)果蔬種植,品質好。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交通條件的改善;冷藏、保鮮技術水平的提高;銷售市場的擴大;果蔬種植經濟效益較高(增加收入)。(3)自然條件:山地垂直地域分異顯著,適宜半農半牧。社會經濟條件:受傳統的生產經驗和生活習慣的影響,保持半農半牧;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可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安排農牧業生產,市場適應性強;耕作業對勞動力需求量大,當地人口數量少,勞動力數量有限,半農半牧生產方式對勞動力需求少;半農半牧的方式因地制宜,對山地生態環境破壞小(環境壓力小)。18.解析第(1)題,淤地壩是一種小型水壩,有攔水攔沙以淤地的作用,能攔蓄上游洪水,削減洪峰,減少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降低地表徑流流速,增加下滲;上游溝谷泥沙淤積,有效降低壩體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淤沙成田,減少溝壑數量。第(2)題,由材料可知,韭園溝流域溝壑密度為5.34千米/平方千米,溝壑數量多、密度大,故淤地壩數量多。流域面積70.7平方千米,主溝長18千米,故淤地壩以小型淤地壩為主。第(3)題,從統籌協調角度簡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既考慮生態保護,也要考慮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方面要加大封山禁牧輪牧和封育保護等自然修復力度。經濟發展角度要將梯田和淤地壩系建設、植樹種草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答案(1)淤地壩攔蓄上游洪水,削減洪峰,減少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降低地表徑流流速,增加下滲;攔截壩體上游溝谷泥沙淤積,有效降低壩體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淤沙成田,減少溝壑數量。(2)數量多,以小型淤地壩為主。流域面積較小,溝谷短小;溝壑數量多、密度大。(3)將梯田和淤地壩系建設、植樹種草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加大封山禁牧輪牧和封育保護等自然修復力度,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共進。19.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自東向西從350毫米減少到250毫米,而沙塵暴日數自東向西顯著增多,由此可知,風力作用越往西越顯著,流水作用越往東越顯著。根據圖2可知,平均風速春季明顯更強,降水集中在夏季,由此可知,風力作用春季最強,流水作用夏季最強。第(2)題,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區西部多流動沙丘,東部多半固定沙丘,西部地區風沙更為嚴重,沙塵暴災害更為頻繁,而南部地區位于黃土高原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因此西部和南部地區生態環境更脆弱,應該優先治理。第(3)題,結合植樹和種草對自然環境的要求和當地的氣候分析,該地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為250—350毫米,屬于半干旱地區,此地的原生植被應該主要為草地,樹木對水資源要求偏高。答案(1)空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考前沖刺模擬試卷B卷含答案
- 2025年份首季度協議離婚中生物安全實驗室權益分割細則
- 2025電商平臺合作代理合同樣本
- 2025在線合同簽訂常見問題解析
- 專業裝修設計合同樣本
- 農業林業行業保安工作計劃
- 代理研發合同標準文本
- 青島花園植物墻施工方案
- 2025版車位買賣合同范本
- 鐵路天窗檢修方案范本
- 醫學會議準備流程
- 藥劑學練習試卷24(題后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上海新徐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公司年度經營目標及公司各部門年度經營計劃
- 生物技術測試題+參考答案
- 大學英語(西安石油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石油大學
- 《市域智慧共享中藥房建設指南》
- 不穩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療指南解讀
- 民宿的經營成本分析報告
- 2025 預應力混凝土鋼管桁架疊合板
- 廢酸處置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