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望洞庭》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古詩三首《望洞庭》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古詩三首《望洞庭》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古詩三首《望洞庭》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三首《望洞庭》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山水詩,這首詩以月夜遙望的角度,描繪了洞庭湖的美麗景色。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教材通過這首詩,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同時,這首詩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情感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讀懂古詩大意,但在理解古詩內涵和品味作者情感方面仍較薄弱。學生已能描述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但在表達想到的內容時還有所欠缺。針對此,教學應借助古詩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抽象的詩歌語言形象化、生活化,從而達到讀好古詩的目的。通過品讀、想象畫面、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真摯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2、感知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激發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描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洞庭湖月夜的美景。

2、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洞庭湖風光圖片、配樂朗誦音頻)。

學生預習古詩,了解劉禹錫的生平及詩作。

收集并積累有關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自然詩1-2首。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一個地方,領略一下那里的美景。你們想去嗎?(生:想)

那么,我們就一起走進洞庭湖,去感受那里的湖光山色吧!(板書課題:望洞庭)

介紹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們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自由讀詩: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讀詩,糾正字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全班齊讀,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律。

2、理解詩句意思:

指名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教師相機引導。

“湖光秋月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潭面無風鏡未磨":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放著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

(三)精讀古詩,感悟意境

1、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學生閉眼聆聽,想象畫面。

指名讀,教師點評,指導停頓和重音。

全班齊讀,讀出古詩的韻味和意境。

2、理解“兩相和":

師:你們從“湖光秋月兩相和”這句詩中感受到了什么?(生:和諧、寧靜)

引導學生想象:在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3、理解“鏡未磨":

師:你們見過銅鏡嗎?銅鏡在沒有磨拭之前是怎樣的?(生:模糊、不清晰)

引導學生想象:在月色下,湖面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看上去朦朦朧朧,別有一番風味。

4、理解“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你們見過白銀盤和青螺嗎?(生:見過或沒見過,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引導學生想象: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四)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對比閱讀:

教師出示其他描寫洞庭湖的詩作,如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杜甫的《登岳陽樓》等,引導學生對比閱讀,感受不同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之美。

2、講述君山傳說:

師:自古君山的來歷便充滿神奇色彩,眾說紛紜,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你們聽說過嗎?(生:聽說過或沒聽說過)

教師講述君山的傳說,如螺姑娘的傳說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洞庭湖的熱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

背誦古詩:

請同學們把這首古詩背下來,回家后背給爸爸媽媽聽。

畫一畫:

請同學們把這首古詩描繪的景色用多彩的畫筆表現出來,可以畫在作業本上,也可以畫在畫紙上。

(六)板書設計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

白銀盤里一青螺(精美)

喜愛贊美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教師的引導以及學生的想象和寫話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洞庭湖月夜的美景和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