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_第1頁
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_第2頁
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_第3頁
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_第4頁
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燈光》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8*燈光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了解課文中“燈光"與“火光”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課題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了解作者

1.教師導入:上課前老師想邀請大家一起來聽一首歌。(播放《燈火里的中國》)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欣賞這首歌以及視頻,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有沒有同學留意到,整首歌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什么?

預設1:令人心潮澎湃……

預設2:我留意到提到最多的詞是“燈火"。

師:這位同學非常細心。這首歌的歌名就叫《燈火里的中國》,歌詞里寫出了燈火里的美好生活,展現了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福以及對未來的欣然向往。或許有同學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是“燈火里”的呢,“燈火"和我們的幸福生活有什么聯系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燈火”背后,了解那個不平凡的故事。

(板書課題:燈光)

二、整體感知,梳理脈絡(任務一:循光而來,梳理脈絡)

1.介紹作者

王愿堅(1929-1991年),男,中國電影編劇、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新中國成立后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主要作品:《黨費》《糧食的故事》《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媽媽》等。

2.了解背景

師:請大家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說一說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

預設1:發生在1947年秋天。

預設2:我軍部隊挺進豫皖蘇平原,把國民黨軍五十七師包圍在沙土集。

3.教師提問:你能讀準并理解“豫皖蘇平原"、“圍殲戰”“突擊連"嗎?(設計意圖:本文故事發生的時間、事件距離現今生活較遠,此環節旨在幫助孩子在讀準字音的情況下深入交流故事中的相關事件,走近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

預設1:豫皖蘇平原是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接壤的大片土地,是華北平原的南半部,位于黃河以南,淮河流域。

預設2:圍殲戰是指全部或大部殺傷、生俘敵人,徹底剝奪敵人戰斗力的作戰。

預設3:突擊連是指擔負突破任務的先頭連隊。

教師總結:1947年秋,進入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是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當時正是我軍實施戰略反攻的時候,劉伯承、鄧小平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陳賡、謝富治的部隊都到了外線作戰,三大解放軍主力在中原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直接威脅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而從殲滅57師的描述來看,應該是發生在1947年9月11日,鄆城沙土集的戰斗,是華野西線兵團完成的。

4.理清結構

師:通過課前的預習相信同學們對文章講述的故事已有了解,誰能來講講這個故事?

預設:課文主要寫了解放戰爭時期,郝副營長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在戰斗中點燃手中書本為戰友們找突破口提供幫助而英勇犧牲,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師:通過關鍵詞的捕捉,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故事都圍繞什么來開展的?

預設:燈光

師:接下來我們用三分鐘時間,快速瀏覽課文,循著這道“光"的時間順序,劃分課文的層次。

預設: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漫步在天安門廣場,聽到一聲“多好啊”,引起了對往事的回憶。(現在)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敘述關于燈光的往事。(回憶)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我”想起“往事”,抒發作者對戰友的緬懷之情。(現在)

(板書:天安門廣場燈光引起回憶——回憶關于郝副營長的往事——深切懷念可親可敬的戰友)

教師總結:課文以燈光引起回憶,再回到燈光,采用了倒敘的方式開頭,

三、把握關鍵詞,體會文章情感(任務二:追光而行,感悟深意)

1.找出關鍵詞,初步感知

(1)師: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多好啊”這句話,都是誰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出的呢?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了什么,又可能想到了什么?請帶著問題瀏覽課文,并用“第X次出現在XX時間XX地點,XX看見了XX,想到了XX"這樣的句式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該任務下采用表格的形式理清課文)

出現次數時間地點看見想到情感

第一次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天安門廣場無數盞燈北京的夜晚真美啊,祖國的建設發展真好啊贊美

第二次戰斗前夕交通溝書中插圖如果大家都能過上這樣和平、幸福的生活多好啊羨慕

第三次戰斗前夕交通溝書中插圖勝利了,孩子們能夠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憧憬

(2)(此處教師可以用該句式串起來讀,隨機將話筒遞給學生,讓學生補充情感詞語)

師:第一次,那是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在天安門廣場前,看到無數盞燈,聽到行人贊嘆道:“多好啊”。

第二次,那是戰斗前夕在交通溝,郝副營長借著微弱的燈火看著書中孩子在燈下讀書的插圖,羨慕地說道:“多好啊"。

第三次,一樣是在戰斗前夕,郝副營長看著書中地插圖,憧憬地說:“多好啊”。

(3)組織小組賽讀,讀出三次“多好啊"的不同情感。

(板書:“多好啊”:贊美、羨慕、憧憬)

2.聚焦“燈光"火光”,體會感受

(1)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文中關于“燈光"和“火光”的句子,他們出現了幾個地方,這些光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設計意圖:學生深入文本,細節處把控“燈光"與“火光”)

預設:天安門前的“燈光"、郝副營長書上插圖中的“燈光”、戰場上微弱的“火光"

出現次數類型感受

第一處天安門前的“燈光”感到光明而溫暖

第二處郝副營長書上插圖中的“燈光"感受到郝副營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處戰場上微弱的“火光”感受到郝副營長為了理想英勇獻身的精神

(2)師:你認為課文中天安門前璀璨的燈光、郝副營長書上插圖的燈光和戰場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

預設1:天安門前的燈光代表著現在的幸福生活。

預設2:郝副營長書上的燈光代表著郝副營長美好的憧憬和愿望。

預設3:戰場上微弱的火光就代表著革命先烈為美好幸福生活的獻身之光。

預設4:燈光是郝副營長和千千萬萬戰士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門的燈光把這種理想變成了現實,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戰場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設了橋梁,而這橋梁是千千萬萬戰士用生命鑄就的。我們不應忘記為美好生活而犧牲的先烈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板書:天安門前的“燈光"(現實)、郝副營長書上插圖中的“燈光”(理想)、戰場上微弱的“火光“(橋梁))

四、感悟思想,育人提升(任務三:成光而生,筑夢青春)

1.引導想象

師:郝副營長點燃的火光,你認為這是什么樣的火光?

預設:這是一星勝利的火光,是郝副營長的壯舉換來的勝利。

2.成光而生

播放視頻。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讓我們追逐光、學習光、變成光,中國青年永遠值得期待!

【作業設計】

查閱、搜集課外革命先烈的故事

【板書設計】

循光而來,梳理脈絡:天安門廣場燈光引起回憶——回憶關于郝副營長的往事——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