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進貨查驗制度(范文6篇)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進貨查驗制度第1篇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進貨查驗制度乳粉的質量驗收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驗收人員必須嚴格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按照《食品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認真做好商品的入庫驗收工作。(一)、配備專職驗收人員,必須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并經過地市級(含)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培訓考核取得上崗證的人員擔任。(二)、貨到應先存放于待驗區(黃色色標表示),待驗收人員按規定程序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三)、驗收人員按下列程序嚴格驗收并詳細記錄:l、詳細核對到貨憑證,根據法定標準或訂貨合同所簽定的質量條款,認真做好驗收工作。從生產企業購進的乳粉應檢查出廠檢驗報告書和產品合格證。驗收進口乳粉應有《進口食品注冊證》和《進口食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上述各類復印件均需加蓋供貨單位質管部門紅印章。進口乳粉包裝標簽應有中文注明的名稱,主要成份以及中文說明。2、檢查包裝。乳粉包裝必須適合食品質量的要求,包裝完整、整潔,各種標志圖案清晰、完整。3、檢查標簽與說明書以及有關要求的證明或文件是否符合規定。品名、規格、批準文號、注冊商標、生產企業(地址)、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是否完整規范。4、標簽或說明書上還應有乳粉的成份,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以及儲存條件。包裝中應有合格證。5、因手續或資料不全的乳粉,可暫存待驗區,要求采購人員在一周內補全資料和有關手續,否則將予以退回原單位處理。6、做好驗收記錄和入庫憑證,根據合同的規定記載到貨時間,供貨單位、品名、規格、數量、生產廠家、批準文號、有效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7、驗收記錄應保存至超過乳粉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四)入庫驗收有疑問的乳粉應暫時封存、單獨堆放待驗區,可直接由驗收員填寫報告單,由質量負責人進行處理,明確判為合格的,按正常驗收入庫,判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的有關制度辦理。(五)《食品管理法》和食藥監部門列為不符合有關規定的乳粉不得入庫。(六)加強質量信息交流,嚴把進貨驗收關。乳粉銷售管理制度(一)、范圍:企業銷售人員(二)、目的:為加強和規范企業的銷售管理(三)、內容:1、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嚴把乳粉質量關,確保依法經營并保證乳粉質量。2、嚴格按照已經核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從事乳粉經營活動。3、銷售乳粉時應注意對客戶的法定資質、承付能力、商業信譽的等進行調查、評價和驗證,以保證經營行為的合法性。(1)銷售乳粉應遵循“先產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則開具合法的票據,做到票、帳、貨相符。(2)銷售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須做到內容真實,實事求是,按乳粉說明書正確介紹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不得虛假夸大和誤導用戶。A乳粉銷售后根據具體情況做好質量信息回訪及質量信息反饋工作。b銷售客戶資料由質量負責人審核并整理、歸檔。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承諾制度一是堅持公眾利益至上的原則,商業利益服從于公眾利益,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不經營假劣乳粉。二是恪盡乳粉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嚴格內部質量管理,切實執行各項質量管理制度,積極接受并配合有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三是嚴格按照法定條件和要求從事乳粉經營活動,不超范圍、超經營方式經營,不為他人以本企業名義經營乳粉提供場所、資金證明文件或者票據等便利條件。四是嚴格乳粉購銷管理,不采購證件、資料、銷售憑證不齊全企業的乳粉。不從無證企業和個人處購進乳粉。不為他人代銷乳粉。不為他人從事無證經營行為提供乳粉。銷售乳粉依法開具銷售憑證。五是拒絕虛假乳粉廣告,不懸掛或發放虛假乳粉廣告。禁止乳粉供應商以任何形式進駐本企業銷售或者代銷自己的產品,非本企業的正式銷售人員,不在本企業經營場所內銷售乳粉或從事宣傳或推銷活動。六是質量負責人不在崗時,掛牌告知并停止銷售乳粉。嬰幼兒配方乳粉定期檢查制度在庫和陳列乳粉的保管與養護對乳粉的安全儲存、保證乳粉質量、減少財產損耗,促進乳粉流通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配備保管員、養護員并制訂本制度。(一)建立健全養護組織:1、質量負責人全面負責企業在庫和陳列商品的質量檢查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2、養護員在質量負責人指導下,負責乳粉的養護工作。(二)保管養護工作要求:l、保管員憑驗收員簽字的憑證收貨,對貨與單不符,質量異常、包裝不牢或破損,標志模糊等情況的乳粉有權拒收或報告質量負責人。2、乳粉的儲存陳列必須按不同類別分類保管,分品種儲存和陳列。乳粉與地面距離要不少于10厘米,乳粉與墻距離不少于30厘米,貨位之間的距離不少于100厘米。3、搬運和堆垛應嚴格遵守乳粉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怕壓乳粉應控制堆放高度。堆垛整齊、合理、牢固、無倒置,按品種集中堆垛。按有效期遠近依次或分開堆碼,并有明顯標志。4、庫存乳粉實行色標管理。合格品庫區為綠色標志,待驗區、退貨區為黃色標志,不合格區紅色標志,嚴禁混放。5、保管員每天上午10:00一10:30時左右、下午3:30一4:00左右記錄各倉庫內外的溫濕度各一次,各庫房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一75%之間,常溫庫溫度為O~30℃,如果超出規定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調節措施,并做好記錄。6、正確記載乳粉的進出動態,做到日記日清,月對季盤,保證帳貨相符。7、控制陳列和庫房的避光通風、密閉、降溫和溫濕度,做好防塵、防潮、防霉、防污染、防蟲,防鼠等工作,確保乳粉的質量。8、養護員每月度按養護原則檢查乳粉質量變化情況,做好養護記錄。9、養護員在養護檢查中如發現質量問題的乳粉,應掛黃牌暫停發貨,立即暫停銷售,立即移放不合格品區。10、養護員應指導保管人員對乳粉進行合理儲存。對由于異常原因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乳粉,要報質量管理人進行處理。嬰幼兒配方乳粉臨期食品專柜銷售制度(一)、乳粉的“有效期”是指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二)、采購員必須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原則上不得購入有效期在六個月以內的乳粉。(三)、有效期在六個月以內的乳粉,每月底養護員要填寫近效期乳粉一覽表,并實行掛牌(卡)管理。(四)、有效期在半年以內的藥品,倉庫應在每月底填報(近效期乳粉催銷表),銷售人員應盡快銷售近效期乳粉,質量管理員要定期檢查效期乳粉的銷售情況,及時調整效期乳粉的庫存(及時組織銷售或退換貨,以避免乳粉過期造成經濟損失)。(五)、養護員、質量管理員要加強對近效期乳粉的養護與抽查。(六)、對過期失效的乳粉應立即堆放在不合格品(庫)區(并有紅色明顯標志),按不合格食品管理制度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乳粉其質量事關人民生命安全,為了嚴防不合格乳粉進入流通領域,特制定制度如下:(一)不合格乳粉是指《食品安全法》規定包裝不合格和外觀不合格的乳粉。不合格乳粉由質量管理員依據有關標準進行判定。對有質量爭議的乳粉應立即送有關部門檢測裁決。(二)入庫驗收中如果驗收員發現質量有疑問的乳粉不能入庫,應單獨存放于待驗區,由質量管理員重新復檢按驗收程序辦理。(三)在庫養護和陳列發現的不合格乳粉,應立即停止銷售,及時移入不合格區,對破損、到期、過期、被污染等出現質量問題,倉庫應及時填寫報損單,經企業負責人審批,及時報損、銷毀,并作好記錄。(四)質量管理員在檢查、抽查過程中發現不合格藥品,應及時出具不合格乳粉通知單,馬上通知銷售人員停止銷售。(五)企業對已售出的乳粉如發現不合格乳粉,銷售人員、質量管理員應予及時追回。(六)凡發現不合格乳粉,都應馬上把不合格品移置在不合格品區,按不合格乳粉處理程序處理。查明不合格的原因,分清質量責任及時處理并制定預防措施,做好記錄。(七)對不合格乳粉的處理情況應定期匯總和分析。(八)對確認的不合格乳粉,應報上級藥品監管部門,按指定日期、地點,由經理、質量管理員、保管人員與藥監人員實行全過程的監督銷毀,參加銷毀人員必須在銷毀記錄上簽名備案嬰幼兒配方乳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為保證乳粉安全有效,保持良好的營業環境,樹立良好形象,特制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一、從業人員要樹立以講衛生為光榮的風尚,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和預防疾病活動。二、搞好廳容廳貌,保持營業場所周圍環境衛生,要落實措施,包干到個人。三、倉庫內外要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庫區內無積水,無雜物,無污染源。庫區內不得存放生活用品,不得吸煙。四、陳列和庫區要保持清潔,確保驗收養護工作不受環境的影響。五、陳列場所的乳粉專柜要潔凈明亮,陳列要整齊美觀,樣品要定期更換。六、搞好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工作服,防止污染乳粉。七、乳粉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按照規定項目進行體檢,對不符合規定的人員(有傳染病、皮膚病、精神病等人員)包括工作中發現以上疾病的從業人員,要及時調離崗位,并建立健康檔案。八、因病調離崗位人員,經治療恢復健康后,需經縣級以上醫院開具的健康證明,方可重新上崗。九、企業應配置防鼠、防蟲、防塵、防污染的相應設備,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消滅害蟲的活動。十、積極貫徹全民健身計劃和健康教育,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嬰幼兒配方乳粉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制度為了提高乳粉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質量意識、職業道德和有關業務專業知識。養成不斷接受再教育、再培訓,自覺接受再教育、再培訓的習慣,特制定以下制度:一、教育、培訓內容:《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乳粉業務知識及有關質量管理制度等。二、教育、培訓形式:以從業人員業余自學為主,集中學習和培訓為輔的辦法,學習、培訓時間不得遲到、早退,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三、需經市級食藥監局培訓的人員,每年按規定(或通知)進行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四、實行考勤記錄,教育、培訓時間遲到十分鐘以上,作為事假半天處理,遲到半小時以上作為事假一天處理,無特殊情況不參加學習,作為曠工一天處理。五、企業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情況建立檔案。六、公司質量領導小組每年對每位職工進行一次以上綜合知識方面的書面考核,實行以考促學的辦法。七、企業制定每年初制定培訓計劃,每月培訓一次,質量管理員要對乳粉從業人員集中進行培訓。八、支持并鼓勵在職職工到外參加各種有關乳粉質量教育和知識培訓,如崗位知識培訓,職稱考核培訓等,使職工的業務素質,質量意識,質量管理水平不斷適應形勢的需要。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預案為規范乳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工作,及時高效、合理有序地處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損失減到最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一、領導小組成立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領導小組,負責本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工作。組長:副組長:組員:二、應急處臵程序(一)及時報告發生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事故后,有關人員立即向本企業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領導小組報告;立即停止經營活動,封存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自事故發生之時起2小時內向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及死亡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二)立即搶救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120)搶救。(三)保護現場發生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事故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洋食物。(四)負責人及有關工作人員,要配合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如實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三、事故責任追究對事故延報、謊報、瞞報、漏報或處臵不當的,要追究當事人責任;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臵領導小組力量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工作,確保不讓事態擴大,任何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況信息,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進貨查驗制度第2篇為加強本單位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經營管理,規范經營行為,保障嬰幼兒食用安全、放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現制定并嚴格遵守以下各項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經營管理制度:一、崗位職責制度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保證國家和監管部門有關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法律法規及各項政策在本單位的貫徹實施。2、定期收集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信息和有關質量的意見、建議并定期進行統計分析,提供分析報告。3、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檔案和收集質量標準。4、按月檢查陳列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質量狀況,保證其符合規定要求。5、負責處理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查詢,對客戶反映的質量問題及時找原因,盡快予以答復、解決。6、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經營條件和存放設施安全、無害、無污染,發現可能影響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衛生的問題時應立即加以解決。二、進貨查驗制度1、購進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時,查驗證明供貨方的有效證件(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并按產品批次向供貨方索取證明該批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合格的憑證(檢驗報告等),并保存原件或者復印件。2、對購進的每批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包裝標識進行查驗,核對,內容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商標,包裝標簽,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失效日期;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3、不購買,銷售無質量合格證明,無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過期,變質或者不符合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合格證明,無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過期,變質或者不符合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制品。對查驗不合格和無合法來源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拒絕進貨。4、向供貨方索取的有關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相關憑證,將進行統一保管,集中備案,以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三、運輸制度1、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運輸工具(包括車廂和各種容器等),應確保其符合衛生要求;同時,應根據購進,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產品特點,配備防塵,防蠅,防曬,防雨等設施。2、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運輸作業,應避免強烈震蕩,撞擊,輕拿輕放,防止損傷成品外形;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裝,混運。四、存貯制度1、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入庫要驗收,登記;驗收時要檢查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質量,衛生狀況,數量,批號,出入庫登記要與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名稱,批號相符。2、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存儲時,與地面,墻壁應有一定距離,便于通風;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員通行;同時,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應按入庫的先后次序,生產日期,品種分類,分架存放,并做到先進先出。3、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倉庫要通風良好,門窗,地面,貨架要清潔整齊,不存放私人物品,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它雜物,并確保庫房的周圍無污染源。4、庫房應定期清掃,定期通風換氣,定期查看是否有超期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并及時處理。五、銷售記錄制度1、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銷售臺賬,如實記錄對外批發,零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品種,規格,數量,來源或流向等內容,并配置有經專業培訓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安全專職管理人選。2、對每批擬對外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進行嚴格檢查。六、退市制度對質量不符合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將立即停止銷售,追回已經售出的商品,并記錄追回情況,立即報告所在地食品藥品管理等有關部門。七、售后服務制度1、責解答和處理顧客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的保健功能、使用方法、食用量、儲存方法、注意事項以及質量問題的咨詢和投訴。2、建立售后服務檔案,對顧客提出的意見和處理結果予以登記。3、定期開展用戶訪問,積極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及時向質量管理部門反饋客戶質量查詢或投訴信息,并落實相關質量改進措施。4、對消費者投訴的質量問題,應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時間予以處理。單位名稱:食品經營者簽字或蓋章:日期:年月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進貨查驗制度第3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4年,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國內企業樣品不合格的有44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23批次。存在較高風險的11批次,涉及的企業有: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3批次樣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貝登(福建)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黑龍江華丹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多元乳業有限公司、白城龍丹乳業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5批次樣品檢出阪崎腸桿菌,楊凌圣妃乳業有限公司的2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陜西金牛乳業有限公司的1批次樣品檢出硝酸鹽超標。存在一般風險的12批次,涉及的企業有: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正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乳多寶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岡分公司、黑龍江澳樂滋乳業有限公司、陜西省定邊縣乳品實業有限公司、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的樣品檢出維生素C、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值、氯、錳、硒、鐵、鈣等營養素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的有21批次,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涉及的企業有:黑龍江紅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華丹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太子乳品工業有限公司、黑龍江澳樂滋乳業有限公司、若爾蓋高原之寶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美力源乳業有限公司、陜西優利士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圣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白城龍丹乳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飛鶴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的樣品檢出鈉、錳、氯、維生素C、銅、鐵、鋅、維生素B1、泛酸、牛磺酸等營養素指標與標簽明示的含量不符。進口樣品抽檢200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批次,其中存在一般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福州迪瑞貿易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西班牙的寶露芬品牌乳粉、武漢美斯通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奧地利的Holle品牌乳粉。與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荷蘭的瑪米力品牌乳粉、北京百慧智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瑞士的Tanilac(R)品牌乳粉。對檢出不合格樣品的生產企業和進口經銷商,總局均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徹查問題原因,全面整改,并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吊銷了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注銷了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目前,仍在停產整改的10家企業分別是: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華丹乳業有限公司、哈爾濱乳多寶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岡分公司、黑龍江澳樂滋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正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貝登(福建)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陜西圣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楊凌圣妃乳業有限公司、吉林飛鶴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其他11家企業已整改合格恢復正常生產。監督抽檢產品全部合格的國內生產企業有77家,分別是:多加多乳業(天津)有限公司、美可高特(中國)羊乳有限公司、天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莊君樂寶太行乳業有限公司、張家口察哈爾乳業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友誼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金海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歐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輝山乳業集團(錦州)有限公司、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秀水)有限公司、敦化美麗健乳業有限公司、北安宜品努卡乳業有限公司、大慶乳品廠有限責任公司、大慶市綠葉乳品有限公司、杜爾伯特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飛鶴(甘南)乳品有限公司、飛鶴(龍江)乳品有限公司、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辰鷹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紅星集團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歐貝嘉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光明松鶴乳品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索康營養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雙城分公司、雙城雀巢有限公司、依安縣搖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肇州縣搖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晨冠乳業有限公司、上海花冠營養乳品有限公司、上海紐貝滋營養乳品有限公司、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杭州貝因美母嬰營養品有限公司、杭州味全生技食品有限公司、雅培(嘉興)營養品有限公司、淮南益益營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恒信樂健(廈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明一國際營養品集團有限公司、江西金薄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美廬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雄鷹乳業有限公司、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青島索康食品有限公司、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業有限公司、杜爾伯特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分公司、宜昌貝因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高培(廣州)乳業有限公司、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施恩(中國)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雅貝氏(深圳)乳業有限公司、雅培(廣州)營養品有限公司、雅士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貝因美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陜西飛鶴關山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關山瑞芙乳業有限公司、陜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陜西紅旗乳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紅星乳業有限公司、陜西歡恩寶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美恩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雅泰乳業有限公司、西安百躍羊乳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宏興乳業有限公司、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銀橋貝多營養食品有限公司、西安銀橋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甘南藏族自治州燎原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合水縣古象奶業有限責任公司、臨夏州燎原乳業有限公司、寧夏紅果乳業有限公司、中寧縣黃河乳制品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花園乳業有限公司。食品進貨查驗制度第4篇為加強流通環節食品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山東省食品安全“四制”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一、食品經營者應查驗食品供貨方營業執照、食品許可證等主體資格證明是否合法、有效。供貨商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合法、有效、建立食品供貨商檔案并簽訂《食品供銷合同》或《供銷雙方食品安全合同》。二、食品經營者應查驗食品是否有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名、廠址;是否標明有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說明、產品執行標準、質量等級;是否標明食用不當,容易造成損害的食品標有警示標記或中文警示語;是否在包裝的顯著位置清晰標明食品原料、添加劑種類、含量、食用方法;是否與廣告宣傳一致,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等內容。對不符合規定的食品不得進購、銷售。三、食品經營者應查驗食品外觀質量是否包裝不嚴、過期、污染、腐爛變質等,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有礙食品安全的食品,不得進購、銷售。四、食品經營者應查驗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年檢、檢疫的食品。查驗檢驗、檢疫證明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應當檢驗、檢疫不合格的食品,不得進購、銷售。五、食品經營者應查驗是否有與食品相對應的供貨檔案,是否證貨相符、貨檔一致,是否有所購進食品該批次的檢驗報告或合格證明,是否有食品供應商開據的加蓋紅色印章并含有食品名稱、規格、單位、生產批號、保質期等內容的食品進貨發票(《食品進貨驗收臺賬》)。對沒有供貨商檔案、沒有食品進貨發票(《食品進貨驗收臺賬》)的食品不得進購、銷售。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第5篇第一條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保證上市食品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條索證索票制度是指為保證食品安全,在購進食品時,本單位員工必須向供貨方索取有關票證,以確保食品來源渠道合法、質量安全。第三條與初次交易的供貨單位交易時,應索取證明供貨者和生產加工者主體資格合法的證明文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證明文件,每年核對一次。第四條在購進食品時,應當按批次向供貨者或生產加工者索取以下證明食品符合質量標準或上市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1.食品質量合格證明;2.檢驗(檢疫)證明;3.銷售票據;4.有關質量認證標志、商標和專利等證明;5.強制性認證證書(國家強制認證的食品);6.進口食品代理商的營業執照、代理資料、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報關單、注冊證。第五條下列食品進貨時必須按批次索取證明票證:1.活禽類:檢疫合格證明、合法來源證明;2.牲畜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或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3.糧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飲料、酒類: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第六條對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或者省級以上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名牌產品稱號的優質食品,可憑以上稱號相應標識和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第七條對實行購銷掛鉤的食品,可憑購銷掛鉤協議和供貨方的銷售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第八條對索取的票證要建立檔案,并接受市場服務中心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進貨索證索票制度(一)嚴格審驗供貨商(包括銷售商或者直接供貨的生產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二)對購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流通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認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文件應當在有效期內首次購入該種食品時索驗。(三)購入食品時,索取供貨商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商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并留具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銷售憑證應當記明食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銷貨日期等內容。(四)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一)每次購入食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二)采取賬簿登記、單據粘貼建檔等多種方式建立進貨臺賬。食品進貨臺賬應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定期查閱進貨臺賬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臺賬中作出醒目標注,并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柜臺銷毀或者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在進貨臺賬中如實記錄。三、庫房管理制度(一)食品與非食品應分庫存放,不得與洗化用品、日雜用品等混放。(二)食品倉庫實行專用并設有防鼠、防蠅、防潮、防霉、通風的設施及措施,并運轉正常。(三)食品應分類,分架,隔墻隔地存放。各類食品有明顯標志,有異味或易吸潮的食品應密封保存或分庫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時冷藏、冷凍保存。(四)貯存散裝食品的,應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五)建立倉庫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做到勤進勤出,先進先出,定期清倉檢查,防止食品過期、變質、霉變、生蟲,及時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六)食品倉庫應經常開窗通風,定期清掃,保持干燥和整潔。(七)工作人員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四、食品銷售衛生制度(一)食品銷售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崗,銷售過程中禁止撓頭、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捂口。(二)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須有完整的包裝或防塵容器盛放,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三)食品銷售應有專柜,要有防塵、防蠅、防污染設施。(四)銷售的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應標明廠名、廠址、品名、生產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質期)等。五、食品展示衛生制度(一)展示食品的貨架必須在展示食品前進行清潔消毒。(二)展示食品必須生、熟分離,避免食品交叉感染。(三)展示直接入口食品必須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保持食品新鮮衛生,不得超出保質期。(四)展示柜的玻璃、銷售用具、架子、燈罩、價格牌不得直接接觸食品,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放在貨架上。(五)展示食品的銷售人員必須持有有效健康證明上崗,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六、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一)食品經營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三)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七、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一)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操作技能培訓。(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工、實習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三)建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八、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三)食品用具要有專人保管、不混用不亂用。(四)食品冷藏、冷凍工具應定期保潔、洗刷、消毒,專人負責、專人管理。(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應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九、衛生檢查制度(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衛生檢查計劃,將全面檢查與抽查、問查相結合,主要檢查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二)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每天在營業后檢查一次衛生,檢查各崗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改進,并做好衛生檢查記錄備查。每周1-2次全面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限期改進意見,做好檢查記錄。食品銷售安全管理制度1、經營場所距離非水沖式廁所、開放式糞池、垃圾堆(場)等場所的直線距離25米以上,并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及時清除垃圾,搞好防塵、防蠅、防鼠工作,確保環境整潔。2、《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應懸掛于經營場所內醒目位置。配有經專業培訓的食品安全專職管理人員。3、食品陳列設施布局合理,劃定食品經營區域,食品與非食品分開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無”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保證食品外觀清潔,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破損、鼠咬、受潮、生霉、生銹等現象要及時處理。4、散裝食品銷售必須按“生熟分離”原則,分類設置散裝食品銷售區。按銷售品種配備足量的容器,并符合衛生條件。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應有防塵材料遮蓋。應在盛放食品容器的顯著位置或隔離設施上設置“散裝食品標識牌”,標識出食品的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做到“一貨一牌、貨牌對應”。銷售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必須由專人負責,為消費者提供分揀和包裝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符合衛生要求的小包裝。操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專用工具取貨。5、生鮮食品銷售配備貨架、保溫柜、冷藏柜和冷凍柜等陳列設施,配備符合要求的檢測設備。6、熟食制品銷售間入口處設預進間,設更衣及洗手、消毒設施,采用非手動式的水龍頭。配備有效的空氣消毒設施、食品冷藏設施和專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塵材料遮蓋。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一,食品生產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二,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實習工,實習學生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杜絕先上崗后查體的事情發生.三,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并對從業人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四,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生產經營.五,當觀察到以下癥狀時,應規定暫停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腹瀉;手外傷,燙傷;皮膚濕疹,長癤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發熱;嘔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為做好食品經營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以下制度:食品經營基本條件與要求一、食品經營范圍與證照要求:1、我單位申請許可經營范圍為食品流通許可范圍為;2、我單位保證僅在食品流通許可部門核準的許可范圍及第一條所列的食品范圍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3、根據《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若本單位經營場所的經營條件發生變化,不符合食品經營要求時,將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潛在風險的,立即停止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需要重新辦理許可手續的,將依法辦理;4、如若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涉及食品生產或餐飲服務的,本單位保證在獲得相關部門的許可及增加經營范圍后,方始經營。二、本單位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并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2、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3、有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4、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5、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6、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7、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8、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9、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安全、無害;11、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三、本單位不得經營下列食品: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2、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3、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4、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6、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制品;7、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8、超過保質期的食品;9、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10、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的食品。四、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五、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4、保質期;5、產品標準代號;6、貯存條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8、生產許可證編號;9、法律、法規或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六、按照食品標簽標示的警示標志、警示說明或者注意事項的要求,銷售預包裝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職責一、制定本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衛生責任制管理措施。二、制定本單位食品經營場所衛生設施改善的規劃。三、按有關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辦理領取或換發食品流通許可證,無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得從事食品經營。做到亮證、亮照經營。四、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有關法規和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允許從事食品流通經營。五、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六、對本單位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推廣經驗,批評和獎勵,制止違法行為。七、執行食品安全標準。八、協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監測。食品安全檢查制度一、公司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每天檢查各部門、各崗位的衛生狀況和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并作好登記。三、每日組織一次衛生檢查,單位負責人每月組織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工作。四、每次檢查,都必須有記錄。五、發現問題,應有人跟蹤改正。六、檢查內容應包括食品儲存、銷售過程;陳列的各種防護設施設備,冷藏、冷凍設施衛生和周圍環境衛生。七、對損壞的衛生設施、設備、工具應有維修記錄,確保正常運轉。八、各類檢查記錄必須完整、齊全,并存檔。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職責一、制定本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衛生責任制管理措施。二、制定本單位食品經營場所衛生設施改善的規劃。三、按有關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辦理領取或換發食品流通許可證,無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得從事食品經營。做到亮證、亮照經營。四、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有關法規和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允許從事食品流通經營。五、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六、對本單位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推廣經驗,批評和獎勵,制止違法行為。七、執行食品安全標準。八、協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監測。食品安全檢查制度一、公司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每天檢查各部門、各崗位的衛生狀況和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并作好登記。三、每日組織一次衛生檢查,單位負責人每月組織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工作。四、每次檢查,都必須有記錄。五、發現問題,應有人跟蹤改正。六、檢查內容應包括食品儲存、銷售過程;陳列的各種防護設施設備,冷藏、冷凍設施衛生和周圍環境衛生。七、對損壞的衛生設施、設備、工具應有維修記錄,確保正常運轉。八、各類檢查記錄必須完整、齊全,并存檔。食品采購管理制度一、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二、采購各類食品應注意生產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標識,不應采購快到期或超期食品。三、采購時應向銷售方索取該批產品有效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四、禁止采購腐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五、禁止采購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顯致病寄生蟲的禽、畜、水產品及其制品、酸敗油脂、變質乳及乳制品、包裝嚴重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而造成污染的食品六、禁止采購摻假、摻雜、偽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七、采購人員應記錄采購食品的來源及保管好相關的資料,注意個人衛生并隨時接受管理人員檢查。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二、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三、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四、從業人員體檢合格證明應隨身攜帶,以備檢查。五、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不得涂改,過期、筆跡不清無效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要求一、從業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二、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三、勤洗衣服、被,勤換工作服,進入操作間須戴發帽,頭發必須全部戴入帽內。四、定期理發,不留長胡須。五、平日不染紅指甲,班上不戴戒指,手表,手鐲。六、不準穿工作服上廁所,大小便后堅持洗手消毒。七、工作時嚴禁吸煙。八、工作時不要隨地吐痰。九、不準用工作服擦汗,擦餐具或擦鼻涕。十、不準用手抓直接入口食品。十一、不要對著食品咳嗽或大噴嚏。十二、自覺遵守衛生制度。十三、抹布專用,經常搓洗,消毒。食品成品倉衛生崗位責任制一、食品成品貯存方法:1、低溫貯存1)冷藏貯存:0℃-10℃條件下貯存2)冷凍貯存:0℃-29℃條件下貯存2、常溫貯存:貯存基本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粽子趣味測試題及答案
- 基護技能大賽試題及答案
- 紅霉素眼膏試題及答案
- 母豬產仔環節的護理重點問題試題及答案
- 熱電阻培訓試題及答案解析
- 物業管理競賽試題及答案
- 母豬周期與管理關系試題及答案
- 照明中心面試題及答案
- 抖音考試試題及答案
- 種地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 2025高考物理總復習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 多過程問題
- (高清版)JTGT 3365-05-2022 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李豐黃金K線理論詳解
- MOOC 家庭與社區教育-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癌癥的一病一品
- 初中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人教版)
- 合作商務方案
- 檔案數字化培訓課件
- 母與子性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