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條河鄉第一中學高三化學一
輪復習診斷考試含解析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
1.分析F表中各項的排布規律,按此規律排布第26項應為
12345678910
C2H4C2H6C2H6OC2H4O2C3H6C3H8C3H8。C3H6O2C4H8C4H10
A.C7H16B.C7H14O2C.C8H18D.CgHisO
參考答案:
C
此題為中檔題,其實這道題更象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不需要過多的化學知識,不
過學生平時估計也碰到過這種找多少項為什么的類似題。有多種做法,比如我們把
它分為4循環,26=4x6+2,也就是說第24項為C7Hl4。2,接著后面就是第25項為
C8H16,這里面要注意的是第一項是從2個碳原子開始的。
2.用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1.8g重水(D20)中含有的質子數為1.0猴
B.500℃>30MPa下:N2(g)+3比(g)12NH3(g);
38.6kJ?moL;將1.5用的血和過量N2在此條件下充分反應,放出熱量19.3kJ
C.標準狀況下,11.2LCI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備漂白粉,轉移的電子
數為0.5抽
D.60g石英晶體中含有的Si-0鍵數目為2小
參考答案:
C
重水的摩爾質量為20g?mol、,一個重水分子中含有10個質子,故1.8g重水中含
有的質子數為L8X1OXNA/2O=O.9NA,故A錯。可逆反應中的反應熱表示該反應完
全進行到底時的熱效應,由于1.5mol的H2在合成氨反應中不可能完全完全轉化,
因此放出的熱量必小于19.3kJ,故B錯。由于SiO2是呈空間網狀的正四面體結
構,60g石英相當于ImolSiCh,含有的Si-O鍵數目應為4NA,故D錯。
3..由硫酸鉀、硫酸鋁和硫酸組成的混合溶液,其pH=l,
C(A13+)=0.4mol?C},c(SO)=0.8mol?L'',貝]近1(')為()
A.0.15mol-L1B.0.2mol-L1
C.0.3mol-L1D.0.4mol-L1
參考答案:
C
略
4.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同溫同壓下氧氣的密度相同,混合氣
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I:3B.3:IC.2:1D.I:2
參考答案:
B
略
5.可用右側示意圖表示的是
反應縱坐標甲乙
10個大2個大氣
2moiS02與1mol02,在相S0.3的物
A同溫
質的量氣壓壓
度下2so
相同質量氨氣,在同一容氨氣的400℃500℃
器中
B轉化率
2陽3:^=也+3出:AH>0
體積比1:3的M也,在氨氣的濃活性高的活性一般
體枳可變的恒壓容器中度
C催化劑的催化劑
N2+3H2=^^2NH3;
D等質量鉀、鈉分別與水反比質量鈉鉀
應
參考答案:
D
6.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醇和乙酸中一定共面的原子數相等
B.高缽酸鉀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C.甲烷和乙烯都可以與氯氣反應
D.乙烯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苯不能與氫氣加成
參考答案:
答案:C
7.短扃期元素X、Y、Z中,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
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3倍,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比Y原子少1個,下列比較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YB.元素非金屬性:X>Y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YD.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Z>Y
參考答案:
B
8.(2011?上海卷)過氧化鈉可作為氧氣的來源。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和過氧化納反
應后,若固體質量增加了28g,反應中有關物質的物理量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
德羅常數)
二氧化碳碳酸鈉轉移的電子
AImolNA
B22.4LImol
C106gImol
D106g2NA
參考答案:
AC
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02,每生成
Imol氧氣,固體質量就增加56g、消耗2moi二氧化碳和2moi過氧化鈉,同時生
成2moi碳酸鈉,而轉移的電子數是2mol。
9.研究電化學腐蝕及防護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d為石墨,鐵片腐蝕加快
B.d為石墨,石墨上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FT
C.d為鋅塊,鐵片不易被腐蝕
D.d為鋅塊,鐵片上電極反應為:2H-+2e-=H2
參考答案:
D
試題分析:d為石墨,則鐵為負極,所以鐵片腐蝕加快.故A正確;d為石墨,為鐵的吸
氧腐蝕,石墨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故B正確;d為鋅塊,則鐵為
正極,鐵片不易被腐蝕,放C正確;d為鋅塊,為鋅的吸氧腐蝕,鐵為正極,鐵片上電極
反應為:O2+2H2O+4e=40H,故D錯誤。
10.向盛有硫酸銅水溶液的試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難溶物,繼續添加氨水,難溶物溶
解得到深藍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對此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應前后Cu?’的濃度不變
B、沉淀溶解后,將生成深藍色的配合離子[Cu(NH.0
C、向反應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沒有發生變化
D、在[Cu(NIL)于離子中,Cu*提供孤電子對,NIL提供空軌道
參考答案:
B
略
11.短周期金屬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斷正確的
是
甲乙
內r戊
A.原子半徑:丙〈丁〈戊
B.金屬性:甲〉丙
C.氫氧化物堿性:丙>丁>戊
D.最外層電子數:甲,乙
參考答案:
C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少,最外層電子數增多,所以原子半徑:丙
>丁>戊,最外層電子數:甲(乙,故A,D錯;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
強,金屬性:甲〈丙,B錯;答案選C。
12.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圖中Ei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表示逆反
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_____.___MMA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焰變
C.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D,逆反應的活化能大于正反應的活化能
參考答案:
C
略
13.質量分數為a%,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的KOH溶液,蒸發溶劑,恢復到原
來溫度,
若質量分數變為2a%,則物質的量濃度變為()
A.大于2cmol/LB.等于2cmol/LC.小于2cmol/LD.在c
mol/L002cmol/L之間
參考答案:
答案:A
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碳酸鈉加熱時易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鈉
B.隨原子序數的增大堿金屬的密度依次增大
C.鈉可保存在煤油中而程不能ks5u
D.碳酸氫鹽的溶解度大于其正鹽的溶解度
參考答案:
C
15.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中酸(HB)弱,在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WNaA
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參考答案:
A
略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
16.(12分)A裝置中裝有淡黃色的固體,分液漏斗中裝有濃鹽酸;B中盛濃硫酸,C
中放有催化劑,D中盛淀粉碘化鉀溶液,E中盛足量的NaOH溶液,F中盛Fe3O4
和H2s04混合溶液,先打開止水夾,通入N2,待裝置中空氣被趕盡后關閉止水
夾,點燃酒精燈,從分液漏斗放入濃鹽酸,D中溶液迅速變藍,F中溶液由淺綠色
變為棕黃色(整個裝置無03)
(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F中仍有Fe?+,如何檢驗含有Fe?+
(4)裝有淡黃色的固體儀器的名稱
(5)如果去掉裝置C,D中溶液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變藍,寫出D中變藍的原
因,___
(用化學方程式結合必要的文字回答)
參考答案:
(12分)(1)關閉止水夾,將F中的導管伸入水槽中,用酒精燈給圓底燒瓶微
熱,導管口有氣泡產生,冷卻后,導管出現水柱。(2分)
(2)411。+02=。2+21120(條件:催化劑力口熱)(3分)
(3)取F中少量溶液于小試管中,滴加一滴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或
滴加K3Fe(CN)6溶液,出現藍色沉淀),說明含有Fe2+.(3分)
(4)圓底燒瓶(2分)
(5)4KI+O2+2H2O=2l2+4KOH,匕遇淀粉變藍。(2分)
略
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
17.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NazSCU混合物與250mlLOOmol/L過量鹽酸反
應,生成2.016升C02(標準狀況),然后加入500ml0.100mol/LBa(OH)2溶液,
得到沉淀的質量為2.33g,溶液中過量的堿用10.0mll.OOmol/L鹽酸恰好中和。計
算混合物中各物質的質量。
參考答案:
答案:m(Na2so4)=1.42gm(Na2co3)=7.42gm(NaH83)=1.68g
18.(12分)車載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
的工藝有兩種:(1)水蒸氣變換(重整)法;(2)空氣氧化法。兩種工
藝都得到副產品CO。
1.分別寫出這兩種工藝的化學方程式,通過計算,說明這兩種工藝的
優缺點。有關資料(298.15K)列于表3o
表3物質的熱力學數據
°0
AfHm/kJ?molsm/J?K
物質
11?mol1
CH30H(g)-200.66239.81
C02(g)-393.51213.64
CO(g)-110.52197.91
H20(g)-241.82188.83
比(g)0130.59
2.上述兩種工藝產生的少量CO會吸附在燃料電池的Pt或其他貴金屬
催化劑表面,阻礙比的吸附和電氧化,引起燃料電池放電性能急劇下降,
為此,開發了除去CO的方法。現有一組實驗結果(500K)如表4。
*4實驗結果
g/p*七。00分子數(Ru活性位?s)t
0.0050.0120.5
0.UI00.017.0
0.0170.015.0
0.0480.012.0
0.0800.011.1
0.010.0107
0.010.07050
0.010.09065
0.010.1280
8(g)+yC)2(g)-COj(g)
表中Pco、P02分別為C。和02的分壓;一。為以每秒每個催化劑RU活性
位上所消耗的CO分子數表示的CO的氧化速率。(1)求催化劑Ru上CO氧
化反應分別對CO和S的反應級數(取整數),寫出速率方程。(2)固體
Ru表面具有吸附氣體分子的能力,但是氣體分子只有碰到空活性位才可能
發生吸附作用。當已吸附分子的熱運動的動能足以克服固體引力場的勢壘
時,才能脫附,重新回到氣相。假設CO和。2的吸附與脫附互不影響,并且
表面是均勻的,以0表示氣體分子覆蓋活性位的百分數(覆蓋度),則氣
體的吸附速率與氣體的壓力成正比,也與固體表面的空活性位數成正比c研
究提出CO在Ru上的氧化反應的一種機理如下:
CO+M^^OC-M
Q+2M上:2UM
OC-M+O-M-*CO,+2M其中Reo,ads、kco,des分別為CO在Ru的活
性位上的吸附速率常數和脫附速率常數,k02,ads為02在Ru的活性位上的
吸附速率常數。M表示Ru催化劑表面上的活性位。C0在Ru表面活性位上
的吸附比02的吸附強得多。試根據上述反應機理推導CO在催化劑Ru表面
上氧化反應的速率方程(不考慮。2的脫附;也不考慮產物C02的吸附),并
與實驗結果比較。
3.有關物質的熱力學函數(298.15K)如表5。
表5物質的熱力學數據
e,e,
AfIL/kJ,molS"J?K
物質
-1
1?mol1
H2(g)0130.59
。2(g)0205.03
II20(g)-241.82188.83
H20(1)-285.8469.94
0-1
在373.15K,lOOkPa下,水的蒸發焰L=40.64kJ-n】ol,在
298.15?3
73.15K間水的等壓熱容為75.6J?K??mclL(1)將上述工藝得到
的富氫氣體作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燃料。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是指電池
所能做的最大電功相對于燃料反應焙變的效率。在298.15K,100kPa下,
當1molH2燃燒分別生成比0(1)和H20(g)時,計算燃料電池工作的理
論效率,并分析兩者存在差別的原因。(2)若燃料電池在473.15K,100
kPa下工作,其理論效率又為多少(可忽略焰變和嫡變隨溫度的變化)?
(3)說明(1)和(2)中的同一反應有不同理論效率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化學方程式:
甲醇水蒸氣變換1重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H30H(g)+H2O(g)=C02(g)+3H2(g)(1)(1分)
甲醇部分氧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H30H(g)+io2(g)=co2(g)+2H2(g)(2)(1分)
以上兩種工藝都有如下副反應:
C02(g)+H2(g)=CO(g)+H20(g)(3)(1
分)
反應(1)、(2)的熱效應分別為:
0-1
△,Hn(1)=(-393.51+200.66+241.82)kJ?mol=48.97kJ-mol
(1分)
0-I-1
△H,(2)=(-393.51+200.66)kJ?mol=-192.85kJ-mol(1
分)
上述熱力學計算結果表明,反應(1)吸熱,需要提供一個熱源,這是
其缺點;反應(1)的此收率高,這是其優點。反應(2)放熱,可以
自行維持,此為優點;反應(2)的氏收率較低,且會被空氣(一般是
通人空氣進行氧化重整)中的N2所稀釋,因而產品中的H2濃度較低,
此為其缺點。(2分)
2.(1)CO的氧化反應速率可表示為:皿=一警=抄&&(4)(1分)
將式(4)兩邊取對數,有38=1仙+。128+例ng
將題給資料分別作msTWoo-ln"圖,得兩條直線,其斜率分
別為:
?^-1(1分)3^1(1分)
另解:Pc。保存為定值時、將兩組實驗資料(rCOsP02)代人式
(4),可求得
一個8值,將不同組合的兩組實驗資料代人式⑷,即可求得幾個
B值,取
其平均值,得P七1(若只計算1個B值,扣0.5分)
同理,在保持血2為定值時.將兩組實驗資料(小。,peo)代人式
(4),可求得
一個□值,將不同組合的兩組實驗資料代人式⑷,即可求得幾個
。值,取
其平均值,得a(若只計算1個a值,扣0.5分)
因此該反應對C0為負一級反應,對。2為正一級反應,速率方
程為:一誓二網"8(1分)
(2)在催化劑表面,各物質的吸附或脫附速率為:
「8.4=卜84P8%(5)(1?分)
Aq,dAq26V(6)(1分)
r00.d?=^OO.da^OO(7)(1分)
式中Ov,Oc。分別為催化劑表面的空位分數、催化劑表面被CO
分子占有的
分數。表面物種071達平衡、OC-M達吸附平衡時,有:
廠嗎=2廠0rd⑻(2分)8v=^8.da°8/(?8A8.G⑼(1分)
于是,有0=2他.如做公=2他修生30)408/(/>0女8410),
令k=24%4A8,匕/68,4
k為CO在催化劑Ru活性位的氧化反應的表觀速率常數。
由于CO在催化劑表面吸附很強烈,即有Oco^l,在此近似下,由式
⑩得到「8=0="O/28
(11)(1分)
上述導出的速率方程與實驗結果一致。
另解:CO和02吸附于催化劑Ru的活性位上,吸附的C。與吸附的02
之間的表面反應為速率控制步驟,則可推出下式:
廠8=&PQ2P8八1+左8P8+無qPQ)?([分)
上式中的k、kco、ko2是包含kco,ads、k()2,ads、kco,des等參數
的常數。
根據題意,在Ru的表面上,CO的吸附比02的吸附強得多,則有
ko2P02^0(I分),kcoPco>>l(1分)
于是上式可簡化為式(11),即:rco=kPo2/Pco
按上述推導,同樣給分。
3.(1)H2(g)+io2(g)->H20(1)(1)
298.15K時上述反應的熱力學函數變化為:
A,H?(1)=-285.84kJ?mol(1分)
A.S.°(1)=(69.94-130.59-205.03/2)J?K1?moT^-163.17
J-K1,mol1
(1分)
OO0
ArG,(1)=A(1)-TAS(1)
-3-1
=(-285.84+298.15X163.17X10)kJ-mol=-237.19
kJ*0101(1分)
燃料電池反應(1)的理論效率為:^<1)=40;(1)/^-(1)=83.0%(1
分)
H2(g)+io2(g)f比0(g)(2)
反應(2)的熱力學函數變化為:^-(2)=-241.82kJ-mor1(1分)
A&(2)=(188.83-130.59-205.03⑵J?K"?nH7
=-44.28J-K'^niol1(l分)
(2)=(2)-T^S*(2)(1分)
=(-241.83>298.15X44.28X10^kJ-moP1
=-228.63kJ*mol7
燃料電池反應(2)的理論效率為:7(2)=^*(2)/^(2)=94.5%(1
分)
兩個反應的ArGn(1)與(2)相差不大,即它們能輸出的最
大電能相近;然而,這兩個反應的熱函變化A.H.(1)與
(2)相差大,有:
△AH=A.H,,:2)一△凡(1)=44.01kJ?mol
上述熱函變化差△△II恰好近似為圖5流程的熱函變化:
H,O(1,298.15K/)。-HjO(g,298.15&/>?)
叫皿
^0(1,373.15&/)——“H1Q(g,373.15
圖5可設計的熱戰環
△H=40.64kJ*mol_1
上述結果表明,由于兩個燃燒反應的產物不同,所釋放的熱能(熱函
變化)也不同,盡管其能輸出的最大電能相近,但其燃料電池的理論效
率仍然相差較大。(2分)
(2)在473.15K下,對于反應(2),有:
0I
A,H?(2)=-241.82kJ-mol(1分)
0一[一]
△S(2)=-44.28J?K?mol(1分)
90O_I
AG(2)=ArH,(2)—TAS(2)=-220.88kJ-moT(1
分)
9°
??.n(2)=ArG?(2)/A,IL(2)=91.3%(1分)
(3)比較(1)和(2)的計算結果,說明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是隨其工
o
作溫度而變化的,隨著溫度降低,其理論效率升高c反應的A.G,隨溫度而
變化,ArGm隨溫度的變化主要是由TA,S”引起的。(2分)
19.隨著能源與環境問題越來越被人們關注,碳一億學(C1化學)成為研究的熱
點。“碳一化學”即以單質碳及CO、CO?、CH.、CHQH等含一個碳原子的物質為
原料合成工業產品的化學與工藝。
⑴將co1轉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碳循環。C°z轉化成有機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0,+犯0^^匚風0,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摩托車發動機燃油噴射器清洗方法考核試卷
- 職業中介服務在解決就業問題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對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考核試卷
- 水產品市場的消費者行為與購買習慣分析考核試卷
- 山東省武城縣2025年初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英語語言能力與測試(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培黎職業學院《健身健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中文工具書使用與社科信息檢索》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廣告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年產16.6萬噸工業涂料用樹脂、2.8萬噸裝配式建筑用硅烷改性膠粘劑用樹脂、2萬噸高性能防水涂料用樹脂項目(一期)公眾參與說明
- “4 組織環境-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專業深度解讀與應用指導材料(雷澤佳編制-2025C1)
- 插畫版權授權協議書
- 湖北省第十屆湖北省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五一勞動節前安全檢查重點
- 地理西亞+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
- 診所醫療質量相關管理制度
- CHINET2024年全年細菌耐藥監測結果
- 膀胱癌健康宣教課件
-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